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应用

刍议新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应用

ID:8254187

大小:29.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13

刍议新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应用_第1页
刍议新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应用_第2页
刍议新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应用_第3页
刍议新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应用_第4页
刍议新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刍议新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刍议新理念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应用  摘要:在新形势下,公路路线设计的理念要不断改革创新,本文就以实际项目为例,分析探讨公路路线设计新理念在路线方案选择及线形指标中的运用。关键词:新理念;安全;环保;运行速度中图分类号:TE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公路建设中尤其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环保、安全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很多都是可以在设计过程中解决的。公路线形是车辆运行的直接载体,一旦确定,无论优劣,都很难改变,而制约线形指标选择的因素错综复杂,设计时需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灵活运用指标。公路设计新理念是2004年9月全国公路勘察设计工作会

2、议提出的“六个坚持”、“六个树立”,是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理论核心,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灵活设计(合理选用技术标准)和创作设计实现“安全”、“环境优美”、“节约资源”、“质量优良”、“系统最优”的目标。下面根据具体实例,在公路路线设计中,具体阐述新理念设计的内容。7某高速公路全线按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100km/h,路基宽度26m,路线从东至西分别位于基岩中低山区、黄土覆盖低山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区,最高海拔1131m,最低海拔634m,相对高差497m,整体地形呈东高西低。1、路线方案的选择影响路线方案的因素较多,不同地段的影响因素也经常变化,往

3、往不是所有因素都能同时达到要求,或者说很难整个项目或较长路段均能达到标准规定的条件,因此应对项目的分段差异和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选用最佳的路线方案。1.1对运营安全与环保的考虑安全是公路设计和建设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因此路线方案选择时应首先考虑的是公路建设和运营的安全,同时应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图1所示为路线穿越全线海拔最高点———松树坡村,路线在此以隧道形式通过,方案一采用直线穿越山岭,路线顺畅,且桥梁长度较短,但隧道进出口均需下穿公路G,且隧道范围内路线与公路G形成多次交叉,安全隐患较大,同时,路线跨越公路G后从松树坡村中间穿过,对居民生活干扰较大。方案二路线线

4、形虽不如方案一好,但避开了与公路G的多次交叉,仅需两次上跨公路G,减少了施工难度,隧道范围内路线与公路G无干扰,无安全隐患,且跨越公路G7后从松树坡村后绕行而过,减小了对农民出行的干扰,因此,与方案一相比,方案二更“安全、环保”,最终方案二被采用。图1方案一与方案二的比较1.2对里程节约的考虑图2方案三与方案四的比较路线方案比选过程中,经常遇到造价低但路线需绕行一定长度、造价高但路线顺直两种方案比选的情况,这实际上是统筹考虑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的问题,《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中给出了按远景年平均交通量55000pcu/d计算,每绕行1km在评价期内增加的的运营成本净现值大概为1

5、896万元,而实际路线方案选择中不能单独依据此数据,路线方案的取舍需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图2所示即为此情况,路线在此有两个路线方案,方案四路线跨越旧县河后,沿公路G布设,此路线方案桥梁长度较短,造价较低,但平面线形指标不高,最小圆曲线半径仅为560m,跨越旧县河后有2.5km的连续上坡,用运行车速检验,该段大货车运行车速下降至55km/h以下。方案三跨越旧县河后主要以桥梁形式通过,桥梁长度较长,造价较高,但路线顺畅,和方案四相比,路线长度缩短1km,运营成本较低,根据交通量41335pcu/h计算,虽然建设成本超过了因路线增长产生的运营成本,但由于方案四存在连续陡坡,线形

6、指标太低,且存在连续深挖方,对环境破坏较大,7因此方案三被最终采用。2、线形指标的运用在路线方案基本确定后,根据设计速度v=100km/h,初步确定各曲线参数后,运用运行速度进行检验,根据运行速度优化各线形指标。2.1对服务水平的考虑图3K82—K87的运行速度图图3所示为K82—K87的运行速度图,受地形的限制和对降低造价的考虑,该路段设置了连续小半径曲线,使得该路段大货车运行速度降至60km/h以下,该路段服务水平下降,通过加大该路段的圆曲线半径,适当缩短缓和曲线长度,并延长K82—K83段路线进入连续曲线前的直线长度,使得大货车进入连续曲线之前的运行速度加速到75km

7、/h,最终该路段的运行速度得以提高,提高了服务水平,改善后的大货车运行速度达到65km/h以上。2.2对爬坡车道设计的考虑对全线用运行速度检验后,当运行速度、通行能力、运行安全等受到影响时,应设置爬坡车道,设置的条件为:a)沿上坡方向货车的运行速度降低到最低速度时,宜设置爬坡车道。b)上坡路段的设计通行能力小于设计小时交通量。由于部分路段有条件对线形指标进行改善而不设置爬坡车道,7但需增加工程量,此时需对增加爬坡车道的工程量和改善线形增加的工程量作进一步比较,比较后进行综合考虑来确定最后的方案,如果改善后的运行速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