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医学ppt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医学ppt

ID:8257785

大小:6.06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03-14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医学ppt_第1页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医学ppt_第2页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医学ppt_第3页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医学ppt_第4页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医学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医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骨关节化脓性感染化脓性骨髓炎(suppurativeosteomyelitis)概述定义:骨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涉及骨膜、松质骨、密质骨和骨髓。感染途径(1)血源性(血源性骨髓炎);(2)直接蔓延(外来性骨髓炎);(3)创伤后,如开放性骨折合并感染,骨科手术后感染,称创伤后骨髓炎。一、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病因1)致病菌: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乙型链球菌第二,其他的细菌有嗜血属流感杆菌、大肠杆菌、产气夹膜杆菌、肺炎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等。2)原发灶(皮肤、黏膜感染,如疖、痈、扁桃腺炎、中耳炎等)血源性播散3)好发于儿童长骨干骺端①该处血流缓慢,细菌容易在此停滞;②儿童

2、骺板附近的终末动脉与毛细血管迂曲呈襻状,血流丰富、缓慢;③该处位于关节附近,易受外伤,可能成为诱因。病理病理特点:骨质破坏与死骨形成,后期有新骨形成,即骨性包壳。干骺端菌栓——阻塞小血管——骨坏死——充血、渗出、白细胞浸润——脓肿形成并逐渐扩大——骨髓腔内压增高——脓液经哈佛管达骨膜下——骨膜下脓肿——穿破骨膜——深部脓肿——窦道;脓液可进入关节,儿童骺板有屏障作用,成人骺板融合,但小儿股骨头骺板在关节内,可直接穿透干骺端进入关节内,形成化脓性关节炎。死骨形成皮质骨的营养:外1/3——骨膜下血管网;内2/3——骨髓内滋养血管分支死骨的命运:小片死骨可被肉芽组织吸收

3、或被吞噬细胞清除,经窦道排除;大块死骨难以吸收或排除,长期存留体内,与死腔、窦道、包壳、炎性肉芽组织一起成为慢性骨髓炎的病理基础。包壳的形成诊断要点临床表现:1)好发年龄:儿童;好发部位:胫骨上端、股骨远端最常见,其次为肱骨、髂骨;2)起病急,有寒战、高热,390以上;3)患处剧痛,不愿活动肢体,但当脓肿突破骨膜形成软组织脓肿,疼痛反而减轻;4)干骺端深压痛;5)早期肿胀不明显,数天后局部出现水肿,说明形成骨膜下脓肿;6)可发生病理性骨折。急性骨髓炎的自然病程可以维持3-4周,脓肿穿破骨膜,疼痛缓解,体温渐下降,脓肿穿破皮肤形成窦道,转入慢性阶段辅助检查1)白细胞

4、计数增高,多在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可占90%以上;2)血培养可呈阳性结果,并非每次均阳性;3)分层穿刺:穿刺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ORTHOPEDICS4)X线检查:14天内常无异常,之后可出现干骺端骨膜反应、骨质稀疏——散在的虫蚀样破坏、皮质骨变薄——死骨形成(密度增高、与周围骨组织游离、无骨小梁结构);5)CT检查:可提前发现骨膜下脓肿;6)核素骨显影:发病后48小时可有阳性结果:干骺端核素浓集,但不能定性。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X线检查无异常核素骨显影层状骨膜反应治疗早诊断、早治疗,使病变在急性期治愈,防止其转变成慢性骨髓炎。㈠抗生素应用:早期、

5、联合、大剂量,根据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调整药物。发病5天内应用抗生素多可控制炎症。其结果有4种:1)X线片改变之前全身局部症状消失——最好结果;2)X线片改变之后全身局部症状消失——骨脓肿已被控制,有可能被吸收。前2种情况不需手术,但抗生素须连续应用至少3周;3)全身症状消退,但局部症状加重——抗生素不能消灭脓肿,须手术引流;4)全身及局部症状均不能消退——说明:①致病菌耐药;②有骨脓肿形成;③产生迁徙性脓肿。手术引流。㈡手术治疗1)目的:①引流脓液,减少毒血症症状;②阻止急性骨髓炎转变为慢性骨髓炎。手术宜早,抗生素治疗48-72小时仍不能控制局部症状时即应手术

6、。2)手术方法:钻孔引流或开窗引流。伤口闭合方法:①闭式灌洗引流,3周,或体温下降,连续3次细菌培养阴性后拔管。②单纯闭式引流。③伤口不缝,5-10天后延迟缝合。勿用探针探及髓腔,亦勿用刮匙刮入髓腔㈢全身辅助治疗:降温、补液、少量多次输血等㈣局部辅助治疗:制动(皮牵引、石膏托),其作用有:①止痛;②防止关节挛缩畸形;③防止病理性骨折。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急性变慢性原因(1)急性感染期未能彻底控制,反复发作演变而来;(2)低毒性细菌感染。病理:死骨、窦道、死腔、脓液、包壳,皮肤鳞状上皮癌,淀粉样变,多种细菌混合感染(金葡菌混合A型或非A型链球菌、绿脓杆菌、变性杆菌、大肠

7、杆菌)。临床表现:静止阶段无症状肢体增粗、变形皮肤菲薄色暗,慢性溃疡反复急性发作:红、肿、热、痛,体温升高窦道反复开放、流脓、死骨肌肉挛缩、关节畸形皮肤癌变儿童骨骼生长发育异常偶有病理骨折放射学改变:骨骼增粗、变形,表面粗糙不平,骨质破坏、密度不均,有死腔、死骨,骨膜反应死骨的X线表现:孤立的骨片,无骨小梁结构,浓白致密,边缘不规则,周围有空隙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清除死骨、炎性肉芽组织和消灭死腔,即病灶清除术。㈠手术指征:有死骨形成,有死腔及窦道流脓者。㈡手术禁忌证1)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期不作病灶清除术,宜切开引流;2)大块死骨形成而包壳形成不充分。

8、可视为相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