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4295-2022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徽省)

DB34∕ 4295-2022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徽省)

ID:83091834

大小:426.73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2-12-22

上传者:130****3912
DB34∕ 4295-2022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徽省)_第1页
DB34∕ 4295-2022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徽省)_第2页
DB34∕ 4295-2022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徽省)_第3页
DB34∕ 4295-2022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徽省)_第4页
DB34∕ 4295-2022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徽省)_第5页
DB34∕ 4295-2022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徽省)_第6页
DB34∕ 4295-2022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徽省)_第7页
DB34∕ 4295-2022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徽省)_第8页
DB34∕ 4295-2022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徽省)_第9页
DB34∕ 4295-2022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徽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34∕ 4295-2022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安徽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13.040.40CCSZ60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4295—2022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Emissionstandardofairpollutantsforglassindustry2022-10-14发布2022-12-01实施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1

2DB34/4295—2022目次前言.................................................................................II引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有组织排放控制要求.................................................................35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46污染物监测要求.....................................................................57实施与监督.........................................................................6参考文献..............................................................................7I

3DB34/4295—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滁州市生态环境局、宣城市宁国市生态环境分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晓辉、孙雷、陶立纲、张菁菁、浦湘凯、张浏、官敏、王彬、朱承驻、刘亚风、程堃、周正、钱学君、吴文胜、郑美玲、孟令坤、王真真。本文件由安徽省人民政府2022年9月13日批准。II

4DB34/4295—2022引言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安徽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监督管理,减少污染物排放,进一步改善安徽省大气环境质量,制定本文件。本文件规定了安徽省辖区内玻璃工业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监测和监督管理要求。III

5

6DB34/4295—2022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要求、污染物监测要求、实施与监督。本文件适用于玻璃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的大气污染物排放管理,以及玻璃工业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证核发及其投产后的大气污染物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的排放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9078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26453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495电子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T14669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5432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5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76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533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4环境空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629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92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93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836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988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平板玻璃工业HJ1131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1132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3术语和定义1

7DB34/4295—2022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玻璃工业glassindustry从事玻璃及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的工业。注:包括GB/T4754-2017中的玻璃制造(C304)、玻璃制品制造(C305)、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C3061)。平板玻璃flatglass板状的硅酸盐玻璃。包括电子玻璃工业太阳能电池玻璃(薄膜太阳能电池用基板玻璃、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用封装玻璃等)。[来源:GB26453-2011,3.1,有修改]玻璃熔窑glassfurnace熔制玻璃的热工设备,由钢结构和耐火材料砌筑而成。[来源:GB26453-2011,3.3]冷修coldrepair玻璃熔窑停火冷却后进行大修的过程。[来源:GB26453-2011,3.4]纯氧燃烧oxygen-fuelcombustion助燃气体含氧量大于等于90%的燃烧方式。[来源:GB26453-2011,3.5]标准状态standardstate温度为273.15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状态。注:本文件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均以标准状态下的干气体为基准。[来源:GB9078-1996,3.2,有修改]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emissionconcentrationofairpollutants3标准状态下,排气筒干燥排气中大气污染物任何1h浓度平均值,单位为mg/m。[来源:GB26453-2011,3.6]排气筒高度stackheight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计的高度,单位为m。[来源:GB26453-2011,3.7]无组织排放fugitiveemission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包括开放式作业场所逸散,以及通过缝隙、通风口、敞开门窗和类似开口(孔)的排放等。[来源:GB26453-2011,3.8]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concentrationlimitatfugitiveemissionreferencepoint2

8DB34/4295—2022标准状态下,监控点(根据HJ/T55确定)的大气污染物浓度在任何1h的平均值不得超过的3值,单位为mg/m。[来源:GB26453-2011,3.9]密闭closed/close污染物质不与环境空气接触,或通过密封材料、密封设备与环境空气隔离的状态或作业方式。[来源:GB37822-2019,3.5]现有企业existingfacility本文件实施之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玻璃工业企业或生产设施。[来源:GB26453-2011,3.10,有修改]新建企业newfacility自本文件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玻璃工业建设项目。[来源:GB26453-2011,3.11,有修改]4有组织排放控制要求新建企业自2022年12月1日起,现有企业自2024年10月1日起(在该日期前对玻璃熔窑进行冷修重新投入使用的,自投入运行之日起),执行表1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其他污染控制要求。表1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3单位:mg/m配料、碎玻璃等污染物排放序号污染物项目玻璃熔窑其他通风生产设备监控位置a1颗粒物20(10)202二氧化硫100—车间或生产3氮氧化物(以NO2计)200—设施排气筒b4氨8—a平板玻璃熔窑执行该限值。b烟气脱硝使用氨水、尿素等含氨物质。在正常工况下,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应与生产工艺设备同步运行。废气收集处理系统发生故障或检修时,对应的生产工艺设备应停止运行,检修完毕后同步投入使用;生产工艺设备不能停止运行或不能及时停止运行的,应设置废气应急处理设施或采取其他替代措施。排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因安全考虑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及物料转运点单机除尘设施除外),具体高度以及与周边建筑物的相对高度关系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当执行不同排放控制要求的废气合并排气筒排放时,应在废气混合前进行监测,并执行相应的排放控制要求;若可选择的监控位置只能对混合后的废气进行监测,则应按各排放控制要求中最严格的规定执行。3

9DB34/4295—2022对于非纯氧燃烧玻璃熔窑烟气,应对排气中含氧量进行监测,实测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玻璃生产熔窑应按式(1)换算为基准含氧量为8%的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放浓度,并以此作为达标判定依据。电熔窑及其他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气以实测浓度作为达标判定依据,不得稀释排放。ଶଵିை基?ൌൈ?·····································································(1)基ଶଵିை实实式中:3ρ基——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放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O基——干烟气基准含氧量,%;O实——干烟气实测含氧量,%;3ρ实——大气污染物实测排放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纯氧燃烧玻璃熔窑应监测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气量及相应时间内的玻璃出料量,按公式(2)计算基准排气量条件下的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放浓度,并以此作为达标判定依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排气量、产品产量的监测、统计周期为1h,可连续采样或等时间间隔采样获得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气量数据。ொ实?ൌൈ?·······································································(2)基ொ∙ெ实基式中:3ρ基——大气污染物基准排放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3Q实——纯氧燃烧玻璃熔窑实测小时排气量,单位为立方米每小时(m/h);3Q基——基准排气量,m/t玻璃液;M——与监测时段相对应的玻璃液小时出料量,单位为吨每小时(t/h);3ρ实——大气污染物实测排放浓度,单位为毫克每立方米(mg/m)。不同玻璃及制品基准排气量按表2规定执行,未规定基准排气量的以实测排放浓度作为达标判定依据,不得稀释排放。表2基准排气量3序号产品类型基准排气量(m/t玻璃液)ab1硼硅玻璃、微晶玻璃4500浮法钠钙硅平板玻璃、光伏压延玻璃、玻璃纤维、23000玻璃瓶罐、玻璃器皿、玻璃保温容器等a硼硅玻璃是指硼含量≥12%的玻璃。b微晶玻璃是指将特定组成的基础玻璃,在加热过程中通过控制晶化而制得的一类含有微晶相及玻璃相的多晶固体材料。5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新建企业自2022年12月1日起,现有企业自2024年10月1日起,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按本文件的规定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应符合表3的规定。4

10DB34/4295—2022表3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限值3单位:mg/m序号污染物项目排放限值限值含义无组织排放监控位置监控点与参照点总悬浮颗粒物执行HJ/T55的规定,1颗粒物1.0(TSP)1h浓度值的差值上风向设参照点,下风向设监控点执行HJ/T55的规定,a2氨1.0监控点处1h浓度平均值下风向设监控点a烟气脱硝使用氨水、尿素等含氨物质。粉状物料储存于封闭料场仓、储库中。煤炭、碎玻璃等其他物料储存于封闭、半封闭料场(堆棚)中。半封闭料场(堆棚)应至少三面有围墙(围挡)及屋顶,并对物料采取覆盖、喷淋(雾)等抑尘措施。硅质原料的均化应在封闭的均化库中进行。粉状物料卸料口应密闭或设置集气罩,并配备除尘设施。其他物料装卸点应设置集气罩并配备除尘设施,或采取喷淋(雾)等抑尘措施。物料输送采用封闭通廊、密闭皮带输送机、密闭式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等密闭输送方式。配料车间产生粉尘的设备和产尘点应设置集气罩,并配备除尘设施。配料车间外不应有可见粉尘外逸。厂区道路应硬化,并采取清扫、洒水等措施保持清洁。未硬化的厂区应采取绿化等措施。氨的储存、卸载、输送、制备等过程应采取密闭或防泄漏措施。6污染物监测要求企业应按有关法律、法规、HJ819和HJ988的规定,建立企业监测制度,制定监测方案,对大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公布监测结果。企业应按HJ75和HJ76的要求,安装、调试、验收、运行及管理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设计、建设、维护永久性采样口、采样测试平台和排污口标志。大气污染物监测应在规定的监控位置进行,有废气处理设施的,应在处理设施后监测。根据企业使用的原料、生产工艺过程、生产的产品、副产品等,确定需要监测的污染物项目。因工艺需要设置废气应急旁路的企业,应将自动监控设施采样点安装在旁路与废气处理设施混合后的烟道内;不具备条件的,旁路烟道上应安装流量自动监控设施。自动监控设施应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联网。正常运行时不应通过旁路排放。当废气处理设施非正常运行,为保证安全生产确需使用旁路烟道排放的,企业应及时向辖区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报告,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的监测采样应按GB/T16157、HJ/T397、HJ75和HJ76的规定执行。大气污染物的分析测定应采用表4所列的方法标准;本文件实施后国家发布的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如适用性满足要求,同样适用于本文件相应污染物的测定。表4大气污染物分析方法标准序号污染物项目标准名称标准编号环境空气总悬浮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颗粒物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固定污染源废气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8365

11DB34/4295—2022表4(续)序号污染物项目标准名称标准编号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572二氧化硫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2943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1131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433氮氧化物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92固定污染源废气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693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便携式紫外吸收法HJ1132空气质量氨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GB/T146694氨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HJ533环境空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HJ5347实施与监督本文件由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本文件中未作规定的内容和要求,按现行相应标准执行。本文件实施后,国家新颁发或修订的相关标准中排放限值要求严于本文件的,执行相应标准限值要求。企业是实施本文件的责任主体,应采取必要措施,达到本文件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正常生产工况下,对于有组织排放,采用手工监测或在线监测时,按监测规范要求测得的任意1h平均浓度值超过本文件规定的限值,判定为超标。对于无组织排放,按监测规范要求测得的任意1h平均浓度值超过本文件规定的限值,判定为超标。6

12DB34/4295—2022参考文献[1]GB37822-2019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2]《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应急减排措施制定技术指南》(2020年修订版)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