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ppt课件

ID:8266210

大小:199.01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3-15

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1页
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2页
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3页
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4页
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检验危急值的临床意义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常见危急值及处理白细胞:正常值:⑴成人为(4.0-10.0)×10^9个/L⑵新生儿为(15-20)×10^9个/L⑶6个月到2岁为(11-12)×10^9个/L⑷4到14岁为8×10^9个/L⑸儿童(5.0-12.0)×10^9/L临床意义白细胞计数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细胞系统的疾病。白细胞计数增多见于急性感染、尿毒症、严重烧伤急性出血、组织损伤、大手术后、白血病等。白细胞计数减少见于伤寒及副伤寒、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粒细胞缺乏症、脾功能亢进,X线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药物等。2凝血

2、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11~15秒高值:30秒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Ⅶ、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肝病等;使用肝素,血循环中存在凝血酶原、因子Ⅴ、因子VII、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的抗体,可以造成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见于:妇女口服避孕药、血栓栓塞性疾病及高凝状态等。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5~45s高值:70秒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是否正常a、血浆因子Ⅷ、因子Ⅸ和因子XI水平减低如血友病

3、A、血友病B及因子XI缺乏症;b、严重的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Ⅹ和纤维蛋白原缺乏肝脏疾病、阻塞性黄疽、新生儿出血症。肠道灭菌综合征、吸收不良综合征、口服抗凝剂及低(无)纤维蛋白血症等;c、纤维蛋白溶解活力增强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等;d、血液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抗凝因子Ⅷ或因子Ⅸ抗体等;e、系统性红斑狼疮及一些免疫性疾病。纤维蛋白原:2~4g/L高值:8g/L(1)增加①生理性高龄者、妊娠后期、雌激素制剂内服者、运动后等。②后天性妊娠中毒症、感染疾病、恶性肿瘤、脑梗死、心肌梗

4、死、手术、胶原性疾病、糖尿病、肾病综合征、含纤维蛋白原的血液制剂长期或大量输入(AHG抗人球蛋白制剂、新鲜冻血浆)等。(2)减少①生理性新生儿。②先天性(A.无纤维蛋白原血症B.低纤维蛋白原血症C.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的一部分)③后天性(A.生成障碍慢性肝炎、肝硬化B.消耗增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栓症、大出血、使用蛇毒制剂等C.纤溶亢进休克(电击)、手术(一次纤溶)、DIC(二次纤溶)结果偏低可能疾病:羊水栓塞 、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心肌梗死结果偏高可能疾病:脑梗死 、 肝硬化 、 慢

5、性肝炎血红蛋白(HGB):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低值:20g/L高值:200g/L45g/L低于此值应予输血,应考虑病人的临床状况,如对患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则不应输血,95g/L低于此值时,应确定贫血的原因,根据RBC的多项参数判断此属于何种类型,在作血涂片观察细胞参数及计数网织红细胞是否下降的基础上,测定血清铁、B12和叶酸浓度,经治疗后观察Hb的变化。 男性180g/L女性170g/L高于此值应作其他检查如白细胞计数、血

6、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血清B12和不饱和B12结合力、氧分压等综合评估,对有症状的病人应予以放血治疗。230g/LHb超过此值时,无论是真性或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均必须立即施行放血治疗。血球压积HCT:男:0.40~0.50女:0.35~0.45。低值:0.15高值:0.601.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左右。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系体内氧供应不足引起的代偿

7、反应如新生儿、高原地区居住者及慢性心肺疾患等2.减少见于各种贫血或血液稀释。由于贫血类型不同,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比积的降低不一定成比例,故可以根据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量计算红细胞三种平均值,以有助于贫血的鉴别和分类。血小板正常值:100~300×10^9个/L当血小板计数<50×10^9/L时,轻度损伤可引起皮肤粘膜紫癜当血小板计数<20×10^9/L时,常有自发性出血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

8、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2.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消耗过度如弥漫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