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考试知识点归纳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考试知识点归纳

ID:8249376

大小:319.50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8-03-13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考试知识点归纳_第1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考试知识点归纳_第2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考试知识点归纳_第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考试知识点归纳_第4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考试知识点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考试知识点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生指导2.2.1了解小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规律,能设计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方案。2.2.2了解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个性差异,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2.3了解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地学习。2.3.4了解小学生日常卫生保健、传染病预防和意外伤害事故的相关知识,掌握面临特殊情况时保护学生的基本方法。心理学与个体身心发展心理学诞生:1879年,德国,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

2、行系统的实验研究。这意味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被称为“心理学之父”。代表作《生理心理学原理》(被誉为“心理学独立的宣言书”)《民族心理学》《心理学大纲》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心理现象从形式上可归纳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1,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比较稳定的心理特性的综合,是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稳定的差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实验法。根据

3、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试验和现场试验。是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二,观察法。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的方法。是最基本、最普遍的方法。三,调查法。是通过各种途径间接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一种研究方法。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四,个案法。指要求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收集相关资料,

4、分析其心理特征,以便发现影响其某种行为和心理的原因。五,测验法。是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卷(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六,经验总结法。是依据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和概括现象,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理论的一种科研方法。七,产品分析法。又称活动产品分析和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通过对学生的作业、作品、日记、手工制作、生产成品等的分析,了解学生的能力、倾向、技能、熟练程度、情感状态和知识范围的方法。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前提条件。2,教育性原则。基本伦理道德原则。3,

5、发展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系统性原则。小学生生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教育1,小学生身高和体重的发育特征。从时间看,女生身高生长、体重增加的高峰期比男生提早1-2年。2,小学生身体各系统的发育特征与教育。各系统发育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最早成熟,骨骼肌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次之,生殖系统最晚成熟。心理发展1,含义: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2,个体心理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0-1,婴儿期1-3,幼儿期或学龄前期3-6、7,童年期或学龄初期6、7-11、1

6、2,少年期或学龄中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成年期25-65,老年期65以后。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3,不平衡性奥地利劳伦兹提出“关键期”,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2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的关键期。2.5岁-3.5岁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3岁左右是培养儿童独立生活能力。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

7、。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1,遗传。2,环境。3,教育。4,主观能动性。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教育童年期又称学龄初期,是个体一声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接受教育最佳的时期。四年级(10-11岁)儿童的思维开始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但其抽象逻辑思维仍需以具体形象为支柱。心理发展的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二,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三,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1,建构主义的发展观。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发生认识论”。皮亚杰

8、认为,人的知识来源于动作,动作是感知的源泉和思维的基础。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完成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在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适应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同化和顺应。儿童对环境作出的适应性变化并不是消极被动的过程,而是一种内部结构的积极建构的过程,即儿童的认知实在已有图示的基础上,通过同化、顺应和平衡,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2,图式:指人在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如吸吮反射、定向反射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