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

ID:83091300

大小:33.74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12-22

上传者:老李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1页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2页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3页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4页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5页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6页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7页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_第8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调研检测语文试题 Word版原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1月调研测试卷语文试卷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雕塑使用体积的语言,即通过占有一定空间的物质实体的变化,来塑造可以观看与触摸的形体,形成审美意象。雕塑的产生和发展,从来就是与人体的空间变化的语言结合在一起的,雕塑靠人体的运动规律、肌肉的语言,特别是人体所形成的转折的韵律来表现情绪,体现时代精神。雕塑不易表现对象的时间活动过程,因而特别注意选择有概括意义的一瞬间的形体动作和表情,米隆的《掷铁饼者》、罗丹的《加莱义民》等便是如此。这些作品无例外地能使欣赏者在把握静止形象时领悟到它的动的内涵,从而展示丰富的社会内容。雕塑同舞蹈一样,是能直接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艺术,两者的不同在于:舞蹈是人体的动态的时空形象,而雕塑是静态的空间形象。雕塑能在人体的外貌塑造中,集中概括地表现人的内在的、完备的精神本质,因此雕塑最宜于表现内容宽泛、寓意深长而又崇高的正面形象。在古代,一般多用于歌颂,用于表现富意化、理想化的人,即神的形象。就它的审美特征来说,雕塑不宜过分地追求写实化和个性化。中国古代雕塑在表现人体方面多采用装饰化、图案化的手法,富有象征性和寓意性。西方现代派雕塑日益走向抽象化,是寓意化的进一步发展,它常常以大块几何形体的组合来表现一种朦胧的情绪。这虽不无道理,但有时其因过于抽象而失去了它所再现的内容的明确含义,从而难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我国传统雕塑和西方雕塑相比,虽不怎么讲究肌肉的语言,但能以极为生动的造型、丰富的表情,再加上装饰化、图案化的表现手法,达到其象征性和寓意性目的。雕塑一般没有背景,在结构方法上也不宜直接采用对比的方法,因而更为注重外部形象塑造的单纯性,以便更为集中地体现出思想感情的纯粹性。当然,单纯并不等于单调,而是为了更集中、更纯粹地去表现对象的性格。一个杰出的雕塑家总是依靠对于人体各个部分“一动百动”的理解,雕刻出或塑造出富有变化的单纯统一的美的意象,以突出一种主要的思想内容。所以罗丹的巴尔扎克像,尽管结构简单,线条简练,可是通过人物带有倦态的表情、蓬松的头发、仰首凝思的神态,非常集中地把这位伟大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出来。这正是造型的单纯性和思想感情的纯粹性的完美统一。

1雕塑除了诉诸人的视觉之外,还可诉诸人的触觉。从总体来说,雕塑展现的是视觉形象,这种视觉形象需要借外光才能被人看见,因而往往因环境的不同、光源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在雕塑创作中特别注意影像和组织突出点。影像就是整个作品形体的大体轮廓,特别是矗立在广场等处的大型纪念性圆雕,以其鲜明有力的形象,形成为人们所接受的艺术魅力,组织突出点就是形体中最为突出的那个部位,能给人以最为强烈的印象,成为欣赏者注目的中心。例如米开朗琪罗的《挣扎的奴隶》的拧过来的肩膀,就是表现“挣扎”这一主题的突出点。(摘编自刘叔成、楼昔勇《美学基本原理》)材料二:中国古代雕塑和绘画都孕育于原始工艺美术。从彩陶时代起,塑、绘便互为补充、紧密结合,与精确写生刻画对象、注重比例结构的西洋画不同,中国画无论工笔还是写意,都讲求一个“神韵”。所谓“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外在的形似并不等于真实,真实就要表达出内在的气韵,中国古代雕塑也正是如此。比较一下《掷铁饼者》力量的紧张迸发和卢舍那大佛的肃穆典雅,就能够领会中国古代雕塑含而不发的美感特点。中国古代雕塑对意象美追求的背后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精神。“天法道,道法自然。”顺着事物的本性而为之,便是法自然,强加于物、矫揉造作便是反自然,而追求“道”的意境,使中国雕塑表现为超功利的精神的美。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用线刻曲线造型为其一大特色。曲线的完满状态是圆,中国古代特别讲求圆满,因此中国古代无论是动物雕像,还是佛像及人物雕塑,总体表现为圆的造型。圆的造型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切回归。同时,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技能当数线刻,它与中国艺术文明一脉相承。线条犹如音乐的旋律,具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温婉之美,在中国古代雕塑中总是能找寻到骨力追风的线条之美。隐藏在线刻技法之内的,也就是中国人强调的内在精神,“气韵生动”则是其最高的境界。中国古代雕塑注重用线与形体的高度结合,强调气韵生动,追求内在美、含蓄美这些特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中国古代雕塑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全在于有着这些与众不同的艺术特点。当我们从龙门石窟群雕刻中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成语的含义时,就不会像欣赏西方古典雕塑那样,得出从形到神都准确得像真人一般的概念,而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给人的生命力和精神状态。(摘编自白晨《浅谈中国古代雕塑中的古典美学思想》)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可以观看与触摸的物质实体,雕塑意在反映时代精神,其产生与发展与人体的空间变化的语言密切相关。B.雕塑通过对人体外在形象的塑造来揭示人体的运动规律和人的内在的精神本质,最宜于表现崇高的正面形象。C.与西方雕塑过于注重抽象化不同,中国传统雕塑常以生动的造型和丰富的表情来实现作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D.雕塑创作尤为注重作品形体的大体轮廓和最为突出的部位,以鲜明有力的形象形成艺术魅力,引欣赏者注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舞蹈是人体的动态的时空形象,而雕塑是静态的空间形象,因而舞蹈比雕塑更能直接体现人的本质力量。B.雕塑家注重通过造型的单纯性来体现思想感情的纯粹性,因此雕塑一般没有背景,通常不直接采用对比的方法。

2C.雕塑创作须根据环境、光源的不同来注意影像和组织突出点,同样,环境、光源的设计也会影响欣赏者的感受。D.线刻曲线造型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特色,曲线造型和线刻技法,均与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一脉相承。3.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雕塑体本身似乎与周围空间有着一种连续性,不论固体部分有多大,都与周围空间组成了一个整体。(苏珊·朗格)B.要创作一件完美的能够感动人心的雕刻品,就要求雕刻家对自己所描写的对象,既要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更要有强烈的感情。(刘开渠)C.无论是个别的雕像还是雕像群,都要用完整的肉体来显示精神的形象,也就是按照人的本来的样子把人描绘出来。(欧里庇得斯)D.雕塑《拉奥孔》描绘了拉奥孔和他两个儿子被巨蛇缠死的情形,但作品不让拉奥孔被缠绕时的表情表现为丑恶,而是刚毅的严峻。(莱辛)4.材料二使用了那些论证方法?请简要说明。5.学校组织同学们去美术馆观看雕塑展,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告诉同学们欣赏雕塑作品应该注意哪些方面。(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你知道无聊有多快乐吗金晓磊从讲台到后门是14步,从后门到讲台也是14步、我来来回回走了3趟,感觉14这个数字不太吉利,就调整了一下步幅,重新走。第一次,我没控制好,从讲台到后门,走成了13步,13,在我们那个地方,是骂人“傻瓜”的意思——我无聊地走来走去,样子确实有点儿像傻瓜。不过,就算是个傻瓜,我也会死不承认的。于是,我继续走,这次,从后门到讲台,不多不少,刚好15步,逢五逢十,寓意就好多了。按国人的传统习惯,适合搞庆典。大学毕业,应聘进了这所学校,至今正好15年。15年,我大概上过6000节课,总计300000分钟左右,照每节课胡诌1000字算,或平均每分钟30字计,保守估计在6000000到9000000字之间。如果把这些字搬到白纸上、按每本20万字的规格装订成册、至少可以印30本、差不多就是著作等身的名家了。可惜,我的那些飞出去的话与泼出去的水相比,湿一丁点地儿的机会都没有。有机会,还是问问那些已经从我这里毕业出去的“好汉们”——不会少于500个吧,看他们记不记得我说过的只言片语。这个时候,一条高仲的胳膊进了我的视线,将我从滑向自恋深渊的倾向中捞了上来。我走过去,他说“老师,我想上厕所”。大大小小历经300余场监考、考生在中途上厕所的,还真不多见。不过,人有“三急”,再正常不过。我点点头、示意他出去。小家伙像是获了特赦、顾不得勾翻的凳子,飞一般窜出教室。我摆好凳子,站于原地、双手反背、侧身看他的试卷。一篇《15年后的我》的作文刚起了个头。那些字,仿佛是刚吃了败仗从前线撒下来的士兵、头破血流、缺胳膊少腿的、好在面目依稀可辨:

315年后、我30岁了、那个时候,我应该已经娶上妻子,开上奔驰,住上别墅了吧。运气好点,说不定还有个白白胖胖的大儿子了……看样子,刚学完《<论语>十二章》、妥妥的“三十而立”啊!我正兀自笑着,瞥见一个身影冷不丁从我身后钻进了座位。我赶紧识趣地走开,边走、边眺望了一下“15年后的我”——55岁,差不多就是个两眼昏花的糟老头了。也不知道到那时我头上还能留几根发,嘴里还剩几颗牙,都说“年轻人是抱着希望过日子的,老年人是抱着回忆过日子的”。哎,人到中年,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谁知道呢?不想也罢。还是坐在讲台边回望一下15年前的自己吧——我的25岁,青葱如嫩柳,像底下埋头答题的学生一样,还有很多胡子没摸到门,来不及到我的上唇和下巴定居。我忙着上班下班,忙着约会女朋友,忙着看楼盘找银行按揭买房。一晃的工夫,我就40岁了、孔老夫子说,“四十不惑”,这话,大概是他骗骗那帮徒子徒孙的吧,活到现在,我还是满眼满脑的“惑”。随便举个例子吧。我对面的墙上,挂着一口电子钟,看不清什么牌子,只看见那根红色的秒针,像一头不知疲倦的驴,在盘面上一个劲地绕圈。它绕啊绕,绕了半天,那根分针才很不情愿地挪了5格。换在平时,别说一周5天的工作日一下就过去,就是5年,都感觉只是眨了眨眼皮子,那么问题来了:监考时的教室时间,难道是独立于宇宙之外的另一个时空维度?这个问题,像屈原的天问一样让人脑门疼。我想,活动一下脖子可能会舒服些。我朝教室扫视一圈,总共36个考生,20个学生戴着眼镜。女生相对少些,只有15个,其中的10个扎了马尾辫。“世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叶子”,忘了这话是谁说的。我却在这个考场里找到了两张几乎一模一样的面孔。一个坐前门,一个在角落,难怪我一开始没发现。现在,我的眼神像一匹发情的马,东奔西跑,从这张脸跑到那张脸,又从那张脸跑到这张脸,试图从两张脸上找出异样来。这游戏像极了女儿小时候玩过的一种图画书——从两幅相似的图片里找不同,实在有趣极了。“亲爱的同学们,离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广播里突然冒出一句提示语来,吓人一大跳。等考试一结束,双胞胎兄弟就会像两片树叶消失于森林中,而在他们脸上,我还只找到一处不同。我不由地有种时间将尽试卷未答完的紧迫感。这真是一件令人疑惑的事。铃声响起,我收齐答题卷,又瞄了两眼双胞胎,正准备夹着尾巴逃跑。一个女生跑过来,怯生生地说:“老师,有个题目我好像答错位置了。”我赶紧让她找出来,一边帮她填写“考场异常情况登记表”。“谢谢老师!谢谢老师!”“没事的。”像安慰自己的女儿一样,我说,“放心考下一场!”刚跨出教室门,阳光犹如一群毛茸茸的猴子,争先恐后地朝我扑将上来,一下就灌满了我的脑袋。我抬头望望天,感觉今天是个好日子。然后,我看见几个躲在过道柱子后面的词语蹦跳出来,排成一列,冲我喊道:你知道无聊有多快乐吗?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我”计算自己15年上了6000节课,文字至少可以印30本书,是对工作

4反思,表达了对自我成绩的肯定。B.文中描写学生考场作文的情形和内容,既暗示了“我”当下生活的平常,也委婉表达了对庸常价值观的否定。C.“我”觉得监考时间过得很慢,平时时间却过得很快,是作者对“考试”代表的应试教育的委婉批评。D.学生题目答错了位置,我安慰学生后叮嘱“放心考下一场”,也是在告诫自己,要对未来有积极的心态。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第二段列举了一些数据,用来回顾“我”过去15年的工作,庞大的数字有强烈的冲击力,更能引人思考。B.小说中学生试卷中写的“15年后的我”与“我”想象55岁时候的自己形成对比,展现了不同年龄者人生感受的差异。C.小说引用《论语》中“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说法,反衬了“我”对15年来从事的工作的厌倦,突出了我当下的人生迷茫。D.小说善于将平常琐碎的细节以特写的方式凸显,比如,对36个学生的区分,对双胞胎兄弟的比较,这些为小说增加了一丝幽默。8.题目表达了“无聊”很“快乐”的意思。“无聊”与“快乐”的含义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9.从行文结构上看,第一段文字颇具匠心。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纯仁字尧夫,中皇祐元年进士第,调知武进县,以远亲不赴;易长葛,又不往。仲淹曰:“汝昔日以远为言,今近矣,复何辞?”纯仁曰:“岂可重于禄食,而轻去父母邪?虽近,亦不能遂养焉。”仲淹门下多贤士,纯仁皆与从游。昼夜肄业,至夜分不寝,置灯帐中,帐顶如墨色。仲淹没,始出仕。知襄邑县,县有牧地,卫士牧马,以践民稼,纯仁捕一人杖之。牧地初不隶县,主者怒曰:“天子宿卫,令敢尔邪?”白其事于上,劾治甚急。纯仁言:“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诏释之,且听牧地隶县、凡牧地隶县,自纯仁始。纯仁自为布衣至宰相,廉俭如一。纯仁凡荐引人材,必以天下公议,其人不知自纯仁所出。或曰:“为宰相,岂可不牢笼天下士,使知出于门下?”纯仁曰:“但朝廷进用不失正人,何必知出于我邪?”哲宗既召章惇为相,纯仁坚请去、遂知颖昌府。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时疾失明、闻命怡然就道、或谓近名、纯仁曰:“七十之年,两目俱丧,万里之行,岂其欲哉?但区区之爱君,有怀不尽、若迎好名之嫌、则无为善之路矣。”每戒子弟毋得小有不平,闻诸子怨章惇,纯仁必怒止之,江行赴贬所、舟覆、扶纯仁出、衣尽湿、顾诸子曰∶“此岂幸惇为之哉?”既至永,韩维责均州,其子诉维执政日与司马光不合,得免行。纯仁之子欲以纯仁与光议役法不同为请,纯仁曰:“吾用君实荐,以至宰相,

5昔同朝论事不合则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则不可也。”其子乃止。纯仁乞归许养疾,微宗不得已许之。每见辅臣问安否,乃曰:“范纯仁、得一识面足矣。”(节选自《宋史·范纯仁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B.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C.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D.入辞/哲宗曰/卿不肯为朕留/虽在外/于时政有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明年又贬/永州安置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肄业,古代指修习课业,与今天通常所说的“肄业”含义不相同。B.宰相,古代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在不同朝代名称有所不同。C.区区,小,少,自称谦词,文中意与“感君区区怀”之“区区”相同D.乞归,请求辞职回乡,属于自请退职,意思相同的还有“乞骸骨”。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范纯仁侍亲至孝。进士及第后,朝廷两次授官他都不赴任,他认为养亲重于禄食,故而在父亲去世前,他以居家肄业和交游贤人为主。B.范纯仁执法刚正。天子宿卫牧马践踏百姓庄稼,他处以杖刑,主事者请求劾治其罪,他据理力争免于受罚,还改变了牧地隶县的惯例。C.范纯仁大公无私。他担任宰相时,举荐人才,只以天下公议为凭据,不少正直之人得到朝廷重用,但所荐之人并不知道是他举荐的。D.范纯仁忠恕兼备。他被贬永州,当时已双目失明,但得到诏令即怡然赴任;他与章惇政见不合,儿子们怨恨章惇,他却生气加以制止。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养兵出于税亩,若使暴民田而不得问,税安所出?(2)昔同朝论事不合则可,汝辈以为今日之言,则不可也。14.范纯仁贬永州安置,“闻命怡然就道”,有人认为他“近名”,他回驳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述。(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陈与义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注】此词是词人在建炎三年(1129年)避金兵流寓湖南、湖北一带逢端午感怀今昔而作。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两句写词人在端午节高咏《楚辞》,既有对屈原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6B.词人由眼前的榴花联想到昔时鲜红的舞裙,突出了昔日宴饮的热闹与词人的意气风发。C.上阕末句“满帘风”衬托出客人不知亡国恨而一味高歌的快意,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愤。D.“试浇桥下水”与苏轼“一尊还酹江月”句,写了相同的行为,但寄寓的情感却不相同。16.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词人感情的?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两句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图景,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2)苏轼《赤壁赋》中,作者面对天地广阔和长江的浩瀚,发出了“______,______”的感慨,感叹生命的短暂与个体的渺小。(3)在古代诗歌中,“杜鹃”意象常用来表达思乡怀人情感,如“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铺天盖地的流行歌曲整天家的在耳边轰鸣,让你不听也得听。看着追星族们如痴如醉的样子,不由你不相信这是一个它的时代;看看诗人们①的样子,不由你不承认这是一个没有了诗歌的世界。曾经辉煌过的诗歌在这种似乎不怎么高雅的流行歌曲面前,只能低下高贵的头,用一个成语说叫“②”。汉堡包三文治填饱肚皮就出发的快节奏生活里,人们不再有时间细细品味诗里精微幽深的滋味。老话说“诗肠须曲”,可是,含蓄委婉的诗只适于案头清赏,无论如何总比不上满街传唱的流行歌曲,浓浓的味道嗬啼的喘声沙沙的嗓音和从丹田直奔喉咙的感情更让人觉得痛快。诗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成了③,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真的沦落到曲高和寡,除了自己圈内人那几声喝彩外,诗人很难享受到“掌声响起来”的惬意。面对这满世界的流行歌曲,看着诗歌集子版权页上越来越可怜的印数,我又不免产生一点儿疑惑,是不是“诗”的时代真的要让位给“歌”的时代,就像唐诗过后是宋词?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19.文中画横线两处、可以分别改为“汉堡包、三文治填饱肚皮就出发的快节奏生活里”“浓浓的味道、嗬嗬的喘声、沙沙的噪音和从丹田直奔喉咙的感情,见让人觉得痛快”、为什么原句的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说明理由。(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英国科学家历时15年深入研究,掌握了①的详细过程,该研究有望帮助科学家们开发出降低二恶英、多氯联笨(PCB)等污染的毒性的新方法。大卫·利斯教授解释道:“有毒的大部分污染物都含有卤素原子,而这些卤素原子如何应对并不被大多数生物系统知道,因此,有些微生物利用维生素B12就能清除这些卤素原子。我们的研究发现,这些微生物使用维生素B12的方式与我们所知的大不相同。”据报道利斯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对某些微生物进行基因改造,获取了关键的蛋白质

7。他们继而利用X射线品体成像技术,获得了卤素原子被清除的细节。他表示了解这些独特的解毒过程细节后,②,从而开发出新手段,更快速高效地解决世界范围内有毒污染物问题。目前,大量的有害分子被排放到自然界中,其中许多是通过污染物直接排放,还有些是通过室内垃圾燃烧而来,这些有害分子的浓度日渐升高,对环境和人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这样的现实亟需改变,③,让利斯教授及其团队坚持那么长时间。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22.请运用修辞手法重新表达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使其形象生动,富有文采。要求:至少有两处改动,但不得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可以适当增减文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今年8月,由于持续高温干旱,重庆周边地区先后发生山林火灾,一场场山火“阻击战”打响,面对山火,灭火的方法各各不一,有用扑火工具进行人工扑打,边打边扫的,经济而有效,但收不了大火,也可能带来人员伤亡;有往山上运送灭火器、水等物资进行灭火的、灭火效率高,但很受道路限制,靠人工或摩托车运送,载运量有限;有用直升机直接到江里取水扑火的,但也有远水一时救不了近火之感,成本也不小;也有砍掉林木,动用挖掘机开辟出隔离带,以损失部分山林为代价的灭火方式,但成本高,进展慢,也破坏山体;云南消防指战员还另辟蹊径,采用火攻法,利用人工开辟的隔离带进行点烧,主动烧出一片山林来阻止火势蔓延,效果好,但“以火灭火”也不能随便使用,首先要判断天气、风向,其次是点火的方式和时间……这需要专业。以上材料对我们颇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