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121-2022 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

DB34∕T 4121-2022 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

ID:83094944

大小:290.3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3-08-12

上传者:130****3912
DB34∕T 4121-2022 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1页
DB34∕T 4121-2022 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2页
DB34∕T 4121-2022 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3页
DB34∕T 4121-2022 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4页
DB34∕T 4121-2022 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5页
DB34∕T 4121-2022 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6页
DB34∕T 4121-2022 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7页
DB34∕T 4121-2022 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8页
DB34∕T 4121-2022 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9页
DB34∕T 4121-2022 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34∕T 4121-2022 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安徽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20CCSB21□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4121—2022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Codeofpracticeofforageoat-sweetsorghumrotation

1

2DB34/T4121—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青海省草原总站、安徽农业大学、新疆叁德农牧科技有限公司、秋实草业有限公司、措美县福星农牧业生态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安徽省饲料兽药监察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争艳、邹华、徐智明、李岩、张子军、张彦、任春环、余凤玲、张宇龙、达娃罗布、王霞霞、李杨、蔡东东。I

3

4DB34/T4121—2022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适用于饲草燕麦(AvenasativaL.)与甜高粱(Sorghumbicolor(L.)Moench)轮作的轮作模式、饲草燕麦生产管理、饲草燕麦病虫草害防治、饲草燕麦收获、茬口确定、甜高粱生产管理、甜高粱病虫草害防治、甜高粱收获。本文件适用于饲草燕麦与甜高粱轮作生产,其他方式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GB/T3543.1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总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饲草燕麦-甜高粱轮作rotationofforageoatandsweetsorghum在安徽地区同一块田地上秋季种植饲草燕麦,次年春末夏初饲草燕麦收获后,种植甜高粱,甜高粱收获后紧接着再轮换种植饲草燕麦的种植方式。4轮作模式见表1。表1轮作模式表模式饲草燕麦甜高粱饲草燕麦播期及收获日期甜高粱播期及收获日期备注长生育期饲草燕麦+短生播期:10月20日~10月30日播期:6月10日~6月20日饲草燕麦品模式一育期甜高粱收获:6月1日~6月10日收获:10月10日~10月20日种均为冬性品种;品种生短生育期饲草燕麦+长生播期:11月1日~11月10日播期:5月10日~5月20日模式二育期选择与育期甜高粱收获:5月1日~5月10日收获:10月20日~10月30日模式对应5饲草燕麦生产管理5.1品种要求1

5DB34/T4121—2022品种选择应符合GB/T3543.1的规定。选择适应种植地气候条件,抗性好、叶量丰富,并能获得高产的国家或省级审定(登记)品种。5.2播种5.2.1时间根据轮作模式表确定播种时间。5.2.2播种方式饲草燕麦条播或撒播。5.2.3播种量22饲草燕麦播量120kg/hm~180kg/hm。5.2.4播种深度播种行距20cm,播种深度3cm~4cm。播后及时镇压。5.3田间管理5.3.1定苗饲草燕麦,不用定苗。5.3.2土地选择及整理选择耕层深厚、肥力中等以上、排灌良好的地块,交通方便,便于收获操作。将土地整理平整,清除所有杂草、石块等杂物。5.3.3施肥符合NY/T496准则的规定。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土壤养分的平衡状况,以及气候、栽培等因素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每公顷施用量N75kg~90kg、P20560kg~75kg、K2075kg~90kg。5.3.4追肥符合NY/T496准则的规定。一次性刈割时,需在起身至拔节期初期追施氮肥,施尿素150kg~2225kg/hm,苗弱宜在起身期提早追施,苗旺可推迟到拔节期追施,两次施用为宜。多次刈割时在拔2节期或刈割后,施尿素150kg~180kg/hm。5.4灌溉干旱地区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和牧草生长情况适时灌溉。6饲草燕麦病虫草害防治6.1防治措施防治病虫草害在选用优良抗病品种的同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重视抗病品种选用、轮作换茬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应用。2

6DB34/T4121—20226.2化学防治刈割前15天不进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要符合GB/T8321.10的规定,具体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A。7饲草燕麦收获7.1时期刈割期依据利用目的确定。青贮、调制干草时,在乳熟期一次性刈割。青饲用途的收获期为拔节后期或株高达40cm以上时刈割,刈割量依据饲喂量而定。7.2天气应选择晴好天气,植株露水干后收获。7.3方式人工刈割或机械收割。人工刈割高度5cm~15cm,机收时留茬高度10cm~15cm,避免泥土带到草料中。7.4收获后土地整理将土地整理平整,清除所有杂草、残茬、石块等杂物,准备下一茬作物的播种。8茬口确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轮作模式(参见轮作模式表)。9甜高粱生产管理9.1甜高粱品种要求品种选择应符合GB/T3543.1的规定。选择适应种植地气候条件,耐密植、抗性好、植株高大、持绿性好,并能获得高产的国家或省级审定(登记)品种。宜选用专用包衣品种,播前暴晒1天~2天。9.2播种9.2.1时间根据轮作模式表确定播种时间。9.2.2播种方式甜高粱条播。播行30cm~50cm。9.2.3播种量22甜高粱播量22.5kg/hm~30kg/hm。3

7DB34/T4121—20229.2.4播种深度播种深度2cm~4cm。覆土均匀,播后镇压。9.3甜高粱田间管理9.3.1定苗甜高粱在叶片数达到3片~4片时,留壮去弱,合理密植根据品种特征确定种植密度。以7500022株/hm~150000株/hm为宜。9.3.2除杂苗期注意防除杂草,主要采用人工拔除或结合中耕除杂。9.3.3基肥施用甜高粱一般施复合肥(N-P2O5-K2O:15%-15%-15%)375kg/hm²~450kg/hm²。9.3.4追肥按照NY/T496准则的要求合理进行追肥。一次性刈割时,需在起身至拔节期初期追施氮肥,施尿2素150kg~225kg/hm,苗弱宜在起身期提早追施,苗旺可推迟到拔节期追施,两次施用为宜。多次2刈割时在刈割2天~3天后,施尿素180kg~225kg/hm。9.3.5灌溉干旱地区根据天气、土壤墒情和牧草生长情况适时灌溉。10甜高粱病虫草害防治10.1预防措施防治病虫草害在选用优良抗病品种的同时,采用综合防治措施,重视抗病品种选用、轮作换茬和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应用。10.2化学防治刈割前15天不进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要符合GB/T8321.10的规定,具体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B。11甜高粱收获11.1时期甜高粱建议刈割时期为乳熟后期至蜡熟初期。也可根据甜高粱的利用目的,选择不同的刈割时期。可以多次刈割。11.2天气应选择晴好天气,植株露水干后收获。4

8DB34/T4121—202211.3方式人工刈割或机械收割。人工刈割高度5cm~15cm,机收时留茬高度20cm~25cm,避免泥土带到草料中。11.4甜高粱刈割后土地整理甜高粱最后刈割后进行旋耕、整地,准备下一茬播种。5

9DB34/T4121—2022附录A(资料性)饲草燕麦主要病虫草害及防治技术见表A.1。表A.1饲草燕麦主要病虫草害及防治技术名称防治时期化学防治技术地下害虫及土(种)传播种前选用种衣剂拌种或包衣,例选用27%噻虫嗪·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拌种或包衣病害浮种衣剂等。苗期病虫害(蚜虫、螨、拔节期~孕穗期根据防治指标,选用吡虫啉、吡蚜酮、阿维菌素、戊唑醇等药剂喷雾防治。纹枯病等)阔叶草除草剂选用75%巨星干燥悬浮剂30000倍~40000倍液喷雾;禾本杂草播后~苗前科杂草除草剂可选用6.9%骠马乳油800倍~1000倍液喷雾。6

10DB34/T4121—2022附录B(资料性)甜高粱主要病虫草害及防治技术见表B.1。表B.1甜高粱主要病虫草害及防治技术名称防治时期化学防治技术地下害虫及土(种)播种前选用种衣剂拌种或包衣,例选用27%噻虫嗪·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浮种拌种或包衣传病害衣剂等。蚜虫根据防治指标,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1000倍液喷雾防治。螟虫成虫产卵至初龄幼虫蛀茎前,用20%除虫脲悬浮剂2000倍液或2.5%溴2氰菊酯乳油与40%乐果乳油混配剂1000倍液喷雾,用量40kg/667m~苗期病虫害(蚜虫、拔节期~孕穗250kg/667m,兼治粘虫;田间3龄以下粘虫幼虫量达到20头/百株时,可用25%螟虫和粘虫病等)期灭幼脲悬浮剂2000倍~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油稀释3000倍~400022倍喷雾,用量40kg/667m~50kg/667m,或用10%绿菊酯乳油(二氯苯醚菊酯、22除虫精)制成0.04%毒土,用量2kg/667m~2.5kg/667m,进行防治。播后出苗前进行化学除草。可用50%阿特拉津可湿性粉剂(莠去津)0.152222杂草播后~苗前kg/667m~0.2kg/667m或40%阿特拉津悬浮剂0.2kg/667m~0.25kg/667m,22兑水40kg/667m~45kg/667m,均匀喷于土表。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