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教案)气象灾害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教案)气象灾害

ID:82312519

大小:4.87 MB

页数:9页

时间:2023-06-13

上传者:138****9411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教案)气象灾害_第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教案)气象灾害_第2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教案)气象灾害_第3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教案)气象灾害_第4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教案)气象灾害_第5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教案)气象灾害_第6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教案)气象灾害_第7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教案)气象灾害_第8页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教案)气象灾害_第9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 自然灾害(教案)气象灾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气象灾害【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气象灾害的成因、特征与危害,初步掌握避灾、减灾的措施。【教学目标和核心素养】1.综合思维:运用资料,说明常见气象、水文灾害如寒潮、台风、旱灾等成灾的原因。2.区域认知:运用图表资料,说明主要气象、水文灾害的空间分布,比较同一灾害在危害程度的区域差异。3.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结合实例,说出常见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防灾、减灾方法。【教学重点】识记常见气象和水文灾害及其成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防灾减灾办法。【教学难点】主要气象、水文灾害的空间分布,比较同一灾害在危害程度的区域差异。【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新闻联播》视频导入,关于2019年10月日本受超强台风“海贝思”影响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的时候了解台风带来的灾害,并且思考还有哪些气象灾害,给我们的活动带来怎样的影响?二、新课讲授1.洪涝灾害(1)概念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学生通过课本复述概念。教师突出关键词,洪水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灾害,以便更好理解概念。[活动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读“我国洪涝分区”图(课件展示),分析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思考与我国降水和地形有何联系?9/9

1结合洪涝分区图得出洪涝灾害的分布整体状况。再通过我国地形图和降水量图得出分布与降水和地形的关系。进而讲解洪涝的两种类型,以及多发地区。(2)成因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方向思考,由学生自主回答具体内容,教师再结合PPT展现,进行查缺补漏讲解。(3)危害通过图片先直观感受灾害带来的危害,再进行更全面的补充。(4)防治措施从成因方向出发,再结合监测和防御两大方面思考,得出防灾措施。[活动探究]洪水是否一定形成洪灾?结合概念理解。2.干旱灾害(1)概念通过一则气象局材料引入干旱的概念。“中国气象局介绍,2019年9月,黄淮中东部、江淮中西部、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降水量普遍不足30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5至9成。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福建、河南、云南南部等地出现中到重度气象干旱,其中湖北东部和西南部、江西北部、湖南东北部和安徽西南部达到特旱程度。”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学生通过课本复述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区别“干旱”和“旱灾”。[活动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读“我国干旱灾害发生图”分析我国旱灾成因。(2)成因读图得出我国旱灾主要分布地,并且结合我国降水情况得出分布成因。由我国过渡到世界9/9

2旱灾情况分布及原因分析。(读图可轻易得出世界旱灾分布情况,学生讨论成因,教师可给学生气压带、洋流、地形几个方向思考)。(3)危害通过图片先直观感受灾害带来的危害,再进行更全面的文字补充。(1)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产;(2)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社会稳定;(4)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活动探究]华北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它“冬旱”更为严重而却说华北地区“春旱”严重?结合旱灾成灾的概念理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同时,也形成旱灾对农业影响大的意识。(4)防治措施从成因方向出发,再结合监测和防御两大方面思考,得出防灾措施,尤其突出农业方面的措施。监测:建立干旱预警、监测系统。防御:①农业结构:改变农业结构;种植耐旱作物。9/9

3②工程措施: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3.台风灾害(1)概念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直接由学生复述概念。而热带气旋在气温影响下带动力趋大即为成因。台风常常带来大风降水,那么发生区域相同吗?由此过渡到台风结构,产生降水的区域是哪里?(2)台风结构结合台风结构讲解成因[活动探究]读图得出我国台风时空分布特点,通过“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源地”更好理解发生季节集中夏秋季节;通过“热带气旋源地、移动、主要影响区域”可以看得出台风主要发生于热带附近,主要影响亚洲东部、南部、东南部;北美洲南部、大洋洲北部区域。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9/9

49/9

5(3)危害通过图片先直观感受灾害带来的危害,再进行更全面的文字补充。[活动探究]高纬度的海洋是否形成台风?以便更好掌握台风发生的区域。(4)防治措施从成因方向出发,再结合监测和防御两大方面思考,得出防灾措施,并且在灾害也要注意9/9

6其他危险,不可掉以轻心。4.寒潮灾害(1)概念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及以上,且使得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及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直接理解概念,结合一些图片理解寒潮来袭,有哪些天气变化。(2)时空分布结合世界寒潮分布,得出寒潮的空间分布(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寒潮是在深秋到初春时节发生的。结合我国的寒潮路径得出发生时间和源地。(3)危害通过图片先直观感受灾害带来的危害,再进行更全面的文字补充。特别指出在农业方面有利有弊。(4)防治措施从结合监测和保暖两大方面思考,得出防灾措施。三、课堂练习1.读华北海河某支流流域图,考查区域与洪涝灾害成因、危害的具体联系,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危害知识的掌握。读华北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1)~(2)题。(1)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的是()A.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C.水库较多D.支流众多(2)若图示区域雨季正常时间出现,则下列有关该区域洪涝灾害危害的叙述,错误的是()A.淹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B.淹没耕地,造成冬小麦减产或绝收C.冲毁公路、铁路,导致交通中断9/9

7D.冲毁供水、供电设施,导致停水停电解析:第(1)题,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地势低平,排水不畅;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支流众多,上游来水量大。水库多,可调节洪水,不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选C.第(2)题,图示区域雨季正常出现时间为7、8月份,此时该区域种植的冬小麦早已收割,故不会造成冬小麦减产或绝收。答案1.C2.B2.2014年浙江高考题的再现,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阅读材料的能力。“冷湖”是丘陵地区山谷中冬、春季节微风晴夜因近地面空气的长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近地面逆温现象。我国江南丘陵山谷中出现的“冷湖”经常使种植的柑桔遭受冻害。图1为冬、春季节微风晴夜江南丘陵山谷出现的气温分布模型,a、b、c、d代表等温线,且数值a>b>c>d。图2为江南丘陵山谷一次超强寒潮过境的微风晴夜测得的不同地形部位气温变化过程曲线。读图,完成(1)~(3)题。(1)春季江南丘陵山谷地形中通常最早初选植物发芽、开花的地方是()(单选)A.甲B.乙C.丙D.丁(2)江南丘陵地区大量种植柑桔,柑桔受冻害的临界低温是-9℃。图2中,若按“冷湖”逆温垂直递增率1℃/10cm计算,则该山谷种植柑桔的地方到谷底的相对高度至少为()(单选)A.24mB.40mC.6mD.60m(3)为预防遭受“冷湖”冻害,你认为应该选择怎样的地形条件种植柑桔?(4分)解析:第(1)题,考查逆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从左图中可看出,由于“冷湖”逆温的形成,导致坡谷中的气温分布发生变化,图中甲、乙、丙处的气温均等于以等温线的数值丁处气温高于等温线的数值,因此春季“冷湖”造成的冻害对丁处影响小,丁处通常成为早出现植物发芽、开花的地方,甲位于坡顶部,乙位于坡中部,读右图温度更低。第(2)9/9

8题,逆温状況下气温递增率为1C/10m,而柑橘受冻害的临界低温是-9C,由右图看出谷底部最低温度大约-11.5C,由谷底约-11.5C到-9C气温递增约2.5C,约25m。第(3)题,从图文材料中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从图2中可知,坡中部,最低温最高,不易遭受“冷湖”冻害;向阳坡,光照、热量条件好,向南开口的围椅状小盆地,光照、热量也比较好。四、课堂总结让学生通过表格总结,不同灾害对应的成因、时空分布、危害和防御措施,洪灾类型再次细分,思考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在我国的分布地区、形成原因、出现时间,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从而更全面掌握,加深印象。(教师进行适当补充引导)五、作业布置设计意图:通过布置课本的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我国洪涝灾害与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将课堂知识与实际调查研究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也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国家减灾委每年都会公布我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2011年,我国洪涝灾害和旱灾较为多发,其中严重的5次灾害被列入当年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课本102页表6.1)。试以2011年为例,分析我国洪涝灾害与早灾的时空分布特征。1.表6.1所列的洪涝灾害和旱灾分别发生在何时何地?2.表6.1所列的洪涝灾害和旱灾发生地区有重合吗?发生的时间上又有什么联系?9/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