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方案

X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方案

ID:82638868

大小:18.36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07-13

上传者:gjxwyhcr
X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1页
X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2页
X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3页
X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4页
X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5页
X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方案_第6页
资源描述:

《X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X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方案 为确保国家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落到实处,有效提升项目服务质量,真正体现“优劳优得、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资金分配原则,按照省、市卫健委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区开展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基本概念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两卡制”是指:1、居民在获得服务后通过身份证、健康卡或人脸识别等方式的身份认证(即身份认证卡)来认可获得服务;2、医务人员通过自己在全省唯一身份识别码(即虚拟绩效卡)登录芜湖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平台为居民提供服务,留下工作痕迹,记录服务工作量;3、每项服务均进行标准量化,居民通过身份认证对服务真实性及满意度进行确认。健康教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传染病报告、免疫规划和卫生监督协管等工作由项目管理单位专人确认,项目经费按医务人员实际服务的工作量和工作质量支付。二、工作目标通过试点工作,推进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两卡制”信息化管理,实现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三个转变”,即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资金分配标准由“按常住人ロ数量”向“按实际工作量”转变,考核工作方式由“现场人工检查为主”向“系统数据分析为主”转变。202***

1年4月底,完成各类硬件设备配置、信息系统升级、模块开发和上线运行,202***年7月起正式启动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管理工作。三、工作内容(一)确定覆盖全项目的标准工分值。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在综合考虑实施每一项目的服务标准、规范和所需投入的成本,风险和难度等因素基础上,合理确定全区相对统一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3类46项工作的标准化工分参考值。标准化工分值用于衡量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两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工作量,实现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量的可衡量比对。(二)完善项目绩效考核工作管理办法。结合我区实际,进一步完善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方案,将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结果作为确定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运行质量系数的主要依据。质量系数是衡量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和效率的主要指标,并作为负性评估因素。质量系数范围为0—1.0,绩效考核结果全部达标的质量系数为1.0,考核后根据实际结果,得出相应质量系数,对同期应得工分值子以校正,得到校正后工分值。(三)制定项目经费按工作量分配的政策。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经费实行全区统筹,认真核定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中的实际服务细项,严格考核其实际工作量,经费决算依据校正后工分值进行分配。提供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及个人的年度工分值通过信息系统获得,经过绩效考核得到校正后工分值,汇总得到全区年度校正后总工分值,由此计算每标准化校正后工分值经费额度,具体公式为:

2每标准化校正后工分值经费额度=全区常住人口数×当年人均补助标准/全区年度校正后总工分值。全区年度校正后总工分值=A机构工分值×A质量系数+B机构工分值×B质量系数+……+N机构工分值×N质量系数。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总工分值内分类计算。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资金按照机构总校正后工分值分配到项目实施机构或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人员绩效分配及所属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补助经费由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本单位绩效考核结果确定。各单位具体考核分配方案报区卫计委批准后实施。(四)建设功能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建设完善区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和全区医疗卫生人员身份识别码注册系统,根据省卫计委《关于印发X省乡村(社区)医疗卫生人员身份识别码编码规则的通知》(卫办秘〔2014〕423号)《关于印发X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身份识别码编码补充规则的通知》(卫基层秘〔2018〕251号)要求,为每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进行统一身份识别编码,确保全区医疗卫生人员在全省范围内有唯一的身份识别编码,并以此作为个人的绩效卡;建设人脸识别以及身份认证支持系统,实现给服务对象的每一次服务均通过刷卡(人脸识别)来保证真实性,通过信息系统记录医务人员的工作量。根据X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确定我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系统,实现对区域内提供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各机构及个人的绩效考核工作,提供各机构及个人的质量系数。按照国家以及省级数据标准和规范,上传服务明细数据至省级平台,为省级对我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进展评估及大数据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五)配置用于身份识别的移动终端。结合区域医联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分级诊疗工作,配置必须的健康一体机和移动终端,内置完善的包括身份识别功能、公卫平台升级在内的基础业务系统以及X医疗便民服务平台移动端(APP)和微信公众号。通过移动终端为居民上门提供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所采集健康数据上传至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中的个人健康档案,向居民提供健康档案查询、电子健康服务券使用、认可服务真实性及满意度、健康指导及健康管理等服务。满足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实时查询。(六)建设基于工分值的电子健康券功能模块。为增强居民对享有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获得感,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中建设电子健康券功能模块,为每位居民提供其相应群体属性的电子健康券,通过注册的手机号码发送至手机APP中,每张电子健康服务券与此项服务的工分值相挂钩。居民享受服务后,经身份认证后通过扫描该项服务的电子健康券支付给提供服务的医务人员,也同时计算此项服务工分值。四、组织实施(一)职责分工区卫计委负责制定本区城内的标准化工分值、绩效考核办法,升级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和部分功能模块开发,做好基层卫生计生数据上传省级基本公卫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做好健康一体机和移动终端设备的部署采购以及移动终端客户端的开发维护。区财政局负责做好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资金的及时审核发放工作,配合区卫计委完善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经费分配办法。区人社局负责积极落实国家、省、市医保相关政策,支持改革的进行。

4区物价分局负责对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服务价格监督检查和结果的公布。其他部门和各镇(街道)各尽其责,积极做好动员宣传工作。(二)实施步骤1、方案制定阶段(202***年3月)。召开项目方案及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研讨会,制定下发项目实施方案和有关技术文件,报上级卫健主管部门审核确定后实施,同时对镇(街道)和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动员部署等。2、工作实施阶段(202***年4月202***年6月)。修订X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方案,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的升级完善工作,集成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系统,发放工分卡,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平台与省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联调测试、省级综合卫生信息平台及省级便民平台的对接及数据上传工作。召开各类宣传培训会议,实现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系统初运转。3、正式应用阶段(202***年7起)。总结初运行经验,完善各项措施,正式开展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管理工作,实现项目管理的“三个转变”目标。定期或不定期通过系统巡视、现场了解等方式加强对“两卡制”工作进展情况监督管理,及时解决问题,确保“两卡制”工作长效、高效、稳定运行。五、工作要求(一)强化组织领导。区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卫计委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区卫计委、财政局、人社局、物价分局和各镇(街道)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X

5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两卡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计委,具体负责“两卡制”试点工作方案和配套文件的制定、印发、解读和督查工作。区直相关部门、各镇(街道)要成立相关组织,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开展相关具体工作。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确定专人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认真落实各项指标,保障“两卡制”试点工作正常开展。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妇计中心要积极配合制定考核标准,认真实行项目服务督查工作,保证“两卡制”顺利有效开展。各镇(街道)、村(居)计生专干要加入本辖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积极参与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逐步形成“计生找人、村医服务”的服务模式。(二)强化机制建设。建立健全“两卡制”工作协调机制和制度,完善责任体系,加强基本公共卫生与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职能责任落实和资金分配“红线”原则,做真做实项目服务内容,杜绝各类工作造假和补助虚领、冒领现象。打破吃大锅饭思维,坚持“优劳优得、多劳多得、不劳不得”原则,让能干事、干好事、居民信任的医务人员得到应有的劳动收入,对不干事、欺骗居民的医务人员,严格考核,减少补助,直至退出服务队伍。(三)强化监督考核。根据项目建设的时间进度要求,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两卡制”工作的指导和督查,统筹解决督査中发现的问题,积极推进工作进度。同时实施建设进度月报制度,不定期召开全区工作推进会,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