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

ID:82573472

大小:256.04 KB

页数:30页

时间:2022-10-27

上传者:胜利的果实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_第1页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_第2页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_第3页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_第4页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_第5页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_第6页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_第7页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_第8页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_第9页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_第10页
资源描述:

《2023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观测种子实验猜测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等各不相同。实验器材1.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2.白纸.3.放大镜。实验操作环节1.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2.观测植物的种子,要观测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3.再掰开种子看一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可以借助放大镜观测。)4.小组讨论:通过观测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实验提醒掰种子时,假如要用到工具,小心划伤手。实验现象或结论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1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种植凤仙花实验猜测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实验器材 小铲、土壤、凤仙花种子、透明玻璃杯、纸巾等。实验操作环节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壁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2.把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的中间。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实验提醒一个杯中可放2—3粒种子,不同的方向都置。不要种的太深。实验现象或结论过几天后观测到的现象:种子萌发先长(),再长()和();植物的根向()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 

2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植物根的作用实验猜测植物的根可以吸取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实验器材试管、水、植物油、一棵有根有叶的小植物。实验操作环节1.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2.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3.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4.观测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实验提醒1.不要把完整的植物损伤。2.不要弄坏实验器材。实验现象或结论植物的根可以()土壤中的()和(),满足植物(),还能将植物()在土壤中。 

3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植物茎的作用实验猜测植物的茎具有运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实验器材烧杯、一段新鲜芹菜、红色水、小刀实验操作环节1.取一段新鲜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2.将芹菜放入烧杯中。3.观测芹菜的变化。4.观测烧杯中的水是增长了,还是减少了?5.将芹菜横切开,观测它的横切面。实验提醒1.芹菜要保持干净。2.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实验现象或结论将芹菜放入烧杯中,发现水逐渐()了。将芹菜横切开,发现它的横切面是()颜色的。说明植物的茎除了具有()的作用,尚有运送()和()的作用。 

4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整理凤仙花生长数据实验猜测凤仙花陆续出现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实验器材个人的观测日记或观测登记表实验操作环节1.把观测凤仙花植株高度的数据制作成折线图。(见书P17页制作折线图的方法)2.通过度析折线图,了解凤仙花在哪段时间里生长最快。3.根据观测记录,掌握凤仙花从种子到结出新的种子的生命周期。4.填写书上P17页上的表格。实验提醒制作成折线图时,将第5课的柱状记录图补充完整,然后连成折线图即可。实验现象或结论根据以上整理知道了:凤仙花陆续出现了()、()、()、()、()、()。 

5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记录凤仙花种子实验猜测一粒种子变成了许多粒种子。实验器材一株硕果累累的凤仙花,一张大白纸。实验操作环节 1.小组讨论,研究出记录凤仙花种子数的方法。2..摘一个大小适中的凤仙花果实。3.拨开之后,把种子撒在白纸上,数一数有几粒。4.在数一数这株凤仙花上有多少个果实,乘以一个果实的粒数,就得出总粒数了。实验提醒植株上假如有发育中的果实,也应当计算进去。实验现象或结论从中体会到:一粒种子变成了()种子,这些种子可以哺育出许多新的(),这些凤仙花又能结出更多的()……植物的后代就是这样一代代()下去的。 

6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观测凤仙花实验猜测凤仙花是完全花,涉及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实验器材一株凤仙花,镊子。实验操作环节1.采摘不同生长阶段的凤仙花各一朵。2.将已经枯萎的花瓣轻轻去掉,观测里面花蕊的变化。3.将各生长阶段的花放在一起,进行观测比较。4.用镊子解剖凤仙花,从内到外撕下花的各部分,要分类摆放。(即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实验提醒1.采摘花之前,要细心观测,由小组成员一致决定采摘哪朵。2.使用镊子时,动作要轻,防止将花的某一部分弄坏。实验现象或结论凤仙花是(完全花),涉及()、()()()等部分,果实是由()发育而来的。 

7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观测蚕卵实验猜测蚕卵的身体是黑褐色的色的,看上去很像蚂蚁,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实验器材 蚕卵、放大镜、养蚕盒实验操作环节 1.把蚕卵放到养蚕盒里。2.用放大镜观测蚕卵的颜色.大小.形状。3.测量一下蚕卵的长度、宽度和厚度。4..在空卵壳上还会发现有什么?(小孔)5.仔细观测,蚕卵的中心处是凹下去的还是凸起来的?实验提醒观测时,一要细心;二要小心。实验现象或结论蚕卵近似()形,身体是()色的,看上去很像(),宽约()毫米,厚约()毫米,因此叫()。 

8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观测蚕宝宝的身体实验猜测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和足。实验器材放大镜,直尺,天平,透明塑料片,自己养的蚕。 实验操作环节1.用直尺量蚕的身体长度,用天平称重量。2.仔细观测蚕的身体,看看头部、胸部、腹部、足各是什么样的?3..把蚕放在透明塑料片上,观测蚕足的形态和爬行特点。4.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也许是什么?(气门)5.观测蚕是如何吃桑叶的?蚕的口器是什么样的?实验提醒捉蚕时,尽量小心轻拿,别把蚕弄伤。实验现象或结论蚕的身体分为()、()、()和()。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用来()的。蚕的口器是()式的。 

9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观测蚕茧实验猜测蚕茧是椭圆形,长约20毫米,是白色的。实验器材蚕茧,放大镜,皮尺,小剪刀,热水,小碗,竹签。实验操作环节1.用放大镜仔细观测蚕茧的形状,大小与颜色。2.挑出最大和最小的蚕茧,用皮尺量一量它们的长、宽分别是多少?3.估计一条蚕吐得丝有多长?4.实际测量蚕丝的长度。实验提醒测量蚕丝的长度的方法在课本28页。实验现象或结论蚕茧是()形,长约()毫米,宽约()毫米,是()色。经测量一个蚕茧的蚕丝长度约为()。 

10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观测蚕蛾实验猜测 蚕蛾是白色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实验器材蚕蛾实验操作环节1.先观测蚕蛾的身体有哪几部分组成?2.然后观测各部分是如何的,有什么器官。3.观测蚕蛾的行为,看看蚕蛾在干什么?4.对比观测蚕蛾与蚕蛹的活动。如何区别蚕蛾的雌雄?5.一只雌蛾大约能产多少粒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的?实验提醒观测蚕蛾时,动作要轻,以免弄伤蚕蛾。实验现象或结论蚕蛾是()的,身体分为()、()、()三部分。刚产下的卵是()色的,后来又变成了()色。 

11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演示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整理蚕宝宝生长数据实验猜测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实验器材学生自己的观测记录、画的图和拍的照片、制作的小报等。有关蚕一生的图片、标本及表格。实验操作环节1.小组展示并交流自己带来的资料。2.教师展示有关蚕一生的图片、标本。3.弄清表格的内容和规定。4.按照表格的项目进行整理。5.把全班得出的结果填写在表格上。6.根据表格内容制作蚕一生的循环图。实验提醒制作循环图时,各个阶段不需要画图,用文字表达即可。实验现象或结论蚕的一生经历了()、()、()、()四种形态。蚕的一生经历了()、()、()、()四个阶段,这个全过程就是蚕的()。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天。 

12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图片实验猜测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不一定相同,周期长短也不一定相同。实验器材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各动物生命周期流程图表格。实验操作环节1.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动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图片和资料。2.从搜集到的动物中选择两种,了解其生命周期及经历的时间。3.把他们的生命周期用流程图的形式表达出来。4.报告交流。5.填写各动物生命周期流程图表格。实验提醒流程图用文字和箭头表达。实验现象或结论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涉及()、()、()和()。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相同,周期长短也()相同。有的动物一生中要经历(),有的则(),只是()发生了变化。 

13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分组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我们的生长变化实验猜测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身高和体重都增长得不久。实验器材课前收集的有关自己从出生到现在每年的身高、体重、牙齿以及能力发展的变化。“0—9岁我们的生长变化”表格。实验操作环节1.我们是从哪里来的?2.我们刚出生时是什么样?3.从出生到现在我们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4.把上述问题讨论的结果填写到表格上。5.在我们的一生中,身体还将发生什么变化?(填写到36页下的空白处)实验提醒填写“身高体重”时可以计算平均数,“力所能及的事”选有代表性的填写。实验现象或结论1.在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和()增长得不久,()都有显著的变化。2.在人的一生中,有两个时期长得最快,第一个时期是()即()到(),第二个时期是(),即10-20岁间。 

14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观测温度计实验猜测温度计重要由玻璃管、玻璃泡和刻度三部分组成;实验器材温度计实验操作环节1.了解温度计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观测温度计的构造、刻度、标记、数字等内容。3.使用温度计前需要看清楚哪些问题(教材上P43的3个)4.学生对照问题,检查自己是否都解决了。5.用手捂住温度计的玻璃泡,观测温度计产生的变化。放开手等一会儿再观测。实验提醒观测时注意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假如温度计的管子破裂,请立即告诉老师。实验现象或结论温度计重要由()、()、()三部分组成;温度计的单位是()。 

15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连续测量10分钟内水温变化实验猜测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长。实验器材四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4支水温计、水温测量登记表。实验操作环节1.严格按照测量水温的方法,分别测量4杯水的温度。2.交流各小组测得的水温数据。3.讨论温度的差异是什么因素引起的?4.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每杯水的温度,并把测量填入登记表内。5.分析登记表内的数据,思考:这些水温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实验提醒温度计要小心拿放,谨防破裂。实验现象或结论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 

16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冰的观测实验猜测冰是固体,无色、无味,不会流动。实验器材冰块,写有红字的白纸,一杯水,盘子。实验操作环节1.观测冰的颜色和形状。2.把冰块放在写有红字的白纸上,看是否能看见那些字?3.用手触摸冰块,有什么感觉?4.比较冰和水的相同与不同。实验提醒不用的冰块,立刻放回盘子里。实验现象或结论冰是(),()色、()味,()流动,较(),有()形状。 

17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实验猜测液态的水降到0℃时就开始凝固成冰。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实验操作环节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连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实验提醒实验现象或结论液态的水降到()时就开始凝固成冰。 

18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观测冰的融化实验猜测在周边环境温度超过0℃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登记表、冰块若干实验操作环节1.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实验提醒也要记录周边空气的温度。实验现象或结论在周边环境温度超过()时,就可促使冰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始终保持在(),但紧靠冰块的空气温度()了。待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还会继续()。 

19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水珠的形成的研究实验猜测加满自来水的玻璃杯和空玻璃杯的外壁没有出现小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实验器材三只同样的玻璃杯,其中一只杯里加满自来水,一只杯里什么也不加,另一只上加冰。实验操作环节1.把三只同样的玻璃杯,静静地放在桌上。2.隔几分钟观测两个玻璃杯外壁有没有出现水珠。3.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呢?4.那么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冰有什么关系呢?实验提醒要大胆猜测,不要怕错。实验现象或结论加满自来水的玻璃杯外壁()出现小水珠,说明玻璃杯壁();空玻璃杯的外壁()出现小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壁(),说明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有关系的。 

20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水的蒸发实验猜测碟子里的水会减少。实验器材浅碟子一只、半碟清水、记号笔一支。实验操作环节1.往浅碟子里倒入少许水,用笔做好水面标记。2.把装水的碟子放在阳光下。3.过一会儿,观测碟子里水量的变化。4.思考:碟子里的水去哪了?实验提醒仔细观测,才有收获哦!实验现象或结论浅碟子中的水()一部分;碟子外()水漏出来。水变成了我们肉眼看不见的()进入到()中去了,这就是()。 

21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加快水的蒸发的研究实验猜测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实验器材2只不锈钢长柄勺子,一摞书,1支蜡烛。实验操作环节1.取两只相同的不锈钢长柄汤勺,都加入2/3勺水,2.把其中的一只搁在桌面上,用书本垫起勺柄,使勺口呈水平摆放。3.另一勺水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4.观测到什么现象吗?5.从我们看到的现象里你有什么发现吗?实验提醒1.一定要注意用火安全,还要注意避免烫伤身体。2.远离水沸腾后产生的蒸气实验现象或结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多少是有关系的,水在受热的情况下蒸发会()。 

22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演示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水的三态循环实验猜测水在自然界中的固态、液态、气态是互相转化的。实验器材玻璃杯一只,冰块一杯,食盐少许。实验操作环节1.在玻璃杯里装满冰块,并往冰里放入食盐。2.过几分钟,玻璃杯外壁上会出现什么?3.用手摸一摸玻璃杯外壁,看看是什么?4.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5.思考:冬天将刚洗过的衣服晾到外面会结冰,但过段时间也会干。你能解释这种现象吗?实验提醒用本单元学过的知识进行解释,你一定能行!实验现象或结论液态的水能()成固态的冰,固态的冰会()成液态的(),液态的水会()成气态的(),气态的水蒸气又会()成液态的()。 

23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观测磁铁实验猜测磁铁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并广泛运用于生活中。实验器材各种形状、大小不同的磁铁,生活中不同用途的磁铁,如:带磁铁的文具盒等。实验操作环节1.根据形状给磁铁取名。2.为什么磁铁要做成这么多的形状?3.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4.磁铁在这些地方有什么作用?5.我们知道磁铁有一些特殊的性质,是怎么知道的呢?实验提醒实验现象或结论磁铁有许多种形状,如()磁铁、()磁铁、()磁铁、()磁铁、()磁铁等。磁铁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用途,如:()、()、()。 

24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研究磁铁的磁性实验猜测磁铁可以吸引铁质物体。实验器材磁铁和被测试物品:铜钥匙、铁钥匙、回形针、铁钉、铝片、纸夹、玻璃珠、木片、橡胶片和布条等物品。实验操作环节1.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能被吸引。2.用磁铁辨认物体是不是铁制材料制作的。3.观测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不同。实验提醒要把磁铁可以吸引的物体,不能吸引的物体进行分类。实验现象或结论磁铁可以吸引()物体,不能吸引()物体。 

25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观测研究磁铁的磁极实验猜测两块磁铁的磁极互相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有时会往两边推。实验器材没有标记的磁铁、若干纸条。实验操作环节1.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记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互相接近,会出现几种情况,我们的手会有什么感觉?2.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互相接近。3.用符号“→←”表达互相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达互相排斥的情况。4.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实验提醒实验现象或结论两块磁铁的磁极互相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叫它们();有时会往两边推,我们叫它们()。 

26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磁极与方向的研究实验猜测磁铁有两个磁极,一个南极,一个北极。实验器材一块条形磁铁、一条线绳。实验操作环节1.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2.观测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并记录下来。反复多做几次。3.通过反复观测,得出磁铁的方向。实验提醒悬挂的磁铁要远离铁制物体。实验现象或结论磁铁有()个磁极,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用字母N表达,指南的磁极叫(),用字母S表达。 

27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磁极的互相作用的研究实验猜测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实验器材一块条形磁铁、一条线绳,无标记的磁铁。实验操作环节1.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2.观测磁铁静止下来的位置,并记录下来。反复多做几次。3.通过反复观测,得出磁铁的方向。4.同时找出磁极接近(或排斥)的方式有几种情况,记录下来。实验提醒悬挂的磁铁要远离铁制物体。实验现象或结论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做(),不相同的有磁极叫做()。当两块磁铁互相靠近时,同极(),异极()。 

28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磁力大小变化的研究实验猜测在一块环形磁铁上吸上另一块环形磁铁,磁力会增大一些。实验器材3—5个大小相等的环形磁铁,两个杯子,薄木片,回形针。实验操作环节1.在两个倒扣着的杯子上,放上薄木片。2.在木片上面放磁铁,磁铁隔着木片吸一根用回形针弯成的小钩。3.在小钩上挂回形针,同时加磁铁。4.边做边填登记表。5.当依次测量到4个磁铁吸在一起的磁力时,发现了什么规律?实验提醒环形磁铁的磁力大小要相同。实验现象或结论在一块环形磁铁上吸上另一块环形磁铁,磁力会()一些,但不是()的增大,假如继续吸上磁铁,磁力还会(),但()的数量会依次()。 

29科学实验操作报告单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观测指南针,并用指南针定方向实验猜测指南针重要由磁针、支架、方位盘、盒子组成。实验器材指南针,八个方位示意图。实验操作环节一、观测指南针。1.指南针由几部分组成?2.磁针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3.方位盘上的方向是怎么表达的?二、用指南针定方向。1.小组讨论研究如何用指南针来判断方向。(P77)2.交流指南针的使用方法。3.用指南针来判断教室的各个方向。4.走出教室,继续判断:学校大门和教室窗户的朝向;国旗与学校大门在我们的哪个方向。要对的使用指南针,以免判断的方向不准。实验现象或结论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①把针南针盒(),让磁针();②待磁针()摆动后,()指南针盒,使方向盘上标明的()(S)、()(N)方向与磁针指的()方向一致;③对照()拟定出各个方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