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概论 绪论ppt课件

免疫学概论 绪论ppt课件

ID:8273917

大小:5.51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8-03-15

免疫学概论  绪论ppt课件_第1页
免疫学概论  绪论ppt课件_第2页
免疫学概论  绪论ppt课件_第3页
免疫学概论  绪论ppt课件_第4页
免疫学概论  绪论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疫学概论 绪论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免疫学概论B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免疫的基本概念与功能第二节、免疫学发展简史第三节、免疫学与食品科学第四节、免疫学与相关医学的关系及其独特性一、免疫的概念与功能1、免疫的概念1)在微生物学和病毒学上----免除瘟疫2.)在医学上----机体接触抗原性异物的一种生理反应3)免疫的现代定义----机体针对外源物质的一种反应,其作用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此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2.免疫的基本功能机体的免疫功能是免疫系统对非己的抗原性物质产生的各种生物学效应,包括:1)免疫防御:机体防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功能。2)免疫稳定: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通过各种生物学效应经

2、常清除体内出现的损伤或自然衰老的细胞,维护机体的生理平衡和自身稳定性。3)免疫监视:机体的免疫系统能够识别、清除复制错误或突变细胞。注意:免疫耐受:对抗原特异性应答的T细胞与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不能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及特异性抗体,从而不能执行正免疫应答的现象功能正常表现(有利)异常表现(有害)免疫防御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超敏反应、易受感染或免疫缺陷病免疫稳定清除体内损伤或衰老的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监视防止细胞癌变或持续性感染肿瘤或持续性病毒感染二.免疫的类型1.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2.获得性免疫(特异性的免疫)1.天然免疫特点

3、:(1)出生时已具备(早)(2)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3)作用广泛:无特异性(4)个体差异不大防御机制(1)体表屏障(2)内部屏障,如干扰素、吞噬细胞及吞噬作用、补体、溶菌酶体表屏障健康完整的皮肤和粘膜具有强大的阻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作用。鼻孔中的鼻毛,呼吸道粘膜表面的粘液和纤毛,都能机械地阻挡并排斥微生物。皮肤的汗腺分泌的不饱和脂肪酸,也有一定的杀灭细菌作用。注意:少数病原微生物如羊布氏杆菌、野兔疫杆菌和钩端螺旋体等,可突破健康皮肤和粘膜的屏障作用,侵入体内引起传染。内部屏障淋巴结的内部屏障-----机体的第二道防御线当病原体一旦突破皮肤、粘膜的外围

4、屏障进入机体组织内它们将随着组织液及淋巴液运送到淋巴结内,淋巴结内的树状细胞可将其捕获固定,继而被巨噬细胞消毁,阻止它们向深部组织扩散蔓延。血脑屏障由脑毛细血管壁、软脑膜和胶质细胞等组成,能阻止病原微生物和大分子毒性物质由血液进入脑组织及脑脊液,是防止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重要防卫机构。幼小动物的血脑屏障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发生中枢神经感染。内部屏障胎盘屏障是母胎界面的一种防卫机构,可以阻止母体内的多种病原微生物通过胎盘感染胎儿。不过,这种屏障是不完全的,如妊娠母体感染布氏杆菌后往往引起胎盘发炎而导致胎儿感染。其它:气血屏障特点:(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

5、生(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3)一般不能遗传(4)多样性(5)具有记忆性功能:体液免疫:B细胞浆细胞Ab细胞免疫:AgAPCT细胞致敏T细胞、淋巴因子2.获得性免疫第二节免疫学发展简史1.免疫学的萌芽时期(免疫学经验时期12~18世纪)2.免疫学的初盛时期:(经典免疫学时期,18世纪末~20世纪中叶)3.免疫学发展的飞跃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后)1.免疫学的萌芽时期人痘苗:牛痘苗:我国早在南宋时期(11世纪),就创造性地发明了人痘苗,用人工轻度感染的方法,达到预防天花的目的,这是医学史上的一项伟大贡献。 到了16世纪,人痘法有了重大进展,人们将

6、人痘苗(时苗)反复传代,连种7次,即为种苗。种苗抗原性保存而毒性较弱,使用时无甚危险,却有预防天花的效果。到了17世纪,不但我国已普遍使用人痘苗预防天花,也很快传人俄国、朝鲜、日本等国。后又经俄国传人土耳其。1721年,英国驻土耳其大使的夫人WortleyMontague将人痘法传人英国,在英国曾进行了人体实验,把接种人痘者移居天花流行区,结果发现接种者均获得抵抗力。琴纳的成功开辟出了一个新的领域,这个新领域也就是免疫学。疫苗(accine)减毒活疫苗(liveattenuatedvaccine)LouisPasteur:2.免疫学的初盛时期THE

7、YSHOULDBEVACCINATEDFIRSTWhydotheynotwanttoplaywithmykids?1)人工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主动免疫(activeimmunity)1880年,法国的LouisPasteur:鸡霍乱弧菌减毒疫苗被动免疫(passivemmunity).1890年Behring和日本学者北里——白喉抗毒素.抗体补体的发现.血清学与体液免疫学说EhrlichACTIVEIMMUNITYANDPASSIVEIMMUNITY3.免疫学发展的飞跃时期1).克隆选择学说——1957年,Burnet要点:①抗体结构的多样性由体细胞

8、突变产生;②已分化的免疫活性细胞只限于表达一种特异性,这一特异性以克隆扩增的形式在体内得以保存;③凡能够与自身的抗原发生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