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浙江省)

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浙江省)

ID:83093093

大小:620.7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06-19

上传者:130****3912
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1页
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2页
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3页
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4页
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5页
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6页
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7页
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8页
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9页
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浙江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33∕T 2536-2022 方竹栽培技术规程(浙江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01CCSB05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2536—2022方竹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cultivationofChimonobambusaquadrangularis2022-09-27发布2022-10-27实施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

2DB33/T2536—2022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局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丽水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庆元县学权家庭农场、庆元县刘氏家庭农场、松阳县伟顺家庭农场、龙泉市易长平家庭农场、遂昌江哥家庭农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成敏、张东北、刘伟、吴连海、杨继、唐昌贻、叶秀萍、季赛娟、肖庆来、周国华、范伟青、黄文仕。I

3

4DB33/T2536—2022方竹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方竹的造林、幼林管护、成林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方竹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525有机肥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方竹Chimonobambusaquadrangularis俗称四方竹,禾本科竹亚科寒竹属,复轴混生,9月~10月出笋的竹种。4造林4.1造林地选择4.1.1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4.1.2年平均温度12℃~18℃,极端低温不低于-10℃。年降水量1200mm以上,年均相对湿度75%以上。4.1.3坡度25°以下,背风潮湿的山谷、山麓和山腰地带的荒地或疏林地为宜。4.1.4土壤深度50cm以上,pH5.0~7.5,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4.2林地整理4.2.1整地1

5DB33/T2536—2022坡度15°以下全面垦复整地,坡度15°以上带状或块状整地,开垦深度20cm以上,清除土中石块、树根及树蔸等。易积水地块开排水沟,排水沟宽40cm~50cm,沟深40cm~50cm。4.2.2挖穴挖穴规格长50cm、宽40cm、深30cm,在坡地上的穴长边与等高线平行,挖穴时把心土和表土分置2于穴两侧;株行距(2m~3m)×(3m~4m),密度每667m(亩)为55个~110个。4.2.3施基肥每穴施有机肥5kg~10kg,有机肥与表土拌匀填入穴底。4.3母竹选择4.3.1年龄2年~3年。4.3.2质量胸径1cm~3cm;生长健壮、枝叶茂盛、分枝较低、无病虫害;留来鞭10cm~15cm、去鞭15cm~20cm;秆柄无损伤;留枝3盘~5盘,疏剪部分枝叶;砍梢切口斜面平滑不开裂;带宿土5kg以上;也可2株~3株一丛一起挖掘。4.3.3贮运4.3.3.1起挖后的母竹应防风吹、日晒,贮存的母竹不应超过2天。4.3.3.2母竹运输时,应将竹蔸用稻草或编织袋等材料包扎,并及时洒水,保持根部湿润,用篷布覆盖。搬运、装车和卸车时,应轻拿轻放,母竹用手提或肩挑,不能用肩扛或抛丢。4.4栽植栽植时间2月~4月。母竹应及时栽植,鞭栽植深度20cm~25cm,竹蔸下部和竹鞭与土密接,覆土分层踏实,下紧上松,浇水保湿,再培土成馒头状,打桩固定母竹。5幼林管护5.1水分管理栽植后连续5天无降水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久雨不晴,及时排除积水。5.2补植和套种缺株在第二年春季进行补植。新栽植地前两年可套种矮秆豆科、绿肥等作物,以耕代抚。5.3施肥栽植后第二年开始每年施肥两次,雨后撒施。4月~5月每亩施复合肥15kg~25kg,11月每亩施复合肥20kg~30kg或有机肥300kg~500kg。有机肥应符合NY/T525的要求。5.4松土除草一年除草两次,4月~5月、8月各一次,可结合施肥进行除草,铲除杂草铺于竹林地或翻埋土中。2

6DB33/T2536—20225.5竹笋留养栽植后前四年内宜留养竹笋,加快成林。遵循“挖近留远,挖弱留强,挖密留稀”原则。5.6竹林保护新竹做好钩梢、防雪、防风、防病虫害、防火、防牲畜等措施。6成林管理6.1林分结构调控3月~4月,伐去5年生及以上老竹和部分4年生竹,每年亩伐竹450株~600株。亩立竹密度保持1500株~2000株,立竹胸径2cm~3cm,年龄结构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为3:3:3:1。6.2钩梢3月~4月,新竹抽枝展叶后进行,留枝6盘~10盘,钩去梢头,梢口平滑不开裂。6.3施肥施肥时间、肥料种类、数量和方法按表1进行。表1方竹施肥要求单位为千克每亩项目时间肥料种类施肥量施肥方法行鞭肥4月~5月复合肥50~60撒施,施后浅耕催笋肥8月尿素10~20撒施,施后浅耕长竹肥11月有机肥+复合肥有机肥800~1000,复合肥25~30撒施,施后浅耕6.4松土结合施肥,4月~5月、11月,浅翻林地,深度10cm~15cm,挖除竹伐蔸、老鞭。6.5水分管理干旱天气,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遇林地积水,及时排水。6.6采笋笋尖出土20cm~25cm时,用锄头或笋撬翻开泥土,从笋基部切断,整株挖起,注意不伤及竹鞭,挖后覆土。6.7新竹留养在出笋盛期后留养胸径2cm~3cm、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新竹,每年亩留养新竹450株~600株。新竹分布均匀。7病虫害防治3

7DB33/T2536—20227.1病虫害防治应及早防治,以营林、物理和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7.2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使用应按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执行。7.3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附录A。8方竹栽培标准化生产模式图方竹栽培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见附录B。4

8DB33/T2536—2022AA附录A(资料性)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表A.1。表A.1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病虫害名称防治方法1.保护瓢虫,食蚜蝇,蚜灰蝶及草蛉等天敌。竹蚜虫2.用2.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1500倍液喷雾,每隔5天~7天,连续2次~3次。1.秋冬季节,清除被害枝叶烧毁。竹介壳虫2.若虫期用2.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2000倍液喷雾,每隔5天~7天,连续2次~3次。1.合理竹林密度,增强林内通风透光。竹煤污病2.及时防治介壳虫、蚜虫等害虫。1.清除病枝病株,在林地外烧毁。竹丛枝病2.加强竹林抚育管理,保持合理立竹密度。1.加强竹林抚育管理,合理密度,增强抗病力。竹疹病2.4月~5月,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00倍液喷雾,每隔5天~7天,连续2次~3次。5

9DB33/T2536—2022B附录B(资料性)方竹栽培标准化生产模式图方竹栽培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见图B.1。图B.1方竹栽培标准化生产模式图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