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学案例

《匆匆》教学案例

ID:8278509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16

《匆匆》教学案例_第1页
《匆匆》教学案例_第2页
《匆匆》教学案例_第3页
《匆匆》教学案例_第4页
《匆匆》教学案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匆匆》教学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文档★《匆匆》教学案例  一、教材简析  《匆匆》是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单元讲读课文。本单元阅读训练的重点是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匆匆》是现代着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是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从课文内容想开去的首篇课文。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对虚度光阴感到无奈和惋惜,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

2、徨的复杂心情,懂得人生短暂,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和生命的道理。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段。  3、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诵读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国现代着名作家朱自清的散文《匆匆》。首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内容,请两名同学分别读一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  师:这两段分别写了什么?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  生汇报  用心感悟,融入课文  1、  师:作者八千多个日子像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悄无声息,那作者的日子到底是怎

3、样在日常生活中匆匆溜去的呢?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师:作者的日子到底是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匆匆溜去的?  生:作者的日子在吃饭时,洗脸时,睡觉时匆匆溜去了。……  师:谁愿意给大家读读这个句子?  一生读  师:同学们,请写一写你的日子是怎样从生活中溜走的呢?  学生拿笔纸进行仿写。  学生汇报:看电视的时候,日子在屏幕前过去;玩耍的时候,日子在快乐中过去;读书时,日子眼前过去。……  师相机指导评价  师:通过同学们自己写的和作者写的,你有什么感受?  生:时间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过去了。  师:作者也意识到了时间匆匆而过

4、,而面对已经逝去的八千多日子,“作者掩着面叹息,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中闪过了。”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从最后这一句话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呢?  生:惋惜  生:伤心  生:无奈  师:那么我们就替作者表白他的惋惜无奈的心情,请同学们细细品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品读。  师:下面,谁愿意读一读你喜欢的部分,可以读全段,也可以读你喜欢的句子。  生读,师相机指导。  师:像这样的精美段落,我们有感情地朗读。大家能不能试试?  生:能。    师:让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一段。

5、  2、  师:在生活琐事中,日子逃去如飞,作者又在做些什么呢,想些什么呢?默读这一段。  生:作者在徘徊。……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这段话,体会体会,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自由读,指名读。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  师:作者作为上个世纪20年代的青年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只有无奈、惋惜和徘徊,那么作为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新一代少年儿童的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依然逃去如飞的日子呢?  生:我要珍惜时间。  师:你想怎么做?……  师:希望同学们向自己所说的这样去做,让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留下痕

6、迹。齐读最后一段。生读。  师:从这段话中你有什么发现?生汇报  总结。  教学反思  一、提升学生内心的个性体验  深入地读,是把心放在文章内容里去读,体会这篇散文的优美和深刻;是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去读,读得有情,有趣。有思考。富有个性地悟,是结合每个学生个人经历,调动这些读书个体的内心情感体验去进行读书感悟;开放性地谈,是学生读书,感悟之后的阅读互动和交流。可以说,学生在读书,感悟之后,各抒己见,是很好的互学过程,很多学生的个人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所说学生在阅读中揣摩,在阅读中体会,领悟,在交流和讨论中说出自

7、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的阅读教学方面要求,这节课上有体现。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独家原创6/6★精品文档★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学习范文的语言,光“入乎其内”还不够,还要“化乎其中”,也就是要“化为自己的私有物”。要”化乎其中”,则须指导学生反复地揣摩、领悟、消化已读过的文章。仅这样还不够,还要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即要熟练地运用已经学过的字词句篇知识为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服务。而要学会“迁移”,训练则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语文方面的许多技能都要经过不断练习,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写写练练”,是“迁移”的好

8、方法。在本节课中我通过仿写,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通过写的方式再现他们思维的结果,实现从读到悟,从悟到写的飞跃。在写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时光的匆匆;在写的过程中,练习使用“排比”这一语言表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