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安徽省)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安徽省)

ID:83095823

大小:2.72 MB

页数:217页

时间:2023-08-12

上传者:130****3912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安徽省)_第1页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安徽省)_第2页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安徽省)_第3页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安徽省)_第4页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安徽省)_第5页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安徽省)_第6页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安徽省)_第7页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安徽省)_第8页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安徽省)_第9页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安徽省)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34∕T 4250-2022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安徽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安徽省地方标准16333-DB34/T4250-2022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Greendesignstandardforcivilbuilding20220629--发布20221229--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安徽省地方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Greendesignstandardforcivilbuilding犇犅34/犜4250-2022主编部门: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批准部门: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施行日期:2022年12月29日2022合肥

2安徽省地方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Greendesignstandardforcivilbuilding犇犅34/犜4250-2022安徽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办公室组织出版发行(合肥市紫云路996号安徽省城乡规划建设大厦,邮编:230091)开本:850×1168毫米1/32印张:7字数:181千字2022年月第一版2022年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1000册

3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告第7号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批准发布“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等114项地方标准的公告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批准“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等114项安徽省地方标准,现予以公布。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6月29日3

4安徽省地方标准清单序地方标准代替标准名称批准日期实施日期号编号标准号DB34/T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1制定202206292022122942462022工程安全管理监理导则DB34/T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2制定202206292022122942472022能量核定规程DB34/T建筑风貌设计导则编3制定202206292022122942482022制指南DB34/T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4制定202206292022122942492022梯技术标准DB34/T5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制定202206292022122942502022低运量导轨式胶轮系DB34/T6统设计规程制定20220629202212294251.12022第1部分:导轨梁式低运量导轨式胶轮系DB34/T7统施工及验收规程制定20220629202212294252.12022第1部分:导轨梁式4

5前言根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第一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皖市监函〔2019〕510号)的要求,编制组根据安徽地区的气候条件、地域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安徽省绿色建筑创建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标准编制经验和先进技术,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绿色策划与设计流程;5.规划设计;6.建筑设计;7.结构设计;8.给排水设计;9.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10.电气设计;11.智能化设计;12.装饰装修设计;13.景观环境设计。本标准中引用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强制性条文,虽未以黑体字标志,但已在条文说明中说明,应严格执行。本标准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管理,由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工作。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如有意见、建议和问题,请反馈至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主编单位: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市绿色建筑与勘察设计协会参编单位:安徽省建筑节能与科技协会安徽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合肥建筑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安徽寰宇建筑设计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合肥分院5

6安徽润都园林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水石建筑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艺源建筑艺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同圆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当代置业有限公司讯飞智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创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合肥永信科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安徽中洁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源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安徽神舟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编写人员:姚茂举刘静王东红刘朝永甄诚任禄陆黎董义雷田建中王慧吴常军关朝江张勇王小向谷锡果沈言章罗时雷李云飞陈姿洪绍军曲建王业斌叶长青张庆宇鲁俊王黎明胡浩威徐俊朱国涛杨孝鹏许康王智忠丁良川程宏泉葛庆峰刘晓宇张嘉仪姜正雷赵荣贵王其香李文锦刘庆吕环胜沈建根肖方初章琛刘从朱明俊王霞张峰主要审查人员:韩继红刘志军刘复友潘少辰续红军陈勇阮仁权王梅刘晓鸿6

7目次1总则………………………………………………………12术语………………………………………………………23基本规定……………………………………………………54绿色策划与设计流程………………………………………74.1一般规定………………………………………………………………74.2策划内容………………………………………………………………74.3绿色设计流程…………………………………………………………84.4绿色设计文件………………………………………………………105规划设计……………………………………………………125.1一般规定……………………………………………………………125.2基本设计……………………………………………………………125.3一般设计……………………………………………………………176建筑设计……………………………………………………226.1一般规定……………………………………………………………226.2基本设计……………………………………………………………236.3一般设计……………………………………………………………307结构设计……………………………………………………397.1一般规定……………………………………………………………397.2基本设计……………………………………………………………397.3一般设计……………………………………………………………398给排水设计…………………………………………………428.1一般规定……………………………………………………………428.2基本设计……………………………………………………………438.3一般设计……………………………………………………………479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499.1一般规定……………………………………………………………499.2基本设计……………………………………………………………499.3一般设计……………………………………………………………517

810电气设计…………………………………………………5310.1一般规定…………………………………………………………5310.2基本设计…………………………………………………………5310.3一般设计…………………………………………………………5611智能化设计………………………………………………5711.1一般规定…………………………………………………………5711.2基本设计…………………………………………………………5711.3一般设计…………………………………………………………5812装饰装修设计……………………………………………6012.1一般规定…………………………………………………………6012.2基本设计…………………………………………………………6012.3一般设计…………………………………………………………6213景观环境设计……………………………………………6413.1一般规定…………………………………………………………6413.2基本设计…………………………………………………………6413.3一般设计…………………………………………………………66附录A绿色设计技术组合方案(资料性附录)……………72附录B安徽地区降雨量、蒸发量数据(资料性附录)………77附录C安徽地区风环境边界参数(资料性附录)…………78附录D不同下垫面的径流系数(资料性附录)……………79附录E模拟软件边界条件(资料性附录)…………………80附录F安徽地区太阳能资源(资料性附录)………………91本标准用词说明………………………………………………92引用标准名录…………………………………………………93条文说明………………………………………………………958

9Contents1Generalprovisions…………………………………………12Terms………………………………………………………23Basicrequirements…………………………………………54Greendesignplanninganddesignprocedure……………74.1Generalrequirements…………………………………………………74.2Planningcontents……………………………………………………74.3Greendesignprocedure………………………………………………84.4Greendesigndocuments……………………………………………105Siteplanning………………………………………………125.1Generalrequirements………………………………………………125.2Basicdesign…………………………………………………………125.3Generaldesign………………………………………………………176Architecturedesign………………………………………226.1Generalrequirements………………………………………………226.2Basicdesign…………………………………………………………236.3Generaldesign………………………………………………………307Structuredesign…………………………………………397.1Generalrequirements………………………………………………397.2Basicdesign…………………………………………………………397.3Generaldesign………………………………………………………398Watersupplyanddrainagedesign………………………428.1Generalrequirements………………………………………………428.2Basicdesign…………………………………………………………438.3Generaldesign………………………………………………………479HVACdesign……………………………………………499.1Generalrequirements………………………………………………499.2Basicdesign…………………………………………………………499.3Generaldesign………………………………………………………519

1010Electricaldesign…………………………………………5310.1Generalrequirements……………………………………………5310.2Basicdesign………………………………………………………5310.3Generaldesign……………………………………………………5611Intelligentsystemdesign………………………………5711.1Generalrequirements……………………………………………5711.2Basicdesign………………………………………………………5711.3Generaldesign……………………………………………………5812Decorationdesign………………………………………6012.1Generalrequirements……………………………………………6012.2Basicdesign………………………………………………………6012.3Generaldesign……………………………………………………6213Greeningandlandscapedesign…………………………6413.1Generalrequirements……………………………………………6413.2Basicdesign………………………………………………………6413.3Generaldesign……………………………………………………66AppendixA(informative)Combinedtechnicalstrategiesforgreendesign………………………………72AppendixB(informative)ParametersofrainfallandevaporationinAnhui…………………………77AppendixC(informative)ParametersofwindenvironmentinAnhui………………………………………78AppendixD(informative)Runoffcoefficientofunderlyingsurfaces………………………………………79AppendixE(informative)Boundaryconditionsinsimulationsoftware………………………………………80AppendixF(informative)Solarrecourcesinanhui……91Explanationofworkinginthisstandard……………………92Listofquotedstandards……………………………………93Explanationofprovisions……………………………………9510

111总则1.0.1为贯彻落实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规范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新建民用建筑的绿色设计。1.0.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应统筹考虑建筑全寿命期内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性能,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1.0.4民用建筑绿色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

122术语2.0.1绿色建筑greenbuilding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2.0.2绿色设计greendesign在设计中体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2.0.3建筑全寿命期buildinglifecycle建筑从建造、使用到拆除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获取,建筑材料与构配件的加工制造,现场施工与安装,建筑的运行和维护,以及建筑最终的拆除与处置。2.0.4全龄化设计allagegroupdesign面向不同年龄段的设计,确保各个年龄段都有适用的空间与配套设施。2.0.5建筑非结构构件architecturalnonstructuralcomponents建筑中除承重骨架体系以外的固定构件和部件,主要包括非承重墙体、附着于楼屋面结构的构件、装饰构件和部件、固定于楼面的大型储物柜等。2.0.6结构耐久性structuredurability结构及其构件在可能引起材料性能劣化的各种作用能够长期维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在结构设计中,结构耐久性则被定义为在预定作用和预期的维修与使用条件下,结构及其构件能在规定期限内维持所需技术性能(如安全性、适用性)的能力。2.0.7生态补偿措施ecologicalcompensationmeasures指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2

13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主要指对场地整体生态环境进行改造、恢复和建设,以弥补开发活动引起的不可避免的环境影响。2.0.8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利用量onsiterenewableenergy由建筑场地边界内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产生,并且用于场地内建筑能源需求的可再生能源。2.0.9场地内可再生能源替代率onsiterenewableenergyreplcementratio场地内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占建筑年综合能耗的比例,单位:%。2.0.10总绿地面积totalgreenarea住宅用地内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等各种形式绿地的总面积,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和政府主管部门认可的可计入绿地率的屋顶、晒台的绿地及垂直绿化。2.0.11绿化覆盖率percentageofgreenerycoverage单位用地范围内,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该用地总面积的百分比。2.0.12绿容率greenvolumeratio单位用地范围内,各类植被叶面积总量与场地面积的比值。2.0.13绿视率greenlookingratio指人眼所看到的物体中绿色植物所占的比例,它强调立体的视觉效果,代表城市绿化的更高水准。2.0.14遮阳覆盖率shadingcoveragerate在居住区的广场、人行道、游憩场、停车场等特定场地的硬化地面范围内,遮阳体正投影面积总和占该场地硬化地面面积的比率。2.0.15装配化装修interiorassembleddecoration装配化装修是将工厂生产的部品部件在现场进行组合安3

14装的装修方式,主要包括干式工法楼(地)面、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管线与结构分离等。2.0.16智慧建筑smartbuilding以构建便捷、舒适、安全、绿色、健康、高效的建筑为目标,在理念规划、技术应用、管理运营、可持续发展环节中充分体现数据集成、分析判断、管控决策,具有整体自适应和自进化能力的新型建筑形态。4

153基本规定3.0.1绿色设计应采用正向设计,整合统筹多维度要素,并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遵循“本土化、人性化、低碳化、长寿化、智慧化”原则。3.0.2绿色设计应以建筑全寿命期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3.0.3绿色设计应综合分析建筑全寿命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采用有利于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方法及建筑规模、空间尺度、建筑形式、技术、材料和设备。3.0.4绿色设计应落实并深化上位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要求;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设计。3.0.5绿色设计过程中,规划、建筑、结构、供热通风与空气调节、给水排水、电气与智能化、装饰装修、景观、经济等专业均应紧密配合。3.0.6绿色设计应在理念、方法、技术等方面提升与创新。3.0.7绿色设计宜选用适宜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不得采用国家、地方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建筑技术与材料。3.0.8绿色设计应满足本标准各专业章节的一般规定和基本设计要求,并按照绿色建筑等级要求和项目实际情况可选择满足一般设计要求的条款。3.0.9绿色设计应根据《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和地方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要求,应用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3.0.10绿色设计应根据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以下工作:1采用全装修设计;2采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3.0.11民用建筑应合理采用可再生能源系统提供建筑用能,5

16可再生能源系统应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新建民用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3.0.12绿色设计应包括策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6

174绿色策划与设计流程4.1一般规定4.1.1建设项目策划阶段应进行绿色策划,并编制策划书。4.1.2绿色策划应明确项目定位、确定总体目标和分项指标、技术策略、成本与效益分析。4.1.3绿色策划应包括规划与建筑设计阶段、建筑施工阶段和运营管理阶段。4.2策划内容4.2.1绿色策划应符合下列要求:1根据上位规划绿色技术指标体系中的定量控制指标,分解指标值到各地块、建筑单体;2根据上位规划中有明确要求的定性控制指标,进行专项技术研究,以实现其控制目标;3绿色策划应做多方案的技术、经济、风险的综合比较与分析。4.2.2绿色策划书应包括下列内容:1目标设定与前期调研;2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3绿色设计实施策略分析;4技术经济合理性分析。4.2.3目标设定与前期调研应符合下列规定:1总体目标围绕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和环境宜居等方面的绿色综合性能进行设定;2场地调研包括项目的地理位置、场地生态环境、场地气候环境、地形地貌、场地周边环境、道路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规7

18划条件等;3资源调研包括项目可利用的各种能源、水资源、材料资源等;4市场调研包括建设项目的功能要求、市场需求、使用模式、技术条件等;5社会调研包括区域资源、人文环境和生活质量、区域经济水平与发展空间、周边公众的意见与建议、所在区域的绿色建筑政策情况等;6项目所在城镇的国土空间规划。4.2.4项目定位与目标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项目的自身特点和要求;2确定达到国家、地方现行绿色建筑创建标准的相应等级或要求;3确定分项目标、可实施的技术路线及相应的指标要求。4.2.5绿色设计实施策略应符合下列规定:1落实绿色性能为导向的设计方法,区域优先、整体优先;2合理选用适宜的绿色措施和集成技术;3选用高效能的建筑产品、设备和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4因条件限制不满足绿色建筑目标的,可采取调节、平衡与补偿措施。4.2.6技术经济合理性的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1技术可行性分析;2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3风险分析评估。4.3绿色设计流程4.3.1方案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依据绿色策划成果以及绿色建筑定位与总体目标,确定绿色建筑的方案设计条件;2确定绿色性能指标,结合建筑设计方案,各专业协同商8

19讨技术方案的可能性,确定绿色设计方向和技术路线以及主要技术措施,进一步界定与分解绿色性能设计任务;3各专业明确绿色性能相关的适宜技术、技术措施,形成绿色性能设计综合方案;4进行技术适宜性和成本的比较研究与实时评价,进一步明确绿色设计方向,整合集成各专业成果,基本形成绿色性能设计的综合性技术解决方案;5验证解决方案与设计目标的契合度和技术措施的适宜性,进一步整合、完善绿色性能设计技术方案;6编制绿色建筑工程估算,完成绿色设计专篇等绿色设计综合性方案文件。4.3.2初步设计流程应包括下列内容:1根据方案设计确认函与修改意见,进行相应评估与调整,进一步明确项目定位与目标,以及绿色建筑的初步设计条件;2进行总体目标解析,各专业协同商讨可能适宜的绿色性能分项目标,发现绿色性能设计问题,初步界定与分解绿色性能设计任务;3提出方案初步构思,进行绿色性能模拟分析与经济性分析,实施绿色性能设计实时评价,各专业协同商讨绿色问题解决方案;4进行方案分析比选,确定绿色设计方向,提出主要技术措施与实施策略;5探讨绿色设计方案与总体目标的契合度和技术措施的适宜性。提供经济分析、专项性能模拟报告和计算报告,进一步验证与调整、优化绿色性能设计技术方案;6编制绿色建筑的投资概算,完成绿色设计方案说明等绿色设计方案文件。4.3.3施工图设计流程应包括下列内容:1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意见,进行相应评估与调整,再次确9

20认绿色设计目标,以及绿色建筑的施工图设计条件;2汇总绿色性能设计技术措施,根据设计目标,各专业协同商讨绿色性能问题,界定绿色设计任务;3各专业相互配合,将绿色性能设计技术措施具体化,循环互提条件,逐一解决所有绿色设计问题;4整合、集成各专业绿色设计,落实达到具体设计目标的技术措施及相关技术参数;5验证绿色设计成果与设计目标的契合度和技术的适宜性。提供经济分析、专项性能模拟报告和计算报告,再次整合、完善绿色设计技术措施;6完成绿色设计专篇等施工图设计文件。4.4绿色设计文件4.4.1绿色设计文件应贯穿设计全过程,各阶段设计文件应编制绿色建筑专篇,并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落实。上一阶段绿色设计文件应作为下一阶段绿色设计的基本依据。4.4.2项目建议书的绿色建筑专篇,应结合当地区域规划要求,明确目标定位,提出需达到的绿色建筑设计目标要求,并将实施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列入投资估算。4.4.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绿色建筑专篇,应以项目建议书为基础,进一步梳理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详细论证功能需求与建设规模、地质评估和市政条件接驳,确认投资估算。4.4.4方案设计文件的绿色建筑专篇,应包括项目的绿色建筑设计目标及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主要手段及技术措施。方案投资估算应包括绿色建筑经济指标。4.4.5初步设计文件的绿色建筑专篇,应根据批复的方案设计文件进行设计,分专业阐述技术措施、材料选用和设备选型。初步设计概算应包括绿色建筑经济指标。4.4.6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绿色建筑专篇,建筑专业说明中应10

21有涵盖所有专业的总说明,各专业说明中应注明本专业的绿色设计措施,且与总说明一致。专篇宜注明对绿色施工与运营管理的目标要求。4.4.7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有绿色建筑技术的主要做法、构造措施、设备性能表,明确材料、设备等的技术指标要求、质量要求。4.4.8应根据绿色建筑各设计阶段的要求进行计算模拟分析,计算模拟分析报告应满足相关设计要求。11

225规划设计5.1一般规定5.1.1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应符合全省各地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要求,并应符合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5.1.2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应对场地内外的自然环境、生物资源、可再生资源、建筑遗存、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调查分析与综合评估,合理控制开发强度,以确定保护和合理利用场地资源的方案及措施,满足绿色设计目标和可持续运营的要求。5.1.3绿色设计应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5.1.4绿色设计应包含海绵城市相关内容并符合当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的要求。5.2基本设计Ⅰ场地要求5.2.1建设场地应安全可靠,并符合下列规定:1应避开可能产生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危险地段;2应避开地震时可能产生滑坡、崩坍、地陷、地裂、泥石流、易液化土、地震断裂带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等对工程抗震产生危险的地段;3应进行场地风环境模拟分析,避开容易产生风切变的场地;4当场地选择不能避开上述安全隐患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场地对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或次生灾害有充分的抵御能力;5场地及安全范围内应无危险化学品等重大污染源,无易燃易爆危险源威胁及有害有毒物质危害;12

236利用裸岩、塌陷地、废窑坑等废弃场地时,应进行场地安全性评价,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5.2.2场地设计应进行场地雨洪安全规划,合理规划场地雨水径流,并符合下列规定:1应保持和利用河道、景观水系的滞洪、蓄洪及排洪能力;2应采取措施加强雨水渗透对地下水的补给,保持场地自然渗透能力;3因地制宜地采取雨水收集与利用措施。Ⅱ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5.2.3可再生能源利用应进行资源勘查和评估,并符合下列规定:1应优先利用太阳能,并根据场地及建筑需求,确定合理的太阳能利用方案;2利用地热能时,应对地热能资源可利用量进行调查评估,地热能开采不得对地表水和土壤造成不利影响。5.2.4利用地下水、地表水资源时,应取得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许可,并对地下水系和形态进行调查评估,不得对地下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5.2.5场地内生物资源的保护或修复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保护用地内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持场地内的生态系统与场地外生态系统的连贯性,保护和提高土地的生态价值;2应调查场地内的植物资源,保护和利用场地原有植被。Ⅲ规划与建筑布局5.2.6场地规划设计应顺应地理环境及场地自然气候,尊重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采用计算机模拟手段优化建筑布局。5.2.7建筑最佳朝向或适宜朝向的选择应适应所处热工分区13

24的气候特征和季节变化,满足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遮阳、防寒等基本要求,并符合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5.2.8用地建设强度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2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及辐射范围用地利用强度应适当提高,并布置适量的公共开敞空间;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应与地上建筑及其他相关城市空间紧密结合,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人行地下通道、轨道车站通道宜与建筑物合理连接。5.2.9依据噪声源及建筑的声环境要求合理进行规划布局。5.2.10合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应与周边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统筹建设与共享。居住区内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标准应符合安徽省各地详细规划的规定。5.2.11场地或建筑至少有一处出入口应设防疫设施。Ⅳ交通组织与交通规划5.2.12场地外部交通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场地出入口应与周边现有规划的交通网络对接,不应直接设置在快速交通及过境交通道路上;2场地出入口不宜少于2个;3居住区人行出入口与小学、商业服务设施就近布置;4场地人行出入口与公共交通站点之间宜设有便捷的人行通道和自行车道。5.2.13场地内部交通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场地内道路系统应便捷通畅,满足消防、救护、减灾、救灾和搬运等要求;2场地出入口及场地内宜采取人车分流措施,结合绿化景观设计安全、舒适的步行系统。5.2.14静态交通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动车停车应优先采用地下停车方式,宜设置多层停14

25车楼等立体停车设施;与建筑主要出入口、住宅单元出入口的距离不宜超过150m;2场地出入口宜规划出租车临时停靠区和非机动车停车区;3场地内非机动车停车处距建筑主入口、住宅单元出入口距离不宜超过150m,应有防雨雪设施和充电装置;有独立的出入口并与道路系统便捷连接,不宜与机动车出入口交叉;4地上停车场地面应平整、坚实、防滑,并满足排水要求,坡度不超过2%;铺装材料宜采用透水铺装构造;5室外非机动车位应采用遮阳棚等设施提高遮荫率,室外机动车位应利用绿化等设施提高遮荫率。绿化遮荫率不应低于30%。Ⅴ公共设施5.2.15应合理配置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并符合下列规定:1居住区场地内宜设置养老等公共设施;2居住区应结合小区出入口或物业管理用房设置快递收发点和智能快递柜;3信报箱宜结合单元出入口设置,并符合安徽省现行地方标准《住宅设计标准》DB34/T3467的相关规定。5.2.16应设置分类收集的垃圾收集点与垃圾站,并满足下列要求:1垃圾收集点应设置于相邻建筑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垃圾站应设置于场地主导风向的下风侧;2垃圾收集点与垃圾站的设置应便于垃圾的分类收集和运输。3应单独设置有毒有害物质的收集设施;4优先设置垃圾生化处理系统。Ⅵ室外无障碍设计5.2.17场地内步行通道、活动空间、停车场等公共区域应设置15

26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及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5.2.18应将通行方便、距建筑无障碍出入口最近的停车位设为无障碍机动车停车位。5.2.19视觉障碍者集中区域周边的人行道应设置行进盲道。5.2.20步行通道、室外活动场地、停车场的地面防滑性能不应低于现行《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Bw防滑等级要求。Ⅶ室外环境控制5.2.21场地光环境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场地内建筑外立面、室外景观小品、活动设施、公共设施等构件装置的设计与选材应避免产生光污染;2幕墙玻璃可见光反射比不应大于0.20,其中沿街建筑及住宅一层不应大于0.16;3室外夜景照明应采取有效的光环境污染限制措施,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应有良好照明。5.2.22场地声环境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隔声降噪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对场地内外的噪声现状进行评估,并应结合周边区域规划对建设用地未来的噪声水平进行预测,以此作为开展噪声控制设计工作的依据;2合理优化建筑布局,应采用绿化、景观等设计手法,对场地内外部噪声源进行隔声和降噪处理。5.2.23场地热环境规划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有效利用自然通风;2合理规划设备位置和散热方式;3合理布局公共绿地,提高场地绿地率;4采用立体绿化、复层绿化等方式;5地面材料反射率宜为0.3~0.5,屋面材料反射率宜为0.3~0.6,建筑物表面采用浅色饰面。16

275.3一般设计Ⅰ场地要求5.3.1建设场地宜选择市政基础设施良好的地段,并根据市政设施承载能力对场地建设容量进行复核。Ⅱ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5.3.2场地内生物资源的保护或修复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保持用地内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保持场地内的生态系统与场地外生态系统的连贯性,保护和提高土地的生态价值;2应调查场地内的植物资源,合理保护和利用场地原有植被。Ⅲ规划与建筑布局5.3.3用地功能布局应符合下列要求:1用地功能布局应遵守统筹、紧凑、职住均衡发展原则。鼓励居住用地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功能混合布局;2城市综合公共服务中心宜设置在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商业、零售等功能应结合公交站点周边设置。5.3.4公共空间规划应符合下列要求:1公共空间规划应充分体现城市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特征;2广场、绿地、休闲健身等城市公共空间应当统筹规划、集中布局,保证公共空间的开敞性,符合服务半径要求。城市公共空间应与城市道路、轨道车站合理连接;3场地沿城市公共空间界面宜设置绿化围墙或通透围墙并与街道景观相协调,体现城市人文艺术特点,公共建筑室外公共空间应向公众开放;4公共活动广场的集中成片绿地应为开放式绿地,且不17

28小于广场总面积的25%;车站、码头、机场等设施的集散广场,集中成片绿地应不小于广场总面积的10%;5新建居住小区的附属绿地应分级设置,集中绿地每块面积不应小于400平方米,宽度不得低于8米,其中绿化面积(含水面)不应小于总绿地面积的70%;6居住区内各类广场宜设计为林荫广场,遮荫率不宜小于50%。5.3.5应合理布置绿化用地,其中集中绿地面积不应少于用地面积10%,计入绿地率的地下室顶板上的绿化覆土厚度不宜小于1.5m;绿地指标应按下列指标控制:1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集中绿地不应小于1.0m2/人;2中心城区绿地率不低于25%;人均集中绿地不应小于2/人;0.7m3公共建筑场地内绿地宜向社会公众开放;4当旧城居住区或公共建筑绿地率不达标时,应采用屋顶绿化和垂直绿化等生态补偿措施。5.3.6应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宜满足下列要求:1居住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之比Rr≥5%;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p<60%;2公共建筑地下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p1≥50%;地下一层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之比Rp<60%。Ⅳ交通组织与交通规划5.3.7场地外部交通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场地出入口应靠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到达公共汽车站的距离不宜超过500m,到达轨道交通站的距离不宜超过800m;场地出入口步行距离800m范围内设有2条及以上线路的公共交通站点;2居住区人行出入口到达幼儿园、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18

29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300m,到达小学、商业服务设施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500m,到达中学、社区医疗设施、文化活动中心的步行距离不宜超过1000m,场地周边500m范围内宜配置不少于3种商业服务设施;3场地出入口应靠近公共交通站点布置。5.3.8场地内部交通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场地内宜设置安全、便捷、连续的自行车道,并与场地外城市道路、自行车道连通;2地下车库出入口应靠近场地出入口设置,车行流线应避免对相邻建筑产生噪声和夜间灯光干扰。5.3.9静态交通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场地宜配建送货专用停车区;2居住区地面停车比例不宜大于10%,平面布置宜相对集中,不占用居民活动空间,并减少车辆通行对行人安全的影响。Ⅴ公共设施5.3.10应合理配置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和便民服务设施,并符合下列规定:居住区场地出入口500米范围内宜设置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公共设施;场地出入口1000米范围内宜具备城市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公共设施。5.3.11场地内公共步行通道、公共活动空间、公共开放空间、运动健身场所、停车场宜有利于社会化共享和满足全天候需求,且应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有关规定。5.3.12住宅建筑底层宜设置架空层为公共活动空间。Ⅵ室外无障碍设计5.3.13室外道路路面和活动场地地面铺装材料应平整、防滑,19

30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宜采用柔性地面。5.3.14行进盲道铺设应连续,且与人行道的走向一致。5.3.15室外坡道、台阶、无障碍步道、老人和儿童活动场地的防滑性能应满足《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Aw防滑等级要求。5.3.16室外景观宜设提示盲道,园路及广场的休息区域宜设置轮椅停留空间。Ⅶ室外环境控制5.3.17建筑布局应有利于自然通风,应根据场地风环境模拟分析结果进行优化,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高1.5m风速小于5m/s,户外休息区、儿童娱乐区风速小于2m/s,且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应不大于5Pa;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50%以上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3建筑布局宜避开冬季不利风向,并宜通过设置防风墙、板,防风林带、微地形等挡风措施阻隔冬季冷风;4宜根据气候条件采用架空层的方式,疏导自然气流;5建筑主朝向宜偏向夏季主导风向,避开冬季主导风向。5.3.18宜采取下列措施改善场地内声环境:1对场地外交通干线的噪声应设置声屏障进行控制,场地内机动车道采用降噪路面等有效降噪措施;2声环境要求高的建筑,宜布置在主要噪声源主导风向的上风侧或远离噪声源,并尽可能利用其它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构筑物作为噪声遮挡物;3可结合景观设计,设置景观带、景观墙体等,以阻隔道路交通等噪声。20

315.3.19场地热环境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采用屋顶绿化、太阳能板、遮阳棚等设施;2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户外活动场地宜设置落叶乔木、花架等遮阴设施,机动车停车场和机动车道应种植高大乔木提供遮阳;3合理设置景观水体;4硬质铺装人行道路及广场应采用透水材料和透水铺装。5.3.20户外活动场地宜有绿化遮阴或遮阳设施,遮阳覆盖率不宜小于《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的规定:广场为25%,游憩场为30%,人行道为50%。21

326建筑设计6.1一般规定6.1.1建筑设计应根据周边环境和场地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建筑物理环境因素,遵循因地制宜、被动措施优先、主动措施优化的原则,对建筑的体形、平面布局、朝向、间距、空间尺度、围护结构保温和隔热等进行优化设计。6.1.2建筑宜采用南北朝向或接近南北朝向,当建筑处于不利朝向时,应采取遮阳等有效补偿措施。6.1.3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使用人数和使用方式,兼顾建筑全寿命期内的使用需求,选择适宜的平面布局、开间和层高,并具有空间使用功能可变性和改造的可能性。6.1.4建筑设计宜采用本土化材料,体现地方建筑风貌和地域文化。6.1.5建筑造型应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并结合造型对具有太阳能光热、光伏及空气能利用、空调室外机位及具有遮阳、导光、导风等功能的建筑室外设备和构件进行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并应满足室外设备安装、检修与维护的安全要求。6.1.6外遮阳、太阳能设施、空调室外机位、外墙花池等外部设施应与建筑主体结构统一设计、施工。6.1.7建筑设计宜遵循模数协调统一的原则进行标准化设计。平面、立面及围护结构和建筑构件设计除满足模数协调统一的原则外,宜采用标准化基本单元设计和装配式设计。6.1.8宜采用计算机模拟等技术对建筑性能和物理环境进行定量化分析、评估和优化,并在设计深入过程中进行完善和检验。6.1.9全装修建筑应采用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6.1.10现浇混凝土应采用预拌混凝土,建筑砂浆应采用预拌22

33砂浆。6.1.11建筑设计应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建筑中的公共开放、交往等空间与会议、健身等设施宜与社会共享。6.1.12建筑设计应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提供活动场地和相应的服务设施及方便、安全的无障碍出行环境,营造友好的全龄化生活居住环境。6.2基本设计Ⅰ建筑空间布局6.2.1主要功能用房及住宅居室应布置在有良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位置;有日照需求的房间应有良好的日照条件。6.2.2当建筑处于不利朝向时,宜采取下列改变空间布局的措施进行弥补:1优化平面布局,改善主要功能用房的朝向;2将辅助功能用房布置在不利朝向;3减小西向外窗面积,设置遮阳设施,在不利朝向侧种植高大落叶乔木。6.2.3主要功能空间及住宅居室应远离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空气污染的房间或场所,当条件受限制无法避开时,应采取隔声降噪、减振、电磁屏蔽、通风等措施。6.2.4设备机房宜靠近负荷中心布置,不应对主要功能用房和住宅产生噪声、振动和电磁辐射等不利影响,并应便于设备和管道的维修、改造和更换。Ⅱ围护结构6.2.5建筑体形系数、窗墙面积比、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外窗性能、屋顶透明部分面积比等指标,应符合现行建筑节能设计等标准的相关规定。6.2.6楼、地面及内隔墙的保温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架空楼板及外挑楼板应设置保温层;23

342住宅建筑分户楼板及公共建筑层间楼板应设置保温隔声层;3直接与土壤接触的房间地面应作防潮处理并宜设保温层;4住宅建筑分户墙应满足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中的保温要求。6.2.7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建筑围护结构应有防结露设计措施。Ⅲ建筑遮阳6.2.8应根据遮阳系统在建筑物中的朝向和位置选用合适的遮阳形式。6.2.9外窗遮阳应与建筑一体化设计。6.2.10建筑遮阳装置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安全可靠。Ⅳ建筑光环境6.2.11有日照需求的建筑单体,应根据日照分析结果进行优化设计。6.2.12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并应满足下列要求:1主要功能房间的有效采光面积和采光系数应满足《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的规定;2应采用室内外遮挡设施减少或避免阳光直射,控制眩光。6.2.13每套住宅应至少设1个天然采光的卫生间。Ⅴ建筑风环境6.2.14组织室内自然通风的具体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房间平面宜采取有利于形成穿堂风的布局,避免单侧通风的布局;2应结合节能、采光、防噪等要求合理设计外窗的位置、方向、面积和开启方式。高层建筑应考虑风向及风速对窗户开启方式的影响;24

353楼梯间、走廊等公共空间应设通风口;4住宅套型至少应有1个卫生间可自然通风;5厨房和卫生间应设置辅助排油烟、气设施,厨房油烟应高空排放。6.2.15外窗可开启面积应满足现行国家及安徽省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并符合下列要求:1公共建筑利用外窗进行自然通风的房间,其有效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20,且不宜小于所在房间外墙面积的10%;2住宅卧室、起居室(厅)、明卫生间的外门窗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8%;3住宅厨房外门窗自然通风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地板面积的1/10,并不得小于0.60m2。Ⅵ室内声环境6.2.16公共建筑室内声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1学校、医院、旅馆、办公、商业建筑主要功能空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围护结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空气声隔声标准以及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相关规定;2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等建筑的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围护结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空气声隔声标准以及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和行业标准《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等规范的相关规定。6.2.17宿舍建筑的居室室内允许噪声级、围护结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空气声隔声标准以及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和行业25

36标准《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的相关规定。6.2.18住宅室内允许噪声级、围护结构(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的空气声隔声标准以及楼板的撞击声隔声标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和《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相关规定。6.2.19楼板的计权规范化撞击噪声声压级应符合安徽省《民用建筑楼面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规程》DB34/T3468的相关规定。6.2.20有特殊声学要求房间的声学设计按相应规范执行。6.2.21电梯井道不应紧邻噪声敏感房间布置。除住宅卧室(含书房)、宿舍居室、病房、老年人照料设施的老年人居室和老年人休息室等外的其它房间,受条件限制紧邻电梯井道布置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减振措施。6.2.22住宅卫生间、厨房等有噪声的房间不应与相邻住户的居住空间贴邻布置。Ⅶ室内空气质量控制6.2.23室内装修设计宜进行室内空气质量预评价,预评估结果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的要求。6.2.24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应满足相应国家标准的要求,氨、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氡等污染物浓度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规定限制的要求。6.2.25室内装修材料应选择环保产品,并符合下列规定:1天然石材类材料放射性等级应为A类;2饰面装饰材料环保等级应为E1级;3不应采用甲醛超标的胶粘剂及涂料。1Ⅷ建筑材料6.2.26建筑材料的选用应遵循新型、轻质、节能、经济、适用、26

37耐久、环保、健康的原则。6.2.27应选用本地建筑材料,施工现场500km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重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比例不应小于60%。6.2.28材料选择时应评估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选用物化能量低、可集约化生产的建筑材料和产品,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选择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可集约化生产的材料,且优先采用可再循环、可再利用材料,并提高材料的使用效率;2采用高性能、高强度材料;4充分利用无须外加装饰层的材料,宜采用围护墙与保温、隔热、装饰一体化,内隔墙与管线、装修一体化材料;5严禁采用高耗能、污染超标以及其他国家和地方限制使用或淘汰的材料。6.2.29建筑外立面应选择耐久性好的外装饰材料,宜设置便于建筑外立面维护的设施。Ⅸ安全耐久6.2.30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外围护结构设计应符合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满足安全、耐久性的要求,并采取下列安全防护措施:1建筑入口和住宅单元出入口及架空层等人员出入部位应设置防护挑檐,并宜与人员通行区域的遮阳、遮风或挡雨设施结合;2住宅建筑和党政机关办公楼、医院门诊急诊楼和病房楼、中小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二层及以上不得采用玻璃幕墙;3应采用挑檐、防冲击雨篷等防护设施或利用裙房、周边场地绿化、景观形成缓冲区域,降低玻璃幕墙及其他高空坠物风险。6.2.31建筑公共走廊、疏散通道等通行空间应保持畅通,满足紧急疏散、应急救护、安全防护等要求,门窗开启扇及消火栓等27

38其他设施不应影响人员疏散,并符合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门窗设置内开启扇时,应避免影响室内功能及设施设备的设置。6.2.32建筑部品部件的耐久性,应满足下列要求:1应使用耐腐蚀、抗老化、耐久性好、易维护的外饰材料、装修材料和防水、密封材料,以及管材、管线、管件等;2外墙保温应选用安全耐久、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和保温体系;3钢构件应采用耐候性防腐涂料;4木构件应采用防腐木材。6.2.33建筑门窗的安全性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门窗设计应考虑不同气候及环境条件下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且应安装牢固,其抗风压性能和水密性能应符合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2门窗玻璃及其它构件玻璃应满足现行《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等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3外平开窗及推拉窗应有防坠落的安全措施;4低窗台、落地窗等应设置安全防护措施,且不应影响窗扇的开启;5住宅单元门应采用可调力度的闭门器或具有缓冲功能的延时闭门器。6.2.34建筑栏杆设计应满足现行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1阳台、外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栏杆等防护措施,栏杆高度和强度、刚度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2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其他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栏杆应采取防止攀爬的构造。垂直杆件水平净距、栏杆高度及水平推力应满足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6.2.35首层、屋顶层以及人员可通达处的地下室天窗、天井、出地面风井、出屋面排气道等临空开口部位,均应按照临空部28

39位采取防护措施。6.2.36建筑出入口平台、坡道,门厅、电梯厅、公共走道、楼梯踏步等楼地面,以及厨房、浴室、卫生间的楼地面应设置防滑面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的规定。6.2.37卫生间、厨房的地面应设置防水层,卫生间墙面、顶棚应设置防潮层。防水层和防潮层设计应符合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6.2.38建筑的非结构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应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牢固并能适应主体结构变形,且不应破坏建筑保温和防水层。6.2.39建筑围护结构、设备、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应满足安全性、耐久性及实用性要求,并应具备安装、检修与维护的条件。6.2.40建筑门窗、围栏及其配件的力学性能、安全性和耐久性应符合现行相关规范及标准的规定,并应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Ⅹ室内无障碍设计6.2.41建筑应设无障碍出入口。无障碍出入口的门前应设置平台,除平坡出入口外,在门完全开启的状态下,平台的净深度不应小于1.50m。无障碍出入口上方应设置雨篷。6.2.42为公众提供服务的各类服务台均应设置低位服务设施,低位服务设施前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50m的轮椅回转空间。6.2.43无障碍客房及无障碍住房应设置于底层或无障碍电梯可达的楼层,应设在便于到达、疏散和进出的位置,并与无障碍通道连接。6.2.44公众通行的室内走道及检票口应为无障碍通道,走道长度大于60米,宜设休息区,休息区应避开行走路线。6.2.45室内无障碍通道通行宽度应满足现行《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等规范的相关要求;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室内可供无障碍通行的公共走道应适当加宽。29

406.2.46医疗康复建筑的等候区应设置休息座椅和可放置轮椅的无障碍休息区。6.2.47楼梯、台阶和轮椅坡道扶手应在全长范围内保持连贯。靠墙面的扶手的起点和终点处应水平延伸不小于300mm的长度。6.2.48老年人使用场所的公共部位应设无障碍双层扶手。6.2.49医疗康复及老年人使用的建筑卫生间至少50%的普通厕位应设扶手。6.2.50医疗康复及老年人使用的建筑应增加无障碍厕位比例。6.2.51无障碍厕位应方便乘轮椅者到达和进出,门宜向外开启,如采用向内开启的平开门,应在开启后厕位内留有直径不小于1.50m的轮椅回转空间。6.2.52住宅各单元的地下电梯厅建筑标高宜与地下车库层标高一致。当条件限制确有高差时,高度不应大于300mm,且应用不大于1:12的无障碍坡道连接。6.3一般设计Ⅰ建筑空间布局6.3.1建筑空间布局宜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根据各功能空间的不同需求,选择合理的朝向,满足采光、通风、保温、隔热、隔声等性能要求。6.3.2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控制建筑空间的面积与容积,避免不必要的高大空间,建筑流线应简洁高效,减少建筑空间浪费。6.3.3建筑空间应具有较高适变性,并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空间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采取通用开放、灵活可变的使用空间设计,或采取建筑使用功能可变措施;2建筑空间应考虑再分隔与再组合的可能性,选择适宜的开间和层高,提高空间的适应性,满足不同使用方式及运营管理。30

416.3.4有人员长期停留的空间宜具有良好的视野;住宅起居室、卧室应具有良好的视野,其外窗与相邻建筑主要居室外窗应保持卫生间距,并应有避免相邻户之间视线干扰的措施。6.3.5室内环境要求相同或功能相近的房间宜集中布置。6.3.6结合地方过渡季主导风向,主要功能房间的平面布局应有利于组织室内自然通风;主要出入口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6.3.7住宅层高不宜低于2.9m;使用集中空调、新风或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住宅层高不宜低于3.0m。6.3.8建筑出入口及配套设施宜为绿色出行提供便利。6.3.9住宅套型入口宜设过渡空间(玄关),满足通行、收纳等功能,同时可作为入户停留进行简单清洁、消毒的设施和空间。6.3.10建筑的电梯、楼梯设置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1医疗建筑、疗养院、老年人照料设施等建筑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医用电梯或可容纳担架的电梯;2四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9m的住宅应设电梯;每个设置电梯的居住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3楼梯宜设置在靠近电梯厅、底层主出入口的位置,各层楼梯间、电梯厅应设明显的标识;4楼、电梯间宜有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6.3.11地下空间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人员经常使用的公共地下空间宜设置改善天然采光与自然通风的措施;2地下车库设计应合理设置电动汽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位,并满足《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51313的相关要求;3地下非机动车库应设置独立的骑行坡道,坡度宜小于15%;4宜通过控制地下空间覆盖率或增加覆土厚度等方式控制径流。31

426.3.12宜利用连廊、架空层、上人屋面等设置公共步行通道、活动空间、开放空间,且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满足全天候的使用需求。6.3.13建筑的公共出入口宜设置人员进出分离的防疫通道。6.3.14宜结合垃圾分类,预留厨房垃圾等存放位置。Ⅱ围护结构6.3.15外墙的保温隔热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墙宜采用浅色饰面材料或反射隔热涂料饰面,条件允许时,东西山墙宜采取垂直绿化或其他遮阳措施;2宜选用保温、装饰一体化材料,简化施工程序,减少材料损耗;3条件允许时,外墙可设置通风间层等隔热措施;4外墙保温构造设计应满足墙体内部不产生冷凝,采取隔断热桥的保温措施。6.3.16屋面的保温隔热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低层、多层平屋面宜选用浅色饰面材料或反射隔热材料,不应对周围建筑产生光污染;2屋面保温隔热应结合防水措施形成整体的屋面系统;3高层屋面宜考虑设置蓄水屋面、屋面遮阳等降温节能措施,坡屋顶可设置通风对流的阁楼层,平屋顶宜设置架空通风层;4平屋面宜采用绿化屋面措施。设置绿化屋面时,其面积与可设置绿化的屋面面积之比不宜小于30%。6.3.17外窗的保温隔热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外窗、屋顶透明部分(天窗)应采用隔热型材中空玻璃窗,中空层厚度不应小于12mm,整窗热工性能比现行节能标准提高10%,有条件时,可提高20%;2住宅建筑不宜在北向、西向设置大面积玻璃门窗;3住宅建筑北向不应设置外凸窗。其他朝向外墙不宜大32

43面积设置外凸窗。当设计外凸窗时,凸窗的上下及侧向非透明墙体应采取保温措施,并应满足《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的规定;4门窗框的缝隙,应采用高效防火保温性能优良的弹性材料嵌填,并做好防水密封;5外窗物理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办法》GB/T7106的规定。Ⅲ建筑遮阳6.3.18建筑遮阳设计应满足国家及安徽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遮阳设计应根据当地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建筑类型、使用功能、建筑造型、透明围护结构、朝向等因素,选择适宜的遮阳形式,并应对夏季遮阳和冬季得热进行综合分析;2遮阳设计宜综合利用建筑形体、建筑自身及建筑构件(阳台、构架等)形成互遮阳和自遮阳,减少屋面和墙面得热。6.3.19公共建筑的外窗、玻璃幕墙宜采用外遮阳设施,并符合下列规定:1在外窗、玻璃幕墙外宜采用遮阳百叶、遮阳卷帘、格栅和遮阳板等外遮阳形式;2宜采用双层幕墙并在内外幕墙空腔内采用机械控制的百叶、遮阳卷帘;3宜与太阳能光伏系统结合采用光电遮阳板、光电幕墙等遮阳形式。6.3.20建筑遮阳设计应兼顾采光、通风、视野、隔热、散热等功能要求,设置遮阳设施时应满足日照和采光标准的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的固定遮阳设施宜减少对冬季阳光的遮挡,便于冬季得热;2采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制品时,遮阳装置面向室外侧33

44宜采用能反射太阳辐射的材料,并可根据太阳辐射情况调节其角度和位置;3建筑遮阳构件宜呈百叶或网格状,蓄热系数高的固定遮阳构件宜与建筑窗口、墙面和屋面留有间隙。6.3.21绿化植物遮阳宜采取下列措施:1在建筑物的南向与西向种植高大落叶乔木对建筑进行遮阳;2在建筑的西面与南面设置各种墙面绿化进行遮阳,并采取措施防止植物根系损坏墙体;3设置绿化种植屋面,进行屋顶遮阳。6.3.22高大空间应综合室内光热环境,兼顾节能、舒适、经济性,宜采取下列遮阳措施:1采用建筑形体或建筑结构进行自遮阳;2选择综合隔热性能好,太阳辐射率低的玻璃幕墙系统;3采用可调节遮阳设施,并根据室内照度与室内温度变化自动控制光线射入。6.3.23宜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遮阳设计和效果模拟分析。Ⅳ建筑光环境6.3.24建筑设计宜采用下列措施改善室内天然采光效果:1通过采光模拟分析定量评价和优化室内采光质量,调整建筑平面;2采用中庭、采光天井、屋顶天窗等加强室内天然采光;3外窗设置反光板、散光板、集光导光设备将室外光线反射到进深较大的室内空间;4使用集光导光技术,将天然光从屋顶引入采光不足的室内空间;5建筑室内各房间表面装修材料的反射比符合下列要求:顶棚面0.70~0.80,墙面0.50~0.60,地面0.20~0.40,家具0.25~0.45;34

456公共建筑中除有特殊要求外,隔墙宜采用透光材料与可调百叶的组合墙体形式,避免内区大范围出现暗房间;7改善天然采光均匀性的措施。6.3.25地下空间宜有天然采光,平均采光系数不低于0.5%的面积宜大于首层地下室面积的5%,并宜采取下列措施改善室内天然采光:1按半地下室设计,对外开窗采光;2设置下沉式庭院或下沉广场、采光井、采光天窗;3采用集光导光技术引入天然光。Ⅴ建筑风环境6.3.26绿色设计应对建筑室内外的自然通风、气流组织进行设计,并进行风环境模拟分析,指导优化自然通风设计。6.3.27建筑设计宜综合利用风压通风、热压通风及机械辅助通风等形式改善室内通风,并宜采取下列措施:1建筑中采用诱导气流方式,如挑檐、导风墙、拔风井、太阳能拔风道等,促进建筑内部自然通风;2平面空间较大的建筑设置中庭、天井等,在适宜季节利综合利用烟囱效应引导热压通风;3住宅建筑采用新风全热交换系统,用较少的能耗实现良好的空气品质;4当室外环境不利时,可设置通风设备,有组织地引导自然通风。采用通风设备时,应有方便灵活的开关调节装置,应易于操作和维修,宜有过滤和隔声措施。6.3.28住宅建筑设计宜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套内自然通风:1采用首层架空或单元之间留出气流通道的设计形式,改善周边式布置的住宅和非沿街住宅的自然通风。架空层宜结合公共绿化和公共服务设施设置;2采用合理的空间布局,避免单侧通风,主要居住空间应迎向夏季主导风向;35

463全装修住宅的固定装修、家具宜避免切断室内通风路径;4卫生间门下部设通风百叶或门隙;5利用敞开外廊等公共空间改善室内自然通风;6住宅进深不宜大于14m。6.3.29当受平面布局限制无法形成穿堂风时,宜采取下列措施改善单侧通风效果:1通风外窗与主导风向间夹角不宜小于75°;2通过窗口及窗户设计,形成下部进风区和上部排风区,并宜通过增加窗口高度以增大进、排风区的空气动力系数差值;3窗户与房间门的设置宜利于房间内空气流动。6.3.30改善地下空间的通风环境,宜采用下列措施:1按半地下室设计,对外开窗通风;2设置下沉式庭院或下沉广场、天井、窗井;3采用带诱导通风的通风设施;4无自然通风的地下车库,应设机械进排风系统。地面排风口不应朝向相邻住宅的可开启外窗;当排风口与人员活动场所的距离小于10m时,朝向人员活动场所的排风口底部距人员活动地坪的高度不应小于2.5m。6.3.31室外环境不利于开窗通风时,宜采用机械辅助通风的措施:1住宅建筑可结合立面造型设置窗式通风器,结合卫生间排风有组织地引导自然通风;2当室内分区不利于空气流通时,应结合自然通风设计,采用吊扇等机械通风方式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空调使用时间。吊扇宜与照明系统集成设计。Ⅵ室内声环境6.3.32应采取措施减少排水噪声和管道噪声、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6.3.33产生较大噪声的设备机房等噪声源空间宜集中布置,36

47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噪声源宜设置在地下;空调机房、通风机房、发电机房、各类泵房等有噪声污染的设备用房的墙面、楼板、门窗及顶棚应做隔声吸声处理;2当产生噪声的管道与有安静要求的房间紧邻时,应采取降噪措施;3泵房、配电房等设备噪声源不应与住宅等对噪声较敏感的建筑贴邻;4对产生振动的设备基础应采取减振措施。6.3.34建筑毗邻城市交通干道时,宜采取下列措施降低噪声影响:1应加强外墙、外窗、外门等围护结构及构件的隔声性能,并利用设计手段来阻隔交通噪声,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相关要求;2应将走廊、卫生间等辅助用房及对噪声不敏感的房间设于毗邻干道一侧;3合理利用建筑裙房或底层凸出设计等遮挡沿路交通噪声,且面向交通主干道的建筑面宽不宜过宽。也可使用其它有效的隔音降噪措施来阻隔交通噪声。6.3.35建筑采用轻型屋盖时,屋面应采用铺设阻尼材料、设置吊顶等措施防止雨噪声。Ⅷ建筑材料6.3.36应优先选用以下性能的建筑材料:1具有改善室内空气环境的建筑材料;2能防潮、能阻止细菌等生物污染的建筑材料;3减少建筑能耗和改善室内外热环境的建筑材料;4具有自洁、防水、耐腐蚀外饰功能的建筑材料;5宜采用绿色建材。6.3.37建筑结构主体应合理采用高强高性能建筑结构材料。37

486.3.38建筑结构主体宜合理采用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6.3.39在保证安全及使用功能的情况下,设计宜选用下列轻质建筑材料:1轻集料混凝土等轻质建筑材料;2轻钢以及金属幕墙等轻量化建筑材料。6.3.40建筑部件的规格应统筹考虑模数要求与原材料基材的规格,提高材料利用率,减少材料损耗。Ⅵ安全耐久6.3.41应采取措施提升建筑部品部件的耐久性,并满足下列要求:1混凝土构件应采用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或采用高耐久混凝土;2钢构件宜采用耐候结构钢;3木构件宜采用耐久木材或耐久木制品;4门窗等设施的活动配件应选用长寿命产品,部品组合时宜选择相同寿命的产品。6.3.42设备管线的布置宜与主体结构分离。6.3.43宜采用具备防夹功能的门窗。6.3.44住宅卫生间宜在坐便器和淋浴位置的墙面或地面预留安装扶手的空间。6.2.45地下车库出入口宜设置防汛挡板等防洪涝设施。Ⅶ室内无障碍设计6.3.46建筑入口大厅、公共休息场所、侯梯厅等人员聚集场所宜设置休息座椅和可放置轮椅的无障碍休息区。6.3.47除老年人使用场所以外的公共部位宜设无障碍双层扶手。6.3.48医疗康复及老人使用的建筑卫生间的无障碍厕位不少于总厕位数的40%,且不少于2个。6.3.49大型公共建筑宜设置母婴室。38

497结构设计7.1一般规定7.1.1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合理、施工便捷的原则,采用的建筑结构体系应优先选用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以及便于循环再利用的材料。7.1.2建筑结构应满足承载力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建筑非结构构件、设备及附属设施等应连接牢固并能适应主体结构变形。7.2基本设计7.2.1结构设计应优先选用高强度、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混凝土结构中梁、柱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优先采用400MPa级及以上的钢筋。钢结构中应优先采用Q355及以上高强钢材。7.2.2钢结构连接节点宜选用螺栓连接等非现场焊接节点。7.3一般设计Ⅰ地基基础设计7.3.1地基基础设计应结合建筑所在地实际情况,依据勘察成果、结构特点及使用要求,综合考虑施工条件、场地环境等因素进行基础方案比选,采用环境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资源消耗少的基础形式。7.3.2地基基础应优先考虑浅埋的天然地基基础,其次为复合地基、预制桩基础、灌注桩基础。钻孔灌注桩宜通过采用后注浆技术提高侧阻力和端阻力。7.3.3基础设计宜考虑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进行协同设计。采用复合地基或复合桩基,通过变刚度调平技术39

50优化桩基布置。Ⅱ主体结构设计7.3.4建筑结构形体及其构件布置应满足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宜采用特别不规则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建筑。对于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的研究和论证,进行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并采取加强措施。7.3.5结构设计宜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并合理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7.3.6结构布置宜提高对建筑布局的适应性。应为建筑功能变化和灵活使用创造条件。7.3.7在保证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前提下,宜进行下列优化设计达到节材效果:1结构抗震性能目标优化设计;2结构体系优化设计;3结构材料(材料种类以及强度等级)比选优化设计;4结构构件布置及截面优化设计;5抗震构造措施的优化。7.3.8宜选用高耐久性建筑材料。7.3.9工业化建筑宜采用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及适合工业化建造的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的结构构件。7.3.10工业化建筑设计应遵循标准化、模数化的原则。7.3.11根据装配率确定装配式建筑技术方案,进行结构整体分析、构件及连接设计。Ⅲ非结构构件设计7.3.12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进行承载力验算并采取可靠构造措施,确保连接节点满足在自重、使用荷载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与变形要求。40

517.3.13非结构构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稳定性和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7.3.14楼层和屋面设备基础宜采取隔振处理措施,改善噪声环境和减小楼板的振动效应。41

528给排水设计8.1一般规定8.1.1应制定水资源利用方案,统筹利用各种水资源,并符合下列规定:1新建项目应按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要求,采取合理的雨水利用措施;2用水器具和设备应满足节水产品的要求;3非亲水性的室外景观水体用水水源不得采用市政自来水和地下井水;4作为项目配套的游泳池、水上游乐池、洗车场等用水系统应采取循环处理措施,减少耗水量;5城市市政再生水管网覆盖范围内且有非传统水源用水需求,必须使用市政再生水;6非传统水源处理利用设施应同步设计、同步施工。8.1.2给排水系统设置应安全、卫生、合理、完善。1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2生活饮用水水质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8的要求;3给水系统水压应稳定可靠;4管材、管道附件及设备等供水设施的选用和运行不应对生活饮用水供水造成二次污染;5应设置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等设施。8.1.3应采取以下措施避免管网漏损:1管材、管件和连接件的工作压力不得大于国家现行标准中公称压力或标称的允许工作压力。管材和管件宜为同一材质,管件宜与管道同径;42

532应选用密闭性能好的高性能阀门;3室外埋地管道应选择适宜的管道敷设及基础处理方式;4应设置水池、水箱溢流报警装置,并宜与进水阀门自动联动关闭;5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8.1.4生活热水的热源应优先采用余热、废热资源或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8.1.5应采用节水器具并满足现行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和《节水型卫生洁具》GB/T31436的要求。2或综合径流系数>0.7的场8.1.6建设用地面积大于10hm地应进行雨水控制利用专项设计。8.1.7绿化灌溉应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方式。8.2基本设计Ⅰ给水系统8.2.1给水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有关规定;计算全年平均用水量、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的有关规定。8.2.2生活给水系统应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或小区给水管网的水压直接供水。8.2.3市政管网供水压力不满足使用要求的各类生活给水系统应竖向分区,并符合下列要求:1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2居住建筑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35MPa;公共建筑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3各分区内低层部分应设减压设施,保证各用水点处供水压力不大于0.20MPa,且不应小于用水器具要求的最低工作压力;43

544采用变频调速泵组供水的给水系统,各供水分区应分别设置变频调速泵组,不应采用减压方式进行二次分区。8.2.4给水系统应结合市政供水条件、建筑物高度、安全供水及用水特点等因素,选用合理的加压供水方式。生活给水系统加压水泵的效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8762的规定。Ⅱ热水系统8.2.5热水用水定额和卫生器具的一次用水量、小时用水量、水温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确定。8.2.6小区内设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水循环管网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m且不应大于500m。热交换站宜设置在小区的中心位置,并宜靠近热水用水负荷大的建筑,距离远、热水用量小的建筑宜采用局部加热装置。8.2.7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供水分区应与冷水分区一致,或采取保证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平衡和稳定的措施,用水点处冷、热水供水压力差不宜大于0.01MPa。8.2.8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宜采用机械循环,保证干管、立管或干管、立管和支管中的热水循环。全日集中供应热水的循环系统,应保证配水点出水温度不低于46℃的时间,住宅不应大于15s,旅馆和医院等公共建筑不应大于10s。8.2.9热水供应系统的循环水泵应具有定时或定温循环开关功能;热水供应系统管道、设备等应采取保温措施,其保温层厚度可按现行国家标准《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执行。Ⅲ用水安全8.2.10所有给水排水管道、设备、设施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44

551应在管井、地下室、检查井等明露管道、检修节点设置管道标识,标识系统由名称、流向等组成;2设置的标识字体、大小、颜色应方便辨识,且标识的材质应为符合耐久性要求,避免标识随时间褪色、剥落、损坏。8.2.11直饮水、集中生活热水、游泳池水、采暖空调系统用水、景观水体等的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游泳池水和景观水体应采用循环利用措施。8.2.12采用二次加压供水时,生活饮用水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应采取下列措施满足卫生要求:1使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成品水箱;2采取保证储水不变质的措施;3应制定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定期清洗消毒计划并实施,且生活饮用水储水设施每半年清洗消毒不应少于1次。8.2.13卫生器具及地漏应设置水封,水封深度应不小于50mm;应使用构造内自带水封的便器,且其水封深度应不小于50mm。8.2.14给水系统应使用耐腐蚀、抗老化、耐久性能好的管材、管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给水系统管材选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的有关规定;2室内给水系统可采用耐腐蚀、抗老化、耐久等综合性能好的铜管、不锈钢管、塑料管等。Ⅳ节水器具与计量8.2.15全装修住宅、公共建筑节水器具使用率应达到100%。1应采用密封性能良好耐用的水嘴;水嘴、淋浴器内部宜设置限流配件;2卫生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级应不低于2级;3公共场所的卫生间洗手盆应采用感应式或延时自闭式水嘴,小便器、大便器应配套采用延时自闭式冲洗阀、感应式冲45

56洗阀或脚踏式冲洗阀。8.2.16建筑给水、热水、中水以及直饮水等给水管道应设置水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住宅入户管上应设计量水表;2应根据不同使用性质及计费标准分类分别设计量水表;3住宅小区及单体建筑引入管上应设计量水表;4加压分区供水的贮水池或水箱前的补水管上宜设计量水表;5采用高位水箱供水系统的水箱出水管上宜设计量水表;6冷却塔、游泳池、水景、游乐设施、绿化浇洒、中水贮水池或水箱补水等的补水管上应设计量水表;7机动车清洗用水管上应安装水表计量;8采用地下水水源热泵为热源时,抽、回灌管道应分别设计量水表;9满足水量平衡测试及合理用水分析要求的管段上应设计量水表;10公共浴室宜设置用者付费的设施,淋浴器宜采用刷卡用水。Ⅴ非传统水源利用8.2.17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设计规模、处理工艺及用途宜通过水量平衡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体直接接触的水景不应使用再生水;2再生水用于绿化浇灌时不应采用喷灌方式;3再生水应消毒。8.2.18非传统水源利用应经济、高效,优先回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浇洒。8.2.19使用非传统水源时应采取以下供水安全保障措施:1使用非传统水源不得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46

572非传统水源与市政自来水供水系统不得以任何方式连接;3非传统水源管道和设备应设置明确、清晰的永久性标识,防止误接、误用、误饮;4采用再生水的绿化供水管网不得使用易于产生水雾的喷头;5采用雨水回用或再生水回用的项目,水处理系统需满足不同水质要求的用水时,应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采用下列两种供水方式之一供水:采用同一处理系统时,按最高水质标准处理后统一供给;根据各用途水质要求单独处理后分质供水。8.3一般设计8.3.1生活饮用水、管道直饮水、游泳池水、非传统水源、空调冷却水等宜设置水质在线监测系统。8.3.2绿化灌溉应采用节水设备或技术,在采用节水灌溉系统的基础上,宜设置土壤湿度感应器、雨天自动关闭装置等节水控制措施,或种植无须永久灌溉植物。8.3.3空调冷却水系统应采用循环冷却水节水措施。8.3.4公共卫生间宜采用同层排水的方式,住宅卫生间宜采用不降板同层排水。8.3.5设有3个及3个以上卫生间的公寓、住宅、别墅共用水加热器设备的局部热水供应系统,应设机械循环系统。8.3.6景观水体的调节容积可作为雨水滞蓄、调蓄的储存容积,水体利用雨水的补水量宜大于蒸发量的60%。景观水体补水应采用非传统水,且宜采用生态水处理技术保障水体水质。8.3.7场地雨水应实行径流总量控制,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应低于70%,并应符合当地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和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8.3.8结合景观设计,宜设置绿色雨水生态措施,对屋面、道路雨水进行衔接、引导、调蓄和净化,降低径流污染。47

588.3.9对进入室外景观水体的雨水,宜利用绿色雨水设施削减径流污染。8.3.10径流峰值控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的规定。48

599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9.1一般规定9.1.1应根据项目所在地的能源规划条件,资源状况及建筑负荷需求,高效利用能源资源,因地制宜利用可再生能源。有条件时,应优先采用工业余(废)热、城市集中供热、区域能源和分布式能源等供能方式。9.1.2应根据建筑的功能要求,遵循被动措施优先、主动措施优化的原则,合理设定温度、湿度、风速、噪声和新风量等室内环境参数,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定。9.1.3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设备、输配系统及末端设备均应能根据室外气候条件、室内空调负荷等因素的变化进行调节控制。9.1.4居住建筑供暖空调系统宜采用分散式系统;在具备余热、废热、地热能、城市污水源等能源利用条件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分析,可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9.1.5暖通空调系统分区和系统形式应根据建筑功能、建筑物的朝向、建筑空间形式、使用时间、物业归属、控制和调节要求、内外区及其全年冷热负荷特性等进行设计。9.1.6暖通空调系统应选择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并采取相应的消声、隔声、减振措施。9.1.7冷热源水泵、冷却塔、风机等设备应选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节能评价值要求的产品。9.2基本设计犐冷热源设计9.2.1供暖空调系统冷热源应根据建筑规模、用途、当地能源49

60条件、结构、价格以及国家节能减排和环保政策,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并应遵循下列原则:1优先采用可利用的废热、电厂或其他工业余热作为热源;2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3合理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4合理采用蓄冷蓄热系统。9.2.2空调冷(热)源机组,其性能系数应符合现行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及安徽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5076的规定。9.2.3居住建筑及小型或分散布置的公共建筑,供暖空调系统优先采用分体式空调(含风管机、多联机等),空调室外机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通风散热良好,吸入与排出空气应避免短路;2远离高温或含腐蚀性、油雾等排放气体的场所;3机组运行的噪声和排出气流应满足周围环境要求;4便于安装、维修,且稳定牢固,无安全隐患。9.2.4设置集中空调冷热源时,应合理选配冷、热源机组容量与台数,并制定根据负荷变化调节制冷(热)量的控制策略。Ⅱ末端及输配系统设计9.2.5通风设计应保证良好的气流组织,避免卫生间、餐厅、地下车库等区域的空气和污染物串通到其他空间或室外活动场所。1充分利用自然通风,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降低通风能耗;2公共卫生间应安装局部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宜采用高空排放方式;3餐饮业态厨房应设置局部机械排风,厨房油烟应净化50

61达标后高空排放;4新风取风口应远离排风口,新风系统应设置有效的空气过滤装置;排气口应设于建筑的负压区。Ⅲ能耗计量与系统控制9.2.6供暖、空调系统各房间应设有室温调控装置,散热器及辐射供暖系统应安装自动温度控制阀。9.2.7采用集中供暖、空调冷热源时,用能计量与机房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1建筑的冷源和热源入口处应设置用能计量装置;2锅炉房、热力站和制冷机房的燃料消耗量、耗热量、供热量、供冷量及补水量应设置计量装置;3住宅各用户应设置分户热(冷)量计量表;4冷热源机房的控制应适应负荷变化特征。9.2.8集中供暖与空调系统应进行监测与控制。9.2.9集中空调自控系统设计应制定部分负荷运行和分区运行的策略。集中空调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分层、分区和分时控制的要求,实现不同房间室内环境控制和调节功能。9.2.10地下车库应设置与通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控系统。9.3一般设计9.3.1供暖空调系统冷热源机组建议选用能效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及《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的产品。9.3.2对冬季或过渡季存在供冷需求的建筑,应充分利用室外新风降温;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利用冷却塔提供空气调节冷水或使用具有同时制冷和制热功能的空调(热泵)产品。9.3.3对常年存在生活热水需求的建筑,当采用电动蒸汽压缩循环冷水机组时,宜采用具有冷凝热回收功能的冷水机组;51

62燃气锅炉热水系统宜采用冷凝热回收装置或冷凝式炉型。9.3.4利用城市热网蒸汽的供暖空调系统,蒸汽凝结水应回收利用。9.3.5居住建筑宜采用分户式新风系统;新风系统宜设置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新风系统应设置有效的空气过滤、杀菌、净化装置。9.3.6人员密集场所的空调系统宜采用全空气系统,可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降低过渡季空调能耗;建议风系统变频控制;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设置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充分利用排风中的冷、热量,减少空调新风能耗。9.3.7空调区域应有良好的气流组织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根据空调区的温湿度及控制精度、允许风速、噪声标准、空气质量等要求,结合内部装修、工艺或家具布置等因素确定;2复杂空间的空调区气流组织设计,宜采用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计算;3高大空间宜采用分层空气调节系统;4回风口不宜设在送风射流区内和人员长期停留的地点;采用置换送风、地板送风时宜设在人员活动区的上方。9.3.8集中供暖系统热水循环泵的耗电输热比、空调冷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宜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值低20%。9.3.9供暖空调系统的循环水泵及风机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及《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能效等级二级及以上要求。9.3.10设置全空气系统的人员密集场所,宜设置PM10、PM2.5、CO2浓度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并根据实时监测值进行新风或排风量调节。52

6310电气设计10.1一般规定10.1.1电气设计应做到安全可靠、节能高效、运维方便;同时应选用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技术和设备,避免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10.1.2可再生能源利用应进行经济技术比较,合理选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系统。10.1.3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应设置能耗管理系统,其他规模和类别的公共建筑宜设置能耗管理系统,对用能设备进行能耗监测、统计、分析和管理。10.2基本设计犐供配电系统设计10.2.1供配电系统设计应减少供配电线路中的电能损耗,配变电所、配电间、配电管井应靠近负荷中心、大功率用电设备。10.2.2供配电系统设计应进行电力负荷有功、无功功率计算,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和数量。应选用D,yn11结线组别的变压器,变压器设计宜保证其在经济运行参数范围内,对于季节性负荷或专用设备宜设专用变压器。10.2.3配电系统无功补偿应符合下列规定:1高压供电的用电单位,在变压器低压侧经并联电容器集中进行无功自动补偿后,高峰期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5。由市电电网低压供电的用电单位,经并联电容器进行无功自动补偿后,高峰期功率因数不应低于0.95;2低压无功补偿应采用三相补偿、分相补偿或混合补偿,采用混合补偿时其分补容量不应小于总容量的30%;53

643无功补偿应设置在变压器的低压侧,并宜采用智能型免维护成套自动补偿装置,无功补偿装置应具有过零自动投切的功能,并应采取抑制谐波及抑制电涌的措施。10.2.4变配电所应对供电系统进行谐波监测;选用用电设备的谐波电流限值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17625.1的要求。10.2.5停车场所应设置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配电装置或预留为充电设施配电的安装条件,且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配电应符合现行相关标准规定。10.2.6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地应设置专用充电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设置专用配电箱为电动自行车专用充电设施配电,并应采用放射式配电方式;2电动自行车专用充电设施应具备充满自动断电、定时断电、充电故障自动断电、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漏电保护功能,并宜具备充电故障报警、功率监测、高温报警等功能;3专用配电箱、专用充电设施及线路设置应能避免撞击或具有防撞功能;4室外设置的专用配电箱、专用充电设施及线路应采取防水、防尘措施或具有防水、防尘功能;5电动自行车停车场地除专供充电的插座外,不应设置其他插座。10.2.7电气设备用房的设置应避免对用户的影响,电气设备管井的设置及电气管线的布置应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应考虑电磁兼容性和对其他弱电系统及弱电机房的影响。10.2.8建筑室内电气布线系统方式应根据建筑构造环境特征及用电设备分布等条件确定。Ⅱ照明设计10.2.9建筑照明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54

651建筑照明数量和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有关规定;2照明采用LED光源时,其光输出波形的波动深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1的有关规定;3人员长期停留场所的照明产品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GB/T20145规定的无危险类要求。10.2.10各类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现行值要求及《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的要求。10.2.11公共区域的照明系统应采用分区、定时、感应等节能控制措施;采光区域的照明控制应独立于其他区域的照明控制。10.2.12室外夜景照明设计应避免产生光污染,并满足《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GB/T35626及《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中关于光污染限制的相关要求。Ⅲ电气设备选用10.2.13照明光源及灯具、三相配电变压器、水泵、风机等设备应满足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节能评价值的要求。10.2.14电梯应采取群控、变频调速、能量反馈等节能控制措施。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步道应采用变频感应启动等节能控制措施。Ⅳ电气计量10.2.15应在低压进线第一级配电或变电所低压侧按照分项计量要求分回路配电,并应进行分项计量。10.2.16公共建筑应按照明插座、空调、电力、特殊用电等分项进行电能监测与计量,并应按功能区域进行电能分区监测与计量。55

6610.2.17居住小区公共区域不同电价分类的用电负荷应分别设置计量表计,对同一电价的公共设施用电应相对集中设置计量表计。计量装置应符合当地供电部门要求,宜采用多功能智能电表。10.3一般设计10.3.1当技术经济合理时住宅建筑用电可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补充。有条件时,可采用户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10.3.2应根据建筑的照明要求,合理利用天然采光。有天然采光的门厅、公共走道、楼梯间等的照明,宜采用具有随天然光照度变化自动调节的智能灯光控制系统。10.3.3起居室、通道和卫生间照明开关,宜选用带有夜间指示灯的面板。10.3.4居住小区宜配置水表、电表和燃气表的自动计量、抄收及远传系统,并宜具有与小区管理系统联网的数据接口。10.3.5宜采用设备管线与建筑结构分离的布线方式。10.3.6配电系统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度不宜大于15%。56

6711智能化设计11.1一般规定11.1.1智能化系统设计应满足物业的规范化运营管理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的有关规定。11.1.2智能化系统设计中应选用成熟、实用、先进的技术。智能化系统设计应根据暖通空调、给排水、电力等建筑设备及系统的控制工艺和运行管理要求制定优化运行控制措施。11.1.3智能化系统设计应包括建筑信息网络系统。11.1.4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应具有自动监控管理功能。11.2基本设计Ⅰ建筑信息网络系统11.2.1应根据使用者的业务要求,合理设计网络的配置。11.2.2信息网络接入互联网或与其他网络互连时,应考虑必要的网络安全措施,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相应等级的网络安全要求。11.2.3居住区信息网络系统的设计应满足现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的要求,满足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要求。11.2.4信息网络机房工作环境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建筑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术规范》GB50343等有关规定。57

68Ⅱ建筑设备监控11.2.5应合理设计建筑设备监控方式,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建筑面积大于2万m2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面积大于10万m2的住宅公共区域应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其他建筑应设置节能控制措施。11.2.6建筑设备的监控宜采用建筑设备一体化监控系统,监控范围包括: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给水排水、供配电、照明、电梯和自动扶梯、能源管理、环境监测、可再生能源利用等系统。11.2.7能耗监测系统的功能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备监控系统应监测每一个远传表具的运行状况,并具有自动报警功能;2设置管网漏损自动监测系统时,应具有自动报警功能。11.2.8大中型商场、医院、学校、电影院、老年照料设施、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应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监测结果应在建筑主要出入口公告。11.2.9高层建筑应设置高空抛物监控系统。Ⅲ智慧运行11.2.10建筑智能化平台应结合本地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与智慧城市、智慧社区信息集成平台共享数据。11.2.11公共建筑出入口应设置自动测温装置。11.3一般设计11.3.1建筑智能化平台应具有存储1年及以上监测数据的容量。并具备可视化展示、报警、远程监控、设备设施维护提醒等功能。11.3.2建筑智能化平台宜具备出具分析报告、提供智慧服务、通过多种协议及开放API接口等方式与其他社会管理公共平台对接等功能。58

6911.3.3宜将建筑设备监控、能耗监测、智能家居、物业管理等系统集成至建筑智能化平台。成品住房宜设计智能家居系统。11.3.4智能家居系统宜综合火灾自动报警、安全技术防范、家庭信息管理、能耗计量及数据远传、物业收费、停车场管理、公共设施管理、信息发布等系统。11.3.5居住建筑宜设紧急求助报警装置,厨房宜设烟感报警装置;以燃气为燃料的厨房,应设燃气浓度检测报警器、自动切断阀门;宜设漏水检测控制装置。11.3.6住宅宜为红外人体探测、险情处理、跌倒报警等智能设施预留安装点位。11.3.7场地主要出入口、门禁系统、电梯宜采用无接触控制方式。59

7012装饰装修设计12.1一般规定12.1.1装饰装修设计应满足安全性、环保性、耐用性及舒适性等要求。宜采用装配化装修设计。12.1.2装饰装修设计宜与建筑设计同步。12.1.3装饰装修设计不应破坏建筑承重构件。12.1.4装饰装修设计不应破坏消防设施和安全疏散,不应降低建筑安全设计标准。12.1.5装饰装修设计不应降低建筑设计对光环境、声环境和空气环境的质量要求,通过设计限制光污染、降低噪音、选择环保材料控制室内空气污染,确保室内舒适度。12.1.6装饰装修设计宜标准化、模数化、装配化和信息化,并兼顾多样性和个性化。12.1.7频繁使用的建筑装饰装修五金配件应选用长寿命产品。不同寿命的部品组合,应便于维修和更换。12.1.8建筑装修砂浆应采用预拌砂浆。12.2基本设计Ⅰ安全与人性化设计12.2.1装饰装修设计应设计安全标识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GB/T2893.1、GB/T2893.2及其他相关现行规范的规定。12.2.2室内地面防滑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的有关规定,且地面防滑构造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的有关规定。12.2.3装饰装修设计中所采用的玻璃及门窗应符合下列规定。60

711玻璃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的有关规定;2临空外窗应采取可靠的防坠落技术措施。12.2.4人流量大、门开合频繁的建筑出入口所使用的推拉门可采用可调力度的闭门器或具有缓冲功能的延时闭门器等措施。12.2.5建筑室内公共区域大型吊灯应与建筑结构牢固连接并采用防吊灯部件坠落措施。Ⅱ全装修设计12.2.6全装修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1使用功能的细化、环境质量的提升、空间形态的完善;2室内空间的顶棚、墙面、楼地面,内门、内窗、门窗套,固定隔断、固定家具及套内楼梯等的装修;3套内空间中活动家具、陈设品及部品、部件的选择和布置宜同步设计;4室内空间中给水排水、暖通、电气、智能化等专业设计;5预留设备、设施安装及检修空间;6安全防护;7无障碍设计。12.2.7住宅全装修设计应控制各基本空间的净高、门窗洞口最小净尺寸及开启方向,防护设施的净高,过道的净宽及无障碍设计等符合现行安徽省《住宅设计标准》DB34/T3467的有关规定。Ⅲ装饰装修材料12.2.8装饰装修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装饰装修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有关规定;2装饰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61

723天然石材、砖、人造石材等材料放射性等级应为A类;4木饰面、油漆、涂料、布艺等装饰材料环保等级应为E1级;5不应采用甲醛、苯等污染物超标的胶粘剂。12.3一般设计Ⅰ安全与人性化设计12.3.1积水、油污的地面进行防滑设计其防滑等级应按潮湿态水平地面等级提高一级,并应采用防滑构造技术措施。12.3.2建筑出入口及平台、公共走廊、电梯门厅、厨房、浴室、卫生间等易滑地面,应不低于Bw、Bd防滑等级要求。12.3.3室内公共区域装饰装修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筑室内公共区域消火栓宜采用隐藏式设计时,隐形门开启角度不应小于160°;开启拉力不得大于50N。消火栓箱门上应用红色字体注明“消火栓”字样;2建筑室内公共区域采用干挂石材或干挂瓷砖设计时,过顶石应采用固定可靠的连接方式,或采用仿石铝板干挂做法;3建筑室内公共区域吊顶设计采用镜面效果时,宜采用非玻璃的轻型材料,不应采用玻璃材质。12.3.4装饰装修设计中人性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无障碍电梯、无障碍楼梯、卫生间等空间应设置安全扶手,住宅入户大堂宜设置安全扶手;2建筑室内公共区域应考虑人性化设计,墙、柱等处阳角宜设置为圆角及防撞措施。Ⅱ全装修设计12.3.5适老建筑及无障碍户型全装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规定。12.3.6合理选择和布置灯具,灯光设计应考虑多种模式设计,并应符合下列规定:62

731应选择高效、节能、环保型的光源和灯具;2装修照明应采用分区、分组的控制方式。12.3.7装配化装修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1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按照模块组合的方式,采用系列化和多样化的内装部品,进行标准化设计;2选用集成度高的系统化内装部品;3明确内装部品和设备管线等主要材料的性能指标,应满足结构受力、抗震、安全防护、防火、节能、隔声、环境保护、卫生防疫、无障碍等相关规范的要求;4厨房、卫浴间宜采用系列化、多档次整体模块化的定型设计;5优先选用装配式楼梯。Ⅲ装饰装修材料12.3.8装饰装修材料宜采用绿色建材。63

7413景观环境设计13.1一般规定13.1.1景观环境设计应与场地内的建筑布局、建筑风格相协调,满足规划设计的相关要求和规定。13.1.2景观环境设计应在综合考虑景观资源现状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依据生态、经济、美观、适用的原则,保护和修复场地内生态系统、合理利用场地内的景观资源。13.1.3景观环境设计应结合项目总体规划设计进行专项设计,综合考虑各类景观环境要素,优化场地的风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和嗅觉环境,改善场地空气质量,满足人性化需求,并提供相关配套设施。13.1.4景观环境设计应充分考虑空间环境的绿视率和绿容率,加强场地的视觉生态。13.1.5场地景观设计应采用入渗、滞蓄、消纳和净化利用等措施,降低地表径流。13.1.6在植物品种选择时应以安全、无害、抗污染为原则。13.1.7景观照明应合理选择照明光源、灯具和照明方式;应根据环境条件和安装方式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不得影响园林、古建筑等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13.2基本设计Ⅰ绿化设计与生态保护13.2.1绿化设计宜根据场地情况,针对不同的日照、风向及温度等条件和土壤的特性,合理选择植物品种。绿化设计的配植方式和配植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1以乡土植物应用为主,本地植物种类不宜低于80%;兼64

75顾引种,丰富绿地系统植物多样性;2优先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方式,提高绿地空间的利用效率;同时根据景观效果考虑乔灌草的比例搭配及常绿树与落叶树的比例搭配;3绿化区域内土层深度、土壤酸碱度和排水能力应满足植物生长需求。13.2.2植物品种选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选择能够提高土壤肥力的乡土植物品种,减少施肥量,降低面源污染;2低影响开发设施内的植物品种,应根据设施主要功能、径流雨水水质、土壤渗透性等进行选择,宜选择耐水湿、耐干旱且净化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13.2.3室外场地宜设置林荫路系统。步行道、自行车道等慢行道路林荫率不宜小于70%,景观主干道遮阴率不宜小于50%,车行道路林荫率不宜小于70%,公共建筑的广场遮阴率不宜小于30%。Ⅱ水景设计13.2.4景观用水应采用雨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不得采用市政供水和地下水井供水。人工水景应采用过滤、循环、净化、充氧等水质保证措施。13.2.5室外水景设计应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置,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2021第3.5小节的相关规定。Ⅲ景观照明13.2.6景观照明设计应遵循安全、舒适、美观、协调、节能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光污染。13.2.7景观照明灯具的选型及照度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融入地域文化特色,彰显绿色设计要求。65

76Ⅳ景观设施13.2.8景观设施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优先选用本地、环保材料,造型设计应凸显地域特色。13.3一般设计Ⅰ绿化设计与生态保护13.3.1绿化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绿化设计宜有利于改善声环境,宜根据噪声源类型在声源附近种植相应的植物,形成隔声屏障;2室外主要活动区域,常绿与落叶乔木的比例宜为5∶5,中层和地被常绿与落叶植物品种的比例宜为7∶3;3应根据日照条件、温度条件及土壤特性进行合理选择乔木,提高场地的光环境及热环境的舒适性。13.3.2景观设计中对场地生态的保护和修复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体、湿地、植被等,并保持场地内外生态系统的连贯性;2采取无污染的净地表层土回收利用等措施实现生态恢复,严禁回收利用对场地有污染的土壤。13.3.3屋顶绿化及垂直绿化设计应根据不同建筑部位和形式合理配置植物,并符合下列规定:1满足植物日照、覆土深度、浇灌、种植设施维护的条件,并根据不同情况需采用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2不得影响建筑结构安全及屋面排水;3宜种植耐旱、耐移栽、生命力强、抗风力强、外形较低矮的植物;4不宜选择根系穿刺性强的植物,应采用屋面耐穿刺构造做法;5垂直绿化宜以地栽、容器栽植藤本植物为主,可根据不同的依附环境选择不同的植物,对建筑外墙、围栏、棚顶、车库66

77出入口、景观小品等其他构筑物表面采用攀扶、固定、贴植、垂吊等方式;6屋顶绿化面积应不低于屋顶可绿化面积的35%;7屋顶绿化宜采用屋面收集的雨水进行浇灌。13.3.4选择合理的绿化浇灌措施,不宜采用人工浇灌的方式,建筑物绿化宜采用滴灌的方式,室外绿地宜采用喷灌、地下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Ⅱ场地安全与环境设计13.3.5室外景观道路设计应根据场地设计中的功能,分别满足消防、救护和无障碍设计的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1室外道路路面铺装材料应平整、防滑,并宜考虑儿童车、行李车等通过时的震动及噪声影响;2(室外主路不应设置台阶;主、次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为1.0%~2.0%,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室外支路和小路的纵坡宜小于18%,超过15%路面应做防滑处理;)室外园路纵断面设计应符合《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的相关规定;3室外主路设有人行道时,在道路交叉口应设置缘石坡道,缘石坡道设计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相关规定;4居住区的专用慢行步道宽度不应小于1.8米,长度不宜少于用地红线周长的1/4且不少于100米,面层宜采用彩色、弹性减振、防滑和环保的材料;5处于建筑阴影区外的居住区主环路,超过70%的道路路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宜低于0.4;6室外道路宜合理设置路缘石及台阶的高差;路缘石不应采用锐利的边石;台阶面板顶端应进行防滑处理;7室外道路与活动场地及场地外城市道路等连接处有高差时应设置轮椅坡道,轮椅坡道设计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相关规定。13.3.6室外活动场地设计应根据场地功能满足安全、日照、通风、防67

78滑、无障碍及全龄化活动需求,并符合下列规定:1居住区应根据场地总平面布局合理确定活动场地的类型和面积,并兼顾老、中、青、幼等全龄段人群的活动需求;2居住区室外健身场地宜与绿地结合布置;儿童游乐场应采用开敞式设计,与住宅和车行道路保持适当距离;3室外活动设施应选用环保材料;4室外活动场地设计宜设置遮阳、防风、避雨等设施;5室外活动场地地面铺装应选择防滑、耐磨材质的材料,优先采用透水材料,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宜采用柔性地面。13.3.7停车场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结合总体规划合理设置地面停车位,不应占据行人活动空间;2室外机动车停车场的设计可通过场地建筑及场内种植乔木达到遮阳效果。停车场内种植的乔木应结合停车间隔布置;停车场遮阳率不宜小于40%;3室外机动车停车场宜选用保水、排水、透水材料形成生态停车场,如采用生态植草砖、蜂巢植草格等时,镂空面积比不应低于40%。场地基层及面层均应满足场地相应车辆的承载需求;4设置无障碍停车位的停车场,应有明显指示标志,无障碍停车位应靠近建筑物出入口处,与相邻车位之间留有轮椅通道,其宽度不小于1.2m;5非机动车停车设施位置应方便出入,且有遮阳避雨措施。13.3.8居住区夏季户外活动场地应有遮阳,遮阳覆盖率不应小于表13.3.8的规定。公共建筑户外广场的遮阳覆盖率不应小于30%。表13.3.8居住区活动场地的遮阳覆盖率限值(%)场地夏热冬冷地区广场25游憩场30停车场35人行道5068

7913.3.9室外场地内应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滑措施,并符合下列规定:1室外坡道、台阶、无障碍步道、老人和儿童活动场地的防滑性能应满足《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AW防滑等级要求;2人行道、室外活动场地、停车场的地面防滑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BW防滑等级要求。13.3.10室外场地内设置吸烟区时,宜符合下列规定:1室外吸烟区布置在建筑主出入口的主导风的下风向,与所有建筑出入口、新风进气口和可开启窗扇的距离不少于8m,且距离儿童和老人活动场地不少于8m;2室外吸烟区与绿植结合布置,并合理配置座椅和带烟头收集的垃圾筒,从建筑主出入口至室外吸烟区的导向标识完整、定位标识醒目,吸烟区应设置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识;3居住区室外应设置宠物方便箱。Ⅲ水景设计13.3.11场地内原有湖面、河流和湿地等自然水体结合规划设计宜予以合理保留,水景宜采用生态化设计。13.3.12景观水体设计应进行水量平衡计算,并与雨水收集、人工湿地、绿地供水及中水利用等一体化设计,确定合理的水景规模。13.3.13人工水景设计应尽量减少设计硬质驳岸与渠化河道,驳岸自然化率不宜低于70%。Ⅳ景观照明13.3.14景观照明设施宜充分利用太阳能与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结合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设施整体设计。13.3.15景观照明设计应按平日、节日、重大节日分组控制,以69

80利于节能。Ⅴ景观设施13.3.16室外变电室、开关所、垃圾转运站及收集点、燃气调压房、水泵房、公厕、居民存车处等公用设施,宜在不影响功能及警示的前提下进行遮护、围挡或美化设计。13.3.17室外标识设计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场地内设施应根据相应功能设置安全防护的警示和引导标识,标识应采用鲜艳、易反光的涂料或材质制作;2室外标识设计应考虑使用者的识别习惯,通过色彩、形式、字体、符号等整体进行设计,形成统一性和可辨识度;3带指示方向的设施标志牌应与无障碍设施标志牌形成引导系统,满足通行的连续性;4可利用路边空间、活动场地及入口广场等区域设置与景观风格协调的宣传栏或标识牌,以多样的宣传方式提供场地内人群与健康文化空间的接触。Ⅵ海绵设施设计13.3.18应根据场地条件及居住区场地的年降水总量及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因素合理设置雨水基础设施,并符合下列规定:1场地及绿地内宜采用植草沟、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池等调蓄雨水功能的生态化措施。采用生态化措施的绿地占比应满足周边雨水调蓄要求;2下凹式绿地边缘与建筑物基础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3.0米,当小于3.0米时,应设置防护措施;3应采取合理措施衔接和引导屋面雨水、硬化地面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严格控制场地雨水外排总量;4硬质铺装地面中宜采用透水铺装,面积比例应符合安徽省及各地海绵城市建设规定。13.3.19利用场地内道路空间设置绿色基础设施时,应符合下70

81列规定:1场地内的道路海绵设施应根据道路空间选择合适的雨水基础设施引导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2道路海绵设施的布局应统筹考虑与地下管线的空间协调。71

82附录A绿色设计技术组合方案(资料性附录)表A.0.1居住建筑绿色设计推荐技术组合方案技术措施对应条文一星二星三星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4.2.2●●●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产品或配件4.2.3●●●室内外地面或路面设置防滑措施4.2.4●●●采取提升建筑适变性的措施4.2.6〇〇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4.2.9●●●装修建筑材料使用符合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的装5.2.2〇●●饰装修材料充分利用天然光5.2.8●●●改善自然通风效果5.2.10●●●设置可调节遮阳设施5.2.11〇●建筑室内外公共区域满足全龄化设计要求6.2.2●●●合理设置健身场地和空间6.2.5〇●●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7.2.14〇●●建筑装修选用工业化内装部品7.2.16〇〇充分保护或修复场地生态环境8.2.1〇〇●充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化用地8.2.3〇〇●室外吸烟区位置布局合理8.2.4〇●●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8.2.9〇〇●采用适宜地区特色的建筑风貌设计9.2.2〇〇〇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或充分利用9.2.3〇〇〇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场地绿容率不低于3.09.2.4〇〇72

83续表A.0.1技术措施对应条文一星二星三星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并合理提高4.2.1〇建筑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结构材料的耐久性4.2.8〇合理选用建筑结构材料与构件7.2.15●●●选用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7.2.17〇及利废建材采用符合工业化建造要求的9.2.5〇〇●结构体系与建筑构件所有给排水管道、设备、设施设置明确、5.2.5●●●清晰的永久性标识各类用水水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5.2.3●●●生活饮用水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5.2.4●●●采取措施满足卫生要求结合雨水综合利用设施营造室外景观水体7.2.12〇〇●使用非传统水源7.2.15〇●●雨水径流控制8.2.2〇●●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8.2.5〇●●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7.2.5〇●●能效性能提高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供暖空调系统的7.2.6〇〇●末端系统及输配系统的能耗主要功能房间的照明功率密度值7.2.7●●●按目标值设计设置分类、分级用能自动远传计量系统6.2.6〇●●设置PM10、PM2.5、CO2浓度的空气质量6.2.7〇〇●监测系统具有智能化服务系统6.2.9●●●采用节能型电气设备及节能控制措施7.2.7●●●采取人车分流措施4.2.5〇●采取提升建筑部品部件耐久性的措施4.2.7●●●73

84续表A.0.1技术措施对应条文一星二星三星设置用水远传计量系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6.2.8〇●结合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7.2.9●●●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绿化灌溉及空调冷却水系统7.2.11〇●●采用节水设备或技术选用绿色建材7.2.18〇●●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8.2.7●●●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9.2.6〇●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9.2.7〇〇●采用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产品9.2.9〇〇采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智慧友好运行、传承9.2.10〇●历史文化等其他创新表A.0.2公共建筑绿色设计推荐技术组合方案技术措施对应条文一星二星三星采取保障人员安全的防护措施4.2.2●●●采用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产品或配件4.2.3●●●室内外地面或路面设置防滑措施4.2.4●●●采取提升建筑适变性的措施4.2.6〇合理采用耐久性好、易维护的装饰4.2.9●●●装修建筑材料使用符合绿色产品评价标准的5.2.2〇●●装饰装修材料充分利用天然光5.2.8●●●改善自然通风效果5.2.10●●●设置可调节遮阳设施5.2.11〇〇建筑室内外公共区域满足全龄化设计要求6.2.2●●●合理设置健身场地和空间6.2.5〇●74

85续表A.0.2技术措施对应条文一星二星三星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7.2.14〇〇●建筑装修选用工业化内装部品7.2.16〇〇充分保护或修复场地生态环境8.2.1〇〇●充分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化用地8.2.3〇〇●室外吸烟区位置布局合理8.2.4〇●●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8.2.9〇〇●采用适宜地区特色的建筑风貌设计9.2.2〇〇〇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或充分利用9.2.3〇〇〇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场地绿容率不低于3.09.2.4〇〇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并合理提高建筑4.2.1〇的抗震性能提高建筑结构材料的耐久性4.2.8〇合理选用建筑结构材料与构件7.2.15●●●选用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7.2.17〇及利废建材采用符合工业化建造要求的结构体系9.2.5〇〇●与建筑构件所有给排水管道、设备、设施设置明确、5.2.5●●●清晰的永久性标识各类用水水质满足国家标准要求5.2.3●●●生活饮用水水池、水箱等储水设施采取5.2.4●●●措施满足卫生要求结合雨水综合利用设施营造室外景观水体7.2.12〇〇●使用非传统水源7.2.15〇●●雨水径流控制8.2.2〇●●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8.2.5〇●●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7.2.5〇●●能效性能提高75

86续表A.0.2技术措施对应条文一星二星三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供暖空调系统的7.2.6〇〇●末端系统及输配系统的能耗主要功能房间的照明功率密度值7.2.7●●●按目标值设计设置分类、分级用能自动远传计量系统6.2.6〇●●设置PM10、PM2.5、CO2浓度的6.2.7〇〇●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具有智能化服务系统6.2.9●●●采用节能型电气设备及节能控制措施7.2.7●●●采取人车分流措施4.2.5〇●●采取提升建筑部品部件耐久性的措施4.2.7●●●设置用水远传计量系统、水质在线监测系统6.2.8〇〇●结合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合理利用7.2.9〇〇●可再生能源绿化灌溉及空调冷却水系统采用节水7.2.11〇●●设备或技术选用绿色建材7.2.18〇●●建筑及照明设计避免产生光污染8.2.7●●●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9.2.6〇●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分析9.2.7〇〇●采用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产品9.2.9〇〇采取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智慧友好运行、9.2.10〇●传承历史文化等其他创新说明:●:采取相应措施后基本可以达到对应星级目标要求;〇:未达到星级目标时推荐的技术措施。76

87附录B安徽地区降雨量、蒸发量数据(资料性附录)表B.0.1安徽地区降雨量、蒸发量数据(1991-2020年)城市年降水量(毫米)年蒸发量(毫米)合肥1043.11459.7淮北841.01628.3亳州799.31487.8宿州879.21421.4蚌埠985.11378.2阜阳971.71447.0淮南983.51482.5滁州1094.11408.9六安1139.31297.4马鞍山1157.01450.6芜湖1230.31253.3宣城1398.81282.6铜陵1401.41304.4池州1520.01358.4安庆1479.91396.0黄山1829.51183.677

88附录C安徽地区风环境边界参数(资料性附录)表C.01安徽地区风环境边界参数(2011-2020年)年均风速最多风向静风城市最多风向(米/秒)频率%频率%合肥2.03ENE11.933.27淮北1.78SSW9.844.33亳州2.18E12.822.54宿州2.06E13.192.78蚌埠2.42ENE17.092.53阜阳2.35SE9.712.82淮南1.57ESE13.478.74滁州1.96E10.625.54六安1.85ESE11.672.54马鞍山2.85ENE16.411.96芜湖2.05E16.273.12宣城2.04ENE16.662.06铜陵2.43ENE15.053.66池州2.20NE20.102.84安庆2.67NNE19.921.81黄山1.31NE10.485.3178

89附录D不同下垫面的径流系数(资料性附录)表D.0.1不同下垫面的径流系数雨量径流系数流量径流系数下垫面种类ψcψm硬屋面、没铺石子的平屋面、0.8~0.91沥青屋面铺石子的平屋面0.6~0.70.8绿化屋面0.3~0.40.4混凝土和沥青路面0.8~0.90.9块石等铺砌路面0.5~0.60.7干砌砖、石及碎石路面0.40.5非铺砌的土路面0.30.4绿地0.150.25水面11地下建筑覆土绿地(≥500mm)0.150.25地下建筑覆土绿地(<500mm)0.3~0.40.479

90附录E模拟软件边界条件(资料性附录)犈.0.1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分析目标:通过风环境模拟,指导建筑在规划设计时合理布局建筑群,优化场地的夏季及过渡季自然通风,避开冬季主导风向的不利影响。实际工程中应采用可靠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合理确定边界条件,基于各个季节典型的风向和风速进行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冬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建筑物周围人行区距地高1.5m处风速小于5m/s,户外休息区、儿童娱乐区风速小于2m/s,室外风速放大系数小于2,除迎风第一排建筑外,建筑迎风面与背风面表面风压差不大于5Pa。2.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场地内人活动区不出现涡旋或无风区。3.过渡季、夏季典型风速和风向条件下,50%以上建筑的可开启外窗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模拟技术规定:1.模拟软件:计算软件宜采用可靠且得到广泛验证的计算软件,宜为软件开发企业或专门科研机构开发的流体力学计算软件。2.边界条件:a)根据安徽省气象条件针对夏季、过渡季和冬节最多风向条件下的平均风速进行室外通风模拟;b)地面粗糙度指数:市区0.22,场地周边以农田、空地为主的郊区0.15;3.建筑模型:根据项目规划红线图建立地形(若场地内外高差较小,可不考虑)、目标建筑及其周边对场地或场地对周边80

91声环境可能有明显影响的建筑模型,目标建筑的边界应以最大的细节要求再现;应额外建立项目建成前的室外风模型用于项目建成前、后周边场地风环境的变化,若项目周边为空地,可根据上位规划建立相应的假设模型,或沿目标建筑四周建立若干与目标建筑体型相似的建筑模型。4.计算区域:以模型边界为基准水平向外扩大计算区域,要求来风方向不小于4H,下风向不小于4H至6H,其他方向不小于4H,计算区域高度不小于4H(超高层建筑可适当降低),H为分析模型整体高度(含地形)。5.网格划分:建筑的每一边人行区1.5m高度应划分10个网格或以上;重点观测区域要在地面第3个网格以上;建筑周围及重点考察区域网格应进行加密处理;在模拟分析报告中提供网格划分的截图。6.计算模型:湍流模型建议采用k-e模型,高精度要求时采用Durbin模型或MMK模型。7.数值计算收敛条件:迭代计算应在求解充分收敛的情况下停止,均方根残差应设定为小于0.01%;或以观察点的物理量的值按照预期趋势变化时停止。非稳态计算的时间步长不应大于流体穿过一个网格的时间,宜设定为该时间的0.75倍。模拟分析报告应包含的内容:a)项目概况和分析对象;b)依据的技术标准;c)主要应用软件与模拟方法;d)物理模型、计算域、网格的展示及建模说明;e)边界条件、初始条件以及其他控制参数的设定方法和计算精度说明、各工况下迭代计算的收敛图;f)结果展示和分析:冬季、夏季、过渡季下项目建成前、建成后的距地1.5m处风速云图、风速矢量图、风速放大系数云图,以及建筑外表面压力分布云图;g)结论和建议,应包含得分依据的说明。81

92犈.0.2室外声环境模拟分析分析目标:室外声环境模拟基于建筑室外声场的传播与扩散计算,分析建筑室外主要人行活动区噪声水平及建筑外立面噪声水平分布能否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对各类声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并为室外声环境的优化设计、室内声环境的设计提供基础数据。同时,结合建筑围护结构的设计以及室内噪声源的分布情况,分析室外噪声分析中最不利区域的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背景噪声水平能否满足《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的规定。技术规定:1.模拟软件:计算软件应可预测模拟各类建筑室外噪声源的影响,软件的计算模型应符合GB/T17247.12000、GB/T17247.21998和HJ2.42009的要求;2.计算域及建模精度:根据项目规划红线图建立地形(若场地内外高差较小,可不考虑)、目标建筑及其周边对场地或场地对周边声环境可能有明显影响的建筑模型,目标建筑的边界应以最大的细节要求再现;3.噪声源的设置:a)应考虑区域范围内街道、停车场、运动场地、公路、高架桥、声屏障、周边遮挡建筑物及场地出入口至附近地下车库出入口的车道等产生的噪声影响,在软件中通过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的形式体现;b)点声源的设置: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超过生源最大几何尺寸2倍时,可将该声源近似为点声源;c)线声源的设置:公路、铁路、轨道交通等产生的噪声,分析时可将其看作由许多点声源连成一线组成的线状声源;d)面声源的设置:当声源中心到预测点之间的距离小于82

93声源最大几何尺寸3倍时,该声源宜用面声源模拟;e)位于建筑物室内的声源,产生的噪声经室内多次反射后经建筑的围护结构向外传播,应将建筑围护结构作为声源,计算其对外环境的影响,围护结构声源的等效方法同上述b)~d);f)道路噪声的噪声大小设置:不同等级的道路的交通流量、通过车型不同,所产生的环境噪声影响也不同,建议模拟中采用较为准确的实测道路交通噪声数据,或者是参考标准《汽车定置噪声限制》、《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铁道客车噪声的评定》、《铁道机车辐射噪声限值》、《声环境质量标准》或参考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价报告》中对项目建成后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预测,以及合肥最近年份《统计年鉴》中对城区内区域噪音的统计数据等相关标准、资料中的数据;g)设备噪声的噪声大小设置:声环境的模拟分析应考虑空调室外机、冷却塔、变配电房等设备噪声对场地的声环境影响,相关参数可以参考实测数据或厂家提供的数据;h)其他噪声源的噪声大小设置:运动场地、室外大型停车场等可能对场地声环境有明显影响的区域,声环境的模拟分析也应体现此类噪声源的影响,相关参数可以参考实测数据或合理预估的数据;i)室内背景噪声计算应分析室外噪声计算中最不利区域的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背景噪声水平。计算方法可以参考《建筑隔声设计———空气声隔声技术》、《建筑物理》等权威刊物,围护结构物理性能计算参数可以参照现行《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建筑隔声与吸声构造》等标准及图集。模拟分析报告应包含的内容:a)项目概况和分析对象;83

94b)依据的技术标准和声功能区的说明;c)主要应用软件与模拟方法;d)计算域、噪声源、网格的展示及建模说明;e)结果展示和分析:水平噪声面(高度1.5m)模拟分析图,可清楚的表示出场地内噪声分布情况;3D观测图及垂直噪声面(建筑窗外1m)模拟分析图,可清楚的表示出建筑物立面各个部位受各噪声源噪声影响的情况;若模拟分析结果未满足要求的,则应提供优化方案及优化后的模拟分析结果;f)建筑围护结构隔声性能计算及室外噪声分析中最不利区域的主要功能房间的室内背景噪声水平计算;g)结论和建议,应包含得分依据的说明。犈.0.3室外热环境模拟分析分析目标:通过热岛强度模拟分析计算,指导建筑在规划设计时合理布局建筑群,优化场地的夏季及过渡季自然通风可了解建筑室外热环境分布状况,是建筑室外微环境舒适程度的判断基础,并进一步指导建筑设计和景观布局等,优化规划,建筑,景观方案,提高室外舒适程度并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建筑能耗碳排放。实际工程中需采用可靠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合理确定边界条件,基于典型气象条件进行建筑室外热环境模拟,达到降低室外热岛强度的目的,在不满足规定性指标时应满足评价性指标:1.居住区夏季逐时湿球黑球温度不应大于33℃;2.居住区夏季平均热岛强度不应大于1.5℃。模拟技术规定:1.模拟软件:计算软件宜采用可靠且得到广泛验证的计算软件,宜为软件开发企业或专门科研机构开发的计算软件;2.边界条件:a)气象条件:模拟气象条件可参照《中国建筑热环境分析84

95专用气象数据集》选取,值得注意的是,气象条件需涵盖太阳辐射强度和天空云量等参数以供太阳辐射模拟计算使用;b)风环境模拟:建筑室外热岛模拟建立在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的基础上,求解建筑室外各种热过程从而实现建筑室外热岛强度计算,因而,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结果直接影响热岛强度计算结果。建筑室外热岛模拟需满足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的要求。包括计算区域,模型再现区域,网格划分要求,入口边界条件,地面边界条件,计算规则与收敛性,差分格式,湍流模型等;c)太阳辐射模拟:建筑室外热岛模拟中,建筑表面及下垫面太阳辐射模拟是重要模拟环节,也是室外热岛强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模拟需考虑太阳直射辐射,太阳散射辐射,各表面间多次反射辐射和长波辐射等。实际应用中需采用适当的模拟软件,若所采用软件中对多次反射部分的辐射计算或散射计算等因素未加以考虑,需对模拟结果进行修正,以满足模拟计算精度要求;d)下垫面及建筑表面参数设定:对于建筑各表面和下垫面,需对材料物性和反射率、渗透率,蒸发率等参数进行设定,以准确计算太阳辐射和建筑表面积下垫面传热过程;e)景观要素参数设定:对于植物,可根据多孔介质理论模拟植物对风环境的影响作用,并根据植物热平衡计算,根据辐射计算结果和植物蒸发速率等数据,计算植物对热环境的影响作用,从而完整体现植物对建筑室外微环境的影响;对于水体,分静止水面和喷泉,应进行不同设定;3.建筑模型:根据项目规划红线图建立地形(若场地内外高差较小,可不考虑)、场地建筑物、构筑物、水景、绿化。85

964.计算区域:以模型边界为基准水平向外扩大计算区域,要求来风方向不小于4H,下风向不小于4H至6H,其他方向不小于4H,计算区域高度不小于4H(超高层建筑可适当降低),H为分析模型整体高度(含地形)。5.网格划分:建筑的每一边人行区1.5m高度应划分10个网格或以上;重点观测区域要在地面第3个网格以上;建筑周围及重点考察区域网格应进行加密处理;在模拟分析报告中提供网格划分的截图。6.计算模型:湍流模型建议采用k-e模型,高精度要求时采用Durbin模型或MMK模型。7.数值计算收敛条件:迭代计算应在求解充分收敛的情况下停止,均方根残差应设定为小于0.01%;或以观察点的物理量的值按照预期趋势变化时停止。非稳态计算的时间步长不应大于流体穿过一个网格的时间,宜设定为该时间的0.75倍。模拟分析报告应包含的内容:a)项目概况和分析对象;b)依据的技术标准;c)主要应用软件与模拟方法;d)物理模型、计算域、网格的展示及建模说明;e)边界条件、初始条件以及其他控制参数的设定方法和计算精度说明、各工况下迭代计算的收敛图;f)结果展示和分析:提供各表面的太阳辐射累积量模拟结果,建筑表面及下垫面的表面计算结果,建筑室外风环境模拟结果等;g)结论和建议,应包含得分依据的说明。犈.0.4室内天然采光模拟分析分析目标:在《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中给出了不同建筑类型的采光系数标准值,规定了应满足的室内采光系数标准86

97值(%)和室内天然光照度标准值(lx)两个标准,均为参考平面上的平均值。采光系数标准值(%):在规定的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下,满足视觉功能要求时的采光系数值;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和房间类型规定了应符合的采光系数平均值,合肥地区的采光系数标准值应乘以其光气候系数K=1.1。室内天然照度标准值(lx):对应于规定的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值和相应的采光系数标准值的参考平面上的照度值。不同的光气候分区规定了不同的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值。应至少选取各建筑类型、户型受遮挡最严重的单体及楼层为分析对象。技术规定:1.建筑模型:a)根据卫星图、总图、建筑楼层平面图和门窗大样图,建立建筑采光模型和门窗;b)采光模型应包含单体的所有楼层、场地内所有建筑单体以及对分析对象采光影响较大的场地周边建筑单体、地形;c)所有功能房间应建模,采光条件相同的房间可按类别合并,每类计算一个;d)建筑内外各类影响采光的构件应在模型中体现,包含但不限于:门窗、外遮阳、阳台板、外挑梁板、雨篷、屋檐、外凸墙体和造型;e)地下顶部采光的建模还应包含覆土厚度,地上顶部采光建模应包括影响采光效果的周边建筑及遮挡物。2.参数设置:a)经纬度取项目所在城市;b)天空模型:CIE全阴天模型(CIEOvercastSky);c)室外天然光临界照度值:亳州市属于Ⅲ类光气候区,其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值为15000lx;其余地区属于Ⅳ类87

98光气候区,其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值为13500lx;d)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和反射比、围护结构饰面材料反射比可参考《建筑采光设计标准》且公共建筑应考虑吊顶高度;3.参考平面:参照现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3给出的各房间照明参考平面及其高度。4.网格划分:网格分辨率应权衡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针对常见的10m22的房间,网格间距不宜大于0.5m;针对~100m大于100m2的大空间,网格间距宜取1.0m;针对小于10m2的小房间,网格间距宜取0.25m以内。模拟分析报告应包含的内容:a)项目概况和分析对象;b)依据的技术标准;c)主要应用软件与模拟方法;d)参数设置、网格及建模说明;e)结果展示和分析:采光系数等值线图、室内各主要功能房间参考平面采光系数平均值统计和达标比例统计及动态采光分析统计结果;f)结论和建议,应包含得分依据的说明。犈.0.5室内自然通风模拟分析分析目标:通过室内自然通风模拟,指导房间门窗(相对)开口位置、外窗形式及开启方式、外窗开口面积等设计,确保室内具备良好的通风环境。采用可靠的计算机模拟程序,合理确定边界条件,进行室内自然通风模拟分析;模拟技术规定:1.模拟软件:计算软件宜采用可靠且得到广泛验证的计算软件,宜为软件开发企业或专门科研机构开发的流体力学计算软件;88

992.模拟工况:重点考虑过渡季节情况下主要功能房间的自然通风情况;3.建筑模型:a)根据项目总图、建筑楼层平面图和门窗大样图,建立建筑室内模型和通风开口,方案设计阶段可根据得分情况按门窗的可开启面积比例设置通风开口大小,通风开口大小和位置应具有可操作性;b)门窗大样图、立面图中已标注门窗开启方式的,通风开口大小应按实际通风面积进行设置,不应直接以窗洞面积进行建模;c)对因特殊要求常闭的门窗按关闭进行建模;d)对居住建筑,户内的门、窗按开启进行建模,户内与楼道之间的外门按照关闭进行建模;4.网格划分:应对门窗实际可开启部分进行网格局部加密,且最大网格尺寸不大于200mm。5.计算模型:湍流模型可采用标准k-e模型,亦可采用各向异性湍流模型,进行稳态计算。6.边界条件:基于过渡季节典型的风向和风速室外风环境模拟结果,根据建筑立面风压作为室内自然通风模拟的边界条件。7.计算收敛性:计算应在求解充分收敛的情况下停止,即确定连续性方程或者指定观察点均方根残差小于0.01%,并在模拟分析报告中提供各工况下的收敛图。模拟分析报告应包含的内容:a)项目概况和分析对象;b)依据的技术标准;c)主要应用软件与模拟方法;d)物理模型、计算域、网格的展示及建模说明;e)边界条件、初始条件以及其他控制参数的设定方法和计算精度说明、迭代计算的收敛图;89

100f)结果展示和分析:应提供距楼地板1.5m处空气龄云图、风速云图、风速矢量图(有跃层、局部挑高、设有中庭的,还应提供垂直剖面的风速云图、风速矢量图),以及各主要功能房间的换气次数统计及满足2次/小时换气次数的面积比例,若软件未有统计房间的功能,则可将空气龄≤1800s的区域达到80%以上的房间视为满足2次/小时换气次数的要求;g)结论和建议,应包含得分依据的说明。90

101附录F安徽地区太阳能资源(资料性附录)表F.0.1安徽地区太阳能资源(1991-2020年)城市年太阳总辐射(MJ/m2)合肥4267.88淮北4767.36亳州4502.60宿州4703.24蚌埠4518.19阜阳4212.22淮南4440.50滁州4197.48六安4436.13马鞍山4295.14芜湖4273.51宣城4374.68铜陵4314.75池州4124.90安庆4209.23黄山4136.2291

102本标准用词说明1为了便于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4)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可”,反面词采用“不可”。2条文中指定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执行的,写法为“可参照……”。92

103引用标准名录1《图形符号安全色和安全标志》GB/T28932《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84《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办法》GB/T71065《设备及管道绝热设计导则》GB/T81756《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17625.17《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87628《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9《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10《建筑幕墙》GB/T2108611《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2223912《节水型卫生洁具》GB/T3143613《LED室内照明应用技术要求》GB/T3183114《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GB/T35626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17《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1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1《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2《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2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

10424《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25《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6《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7《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8《建筑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术规范》GB5034329《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30《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31《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32《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3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34《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35《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GB5084636《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5114337《电动汽车分散充电设施工程技术标准》GB/T5131338《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39《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40《建筑环境通用规范》GB5501641《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42《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43《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44《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45《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46《建筑玻璃点支承装置》JG/T13847《吊挂式玻璃幕墙用吊夹》JGJ13948《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49《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50《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5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94

10552《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53《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54《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5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56《住宅设计标准》DB34/T346757《民用建筑楼面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规程》DB34/T346858《安徽省海绵城市规划技术导则》DB34/T50315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507660《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6461《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95

106安徽省地方标准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犇犅34/犜4250-2022条文说明96

107制定说明《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DB34/T4250-2022经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6月29日以第7号公告批准发布。本标准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我省近年来绿色建筑相关的科研、设计与示范成果,参考国家、行业及其他省市相关规范、标准,在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为便于广大设计、施工、科研等单位有关人员在使用本标准时能正确理解和执行条文规定,标准编制组按章、节、条顺序编制了本标准的条文说明,对条文规定的目的、依据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但是,本条文说明不具备与标准正文同等的法律效力,仅供使用者作为理解和把握标准规定的参考。97

108目次1总则……………………………………………………1002术语……………………………………………………1043基本规定…………………………………………………1054绿色策划与设计流程……………………………………1124.1一般规定……………………………………………………………1124.2策划内容……………………………………………………………1124.3绿色设计流程………………………………………………………1204.4绿色设计文件………………………………………………………1215规划设计…………………………………………………1225.1一般规定……………………………………………………………1265.2基本设计……………………………………………………………1265.3一般设计……………………………………………………………1306建筑设计…………………………………………………1336.1一般规定……………………………………………………………1336.2基本设计……………………………………………………………1376.3一般设计……………………………………………………………1457结构设计…………………………………………………1587.1一般规定……………………………………………………………1587.2基本设计……………………………………………………………1587.3一般设计……………………………………………………………1598给排水设计………………………………………………1628.1一般规定……………………………………………………………1628.2基本设计……………………………………………………………1648.3一般设计……………………………………………………………1719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1739.1一般规定……………………………………………………………1739.2基本设计……………………………………………………………1759.3一般设计……………………………………………………………17798

10910电气设计…………………………………………………18110.1一般规定…………………………………………………………18110.2基本设计…………………………………………………………18110.3一般设计…………………………………………………………18611智能化设计………………………………………………18711.1一般规定…………………………………………………………18711.2基本设计…………………………………………………………18811.3一般设计…………………………………………………………19012装饰装修设计……………………………………………19212.1一般规定…………………………………………………………19212.2基本设计…………………………………………………………19312.3一般设计…………………………………………………………19613景观环境设计……………………………………………19813.1一般规定…………………………………………………………19813.2基本设计………………………………………………………19913.3一般设计……………………………………………20099

1101总则1.0.12020年07月1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国管局、银保监会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下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中明确创建目标: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标准化装配式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建筑活动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最大的活动之一。安徽省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资源消耗总量逐年快速增长,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在建筑行业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随着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和建筑科技的快速发展,绿色建筑在实施和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新的问题、机遇和挑战。建筑科技发展迅速,装配式建筑、海绵城市、建筑信息模型、绿色施工、智能建筑、智慧住区等新技术和新理念不断涌现并投人应用,而这些新领域方向和新技术发展以及性能化设计方法等未在相关本标准中得到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增进民生福社是发展的根本目的,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我省绿色建筑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已实现从无到有,从少100

111到多,从个别城市到全省范围,从单体到生态城区、城镇规模化的发展,已全面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已由安徽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条例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第八条明确提出:“设区的市、县(市)、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不低于基本级绿色建筑标准等级进行建设。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应当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等级进行建设。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规定执行更高的绿色建筑标准等级。”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作为执行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的重要环节,对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新建建筑全面实施绿色设计作为行动方案的重要任务之一:制定相关标准,将绿色建筑基本要求纳入工程建设强制规范,提高建筑建设底线控制水平。推动绿色建筑标准实施,加强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推动各地绿色建筑立法,明确各方主体责任,鼓励各地制定更高要求的绿色建筑强制性规范。绿色设计是建筑全寿命周期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主导了建筑从选材、施工、运营、拆除等环节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安徽省在民用建筑中应用绿色技术的客观条件与发达国家以及国内先进地区存在较大差异,坚持发展本省特色的绿色技术是当务之急,从规划设计阶段入手,追求本土、低耗、精细化是我省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发展的方向。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本省的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推进本省建筑行业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了本标准的编制工作,对积极引导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0.2本条规定了标准的适用范围,即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各类民用建筑绿色性能的设计,包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其中,居住建筑可分为住宅建筑和宿舍建筑。公共建筑中的办101

112公建筑(如写字楼、政府办公楼等),商业建筑(如商场、超市、金融建筑等),酒店建筑(如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等),科教文卫建筑(如文化、教育、科研、医疗、卫生、体育建筑等),通信建筑(如邮电、通讯、广播用房等)以及交通运输建筑(如机场、车站等)等,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不设置供暖空调设施的自行车库和汽车库、城镇农贸市场、材料市场等建筑,以及宗教建筑、独立公共卫生间、独立环卫清洁间、独立传达室、独立岗亭及岗哨和使用年限在5年以下的临时建筑等类型的建筑可不强制执行本标准。2的新建项目和农村自建房,可不执行建筑面积小于300m民用建筑绿色设计标准,但仍然鼓励参照本标准执行。需要注意的是,按照《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的规定,民用建筑是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所以对于某些工艺性用房建筑,如: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建筑、动力机房建筑、大型实验室建筑等非“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可不列入本标准的执行范围。对于扩建和改建项目,可不强制执行本标准,但应符合国家和安徽省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文件的规定。扩建是指保留原有建筑,在其基础上增加另外的功能、形式、规模,使得新建部分成为与原有建筑相关的新建建筑;改建是指对原有建筑的功能或者形式进行改变,而建筑的规模和建筑的占地面积等均不改变的新建建筑。对于拆除后重新建设的项目情况比较复杂,具体来说大致有以下情况:1)对于既有项目的用地红线内所有项目进行拆除后重建,可认为是新建项目,应按照本标准进行设计;2)对于既有项目的用地红线内部分楼栋进行拆除后重建,除建筑室外部分工程的设计要求不适用本标准外,建筑本身及建筑室内部分工程应按照本标准进行设计。102

113对于工业用地项目中配套的民用建筑(如研发楼、办公楼、宿舍等),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本标准对基本级、星级绿色建筑提出具体的设计要求。对于需要进行绿色建筑星级认证并取得标识证书的项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要求,并由绿色建筑评价机构进行评审,确定项目绿色建筑等级。新建的工业建筑、既有建筑的改建和扩建不适用本标准,具体设计可参照本标准的规定执行。1.0.3安徽省各地在地形、地貌、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发展水平与民族文化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应综合考量建筑所在地域各方面条件和特点,做到因地制宜。建筑物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随后的施工、运营、更新、改造及最终的拆除,形成一个全寿命期。关注建筑的全寿命期,意味着不仅在规划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并利用环境因素,而且确保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最低,未来运营阶段能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低耗、无害的活动空间,最后拆除又对环境危害降到最低。绿色建筑要求在建筑全寿命期内,统筹考虑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性能,同时满足建筑功能。这几者有时是彼此矛盾的,这些矛盾必须放在建筑全寿命期内统筹考虑与正确处理,同时还应重视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绿色技术、新产品、新材料与新工艺的应用,通过绿色设计,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本标准以“正向设计”为工作时序,以“四节一环保”为基本约束,以“以人为本”为核心要求,统筹考虑建筑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等方面的性能,实现人、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1.0.4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与相关强制性标准是参与绿色建筑设计的前提条件。重点在于对绿色建筑性能设计因此建筑的基本要求,本标准未全部涵盖通常民用建筑所应有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本标准如结构安全、防火安全等要求未列103

114入本标准。设计时除应符合本标准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104

1152术语2.0.4全龄化设计主要针对人生的三个阶段:孩童、成人、长者的不同需求来进行空间设计。为住区居民和家庭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提供各种类型的居住产品和其它城市区域功能需求,从单身、结婚、有孩子、孩子上学,直到养老等不同阶段、不断升级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都能得到满足,集生态、休闲、度假、适老、养生、宜居的一生之城,成为居者的一生之城。2.0.13“绿视率”是从人对环境的感知方面考虑的,并且它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衡量因素,它侧重的是住区绿化的立体构成。与“绿化率”、“绿地率”相比,“绿视率”更能反映公共绿化环境的质量,更贴近人们的生活。“绿视率”概念的提出,为居住小区绿化质量的优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衡量角度,为居住小区景观绿化的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真正地实现了景观绿化设计中“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绿色在人的视野中达到25%时,人感觉最为舒适。据统计,世界上长寿地区的“绿视率”均在15%以上,不难看出,绿视率与人的寿命是何等密切相关。这涉及到一个新的生态概念问题,即“视觉生态”问题。105

1163基本规定3.0.1新时代高质量的绿色建筑设计最重要的是对绿色价值观的准确理解,从而系统性地探究绿色建筑设计的本质,通过体系的搭建来规避技术和条目的拼凑,用整合式思考方式和设计的正向逻辑来构建绿色建筑的核心要素。绿色设计不是绿色技术拼凑的设计,也不是参考打分条目罗列出来的设计。绿色设计依然是遵行建筑设计的深层逻辑,通过挖掘绿色基因展开设计,在设计深入的不同阶段不断融合绿色策略,通过整体平衡的方式选取最适宜的解答,建筑师应发挥其引领作用,与各专业协同推进。绿色设计是以环境与建筑的共生体为研究对象,从前期规划布局中绿色策略的决定性作用入手,到后续的各专项技术细节的接入,在全生命周期内形成完善的绿色设计系统,杜绝孤立的技术拼贴和片面的要点叠加。绿色设计是以总体平衡为目标,从建筑设计的内在本质出发处理地域、环境、空间、功能、界面、技术、流程、造价等一系列问题,以创作为引领,以技术为依托,在平衡中创造最优的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节约能源、改善环境。在设计正向推进的主线下,不断地评估修正,进行验证反馈,在整体系统平衡中达到最优效果,并以此为导向评判绿色建筑的方向与优劣。本土化是设计展开的基础,要赋予建筑天然的绿色基因,体现地域气候和文化的特征;人性化是设计总体的态度,更加注重真正从人的需要出发,创造健康、舒适、自然、和谐的室内外建筑环境,使人有更多的获得感;智慧化是管理的有效手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提升建筑106

117功能和服务水平,为使用者的工作、生活提供便利;长寿化是重要的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延长建筑寿命与可变的适应性,有效延长资源利用时间,提高资源利用率;低碳化是最终建设的目标,要更加注重发挥全行业的集成创新作用,降低建筑全生命期的资源环境负荷。3.0.2响应国家强制性规范《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2021第2.0.3条“新建的居住和公共建筑碳排放强度应分别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的基础上平均降低40%,碳排放强度平均降低7kgCO/(m2·a)以上”的要2求,紧盯碳减排,提出绿色建筑设计应以建筑全寿命期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目标。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来自建筑领域,大力推行低碳建材和低碳建筑是实现低碳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和评价要考虑的部分。建筑相关的碳排放贯穿了建筑全寿命期的各类活动,包括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建筑施工,建筑使用中的运行和维护,建筑使用后的拆解和回收等。3.0.3绿色建筑是在全寿命期内兼顾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建筑,绿色设计应追求在建筑全寿命期内,技术经济的合理和效益的最大化。为此,需要从建筑全寿命期的各个阶段综合评估建筑场地、建筑规模、建筑形式、建筑技术与投资之间的相互影响,综合考虑安全、耐久、经济、美观、健康等因素,比较、选择最适宜的建筑形式、技术、设备和材料,应避免过度追求奢华的形式或配置。3.0.4建筑和建筑群的规划建设应符合法定详细规划,并应满足绿色生态城市发展规划、绿色建筑建设规划、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控制要求,深化、细化技术措施。涉及工程建设项目总体要求时(如容积率、绿地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控制指标),应依据该项目的整体控制指标,即所在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及其107

118设计条件提出的控制要求,进行评价。建筑群是指位置毗邻、功能相同、权属相同、技术体系相同(相近)的两个及以上单体建筑组成的群体。常见的建筑群有住宅建筑群、办公建筑群。当对建筑群进行绿色设计时,可先对各单体建筑进行评价,得到各单体建筑的总性能指数,再按各单体建筑的建筑面积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建筑群的总性能指数,最后按建筑群的总性能指数确定建筑群的绿色性能化等级。无论对象为单栋建筑或建筑群,计算系统性、整体性指标时,边界应选取合理、口径一致,一般以城市道路完整围合的最小用地面积为宜,如最小规模的城市居住区即城市道路围合的居住街坊(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规定的居住街坊规模)或城市道路围合、由公共建筑群构成的城市街坊。3.0.5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过程中应以共享、平衡为核心,通过优化流程、增加内涵、创新方法实现集成设计,全面审视、综合权衡设计中每个环节涉及的内容,以集成工作模式为业主、工程师和项目其他关系人创造共享平台,使技术资源得到高效利用。建筑设计是共享参与权的过程,设计的全过程要体现权利和资源的共享,关系人共同参与设计。实现共享的基本方法是平衡,没有平衡的共享可能会造成混乱。平衡是绿色设计的根本,是需求、资源、环境、经济等因素之间的综合选择。要求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改变传统设计思想,全面引入绿色理念,结合建筑所在地的特定气候、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并将其融合在设计方法中。集成包括集成的工作模式和技术体系。集成工作模式衔接业主、使用者和设计师,共享设计需求、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不同专业的设计师通过调研、讨论、交流的方式在设计全过程捕捉和理解业主和(或)使用者的需求,共同完成创作和设计,同时达到技术体系的优化和集成。108

119绿色设计强调全过程控制,各专业在建筑设计的每个阶段都应参与讨论、设计与研究。3.0.6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建筑的实现手段更趋多样化,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和适宜技术促进了绿色建筑综合效益的提高,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因此,在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前提下,绿色建筑设计鼓励结合项目特征在设计方法、新技术利用与系统整合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如:1有条件时,优先采用被动式技术手段实现节约化的设计目标;2通过精细化设计提升常规技术与产品的功能;3新技术应用应进行适宜性分析;4设计阶段宜定量分析并预测建筑建成后的运行状况,并设置监测系统;5各专业宜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协同设计。当然,在设计创新的同时,应保证建筑整体功能的合理落实,同时确保结构、消防等基本安全要求。3.0.7在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过程中,为促进技术与产品的进步,在满足适宜性的前提条件下,鼓励使用“四新”技术和产品,不得采用国家、安徽省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建筑材料及制品。3.0.8《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由安徽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第八条提出:“设区的市、县(市)、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应当按照不低于基本级绿色建筑标准等级进行建设。大型公共建筑以及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应当按照一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等级进行建设。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以规定执行更高的绿色建筑标准等级”,本条将《条例》中的强制性要求列入。由于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已经充分结合了《绿色建筑评价109

120标准》GB/T50378-2019等标准,将绿色建筑评价的技术要求进行等价衔接,并转化成了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故按照本标准设计的绿色建筑,能够满足相应星级的绿色建筑评价要求。在进行绿色设计时,建筑设计采用的技术措施至少应符合本标准各专业章节中一般规定和基本设计的要求,各专业章节中一般规定和基本设计的条文来源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的控制项或各专业设计规范、标准的强制性条文,除不适用的情况外,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必须满足,这是底线要求;对于政府投资或者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大于二万平方米的公共建筑以及其它高星级建筑,至少应符合本标准各专业章节中一般规定和基本设计的要求外,还应按照绿色建筑等级要求和项目实际情况可选择满足一般设计的条款。当然,鼓励设计时采用更高星级的设计要求进行设计。3.0.9本条是依据《安徽省绿色建筑条例》第二十八条的要求编制的,旨在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应用,具体应根据各地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对于暂时没有编制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地区,依据《安徽省绿色建筑条例》第二十八条要求至少要做到:公共机构办公建筑和政府投资的其他公共建筑应当优先应用装配式建造等新型建筑工业化技术。建筑设计应根据《安徽省绿色建筑条例》和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要求,遵循建筑工业化设计原则,对居住建筑、宾馆建筑、办公建筑等适宜标准化的建筑类型或建筑中的建筑部品、建筑构件等宜进行建筑标准化设计。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以构件预制化生产、装配式施工为生产方式,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全寿命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3.0.10本条提出的设计要求是依据《安徽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的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提出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是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支撑技术。110

121BIM是在CAD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维模型信息集成技术。BIM是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能使设计人员和工程人员能够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应对,实现数据共享并协同工作。BIM技术支持建筑工程全寿命期的信息管理和应用。在建筑工程建设的各阶段支持基于BIM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可以极大地提升建筑工程信息化整体水平,工程建设各阶段、各专业之间的协作配合可以在更高层次上充分利用各自资源,有效地避免由于数据不通畅带来的重复性劳动,大大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并显著降低成本。从绿色设计角度上来说,应根据地方的相关规定完成全装修设计工作。建筑全装修交付能够有效杜绝擅自改变房屋结构等“乱装修”现象,保证建筑安全,避免能源和材料浪费,降低装修成本,节约项目时间,减少室内装修污染及装修带来的环境污染,并避免装修扰民,更加符合现阶段人民对于健康、环保和经济性的要求,对于积极推进绿色建筑实施具有重要的作用。全装修设计要求建筑内部墙面、顶面、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施安装到位。3.0.12民用建筑绿色设计应包括设计策划、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应针对项目的不同特点综合考虑建筑安全,耐久,经济,美观,适用等因素,进行绿色设计策划,确定合理的定位目标,在方案和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文件中,绿色设计内容应对采用的各项技术进行比较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在施工图设计文件中的绿色设计内容应能指导施工人员以及使用者在项目的施工、运营管理阶段进行有效落实。111

1224绿色策划与设计流程4.1一般规定4.1.1在项目策划阶段或可研阶段,应根据需求进行绿色设计策划,编制绿色设计策划书,或在可研报告中编制绿色设计策划专篇。4.1.2民用建筑绿色策划的目标是明确项目在绿色性能和功能的各方面的方向性定位,贯彻相应的规划要求,给出主要控制性指标。绿色策划为绿色设计指明方向,针对不同的项目,因地制宜地提出绿色设计目标,制定绿色建筑实施的技术路线,将适宜的绿色建筑技术运用到项目全寿命期内,通过成本与效益对比分析,以求达到预期的目标。4.1.3绿色设计是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基础上,实现建筑全寿命期内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绿色建筑的策划不应仅停留在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提出的绿色建筑技术措施,是为了落实在运营管理阶段同步策划建筑设计和运营管理的绿色技术措施,通过设计解决运营管理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为运营管理打下基础,应避免“贴标”式的绿色策划。4.2策划内容4.2.1建筑设计是建筑全寿命期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它主导了后续建筑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方案设计阶段又是建筑设计的首要环节,对后续设计具有主导作用。如果在设计的后期才开始绿色建筑设计,很容易陷入简单的产品和技术的堆砌,并不得不以高成本、低效益作为代价。112

123设计策划是对建筑设计进行定义的阶段,是发现并提出问题的阶段,而建筑设计就是解决策划所提问题并确定设计方案的阶段。所以设计策划是研究建设项目的设计依据,策划的结论规定或论证了项目的设计规模、性质、内容和尺度;不同的策划结论,会对同样项目带来不同的设计思想甚至空间内容,甚至建成之后会引发人们在使用方式、价值观念、经济模式上的变更以及新文化的创造。因此,在建筑设计之前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策划是很有必要的。在设计的前期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策划,可以通过统筹考虑项目自身的特点和绿色建筑的理念,在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性的统筹对比和优化的基础上,达到合理控制成本、实现各项指标的目的。绿色设计前期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项目所处的自然环境、建设环境(能源、资源、基础设施)、市场环境以及建筑环境等,结合安徽省政策环境与宏观经济环境,确定项目的定位和绿色目标。资源量的可用性评估包括资源的供应总量和瞬时供应量,温度、流量等参数与使用要求之间的满足度等。绿色建筑策划应体现各专业之间的协同配合,宜由建筑专业统筹协调各相关专业(包括场地规划与总平面设计、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暖通空调设计、给排水设计、电气设计、智能化设计、室内装饰装修设计以及景观设计等)进行室内外环境综合分析、能源利用综合分析、水资源综合利用分析等。这些内容是绿色策划的重要内容,是绿色设计区别传统设计的标志之一。绿色设计在策划阶段的基本流程如图所示。4.2.1~4.2.6绿色策划的成果应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避免空中楼阁。绿色建筑策划应成为方案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对于建筑形态、空间、材料、结构形式、机电系统及经济性,构成重要的依据。本条所列的策划内容也是策划工作的基本流程。113

124图1114

125因为绿色建筑涵盖了建筑的各个方面,而且强调设计和技术的整合性,对项目自身特点和要求的分析应力求全面,包括社会、环境、人、技术等各个层面。在绿色建筑策划阶段,可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如规划、经济条件、项目定位等进行策划。绿色建筑指标包括性能指标和功能指标,策划定位中应结合项目特点制定合理的绿色建筑指标。绿色策划宜在方案设计阶段开始前分专业编制,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明确需采用符合区域条件和建筑特点的主要绿色建筑技术,选用有利用自然采光、通风的建筑布局,并应注重卫生安全方面的设计措施;选择对环境影响小、资源消耗低、材料利用率高和适合工业化建造的结构体系;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采用合理的水处理技术与设施;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确定合理的供暖通风空调系统、供配电系统和照明系统,通风及空调系统在合理经济的情况下宜做适当的条件预留以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应满足健康环保的指标要求,选用绿色环保的装饰材料,并提高装饰装修材料耐久性;结合场地内的植物资源,选择有利环境生态、满足安全与人性化的景观系统。从设计策略到技术路线再到技术选择,绿色设计是逐步深化的过程。Ⅰ建筑专业策划a前期调研应对场地条件、区域资源等进行调研,包括下列内容:1场地条件调研应包括:对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周边物理和生态环境、道路交通、人流、公共服务设施、绿地构成和市政基础设施等规划条件进行分析。提出远离污染源,保证日照条件,促进自然通风,满足公共交通,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场地声、光、热物理环境的技术措施;2区域资源调研应包括:对场地可再生能源可利用情况115

126及建筑自身节能需求进行分析,以确认符合区域条件及建筑特点的能源利用节约方案。b建筑专业策划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结合项目自身特点及资源条件,选用绿色建筑技术的对策分析;2远离污染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3场地总平面的竖向设计及透水地面和控制场地雨水外排总量的规划;4改善室外声、光、热、风环境质量的措施及指标;5地下空间的合理利用;6公共交通及场地内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规划;7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措施及指标;8可再生能源的利用;9绿色建材的利用;10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措施;11建筑遮阳的技术分析和形式;12保证室内环境质量的措施及指标。Ⅱ结构专业策划1前期调研应对项目所在地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地基变形要求、地基处理方案等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上部建筑对地基的适应程度和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2应根据建筑特点,对结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与分析,选择结构安全、对环境影响小、资源消耗低、材料利用率高、耐久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充分考虑节省材料、施工便捷、环境保护等措施;3当具备经济、技术条件时,宜全部或部分采用可工业化建造的建筑结构体系。结构专业策划应包括下列内容:1)设计使用年限;116

1272)地基基础设计方案;3)结构选型及相适应的材料;4)高强度结构材料的应用;5)高耐久性建筑结构材料的应用。Ⅲ给排水专业策划1前期调研应对区域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遵循低质低用、高质高用的用水原则,对区域用水水量和水质进行估算与评价,合理规划和利用水资源。应采用合理的水处理技术与设施,提高非传统水资源循环利用率;2给排水专业策划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配合建筑专业合理规划场地雨水径流,利用场地空间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通过雨水入渗、调蓄和回用等措施,实现开发后场地雨水的年径流总量和年径流污染控制;2的建筑与小区应进行海绵城市2)用地面积大于20000m设计规划;3)制定雨水、河道水、再生水等非传统水源的综合利用方案;4)合理规划给排水系统设计,建筑结构宜与给排水管线分离;5)住宅套内卫生间宜采用同层排水;6)当生活热水供应采用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或余热、废热时,应与建筑、暖通等相关专业配合制定综合利用方案,合理配置辅助加热系统。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得对周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3应配合相关专业合理规划人工景观水体规模,景观补水不应采用市政自来水或地下井水。Ⅳ暖通空调专业策划前期调研应包括下列内容:117

1281项目所在地的常规能源供应情况,可供利用的余热(或废热)等能源资源条件;2适用的电力价格,当地电力供应部门能否给予分时电价等优惠政策;3适用的燃气价格,当地燃气供应部门能否给予优惠气价等政策,燃气参数及供应能力;4可供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条件,包括项目场地与周边的可利用地表水资源、地埋管场地资源和其他可利用资源;5国家、安徽省政府对公共建筑采用分布式供能系统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奖励、补贴政策。4.1.19暖通空调专业策划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空调冷热源形式;2输配方式、末端系统形式及区域划分;3设备与材料的安全耐久性规定;4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质量指标;5便利生活的计量与控制要求;6适用的资源节约及节能技术措施;7宜居的室外物理环境及污染源控制措施;8能否采用能量回收系统的技术合理性分析;9是否适合采用蓄能空调系统、分布式供能系统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等的可行性分析。Ⅴ电气专业a前期调研应对项目实施太阳能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可行性进行调查分析。c电气专业策划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确定合理的供配电系统并合理选择配变电所的设置位置及数量,优先选择符合功能要求的节能环保型电气设备及节能控制措施;2合理应用电气节能技术;118

1293合理选择节能光源、灯具及其附件和照明控制方式,满足功能需求和照明技术指标;4对场地内的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进行评估,当技术、经济合理时,宜将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冷热电联供等作为补充电力能源;5根据建筑功能、归属和运营等情况,建立建筑能耗计量管理系统,实现对水、电力、燃气、燃油、冷热源、可再生能源及其他用能类型的分类、分区、分户计量,对动力设备、照明与插座、空调、特殊用电等系统的用电能耗进行分项计量;6合理设置建筑智能化系统,评估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的可行性;7停车库(场)应具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具备充电设施的安装条件。Ⅵ景观专业策划a场地景观环境专业调研应包括:1对项目场地现有地形、水系、现有树木等进行调查,遵循因地制宜,做到与场地建筑群体、道路相协调;2充分研究上位规划条件、建筑布局、建筑风格以及场地内原有生物资源、地形、水系和植被等条件;3调研当地政府对海绵城市的要求,结合项目条件制定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目标。b景观环境专业策划方案应包括下列内容:1场地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景观设计策略;2景观场地功能布置分析;3景观环境安全分析;4适用于当地气候的植物品种分析及选择;5选择适应区域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本地植物,合理配植,合理采用复层绿化、屋顶绿化及垂直绿化方式;6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合理119

130规划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透水铺装、人工水景等调蓄入渗雨水设施;7合理采用节水灌溉的方式;8室外夜景照明合理采用防止光污染的控制措施。4.3绿色设计流程4.3.1~4.3.3民用建筑工程的设计程序一般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大的阶段。方案设计按照设计深度和要求的不同,一般又可以分为三种或三个阶段:概念设计(方案前期咨询与策划设计)、方案设计(包含方案投标设计)、方案深化设计。绿色设计应明确最终设计成果文件要求,包括绿色设计说明、相关图纸、分析报告及相关计算。项目建议书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工程建设项目前期策划阶段的任务。方案设计(概念设计、投标设计、报批实施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各设计阶段绿色建筑设计文件内容要求。条文编制根据江苏省各地的规划审查要求、设计审查要求,明确各设计阶段的绿色设计文件要求。图2以常规设计流程为基础的绿色设计流程120

1314.4绿色设计文件4.4.1绿色建筑的建设流程如图建设阶段工作内容设计成果1.1确定设计团队及参与专业t含绿色建筑设计说明〉4施工回设计4、施工图设计l(~,专业配青完成初步设计〉{含各专业深化设计困纸.并位明对施工5、重量色施工|5绿也施工和运营管理的【号I.~苦与配合施工单位.选衍籍也施工)技术要求)6、运行阶段6运仔阶段《遮行回访.了解遮辄运行阶段的相关拥标}7、建筑拆除7建筑拆除(j!>j建筑可循环利用部卦遍仔利用}图3绿色建筑建设流程121

1324.4.2项目建议书中的绿色建筑专篇宜单独成章。4.4.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绿色建筑专篇宜单独成章。4.4.4项目方案设计文件中绿色建筑专篇宜为设计说明的格式,可和设计说明组合在一起,但应单独成章。绿色建筑专篇除完整地论述项目绿色设计的目标、思路及技术路线、策略选择外,应对是否满足规划的相关要求以及如何达到这些要求有所论述。方案设计应和绿色建筑策划有所呼应,应满足规划主管部门下达的相关绿色建筑规划要求。项目方案报批文件中绿色建筑专篇宜为设计说明的格式,可和设计说明组合在一起,但应单独成章。绿色建筑专篇除完整地论述项目绿色设计的目标、思路及技术路线、策略选择外,应对是否满足规划的相关要求以及如何达到这些要求有所论述。4.4.5对于确立绿色建筑定位目标的建筑项目,绿色设计应作为初步设计中专项设计内容之一。在初步设计中,由建筑专业牵头,汇总各专业的技术措施,统一编制绿色设计专篇。本阶段的绿色设计专篇,可为业主或开发商施工招标和主要设备采购提供技术依据。绿色设计专篇与节能设计专篇侧重点不同,在绿色设计专篇中,节能设计只是其中一项技术,更多具体细节需在节能设计专篇中展开。初步设计审查重点审查绿色建筑技术在各个专业图纸上的体现和落实,避免绿色建筑初步设计说明专篇技术要点与设计图纸内容脱节或相背离。4.4.6绿色设计专篇是对项目绿色设计策划和各阶段文本中绿色设计专篇的延续和具体体现,它们对于绿色建筑设计图纸的基本要求应该是一致的。绿色设计专篇作为居住建筑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面表达项目各专业图纸所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和产品的核心文件,其能否有效得以落实,直接关系到建设项目的绿色建筑设计目标能够实现。因此,绿色设计专篇应基于项目的绿色建筑等级,选择满足等级所要求的绿122

133色建筑技术和产品,并进行逐一、详细说明。绿色设计专篇应分专业进行编写,由各专业分别进行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专业设计说明中,也就是说,传统做法上的各专业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说明中应单独增加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的内容。绿色建筑设计专篇的内容应能和各专业设计图纸逐一对应。施工图设计阶段,各专业应结合各自独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按专业编制专项说明,明确各专业设计应落实的技术措施和施工要求,明确为项目建成后运营管理中预留的管线和设施及使用要求。本条中提出的绿色施工和运营管理要求是站在设计立场,要求施工方和管理方注意的事项,不要随意修改相关设计。4.4.7绿色设计应明确最终设计成果文件要求,包括绿色设计说明、相关图纸、分析报告及相关计算。各专业的绿色建筑设计专篇中,应明确绿色技术措施和产品,应附有相应的设计计算书或技术论证报告,应明确材料、部品、部件、设备的技术指标要求、质量要求,应明确相关工艺、工法的要求和施工安装要求。建筑节能在我省执行多年,取得显著成效,其中节能设计专篇对建筑节能设计环节的质量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主管部门组织的专项建筑节能执行情况检查中发现,一部分项目因各方面原因,出现节能专篇与设计图纸中相应的构造做法不一致的现象,导致实施效果无法保证。鉴于此,为避免绿色设计专篇的内容浮于形式,客观上要求绿色建筑初步设计图纸和施工图必须明确相关做法、构造措施和设备性能表,并与绿色设计专篇的内容一一对应。施工图审查单位在进行绿色建筑项目的设计审查时,应对绿色设计专篇与施工图中相关做法、构造大样和设备表等进行仔细核对。4.4.8计算机模拟软件种类多,且对软件使用者有一定的要求,除了进行计算外,更重要的是应对计算结果进行专业的分123

134析。本条列出了建筑自然通风、采光、日照、建筑声环境等常用的几类模拟分析的基本要求,主要是从计算的过程及计算结果的合理性、专业性等多方面进行把控。期望通过模拟结果的全面分析,对建筑布局、建筑形体、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等的优化起到辅助引导作用,强化被动式设计和适宜技术的应用,并提升其实施效果。1绿色建筑各设计阶段计算模拟分析报告,应符合下列要求:1)方案阶段应提供场地日照、场地风环境、场地声环境等模拟分析报告;2)初步设计应提供场地及建筑物日照、场地风环境、场地声环境、场地遮阴率,室内声环境、室内光环境等模拟分析报告;3)施工图设计应提供场地及建筑物日照、场地风环境、场地声环境、场地遮阴率,室内声环境、室内光环境、室内风环境等模拟分析报告。2计算机模拟分析报告相关要求如下:1)自然通风模拟分析应包括工程概况、计算依据及计算软件、当地风环境模拟条件、分析方法、几何模型、湍流模型、边界条件、分析工况、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图、室内风环境模拟分析图、分析结论;2)自然采光模拟分析应包括工程概况、计算依据及计算软件、当地光气候条件及计算条件、几何模型、参数设置、自然采光模拟、主要功能房间采光模拟分析图、分析结论等;3)建筑日照分析应包括工程概况、计算依据及计算软件、计算条件、日照技术要求、日照模型、日照时数模拟分析图、分析结论等;4)建筑声环境分析应包括工程概况、计算依据及计算软件、声环境技术要求、几何模型、边界条件、声环境模拟124

135分析图、分析结论等;5)热岛效应、建筑照明质量等其它方面的模拟优化技术分析应至少包括工程概况、计算依据及计算软件、几何模型、相关模拟分析图表、分析结论等内容。125

1365规划设计5.1一般规定5.1.1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应在安徽省各地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绿建相关内容的规划,应满足绿色生态城市发展规划、绿色建筑建设规划、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等相关专项规划提出的绿色发展控制要求,深化、细化技术措施。建筑项目应依据所在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发的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及其设计条件提出的控制要求,采取合理的绿色设计技术措施,满足工程建设项目的总体要求(如容积率、绿地率、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控制指标),进行绿色设计。5.1.2绿色建筑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地按照当地和场地内外的自然条件和资源、现状和规划条件以及项目自身特点进行设计,采用适宜的技术和措施,降低资源消耗和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良好环境,强调技术的本土适宜性。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控制各类不利因素,有效利用对建筑和人的有利因素,以实现具地域特色的绿色建筑设计。5.1.3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城市节约集约用地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开发地下空间,与地上建筑及其他城市空间相结合,统一规划,同时兼顾海绵城市及场地雨水规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充分考虑地下空间多功能利用的可能,并与住区、商业交通系统或城市交通系统有效连接,有效提高地下空间的使用率。5.2基本设计Ⅲ规划与建筑布局5.2.6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对生活舒适程度的要求也126

137在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已越来越多采用夏季空调、冬季采暖等方式来提高冬夏季室内热环境质量。通过计算机模拟优化建筑布局,强化建筑气候设计,做好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设计等技术手段,使冬季获得足够的日照并避开主导风向,夏季能够利用自然通风并减少太阳热辐射,改善场地的微气候环境,从而降低建筑使用能耗,这是被动式策略的重要方面。5.2.7应按照建筑所处地区的热工分区的气候特点确定建筑的最佳朝向或适宜朝向,改善建筑的日照、天然采光、自然通风、遮阳、防寒等基本条件。建筑室内的日照环境直接影响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和居住生活质量。居住建筑以及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中小学、医院、疗养院等公共建筑的日照标准都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它会使建筑布局、间距和建筑设计产生很大变化。对于周边建筑,现行标准对其日照标准有量化要求的,可以通过模拟计算判断是否对其日照标准造成了影响;对于周边的非住宅建筑,若现行设计标准对其日照标准没有量化的要求,则只要其满足控制性详规即可判断达标。5.2.8合理控制建设强度,场地资源利用强度应小于或等于环境承载力。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空下,区域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的阈值,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以及人口、交通、能源、经济等各个系统的生态阈值。环境承载力是环境系统的客观属性,具有客观性、可变性、可控性的特点,可以通过人类活动的方向、强度、规模来反映。1新建区域避免低密度的蔓延式开发,在相同容积率的情况下,鼓励适当高强度的集约式开发,保持一定的建筑高度,减少建筑占地面积;2考虑到尽量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应适当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及辐射范围用地的利用强度,城区轨道车站周边特殊区域的容积率、建筑密度一般按照当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的127

138要求执行,如确有需要突破该规定中的控制指标,经专题论证可合理变化。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规划设计应与地上建筑及其他相关城市空间紧密结合,提高土地综合利用效率,人行地下通道、轨道车站通道宜与建筑物合理连接。新建区域避免低密度的蔓延式开发,在相同容积率的情况下,鼓励适当高强度的集约式开发,保持一定的建筑高度,减少建筑占地面积。5.2.9总平面规划中应注意噪声源及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合理布局,注意不把噪声敏感性高的居住建筑和有声环境要求高的公共建筑安排在临近交通干道的位置,同时确保不会受到固定噪声源的干扰。应通过对建筑朝向、位置及开口的合理布置,降低所受外部环境噪声影响。临街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室内声环境应符合现行国标《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T50118中规定的室内噪声标准。应采用适当的隔离或降噪措施,如道路声屏障、低噪声路面、绿化降噪、限制重载车通行等隔离和降噪措施,减少环境噪声干扰。对于可能产生噪声干扰的固定的设备噪声源,应采取隔声和消声措施,降低其环境噪声。当拟建噪声敏感建筑不能避开临近交通干线,或不能远离固定的设备噪声源时,应采取措施来降低噪声干扰。5.2.10城市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八类设施。它是满足居民基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所需的设施,也是保证居民生活居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布局配置时应考虑周边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既有现状,避免重复建设。居住区500米范围内宜具备上述八类设施,公共建筑区宜具备城市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六大类设施。同时,公共服务设施应考虑残障人士的使用问题,在规划区内的建筑、道路车站、文教医疗、园林广场等公128

139共设施中,无障碍设施率用应达到100%。此外,城市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还应与公交系统、步行系统和公共开放空间结合,提升服务设施的便捷性和人居空间的舒适性。5.2.12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对策。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紧密结合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优化公交线网,合理确定公交站点覆盖率和公交网线覆盖率,从而达成每500米范围内公交站点全覆盖的目标。场地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场地内人们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是衡量场地环境质量和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便于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和地方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的相关规定,在场地规划中应注重场地主要出入口的设置及与城市交通网络的有机联系。倡导以步行、公交为主的出行模式,但必须重视其主要出入口的设置方位,接近公交站点,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应不超过500m,且应至少有2个沿不同道路的主要出入口满足此要求。在旧区更新地区,道路网规划还应与市政条件相结合,并综合考虑地面建筑和地下空间的联系。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原有街道,应予以保留和利用,延续城市特色文脉和空间肌理。5.2.13本条旨在设计场地内部舒适与功能完善的步行系统。设计过程中应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首先应满足便利、安全的基本条件,其次综合考虑遮阴、休憩、排水、防滑等要求,提高步行交通的开放性和居民出行效率,促进社交,创造人性化的交通网络。5.2.14静态交通系统是整个交通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静态交通系统是相对于动态交通系统而言的。本导则所提静态交通重点考虑的是停车场及出租车落客区、电动车充电等问题。公共停车场可以采用地面、地下、停车楼、立体停车库等形式,鼓励采用地下停车库和立体停车库。建设项目配建停车场129

140(库)的停车位指标按照《合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地方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的要求执行。5.3一般设计Ⅲ规划与建筑布局5.3.3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的相关规定,城市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八类设施。它是满足居民基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所需的设施,也是保证居民生活居住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布局配置时应考虑周边地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既有现状,避免重复建设。居住区500米范围内宜具备上述八类设施,公共建筑区宜具备城市行政办公、文化、教育科研、体育、医疗卫生和社会福利等六大类设施。同时,公共服务设施应考虑残障人士的使用问题,在规划区内的建筑、道路车站、文教医疗、园林广场等公共设施中,无障碍设施率用应达到100%。此外,城市配套公共服务设施还应与公交系统、步行系统和公共开放空间结合,提升服务设施的便捷性和人居空间的舒适性。5.3.4为体现城镇独有的地形特征,塑造城镇特色风貌,提升整体形象,提出对公共空间的规划布局要求。广场、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是市民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关系城市空间品质和宜居度。通过规划构建市级、区级、社区级等不同等级的公共空间,形成层次合理、面向公众开放、使用便捷的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同时,为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品质,应结合用地条件,适当集中布局。考虑使用率、安全性、可达性等因素,公共空间应与城市道路相连接,并有保证市民安全、便捷到达的交通联系,便于使用和疏散。公共空间规划还应确保其周边建设项目的建筑布局、建筑风貌、建筑高度、天际轮廓线等与公共空间在景观风貌上协调130

141统一。5.3.5场地内可绿化用地包括绿地、公共活动场地、停车场、生态水景、生态湿地、建筑立面、平台和屋顶等。居住建筑的绿地率以及公共绿地的数量是衡量住区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相关条文,并考虑到新建住区按地方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的相关要求,新建住区绿地率提高至40%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做到的。对于公共建筑,为保障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提高服务质量,每个城市对城市中不同地段或不同性质的公共设施建设项目,都制定有相应的绿地管理控制要求,因此本条鼓励公共建筑项目优化建筑布局提供更多的绿化用地或绿化广场,创造更加宜人的公共空间;鼓励绿地或绿化广场设置休憩、娱乐等设施并向或定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以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空间。乡土植物,指本地区原有天然分布或长期生长于本地、适应本地自然条件并融入本地自然生态系统的植物。植物种类的选择与当地气候条件有关,如温度、湿度、降雨量等;还与场地种植条件有关,如原土场地条件、地下工程上方的覆土场地厚度、种植方式、种植位置等。就种植位置而言,垂直绿化植物材料的选择应考虑不同习性的攀援植物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需要,结合攀援植物的观赏效果和功能要求进行设计,并创造满足其生长的条件。屋顶绿化的植物选择应根据屋顶绿化形式,选择维护成本较低、适应屋顶环境的植物材料;生态水景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应根据场地微气候条件,选择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的植物。种植设计应满足场地使用功能的要求。如室外活动场地宜选用高大乔木,枝下净空不低于2.2米,且夏季乔木庇荫面积宜大于活动范围的50%;停车场宜选用高大乔木庇荫,树木种植间距应满足车位、通道、转弯、回车半径的要求,场地内种131

142植池宽度应大于1.5米,并应设置保护措施。种植设计应满足安全距离的要求。如植物种植位置与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和地下管线、高压线等设施的距离应符合相关要求。种植设计应满足绿化效果的要求。如集中绿地应栽植多种类型植物,采用乔、灌、草复层绿化。绿化系统的生态功能指遮荫、防噪、防风、滞尘、净化空气、固定二氧化碳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植物指易产生飞絮、有异味、有毒、有刺等植物。Ⅳ交通组织与交通规划5.3.7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对策。控制性详细规划应紧密结合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优化公交线网,合理确定公交站点覆盖率和公交网线覆盖率,从而达成每500米范围内公交站点全覆盖的目标。场地出入口的设置方便场地内人们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是衡量场地环境质量和体现以人为本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便于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城市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的相关规定,在场地规划中应注重场地主要出入口的设置及与城市交通网络的有机联系。倡导以步行、公交为主的出行模式,但必须重视其主要出入口的设置方位,接近公交站点,场地出入口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应不超过500m,且应至少有2个沿不同道路的主要出入口满足此要求。在旧区更新地区,道路网规划还应与市政条件相结合,并综合考虑地面建筑和地下空间的联系。对于具有历史价值的原有街道,应予以保留和利用,延续城市特色文脉和空间肌理。5.3.8场地内部交通设计包括车行系统和以步行、自行车道路网为主的慢行系统,并与城市交通系统连接,形成完整的城市交通系统。自行车道路网由车行道路两侧的自行车道或自132

143行车专用道路组成,应保证自行车可以连续行驶,为绿色出行提供便利。为避免车行系统与慢行系统交叉,保证人员安全,提倡地下车库出入口尽量设置在靠近场地出入口附近,车行量较大的车行流线尽量与有室内声环境要求的建筑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应采取措施,避免对住宅等建筑产生夜间灯光干扰,提供安静舒适的工作与休息环境。133

1446建筑设计6.1一般规定6.1.1鼓励优先采用被动式设计方法,倡导建筑形体与空间布局的优化设计,充分利用场地现有的自然资源,采用合理的保温、隔热等节能措施,来减少建筑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6.1.2建筑朝向的选择,涉及到当地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建筑用地情况等,应综合考虑。在节约用地的前提下,要满足冬季能争取较多的日照,夏季避免过多的日照,并有利于自然通风的要求。建筑朝向应结合各种设计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合理的范围,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要求。安徽省各地的建筑适宜朝向为南向或接近南向,不宜朝向为西向和西北向。建筑朝向还应考虑可迎纳有利的局部地形风,例如水陆风等。建筑朝向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无法做到所有房间均处于最佳或适宜朝向。对朝向不佳的房间可增加以下的补偿措施:1将次要房间放在西面,或者适当加大西向房间的进深;2在西侧设置进深较大的阳台、减小西窗面积、设置遮阳设施或在西窗外种植枝大叶茂的落叶乔木;3住宅避免纯朝西户的出现,并组织好穿堂风,利用晚间通风带走室内余热。6.1.3为适应预期的功能变化,设计时应选择适宜的开间和层高,并应尽可能采用轻质内隔墙。公共建筑宜考虑使用功能、使用人数和使用方式的未来变化,满足预期的需求。居住建筑宜考虑如下预期使用变化:1家庭人口的预期变化,包括人数及构成的变化;2考虑住户的不同需求,可以对室内空间进行灵活分隔。134

1456.1.4建筑是一个地区传统文化同地域环境特色相结合的产物,是当地历史文脉及风俗传统的重要载体。因地制宜采用具有地区特色的建筑设计原则和手法,传承传统建筑风貌,体现地域传统建筑特色,更好的融入当地环境,也可以有效降低建筑造价及运输成本。6.1.5有些建筑由于体型过于追求形式新异,造成结构不合理、空间浪费或构造过于复杂等情况,引起建造材料大量增加或运营费用过高。这些做法不符合建筑的绿色设计的原则,应该在绿色设计中避免。为片面追求美观而以巨大的资源消耗为代价,不符合建筑的绿色设计的基本理念。在设计中应减少非功能性纯装饰构件的应用,控制采用造型要素中没有功能作用的装饰构件。绿色建筑中常常设有具有改善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建筑遮阳等功能的构件,以及在屋顶或外墙设置的太阳能集热器、光伏组件、立体绿化及各种室外机位等,对改善室内环境和降低建筑能耗有重要的作用。这些构件应在建筑设计时与建筑造型和立面进行一体化集成设计,利用功能构件作为建筑造型的语言,在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表达丰富的美学效果,并节约大量的资源。同时,这些功能构件和设备的设置还应满足建筑功能、安全疏散及安装、检修与维护等要求。6.1.7模数协调是标准化的基础,标准化是建筑工业化的根本,建筑的标准化应该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满足不同设计单位、生产厂家、建设单位能在统一平台上共同完成建筑的工业化建造。不按照模数设计,尺度种类过多,就难以进行工业化的生产,对应的模数协调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工业化应遵循《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住宅厨房家具及厨房设备模数系列》等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房屋的建筑、结构、设备等设计宜参考模数设计原则,并协调部件及各功能部位与主体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强化建筑模数协调的推广应用将有利于推动建筑工业化快速发展。135

146标准化设计不仅应包括平面设计,而且应包括建筑构件、建筑部品的设计,这些是建筑部品工业化生产、安装的至关重要的前提。住宅、宾馆等建筑的相当数量的房间平面、功能、装修相同或相近,对于这些类型的建筑宜进行标准化设计。应对平面空间、建筑构件、建筑部品等进行标准化、系列化设计,以便进行工业化生产和现场安装。6.1.8绿色建筑设计强调以定量化分析与评估为前提,提倡在规划设计阶段对建筑朝向、方位、体形、自然通风、日照与自然采光、围护结构节能、声环境、热环境等多种建筑性能和物理环境进行定量化分析、评估与优化。定量化分析可通过计算机模拟、模型实验或现场检测等手段来完成。6.1.11建筑中休息空间、交往空间、会议设施、健身设施等的共享,在形式与业态上与周边互补,便于使用并有效地提高空间的利用效率,还应通过精心设计,减少过多的大厅、走廊、交通等辅助空间的面积,节约建设成本及对资源的消耗。公共服务功能设施向社会开放共享的方式也具有多种形式可以全时开放,也可根据自身使用情况错时开放。例如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体育运动场、体育馆等,通过科学管理错时向社会公众开放。6.1.12为老年人、行动不便者提供活动场地及相应的服务设施和方便、安全的无障碍的出行环境,营造全龄化友好的生活居住环境是城市建设不容忽略的重要问题。建筑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通行设施、无障碍服务设施、信息无障碍设施等。建筑内公共空间形成连续的无障碍通道,不仅能满足老人的使用需求,同时为行为障碍者、推婴儿车、搬运行李的正常人也能从中得到方便。建筑内的公共空间包括出入口、门厅、走廊、楼梯、电梯等,这些公共空间的无障碍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中的相关规定。136

1476.2基本设计Ⅱ围护结构6.2.1公共建筑的主要功能房间以及住宅建筑的起居室、卧室等主要功能房间,布置在具有良好的日照、采光、自然通风的位置是被动式建筑设计的手法,也是利用自然资源,减少运行能耗的最佳方法。卧室、起居室空间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6,基本可达到采光等级为Ⅳ级的要求,可获得绿色建筑评价的基本得分;若窗地比达到1/5,可以在绿色建筑评价中获得更高的分数。外窗通风开口面积是为了满足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通过自然通风带走污浊空气。开口面积与房间地板面积之比是较为直观的判别量化指标,具有可操作性。6.2.3在平面布局时防止有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空气污染的房间或场所影响主要功能用房和住宅等用房的正常使用,难以避免时,应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6.2.4设备及管道井靠近负荷中心以减少负荷半径,减少损耗,同时在平面布局时防止噪声、振动和电磁辐射等影响主要功能用房和住宅等用房。在设计时应考虑预留检修门、检修通道、扩容空间和更换通道等。6.2.5建议在建筑设计时控制较小的体型系数;在满足室内采光前提下选用较小的窗墙比;选用具有良好围护热工性能的建筑材料等。6.2.6架空楼板及外挑楼板是外围护结构中保温的薄弱部位,应设置保温层并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住宅建筑分户楼板应设置保温隔声层;公共建筑分隔空调与非空调房间的楼板、分层或分区控制空调系统房间之间的楼板以及设置地板采暖系统的楼板应设保温层,其传热系数限值应满足现行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公137

148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5076的相关规定。6.2.7房间内表面长期或经常结露会引起霉变,污染室内的空气。此外,在霉雨季节,由于空气的湿度接近饱和,要彻底避免发生结露现象非常困难。所以本条设定的前提条件是“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一般情况下,短时间的结露并不至于引起霉变。Ⅳ建筑光环境6.2.11有日照需求的建筑单体包括住宅、老年人居住建筑、幼儿园的活动室和寝室、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医院病房及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的居室等,除按照国家及安徽省地方标准的规定满足日照要求外,尚应符合当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6.2.12天然采光直接影响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利用天然光是绿色建筑被动式措施中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有效降低照明能耗和改善室内环境。《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规定了各类建筑房间的采光系数标准值,采光系数标准值是指在规定的室外天然光设计照度下,满足视觉要求时的采光系数值。参考《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安徽省光气候分区全部位于IV区,因此,窗地面积比及采光系数均需乘以1.1的光气候系数。一般情况下,各房间的采光系数与窗地面积比密切相关,因此,可利用窗地面积比的大小调节室内自然采光。住宅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包括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办公、宾馆类建筑主要功能空间不包括储藏室、机房、走廊和楼梯间、卫生间及其他使用率低的附属房间,也不包括不需要阳光的房间。6.2.13天然采光直接影响使用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利用天然光是绿色建筑被动式措施中的重要技术手段,能够有效降低照明能耗和改善室内环境。结合住宅品质提升,本条要求住宅套内至少应有1个卫生138

149间应天然采光,与安徽省《住宅设计标准》的要求保持一致。Ⅴ建筑风环境6.2.14自然通风设计是指在建筑方案中结合气候环境,通过合理的总体布局与单体设计,实现室内良好通风状况的建筑设计方法,是目前最经济、高效的绿色技术措施之一。我省基本为夏热冬冷地区,春秋过渡季节气候适宜,有利于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舒适度。有关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可资利用的自然通风时间一般占全年的30%左右,过渡季节自然通风有效时间最大可达到80%。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优先考虑自然通风设计。将室外风引入室内,需要合理的朝向、室内平面设计、室内空间组织以及通风开口位置、开启方式与大小的精细化设计。1自然通风的效果不仅与开口面积有关,还与通风开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密切相关。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通风开口的位置,尽量使之能有利于形成穿堂风;2窗开启方式的不同对通风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在选用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窗的开启应满足较大洞口率,以保证足够大的面积完成通风目的;有可调整的开启角度,并能有效引导气流;尽量将风引向人体活动高度。开窗位置宜选在周围空气清洁、灰尘较少、室外空气污染小的地方,避免开向噪声较大的地方。6.2.15自然通风可以提高使用者的舒适感,有助于健康,也有助于防控突发疫情。在室外气象条件良好的条件下,加强自然通风还有助于缩短空调设备的运行时间,降低空调能耗。绿色建筑应特别强调自然通风。而建筑能否获取足够的自然通风,与通风开口面积的大小密切相关,应保证外窗有足够的可开启面积,避免大开窗、小开启的外窗形式。外窗可开启面积可按照外窗(玻璃幕墙)开启扇的洞口面积计算。住宅建筑中,当采用自然通风房间外设置阳台时,房间的139

150自然通风开口面积应按阳台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计算,且阳台的自然通风开口面积不应小于自然通风房间面积与阳台地板面积总和的8%。玻璃幕墙也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玻璃幕墙可开启扇的设计应结合安全性与气密性综合考虑。当外窗(玻璃幕墙)可开启面积不满足要求时,可机械辅助通风措施。Ⅵ室内声环境6.2.16随着安徽省建筑、交通运输的发展,机械设施的增多,以及人口密度的增长,噪声问题日益严重,甚至成为污染环境的一大公害。人们每天生活在噪声环境中,对身心造成诸多危害:损害听力、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引发多种疾病,控制室内噪声水平已经成为室内环境设计的重要工作之一。尽管建筑的隔声在技术上基本都可以解决,而且实施难度也不是特别大,但现实设计中却往往不被重视。绿色建筑倡导为人类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为此应依据《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的要求,对各类功能的建筑进行室内环境的隔声降噪设计。外墙、隔墙和门窗的隔声性能指空气声隔声性能;楼板的隔声性能除了空气声隔声性能之外,还包括撞击声隔声性能。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中规定了公共建筑如学校建筑、医院建筑、旅馆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主要功能空间的室内允许噪声级及外墙、隔墙、楼板和门窗隔声性能,其低限标准是隔声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现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9中的控制项要求,鼓励通过优化隔声设计措施,提高隔声性能来达到更高标准的隔声降噪水平。未包含在《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10中的部分公共建筑,如托儿所、幼儿园等在现行《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2019年版)、《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140

151计标准》JGJ4502018等规范中也规定了室内允许噪声级及围护结构的隔声性能要求,设计时应注意执行。6.2.17由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对宿舍相关允许噪声级、空气声隔声性能评价量没有具体规定,所以本条规定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16做出规定。6.2.19由于民用建筑的楼板通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厚度较薄,且质地密实高强,为良好的传递固体声构件,楼面上的人员走动声、拖动桌椅声,以及其他各类固体物撞击产生的撞击声,会对楼下人员的生活、学习、工作造成干扰,长期会影响到身心健康。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愈发强烈,作为绿建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设计中对层间楼板增设隔绝固体声的措施适当其时。安徽省《民用建筑楼面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规程》DB34/T34682019对楼板的计权规范化撞击噪声声压级做出了明确规定,应按此进行设计。Ⅸ安全耐久6.2.30建筑外墙、屋面、门窗、幕墙及外保温等围护结构应满足安全、耐久和防护要求,与建筑主体结构连接可靠,且能适合主体结构在多遇地震及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建筑围护结构防水对于建筑美观、耐久性能、正常使用功能和寿命都有重要影响,因此建筑外墙、建筑外保温系统、屋面、幕墙门窗等还应符合《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建筑幕墙》GB/T21086、《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建筑玻璃点支承装置》JG/T138、《吊挂式玻璃幕墙用吊夹》JG139、《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等现行标准中关于防水材料和防水设计施工的规定。玻璃幕墙、外墙饰面、外墙粉刷及保温层等掉落伤人的现141

152象在国内各个城市都有发生,甚至尚未住人的新建小区也出现瓷砖大面积掉落现象。在建筑间距和道路设计时,除了考虑消防、采光、通风、日照间距等,还需考虑采取避免坠物伤人的措施。由于建筑物外墙钢筋混凝土、填充墙体、水泥砂浆、外贴保温、外墙饰面层及门窗等的热胀冷缩系数不同,建筑设计时虽然采取设墙面变形缝的措施,但受环境温度、湿度及施工质量的影响,各种材料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材料连接界面破坏,出现外墙空鼓,最后导致坠落影响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要求建筑物出入口均设外墙饰面、玻璃幕墙、门窗玻璃意外脱落的防护措施,并与人员通行区域的遮阳、遮风或挡雨措施结合,同时采取建立护栏、利用场地或景观形成可降低坠物风险的缓冲区、隔离带等安全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为加强玻璃幕墙的安全防护工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玻璃幕墙安全防护工作的通知”(建标〔2015〕38号),进一步明确了玻璃幕墙的应用范围和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包括:1新建住宅、党政机关办公楼、医院门诊急诊楼和病房楼、中小学校、托儿所、幼儿园、老年人建筑,不得在二层及以上采用玻璃幕墙;2新建建筑严禁采用全隐框玻璃幕墙。建筑在二层及以上安装玻璃幕墙的,应在幕墙下方周边区域合理设置绿化带或裙房等缓冲区域,也可采用挑檐、防冲击雨篷等防护设施;3玻璃幕墙中空玻璃外片(包括单片玻璃)应采用夹层玻璃、均质钢化玻璃或超白玻璃。外开启扇应有防玻璃脱落的构造措施。6.2.31在发生突发事件时,疏散和救护顺畅非常重要,必须在场地和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对策和措施。建筑应根据其高度、规模、使用功能和耐火等级等因素合理设置安全疏散和避难设施。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位置、数量、宽度及疏散楼梯间的形式,应满足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走廊、疏散通道等应满足现142

153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51143等对安全疏散和避难、应急交通的相关要求。本条重在强调保持通行空间路线畅通、视线清晰,不应有门窗开启扇、消火栓、机电箱等凸向走廊、疏散通道,防止对人员活动、步行交通、消防疏散埋下安全隐患。6.2.33建筑门窗是实现建筑物理性能的极其重要的功能性构件。设计时外门窗应以满足不同气候条件及环境条件下的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为目标,明确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指标和等级,并应符合《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等相关标准的规定。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产品或配件包括:具有安全防护功能的玻璃和具备防夹功能的门窗。参考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用安全玻璃》GB1576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的有关规定以及《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发改运行[2003]2116号)对建筑用安全玻璃使用的建议,人体撞击建筑中的玻璃制品并受到伤害的主要原因是缺少足够的安全防护。为了尽量减少建筑用玻璃制品在受到冲击时对人体造成划伤、割伤等,在建筑中使用玻璃制品时需尽可能地采取下列措施:1选择安全玻璃制品时,充分考虑玻璃的种类、结构、厚度、尺寸,尤其是合理选择安全玻璃制品散弹袋冲击试验的冲击历程和冲击高度级别等;2对关键场所的安全玻璃制品采取必要的其他防护;3关键场所的安全玻璃制品设置容易识别的标识。分隔建筑室内外的玻璃门窗、幕墙、防护栏杆等采用安全玻璃,室内玻璃隔断、玻璃护栏等采用夹胶钢化玻璃以防止自爆伤人。生活中常见的自动门窗、推拉门、旋转门等夹人事故频频发生,尤其是对于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的孩子来说更为危险。因此,对于人流量大、门窗开合频繁的位置,可采用可调力度的闭门器或具有缓冲功能的延时闭门器等措施,防止夹人伤人事故143

154的发生。6.2.34低窗台、阳台、外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楼梯等临空处强化防坠设计有利于降低坠人、坠物伤人风险,采用满足强度、刚度及水平侧推力要求的防护栏杆,适度减少防护栏杆垂直杆件水平净距、安装隐形防盗网等措施,可有效防止坠人、坠物伤人的风险。此外,外窗的安全防护可与纱窗等相结合,既可以防坠物伤人,还可以防蚊防盗。住宅、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其他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防护栏杆均应满足防攀登的构造。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对于防护栏杆垂直杆件水平净距要求不同。根据《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的规定,住宅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的规定,幼儿园、托儿所等垂直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09m。6.2.35地下室天窗、天井、出地面风井、出屋面排气道等临空开口部位同样有坠人、坠物的风险,采用满足强度、刚度及水平侧推力的防护栏杆,可有效防止坠人、坠物伤人的风险。6.2.36建筑出入口平台、坡道,门厅、电梯厅、公共走道等部位楼地面以及厨房、浴室、卫生间等房间楼地面应设置防滑面层,防滑等级不宜低于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Bd、Bw级;建筑室内活动场所采用防滑地面,防滑等级宜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Ad、Aw级;建筑坡道、楼梯踏步防滑等级宜达到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规定的Aa、Aw级,或按水平地面等级提高一级,并采用防滑条等防滑构造技术措施。6.2.37本条对卫生间、浴室等有水房间的防水、防潮进行了规定。为避免水蒸气透过墙体或顶棚,使隔壁房间或住户受潮气影响,导致诸如墙体发霉、破坏装修效果(壁纸脱落、发霉,涂料层起鼓、粉化,地板变形等)等情况发生,要求所有卫生间、浴室墙、地面做防水层,墙面、顶棚均做防潮处理。防水层和防潮层144

155设计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住宅室内防水工程技术规范》JGJ298的规定。6.3一般设计Ⅰ建筑空间布局6.3.1建筑空间布局设计时要充分利用现场自然资源,合理安排建筑的朝向,最大化借用景观资源和自然条件,也是被动式建筑的设计方式。例如(直射或漫射)阳光这一清洁能源,发挥其采光、供暖和杀菌的作用;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降低能耗,提高舒适性。有人员长期停留的房间或场所,在具有良好日照、采光、自然通风的同时,还应具有较好的景观视野。6.3.2采用适宜的建筑面积与容积,控制不必要的高大空间,可有效降低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内部流线简洁明了,能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效率并便于疏散。6.3.3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各种条件的变化,会出现建筑设备更新、平面布置变化、使用人数和使用方式变化等情况。在设计阶段应为这些情况预留变更、改善的余地,考虑建筑全寿命期内的使用需求。具体可采用在室内设置轻质隔墙、隔断,设备布置便于灵活分区,便于设备机器、管道的更新等措施。采用适宜的开间和层高可为以后功能的变化预留一定的弹性,便于平面功能的调整。但过大的层高会带来材料用量的增加,尤其高层建筑的层高需要严格控制。降低层高的手段包括优化结构设计和设备系统设计、不设装饰吊顶等。6.3.4有人员长期停留的房间或场所,具有较好的景观视野有助于使用者心情愉悦,适当加大拥有良好景观视野朝向的开窗面积,以最大化获得景观资源。住宅应确保主卧室或起居室空间中至少有一间能取得较好的朝向,从而能够获得良好的日照、采光、自然通风和景观视野。同时两幢住宅楼居住空间的水平视线距离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避免相互之间的视线干扰,确保住宅居室的隐私性,对提高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145

156健康有着非常重要作用。另外,首层设有居住空间时,应采取减少行人与住户间的相互干扰的措施,外窗窗台高度不宜低于室外地面1.8米。居住空间不宜直接开窗向公共走道,或抬高窗台高度。6.3.5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控制建筑规模与空间体量,设计适宜的建筑层高。室内环境需求相同或功能相近的空间集中布置有利于节材、节地、节能,是绿色设计的核心概念,有利于统筹布置设备管线,减少能源损耗,减少管道材料的使用。同时根据房间声环境要求的不同,对各类房间进行布局和划分,可以达到区域噪声控制的良好效果。6.3.6将室外风引入室内,需要合理的朝向、室内平面设计、室内空间组织以及通风开口位置、开启方式与大小的精细化设计。1自然通风的效果不仅与开口面积有关,还与通风开口之间的相对位置密切相关。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通风开口的位置,尽量使之能有利于形成穿堂风,可采取以下措施:1)利用穿堂风进行自然通风的建筑,其迎风面与夏季主导风向宜成60~90角,且不应小于45角。使进风窗迎向主导风向,排风窗背向主导风向;2)通过建筑造型或窗口设计等措施加强自然通风。增大进、排风窗空气动力系数的差值;3)当由两个和两个以上房间共同组成穿堂通风时,房间的气流流通面积宜大于进排风窗面积;4)由一套住房共同组成穿堂通风时,卧室、起居室应为进风房间,厨房、卫生间应为排风房间。进行建筑造型、窗口设计时,应使厨房、卫生间窗口的空气动力系数小于其他房间窗口的空气动力系数。2固定装修和家具等宜与风向平行布置,减少其对风的阻力,促进空气流通;3在房间内隔墙的上、下部位宜做漏空隔断,或在纵墙上146

157设置中轴旋转窗,可以调节室内气流,有利于房间较低部位的通风;4卫生间、餐厅、地下车库等区域如设置机械排风,并保证负压外,还应注意其取风口和排风口的位置,避免短路或污染;5窗开启方式的不同对通风的影响程度差异较大,在选用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窗的开启应满足较大洞口率,以保证足够大的面积完成通风目的;有可调整的开启角度,并能有效引导气流;尽量将风引向人体活动高度。开窗位置宜选在周围空气清洁、灰尘较少、室外空气污染小的地方,避免开向噪声较大的地方。6.3.8为方便绿色出行及利用公共交通,建筑出入口宜设置与公共交通站点便捷联系的人行通道及自行车道;应设有使用便捷的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及充电设施,且有遮阳防雨和安全防范措施。6.3.9住宅户型的入口空间除满足正常进出通行功能外,还应有满足收纳鞋柜、雨伞、随身包等常用物品的储藏设施,尽量结合玄关设置洗手池和相对独立的消毒空间,以应对疫情带来的防控问题。6.3.10《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疗养院建筑设计标准》JGJ/T402019中均有医用电梯(病床梯)的设置要求,以满足医疗使用要求。《老年人照料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第5.6.4条作为强制性条文明确要求设置担架电梯,以满足在紧急救助情况下为担架抬行病人使用。现行安徽省《住宅设计规范》DB34/T3467规定了每个设置电梯的居住单元应至少设有1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满足紧急运送病人以及较大型家具搬运等需要。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是人员突发急病时救助安全的重要保证,其它设置电梯的建筑有条件时宜设置可容纳担架的电梯。楼梯宜靠近主要出入口设置,距离主要出入口的距离不且147

158大于15m。楼梯间内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有良好的视野和人体感应灯,除满足疏散要求外,还可以提高楼梯间正常通行和用作锻炼身体功能时的舒适度。6.3.11当前城市空间利用逐渐向地下发展,将商业、办公、居住、旅馆、展览、会议、文娱和交通各种功能结合起来,通过地下相联通,有利于提高城市运作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设计满足基本功能需求的地下室、地下停车库和设备机房,并充分考虑地下空间多功能利用的可能。地下空间宜与住区交通系统或城市交通系统有效连接。在高密度的商业开发中,鼓励不同开发商共同开发地下空间,而不是各自单独建地下室,以有效提高地下空间的整体性和使用率。人员经常使用的公共地下空间宜通过设置下沉广场、下沉庭院、采光通风井等方式,充分利用天然采光与自然通风,改善地下空间的采光与通风,提高物理性能和使用舒适度,同时也能降低能源消耗。地下车库的车位设计应预留充电桩,满足当代新能源车越来越普及的实际需求,为使用者提供方便。地下非机动车库设置独立的骑行坡道,便于电动助动车等非机动车进出地下车库,但应控制坡度不宜过大,不宜超过机动车坡道的坡度15%;同时如果地下非机动车库过深时宜设置宜设置缓冲平台。海绵城市发展与城市热岛效应对地面入渗提出了要求,并以年径流总量、径流污染、径流峰值等指标作为评价标准。地下空间设计时应兼顾海绵城市的需求,尤其是当地下空间覆盖率较大时,应适当增加覆土厚度。6.3.12有条件的建筑可开放一些空间给社会公众使用,充分利用连廊、架空层、上人屋面等建筑设施和空间,提供公众活动与交流的场所和丰富、变化的空间,满足人的全天候使用需求和心理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沟通与休闲的机会;同时应考虑全龄和不方便人群的使用,设置完善的无障碍设施,使建筑服148

159务于更多的人群,提高建筑的利用效率,节约社会资源和土地。6.3.13建筑的出入口设计应兼顾疫情期间的防控管理问题,可结合公共出入口和门厅设计,设置独立的防疫通道或通过简单分隔方式形成相对独立的防疫通道,并设置测温、消毒等功能设施。Ⅱ围护结构6.3.15外墙保温设计应满足《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外墙内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T261、《建筑外墙外保温防火隔离带技术规程》JGJ289以及安徽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5076等国家和地方标准的要求,在满足建筑保温的要求同时,确保保温系统的安全耐久性。夏热冬冷地区外墙采用浅色饰面材料或涂刷隔热反射型涂料以及自身保温性能好的外墙材料,可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加隔热效果。建筑的外墙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进行内部冷凝验算。强调钢筋凝土梁、板、柱处应采取保温措施,主要考虑这些热桥处的保温闭合,以避免热量过度散失,加强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应采取增设加强网等措施,加强外墙外保温的窗户周边及墙体转角等应力集中部位,防止产生裂缝。外墙的热工性能不仅要满足国家现行建筑节能标准的要求,也要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并进行隔热性能验算。6.3.16屋面是接受太阳辐射量最大的一个面,采用浅色屋面、通风屋面、绿化屋面、蓄水屋面等形式可以提高屋面隔热性能。浅色屋面可以反射太阳辐射,避免夏季昼夜大温差周期性波动造成屋顶防水材料疲劳开裂,并且有利于改善顶层房间热舒适环境和避免防水层失效。通风屋顶如图6.3.16所示,是用通风空气间层来隔热。149

160一方面利用通风间层的外层遮挡阳光,使屋顶变成两次传热,避免太阳辐射热直接作用在围护结构上;另一方面利用风压和热压的作用尤其是自然通风,带走进入夹层中的热量,从而减少室外热作用对内表面的影响。通风层一般设在防水层之上,对防水层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据实测,设置合理的屋面架空隔热板构造可使屋顶内表面的平均温度降低4.5℃~5.5℃。供暖建筑的屋面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进行内部冷凝验算和隔热性能验算。图6.3.16通风屋顶形式6.3.17外门窗是建筑保温隔热的薄弱环节,通过窗户的能耗约占建筑供暖空调能耗的50%。因此提高外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对降低能耗贡献较大。对于绿建高星级要求的民用建筑,整窗热工性能宜比现行节能标准提高20%。门窗是实现建筑物理性能的极其重要的功能性构件。设计时外门窗应以满足不同气候及环境条件下的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为目标,明确抗风压性能、水密性能、气密性能指标和等级,并应符合《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及安徽省《民用建筑外门窗工程技术标准》DB34/T1589等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窗洞口四周做保温处理主要是避免外窗处的热桥,以加强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在绿色设计中提倡门窗使用节能型附框,从而减少热损失。对于住宅建筑采用“假凸窗”,即从室外看窗平外墙面,从内侧看有一个封闭空间窗台的外窗形式,室内部分增加了占地面积,增加了造价,窗的开启方式和防护措施引起很多投诉,从绿色建筑节材的角度考虑应尽量避免。150

161Ⅲ建筑遮阳6.3.18建筑遮阳是建筑节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建筑遮阳能有效减少阳光的辐射,改善室内的光热环境质量,降低室温和空调能耗,提高室内舒适度。建筑遮阳与气候和日照状况密不可分,同时与建筑所处的周边环境、朝向、建筑功能等密切相关。安徽省属于夏热冬冷地区,既要考虑夏季遮阳,同时需要兼顾冬季得热,因此,需要对夏季遮阳和冬季得热进行综合分析。应选择适宜的遮阳形式以及充分利用建筑之间和建筑自身的构件,实现遮阳设施与建筑的一体化设计。6.3.19公共建筑的外窗、玻璃幕墙宜设置外遮阳,减少夏季直射入室内的太阳辐射热。此外,遮阳与功能构件相结合是建筑集成设计重要体现。公共建筑外遮阳设计宜采用可调节外遮阳设施,也可利用玻璃的遮阳性能,选用遮阳系数较小的低辐射镀膜(LowE)玻璃。天窗宜设置活动外遮阳设施。6.3.20建筑遮阳应综合考虑日照和室内采光要求进行设计,可参考《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和《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中有关日照和采光的相关要求。实体遮阳构件如混凝土遮阳构件等,因热容量较大,吸收的热量无法及时散失,会在温度较低的夜晚对室内形成二次辐射。宜与建筑窗口、墙面和屋面留有间隙或选用高反射、低热容的金属材料作为遮阳构件。6.3.21垂直绿化、屋顶绿化可以减少建筑物的辐射得热,防止外墙和屋顶温度升高,从而有效降低热岛效应,同时还具有吸收噪声、净化空气、调节空气湿度、改善小气候等功能。有关试验表明:在夏季,有绿化顶层室内温度比无绿化顶层要低5℃左右,同时冬季又可以起到加强保温作用,减少能源消耗。6.3.23遮阳设计及其效果的评价较为复杂,与遮阳形式、建筑朝向、地理环境建筑体形等因素相关,因此遮阳设计宜采用计151

162算机软件进行综合模拟分析,优化遮阳效果。Ⅳ建筑光环境6.3.24建筑功能的复杂性和土地资源的紧缺,使建筑进深不断加大,为了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上的健康需求,并节约人工照明的能耗,就要通过一定技术手段将天然光引人地上采光不足的建筑空间和地下建筑空间内部。如导光管、光导纤维、采光板、棱镜窗等,通过反射、折射、衍射等方法将自然光导入和传输。Ⅴ建筑风环境6.3.26室内自然通风有利于建筑内部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以及排除室内余热、余湿,使室内温、湿度环境适宜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是当今建筑普遍采用的一项改善室内热环境,节约建筑能耗的技术。自然通风设计是指在建筑方案中结合气候环境,通过合理的总体布局与单体设计,实现室内良好通风状况的建筑设计方法,是目前最经济、高效的绿色技术措施之一。我省属于夏热冬冷地区,春秋过渡季节气候适宜,有利于利用自然通风改善室内舒适度。有关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可资利用的自然通风时间一般占全年的30%左右,过渡季节自然通风有效时间最大可达到80%。因此,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应优先考虑自然通风设计。6.3.27所谓风压,是指空气流受到阻挡时动压转化而成的静压。当风吹向建筑时,空气的直线运动受到阻碍而围绕着建筑向上方及两侧偏转,在迎风侧形成正压区,背风侧形成负压区,使整个建筑产生了压力差。如果围护结构的正压区和负压区设置开口,则两个开口之间就存在空气流动的驱动力。因此,当建筑垂直于主导风向时,其风压通风效果最为显著,我们通常所说的“穿堂风”就是风压通风的典型实例。一般来说,风压作用而形成的风速较大,技术实现也相对简单。风压作用要求建筑外环境的风资源状况比较好,而且与建筑布局和建筑间152

163距、建筑朝向、建筑进深、窗户面积、开窗的形式以及室内的布局等因素有关。热压通风即通常所说的烟囱效应,其原理为热空气(密度小)上升,从建筑上部风口排出,室外冷空气(密度大)从建筑底部被吸人。当室内气温低于室外气温时,气流方向相反。因此,室内外空气温度差越大,则热压作用越强。针对不容易实现自然通风的区域(例如大进深内区、由于别的原因不能保证开窗通风面积满足自然通风要求的区域),应进行自然通风优化设计。建筑中采用挑檐、导风墙等可以改变风向,诱导气流进入室内,如图6.3.27-1、图6.3.27-2所示,可有效改善室内自然通风。图6.3.27-1导风墙的配置对室内气流的影响图6.3.27-2水平挑檐对室内气流影响拔风井的设置应考虑在自然环境不利时可控制、可关闭的153

164措施。中庭的热压通风,是从中庭底部从室外进风,从中庭顶部排出,在冬季中庭应严密封闭,以使白天充分利用温室效应,或采用太阳能烟囱引导室内气流流动。6.3.28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不同的建筑形式和组合会产生不同的通风效果,通过科学的建筑群布局,合理的室内功能空间组合,可以使自然空气能够在室内外以最畅通的方式流动,从而实现最佳的自然通风效果。建筑设计可利用架空层、电梯间、楼梯间、敞开外廊等空间加强室内外自然通风,从而改善室内外环境,减少空调使用时间。住宅建筑主要房间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不宜超过南偏东35°或南偏西15°范围;其主要房间宜设置在上风向,厨房和卫生间宜设置在下风向。对于公共大开间建筑,宜将大开间迎向夏季主导风向,小开间及辅助空间宜在下风向;房间进深应与层高的比值相适宜,可形成穿堂风的房间其比值不宜大于5,单侧通风的房间其比值不宜大于2.5。6.3.29建筑设计中,由于受平面布局的限制,房间难以形成穿堂风时,应采取措施加强室内自然通风。可以利用改变窗户的朝向、尺寸、窗户位置以及窗户的开启方式,加强室内自然通风和改善通风效果。6.3.30地下空间(如地下车库、大型商业等)的自然通风,可提高地下空间品质,节省通风设备。设置下沉式庭院不仅促进了自然采光通风,还可以增加绿化率,丰富景观空间。地下停车库的下沉庭院要注意避免汽车尾气对建筑使用空间的影响。6.3.31夏季暴雨时、冬季供暖季节,多数用户会关闭外窗,会造成室内通风不畅,影响室内热环境。根据实测和调查:当室内通风不畅或关闭外窗,室内干球温度26℃,相对湿度80%左右时,室内人员仍然感到有些闷,所以住宅的居住空间及书房等主要功能房间需要考虑对夏季暴雨、冬季采暖等室外环境不利时关闭外窗情况下的自然通风措施。154

165在温度稍高的气候,使用风扇可促进室内空气流通,使皮肤水分快速蒸发而达到人体降温的目的,使用户感到舒适。空气流动下,人们通常可以容忍较高的温度。Ⅵ室内声环境6.3.32卫生间下水管的隔声性能差或因设计考虑不周,响声很大,会影响正常生活,需要加以控制。排水立管不宜紧邻有安静要求的房间。6.3.33变配电房、各类泵房等设备用房由于噪声较大,且其中的低频噪声较难隔离,不应放在住宅等噪声较敏感建筑的正下方及毗邻。此外,卫生间下水管的隔声性能差(或设计考虑不周),响声很大,会影响正常生活,需要加以控制。排水立管不宜紧邻安静要求的房间。由于电梯机房设备产生的噪声以及电梯井道内产生的振动和撞击声对住户有很大干扰,因此在《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16、《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标准》JGJ4502018等规范中均要求卧室、居室、休息室等不应与电梯井道和电梯机房紧邻布置,且《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第6.4.7条、《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标准》JGJ4502018第6.5.3条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在住宅设计时还应尽量避免起居室(厅)紧邻电梯井道和电梯机房布置,当受条件限制起居室(厅)紧邻电梯井道、电梯机房布置时,需要采取提高电梯井壁隔声量的有效的隔声、减振技术措施,需要采取提高电梯机房与起居室(厅)之间隔墙和楼板隔声量的有效的隔声、减振技术措施,需要采取电梯轨道和井壁之间设置减振垫等有效的隔声、减振技术措施。基础隔振主要是消除设备沿建筑构件的固体传声,是通过切断设备与设备基础的刚性连接来实现的。目前国内的减振装置主要包括弹簧和隔振垫两类产品。基础隔振装置宜选用定型的专用产品,并安其技术资料计算各项参数,对非定型产155

166品,应通过相应的实验和测试来确定其各项参数。暖通空调系统噪声一般是建筑室内背景噪声的主要组成部分,该类噪声过高则影响人们正常的谈话和交流甚至身体健康;该类噪声过低则过分安静的室内环境会使人们听到不必要的噪声和其他房间的谈话。因此,暖通空调系统声环境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1选用低噪声的暖通空调设备系统;2采用管道回风系统,回风口直接临近室外或隔壁房间,则必须做好相应的隔声和消声措施;3同一隔断或轻质墙体两侧的空调系统控制装置应错位安装,不可贯通;4根据相邻房间的安静要求对机房采取合理的吸声和隔声、隔振措施;5管道系统的隔声、消声和隔振措施应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合理设计。空调系统、通风系统的管道必须设置消声器,靠近机房的固定管道应做减振处理,管道的悬吊构件与楼板之间应采用弹性连接。管道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设减振套管或套框,套管或套框内径大于管道外径至少50mm。管道减振主要是通过管道与相关构构件之间的软连接来实现的,与基础减振不同,管道内的介质振动的再生贯穿整个传递过程,所以管道减振措施也一直延伸到管道的末端。管道与楼板或墙体之间采用弹性构件连接,可以减少噪声的传递。6.3.34城市交通干道车流量大,交通噪声声压级较高,建筑围护结构应选用隔声性能较好的材料和构造,还可使用阳台板、广告牌等隔声屏障阻隔交通噪声。6.3.35近年轻型屋盖在各种大型建筑(车站、机场航站楼、体育场及商业中心等)中被广泛采用,在隔绝空气声和撞击声两方面轻型屋盖本身都很难达到要求,宜在轻型屋面铺设阻尼材料、吸声材料或设置吸声吊顶,达到降低噪声的目的。156

167Ⅵ安全耐久6.3.42设备管线分离是指建筑结构体中不埋设设备及管线,将设备及管线与建筑结构体相分离的方式。管线与结构、墙体的寿命不同,给建筑全寿命期的的使用和维护带来很大的困难。设备管线分离设计便于设备管线的维护更新,有利于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6.3.43采用防夹功能的门窗可确保使用过程中人的生命安全,特别是防止幼童受到门的夹挤而受伤。6.3.44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障人士,久坐起身比较困难,特别是卫生间等房间的有水部位易发生滑到的可能,结合具体的平面布局设置扶手可提供助力和防摔的辅助作用,体现人性化关怀。6.3.45汛期城市水位过高不能迅速排走时容易导致地下室倒灌,而地下车库出入口是主要的进水部位。常规设计防洪涝能力有限,为保护地下车库人、车安全及地下室设备用房的正常使用,可在地下车库坡道出入口外侧部位设置防汛挡板等设施,为汛期的防洪涝提供保障。157

1687结构设计7.1一般规定7.1.1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功能、高度、形体,采用受力合理、抗震性能良好的结构体系,能够以较少的材料、较小的环境影响代价满足建筑要求,因地制宜、节约材料、施工便捷安全且环保等方面进行论证。7.1.2满足承载力要求是建筑结构安全的最基本指标,绝大部分建筑结构的存在意义是为了人的使用,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非结构构件应采用机械固定、焊接、预埋等可靠连接方式或一体化建造方式与建筑主体结构可靠连接,防止由于个别构件破坏引起连续性破坏或倒塌。7.2基本设计7.2.1采用高强度结构材料,可减小构件的截面尺寸及材料用量,增加建筑使用空间;同时也可减轻结构自重,减小地震作用及地基基础的材料消耗。抗拉屈服强度达到400MPa级及以上的热轧带肋钢筋,具有强度高、综合性能优的特点,用高强钢筋替代目前大量使用的335MPa级热轧带肋钢筋,平均可节约钢材12%以上。高强钢筋作为节材节能环保产品,在建筑工程中大力推广应用,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对推动钢铁工业和建筑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7.2.2焊接连接节点易锈蚀耐久性差,拆卸不便。螺栓连接施工便捷、装拆简单,为将来建筑拆除后构、配件的替换和再利用创造了条件。158

1697.3一般设计Ⅰ地基基础设计7.3.1基础在建筑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进行多方案的论证、对比,采用建筑材料消耗少的结构方案,因地制宜,从结构安全合理、施工方便、节省材料、施工对环境影响小等方面进行论证。7.3.2天然地基、复合地基是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对材料、资源消耗最少,根据上部结构情况,地基应优先考虑天然地基。预制桩在工厂生产制造,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又能保证质量。钻孔灌注桩由于沉渣、泥皮效应降低了桩基承载力,采用后注浆技术可明显提高桩基承载力,减少桩数量或长度。7.3.3建筑上部结构、地下结构、地基基础三者协同分析是保证结构安全合理、优化构件布置及截面、降低材料用量的有效手段。Ⅱ主体结构设计7.3.4建筑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建筑形体应尽量采用平面、竖向规则的方案,满足抗震概念设计要求。建筑形体优先选择规则、简单的造型,其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侧向刚度沿竖向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建筑结构不规则性程度越大,结构材料的用量及对资源的损耗也越大。应避免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不合理导致结构超限。7.3.5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绿色建筑结构设计首先应设定正确合理的抗震性能能目标,在此基础上从体系、材料、构件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安全合理、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7.3.6结构布置在满足现有建筑功能性要求基础上,适当考159

170虑预期使用变化,从而提高建筑空间利用率及结构对建筑功能变化的适应性。7.3.7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地区,绿色建筑结构设计首先应设定正确合理的抗震性能能目标,在此基础上从体系、材料、构件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从而达到安全合理、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7.3.8采用耐久性结构材料,可提高建筑的使用年限,降低单位时间内材料的损耗。7.3.9使用工厂化方式生产的建筑构、配件(如预制楼板、预制阳台、预制楼梯、预制隔墙板、预制外墙板、钢构件等),既能减少材料浪费,又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为将来建筑拆除后构、配件的替换和再利用创造了条件。7.3.10建筑工业化设计应充分发挥工业化生产的特点,标准化、模数化、构件产品化并与绿色建筑技术集成应用,是工业化建筑设计的关键。工业化建筑最主要的特征是最大限度体现工业化的优势和适应工业化生产及建造的生产方式。应实现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生产经营信息化、部品及部件工厂化。从而全面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Ⅲ非结构构件设计7.3.12非结构构件支承于主体结构,采用可靠的连接以防止非结构构件的脱落而造成安全隐患。在自重、地震作用及风荷载作用下连接件与主体结构的锚固极限承载力应大于连接件本身的全塑性承载力。7.3.13非结构构件自身的安全应有保证。非结构构件如不能适应主体结构变形的能力,会对主体结构的受力状态产生影响,同时会产生附加于非结构构件的作用造成非结构构件的破坏。7.3.14通风、空调和制冷等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强烈振动,160

171如不予以妥善处理,将会对工艺设备、精密仪器等的工作造成影响,并有害人体健康。严重时,还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当通风、空调和制冷等设备的振动靠自然衰减不能达到允许程度时,应设置隔振器或采取其他隔振措施,这样做还能起到降低固体传声的作用。161

1728给排水设计8.1一般规定8.1.1水资源综合利用方案是指设计范围内,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在适宜于当地环境与资源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将供水、污水、雨水等统筹安排,以达到高效、低耗、节水、减排目的的设计文件。主要包括建筑节水、再生水回用、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与雨水回用等。具体编制内容可参照下列几个方面:1安徽省政府规定的节水要求、地区水资源状况、气象资料、地质条件等;2项目概况及市政设施概况;3确定节水用水定额,编制用水量计算表;4给排水系统设计方案概述;5采用的节水器具、设备的用水效率要求;6非传统水源利用方案。对雨水、再生水等水资源利用的技术经济可行性进行分析,进行水量平衡计算,确定雨水、再生水等水资源的利用方法、规模、处理工艺流程等;7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实施方案;8确定景观水体补水水源和人工景观水体规模等;9确定用于热水供应的可再生能源系统的使用范围、系统形式等。10非传统水源利用应在方案阶段进行充分考虑,构筑物设计宜与建筑物同步设计,有利于后期设施管道统一施工,可避免二次设计施工开挖,施工质量及安全可得到有效保障。8.1.2本条文对建筑给排水系统做出基本的设计要求:1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162

173范》GB50788、《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等;2给水水压应稳定、可靠。自来水给水系统应保证以足够的水量和水压向所有用户不间断地供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的用水,非传统水源供水系统也应向服务范围内的用户提供符合《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要求的用水,二次加压系统应选用节能高效的设备,给水系统分区应合理,应合理采取减压限流的节水措施;3管材、管道附件及设备等供水设施的选取和运行不应对生活饮用水供水造成二次污染。各类不同水质要求的给水管线应有明显的管道标识。有直饮水供应时,直饮水应采用独立的循环管网供水,并设置水量、水压、水质、设备故障等安全报警装置;4应设置完善的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等设施。技术经济分析合理时,可考虑污废水的回收再利用,规划地块污水管道覆盖率应达到100%;5应根据当地气候、地形、地貌等特点,合理规划雨水收集、利用、入渗、调蓄和排放,雨水管道覆盖率应达到100%,保证排水管渠畅通,尽可能地合理利用雨水资源。8.1.3管网漏损的因素有管材、管件、水压、施工及维修等。8.1.4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首先利用余热、废热、地热,“稳定、可靠”是前提条件、因生活热水要求每天稳定供应,如余热、废热热源时有时无不稳定、不可靠,势必作两套水加热系统,不经济,系统控制、运行管理复杂,很难达到应有的节能效果。地热时一项极有价值的资源,有条件时,应优先考虑。但地热水按生成条件不同,其水温、水质、水量和水压有很大区别,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行处理。为完成我国2030年达到碳排放高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强化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推广应用,为保证热水供应稳定可靠,并应合理配置辅助热源。163

1748.1.6工程项目根据场地条件及所在地年降水量等因素,有效组织雨水下渗、滞蓄,并进行雨水下渗、收集或排放的技术经济分析和合理选择。对大于10hm2或综合径流系数>0.7的场地,进行雨水控制与利用专项设计,能够有效避免实际工程中针对某个子系统(雨水利用、径流减排、污染控制等)进行独立设计所带来的诸多资源配置和统筹衔接不当的问题。不大于2的项目,也应根据场地条件合理采用雨水控制利用措10hm施,编制场地雨水综合控制利用方案。8.1.7绿化灌溉应采用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采用再生水灌溉时,因水中微生物在空气中极易传播,应避免采用喷灌方式。微灌包括滴灌、微喷灌和地下渗灌等。同时绿化灌溉中90%以上的绿化面积应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方式或节水控制措施。8.2基本设计Ⅰ给水系统8.2.3建筑的各类供水系统包括给水、中水、热水、直饮水等。给水系统的水压,既要满足卫生器具所需要的最低水压,又要考虑系统和给水配件可承受的最大水压和使用时的节水节能要求。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垂直方向管线较长,下部管道中的静水压力较大,易产生系统超压。在《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中规定了卫生器具的额定流量,该额定流量是为了满足使用要求,在一定流出水头作用下的给水流量。当用水设备前的水压大于流出水头时,用水设备单位时间的出流量大于额定流量的现象称为超压出流。此现象引起的超出额定流量的出流量称为超压出流量。超压出流量未产生正常的使用效益,而是在人们的使用过程中流失,造成的浪费不易被人察觉,因此被称为“隐形”水量浪费。另外,发生超压时,由于水压过大,易产生噪声、水击及164

175管道振动,缩短给水管道及管件的使用寿命;水压过大在龙头开启时会形成射流喷溅,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因此,应在需要减压的住宅建筑的入户管或公共建筑每层横支管上设置减压阀,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控制各用水设备出流水头,减少隐形水量损失。在工程设计时,为简化系统,常按最高区水压要求设置一套供水加压泵,然后再将低区的多余水压采用减压或调压设施加以消除,显然,被消除的多余水压是无效的能耗。应按供水压力要求分区设置加压泵。8.2.4给水泵的能耗在给排水系统的能耗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给水泵的选择应在管网水力计算的基础上进行,从而保证水泵选型正确,工作在高效区。变频调速泵在额定转速时的工作点,应位于水泵高效区的末端(右侧),以使水泵大部分时间均在高效区运行。选择具有随流量增大,扬程逐渐下降特性的供水加压泵,能够保证水泵工作稳定、并使用可靠,有利于节水节能。生活给水系统加压水泵的效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8762的规定。生活给水泵房不应毗邻有居住用房或在其上层或下层,并应采取减震降噪措施,其运行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要求。Ⅱ热水系统8.2.6本条对水加热、热交换站至最远建筑或用水点的服务半径做了规定,限制热水循环管网服务半径,一是减少管路上热量损失和输送动力损失;二是避免管线过长,管网末端温度降低,管网内容易滋生军团菌。要求水加热、热交换站位置尽可能靠近热水量较大的建筑或部位,以及设置在小区的中心位置,可以减少热水管线的敷设长度,以降低热损耗,达到节能目的。165

1768.2.7带有冷水混合器或混合水嘴的卫生器具,从节水节能出发,其冷、热水供水压力应尽可能相同。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冷水、热水管径不一致,管长不同,尤其是当采用高位水箱通过设在地下室的水加热器再返上供给高区热水时,热水管路要比冷水管长得多,热水加热设备的阻力也是影响冷水、热水压力平衡的因素。要做到冷水、热水在同一点压力相同是不可能的。本条提出不宜大于0.01MPa在实际中是可行的,控制热水供水管路的阻力损失与冷水供水阻力损失平衡,选用阻力损失小于或等于0.01MPa的水加热设备。在用水点采用带调压功能的混合器、混合阀,可保证用水点的压力平衡,保证出水水温的稳定。8.2.8根据一些设有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工程反馈,打开放水水嘴要放数十秒钟或更长时间的冷水后才出热水,循环效果差。因此,对循环系统循环的好坏应有一个标准。国外有类似的标准,如美国规定医院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要求放冷水时间不得超过5s;本款提出:保证配水点出水水温不低于46℃的时间为:住宅15s;医院和旅馆等公共建筑不得超过10s。住宅建筑因每户均设水表,而水表宜设户外,这样从立管接出入户支管一般均较长,而住宅热水采用支管循环或电伴热等措施,难度较大也不经济、不节能,因此将允许放冷水的时间为15s,即允许入户支管长度为10m~12m。医院、旅馆等公共建筑,一般热水立管靠近卫生间或立管设在卫生间内,配水支管短,因此,允许放冷水时间为不超过10s,即配水支管长度7m左右。当其配水支管长时,亦可采用支管循环。Ⅲ用水安全8.2.10现代建筑的给排水管线繁多,如果没有清晰的标识,难免在施工或日常维护、维修时发生误接的情况,造成误饮误用,因此对各类给排水管道和设备应设置明确、清晰的标识。建筑166

177内给水排水管道及设备的标识设置可参考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与节水通用规范》GB55020、《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中的相关要求。8.2.11直饮水是以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水质标准的自来水或水源为原水,经再净化(深度处理)后供给用户直接饮用的高品质饮用水。直饮水系统分为集中供水的管道直饮水系统和分散供水的终端直饮水处理设备。管道直饮水系统供水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的要求,该标准规定了管道直饮水系统水质标准,主要包含感官性状、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等项目。终端直饮水处理设备的出水水质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的规定。表8.2.11景观水体水质标准人体与水的细雾等微孔非直接接触、非全身接触、全身接触、接触程度和喷头、室内观赏性娱乐性娱乐性水景功能水景充水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生活饮用补水环境用水水质》GB/T水卫生标准》水质18921GB5749适用《生活饮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水卫生标GB3838中的pH值、溶《游泳池标准水体解氧、粪大肠菌群指标,准》GB5749水质标准》水质并且透明度≥0.3mCJ244V类IV类注:1、表中“非直接接触”指人身体不直接与水接触,仅在景观水体外观赏;2、“非全身接触”指人部分身体可能与水接触,如涉水、划船等娱乐行为;3、“全身接触”指人可能全身浸入水中进行嬉水、游泳等活动,如旱喷泉、嬉水喷泉等;4、水深不足30cm时,透明度不小于最大水深。以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要求167

178的自来水或水源为原水的集中生活热水,其水质还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生活热水水质标准》CJ/T521的要求。游泳池循环水处理系统水质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游泳池水质标准》CJ244的要求,该标准在游泳池原水和补水水质指标、水质检验等方面做出了规定。采暖空调循环水系统水质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采暖空调系统水质》GB/T29044的要求,该标准规定了采暖空调系统的水质标准、水质检测频次及检测方法。景观水体的水质根据水景功能性质不同,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详见表8.2.11。非传统水源供水系统水质,应根据不同用途的用水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如现行国家标准《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绿地灌溉水质》GB/T2549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等的要求。8.2.12第1款现行国家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规定了建筑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要求和水质检测方法,建筑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生产、加工、施工、使用和管理均应符合该规范。使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要求的成品水箱,能够有效避免现场加工过程中的污染问题,且在安全生产、品质控制、减少误差等方面均较现场加工更有优势。第2款常用的避免储水变质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1)储水设施分格。储水设施宜分成容积基本相等的2格,使设施清洗时可以不停止供水,有利于建筑运行期间的储水设施清洗工作的开展。对储水设施进行定期有效清洗,能够有效避免设施内孳生蚊虫、生长青苔、沉积废渣等水质污染状况的发生;2)储水设施的体型选择及进出水管设置保证水流通畅、避免“死水区”。“死水区”即水流动较少或静止的区168

179域,由于死水区的水长期处于静止状态,缺乏补氧,更容易滋生细菌和微生物,进而导致水质恶化。储水设施体型规则,进出水管在设施远端两头分别设置(必要时可设置导流装置),能够在最大限度上避免水流迂回和短路,避免“死水区”的产生;3)储水设施的检查口(人孔)应加锁,溢流管、通气管口应采取防止生物进入的措施。避免非管理人员、灰尘携带致病微生物、蛇虫鼠蚁等进入水箱并污染储水。8.2.13本条主要针对建筑健康舒适设计要求:1水封是利用局部充水的方法隔断管道、设备等系统内部腔体与建筑室内空间连通的措施。水封装置是建筑排水管道系统中用以实现水封功能的装置。卫生器具水封装置及地漏水封能够在保证污废水顺利排出的前提下,防止排水系统中的有害气体逸入室内,避免室内环境受到污染,有效保护人体健康;2水封深度不足时,因蒸发或管道内压力波动,易造成水封失效,导致排水管道内污浊有害气体进入室内污染环境。卫生器具和地漏的有效水封深度不得小于50mm,且不能采用活动机械密封代替水封;3卫生器具宜采用构造内自带存水弯的器具,当卫生器具构造内无存水弯时,应采用成品水封措施,不得与管道直接连接自成水封;4地漏泄水能力应根据地漏的规格、结构和排水横支管的设置坡度等经测试确定。当无实测资料时,可参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GB50015进行设计。8.2.14提高管材管件性能,可有效避免供水二次污染及管道漏损现象。因此,给水系统可采用耐腐蚀、抗老化、耐久等综合性能好的铜管、不锈钢管、塑料管道(同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对给水系统管材选用规定等。8.2.17非传统水源利用应根据原水,确定回用水的处理工艺、用途及使用方式。如:169

1801)人体直接接触的水景不应使用再生水;2)非传统水源回用必须经过消毒处理。雨水回用根据用途采取如下处理工艺:1当用于绿化、道路浇洒,观赏类水景、消防、建筑施工等与人体非直接接触等用途时,雨水水质处理可采用下列处理单元或其组合工艺:1)混凝沉淀;2)过滤;3)人工湿地;4)消毒。2当用于娱乐型水景等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场所,水质要求较高时,可进一步采用氧化法、活性炭过滤、微滤、超滤或其他处理方法,以保证出水水质;3雨水回用于与人体直接或间接接触的用途时,出水应消毒。消毒方式可采用氯、紫外线、臭氧等。8.2.18雨水回用量的大小除了受降雨量、降雨历时、降雨强度和下垫面等因素影响外,调蓄池的有效容积和回用水量直接与效益相关。安徽省具有夏季降雨量大、雨季集中、时空分布不均衡等特点,因此,应尽可能地使雨水回用系统发挥最大效益。回用雨水的用途宜按下列次序选择:1景观水体补水;2绿化用水;3路面、地面、垃圾中转站等冲洗用水;4消防用水;5洗车;6冲厕用水。8.2.19本条对非传统水源用水安全提出全面的设计要求。为确保雨水回用系统的安全,采用模块式雨水储水设施时,设施性能应符合CJ/T542标准要求,严禁采用废旧回料产品,以免影响雨水回用,同时防止对地下水和土壤造成污染。170

1818.3一般设计8.3.5规定热水系统设循环管道的设置原则。近年来全省各地都兴建了不少高档别墅、公寓,其中大部分采用自成小系统的局部热水供应系统,从加热器到卫生间的管道长达十几米到几十米,如不设回水循环系统,则既不方便使用,更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因此提出了设有3个及3个以上卫生间的公寓、住宅、别墅共用水加热器设备的局部热水供应系统,根据热水供回水管道布置情况设置小循环泵机械循环。8.3.6当场地内景观存在大面积水体时,雨水调蓄池应充分利用景观水体进行雨水径流调蓄。室外景观水体设计时需要做好景观水体补水量和水体蒸发量的水量平衡,应在景观专项设计前落实项目所在地逐月降雨量、水面蒸发量等必需的基础气象资料数据,编制全年逐月水量计算表,对可回用雨水量和景观水体所需补水量进行全年逐月水平衡分析。在雨季和旱季降雨水差异较大时,可以通过水位或水面面积的变化来调节补水量的富余和不足,也可设计旱溪或干塘等来适应降雨量的季节性变化。8.3.7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是指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外排总量控制包括径流减排、污染控制、雨水调节和收集回用等,应依据场地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的技术经济比较,来确定最优方案。场地雨水实行径流总量控制可以通过雨水断接、场地竖向组织等措施,引导屋面雨水和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进行调蓄、下渗和利用,同时采取相应截污措施,保证雨水在滞蓄和排放过程中有良好的衔接关系,保障排入自然水体、景观水体或市政雨水管的雨水的水质、水量安全。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应结合项目用地规划要点确定建171

182设目标,不同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目标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参见安徽省地方标准《安徽省海绵城市规划技术导则》DB34/T5031。8.3.8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将屋面道路的雨水衔接引导至周边雨水生态措施,实现场地径流量控制及径流污染控制。绿色雨水基础设施通常包括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屋顶绿化、植被浅沟、截污设施、渗透设施、雨水塘、雨水湿地、景观水体等,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削减雨水径流、控制径流污染、保护水环境。地面生态设施是指下凹式绿地、植草沟、树池等,即在地势较低的区域种植植物,通过植物截流、土壤过滤滞留处理小流量径流雨水,达到控制径流污染的目的。通过雨水断接、场地竖向组织等措施,可以引导屋面雨水和道路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进行调蓄、下渗和利用,同时采取相应截污措施,保证雨水在滞蓄和排放过程中有良好的衔接关系,保障排入自然水体、景观水体或市政雨水管的雨水的水质、水量安全。屋面雨水采用断接形式时,需确保雨水能够畅通地进入地面生态设施,同时地面生态设施的植被和土壤不得造成雨水的二次污染。综合考虑屋顶荷载的条件下,可设置模块化装配式屋顶绿化,绿化层设施下具有储水层用于屋顶雨水储存调蓄,处理后可用于屋顶绿化灌溉。8.3.9对进入景观水体的雨水应采用生态水处理措施,应将屋面和道路雨水断接进入绿地,经绿地、植草沟等处理后再进入景观水体,充分利用植物和土壤渗滤作用削减径流污染,在雨水进入景观水体之前还可设置前置塘、植物缓冲带等生态处理设施。景观水体的水质保障可以通过采用非硬质池底及生态驳岸,形成有利于水生动植物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条件,向水体投放水生动植物(尽可能采用本地物种,避免物种入侵),通过水生动植物对水体进行净化;必要时可采取其他辅助手段对水体进行净化,保障水体水质安全。172

1839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9.1一般规定9.1.1在建筑用能需求中,暖通空调能耗占比较大,而各地区的能源种类、能源结构和能源政策也不尽相同。绿色建筑倡导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也受到工程所在地的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工程性质的影响。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不仅要根据当地自然资源和能源供应条件,因地制宜,还要与建筑类型、建筑规模、功能特征、空间尺度等要素充分结合,实现设计科学合理,系统节能降耗。有城市热力管网及区域能源站集中供冷热时,宜优先使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利用可再生能源时,应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方可采用。如采用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应认真分析已有的浅层地热能资源勘察报告,当采用土壤源热泵形式时,还需了解可供埋管的场地位置及面积等实际情况,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效依据。9.1.2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采取保温、隔热、遮阳、自然通风等被动措施减少暖通空调的能耗。室内设计参数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规定。建筑物室内空调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建筑功能、空间特点和使用要求综合考虑确定。公共建筑的通风空调系统,应有防止病毒扩散、传播的措施。9.1.3如果建筑的冷热源系统不能根据室外气候与室内负荷的变化进行必要和有效地调节,势必造成能源浪费。本条要求在冷热源系统设计中,应考虑适应不同运行模式所需的自控系统。9.1.4居住建筑的集中供暖与空调系统是指多个住宅用户共173

184同使用一套空调冷热源的系统,或整栋、多栋住宅楼使用一套供暖与空调冷热源。这种系统必须保证供暖与空调期间集中冷热源设备24h运行。以往的工程经验总结,在夏热冬冷地区,由于居住建筑中居民的舒适度要求和使用观念的差异,系统同时使用率长时间处于较低状态,会造成系统运行效率低下,收费矛盾大的情况。不提倡在居住建筑设置集中供暖与空调系统。9.1.5建筑内不同空间可能物业归属不同,使用要求不同,同一空调系统不满足使用和运行的要求;房间的功能不同,室内环境参数不同,同一空调系统和形式不同满足功能使用要求;建筑空间形式不同,同一空调系统和形式不满足气流组织的要求;朝向、位置不同或者使用时间不同,同一空调系统不满足负荷特性的要求。同时空调系统划分应与运行策略相应,才能做到在满足各种不同使用要求下,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任何不必要的空调运行,从而节省空调运行能耗和费用。供暖、空调系统的合理划分,是保证系统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高效率运行的必要条件。9.1.6供暖、通风与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和振动,是建筑室内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能否有效地处理暖通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和振动,关系到建筑主要功能空间的声环境健康和室内品质,以及建筑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为实现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高品质,必须关注暖通空调系统的噪声问题。暖通空调系统的噪声来源较为复杂,包括机房设备、风管系统、末端装置等等。在工程设计中,单纯依靠控制空调设备的噪声参数要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针对噪声源的特性,以及主要功能房间对于噪声的要求限值,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满足声环境的控制要求;集中供暖空调室内噪声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的要求。9.1.7水泵和风机都是耗能设备,应该通过计算确定水泵(风机)的流量(风量)和扬程(风压),合理选择通过节能认证的产174

185品,减少能耗。水泵和风机的节能产品认证书由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颁发。循环水泵节能评价值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的规定进行计算、查表确定;风机节能评价值是针对风量大于10000m3/h的风机,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的规定进行计算、查表确定。9.2基本设计Ⅰ冷热源设计9.2.1居住建筑通常不宜采用集中供暖空调系统,但具有电厂或其他工业余热、废热时,为防止浪费,且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应充分利用这些废热。当具有废热蒸汽、烟气或不低于80℃的废热热水可利用时,夏季宜采用吸收式机组制冷,冬季可用于供暖。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性能参数应符合现行安徽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4/1466-2019的相关要求。采用可再生能源可提高节能减排效果,但也会增加投资,并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如建筑物、场地、水体、地质、投资、管理、收益等各种条件,因此必须经详细的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应用分布式热电冷三联供技术,必须进行技术与经济论证,从负荷预测、系统配置、运行模式、经济和环保效益等多方面对方案做可行性分析,原则是以热定电,热电平衡,全年运行时间数不小于3000h,能源利用效率需达70%以上。蓄能设施虽自身不节能,但安徽省有分时电价政策,可为用户节省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提高电厂和电网的综合效率。设计需保证:蓄冷系统提供的冷量至少达到设计日冷量的30%,当采用电蓄热时,应利用夜间低谷电进行蓄热,不仅能满足室内人员舒适的要求,也可避免片面追求过高标准而造成能源浪费。9.2.2冷热源设备能效和部分负荷性能包括但不限于采用电175

186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制冷性能系数(COP),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的性能系数,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气调节机组的能效比(SEER、APF),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C)],锅炉的热效率,房间空气调节器的能效和能源消耗效率,家用燃气热水炉的热效率值(η),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单位冷量蒸汽耗量,电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的综合部分负荷性能系数(IPLV),电冷源综合制冷系数(Scop)。9.2.3安徽省的住宅建筑,绝大多数采用空气源热泵空调机组,此类机组的室外机(或室外换热装置)位置设置合理与否会对机组运行效率影响极大,甚至会影响正常运行。在避免室外机的吸入与排出空气短路时,除需要防止自身机组产生短路情况外,还需要防止其他室外机或设备的排风对本机组的影响,如在高层建筑的凹立面中就不宜统一设置室外机。建筑设计时应对空调外机设备位置进行统一规划,建筑中预留放置空间室外机的地方不够,位置不合理,会极大地降低空调能效,同时空间不够,给安装和检修带来极大的不便,给安装维修人员造成人身安全隐患。9.2.4居住建筑空调系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部分负荷状态下运行,当设置集中空调冷热源时,必须考虑在部分负荷条件下冷热源机组运行的经济性,通常可采用大小机组搭配的方法。当因机房面积限制,只能设置一台机组时,应采用多台压缩机分路联控的机型或模块化机组。集中空调冷热源机房设计中,根据负荷变化制定调节制冷(热)量的控制策略是绿色设计中精细化设计的重要内容,可用于指导用户实现全年冷热源优化运行。Ⅱ末端及输配系统设计9.2.5目前居住建筑还没有条件普遍采用有组织的全面机械176

187通风系统,但为了防止厨房、卫生间的污浊空气进入居室,应当在厨房、卫生间安装局部机械排风装置,且应具备自然通风条件。如果当地夏季白天与晚上的气温相差较大,应充分利用夜间自然通风,达到被动降温的目的。住宅新风净化处理设计通常采用过滤处理。过滤设备应根据当地室外空气品质选择,主要控制目标是PM2.5。有条件时宜对室内外的CO2与PM2.5浓度进行监测。Ⅲ能耗计量与系统控制9.2.6由于居住者个体在身体条件、年龄、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非常大,人们在室内温湿度方面的需求、供暖空调使用模式等方面的差异非常大。满足这种差异性的方法是把供暖空调的使用权与决定权交给居住者,不限制、不强迫居住者对供暖空调的使用。因此提出了使用时间、使用空间、房间温度分别可控的技术要求。9.2.7集中供暖、空调系统对每一个用户进行冷热量计量是促进行为节能的有效方法。房间温度控制是运行节能的有效手段。这些都是节能设计最基本又重要的要求。居住建筑可以是单栋建筑,也可以是多栋建筑,由集中冷热源提供冷、热量的集中供暖、空调系统,为方便以“楼”为单位进行计量收费,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能现象,每一栋楼的热力入口都必须安装冷、热量计量装置。量化管理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可以检验供暖空调系统冷热源的实际能耗、运行效率。设置有集中供暖或空调系统的建筑内部,对于不同物业、不同产权归属,应分别设置冷热量计量装置。按照冷量和热量的用量计收取供暖或空调的使用费用,公平合理,更有利于提高用户的节能意识。9.2.8暖通空调系统是建筑机电设备的主要组成部分,设置自动监控功能有利于系统的高效运行。空调与供暖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包括冷热源、风系统、水系177

188统等参数检测、参数与设备状态显示、自动控制、工况自动转换、能量计算以及中央监控管理等。监测与控制的方案应根据建筑功能、相关标准、系统类型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9.2.9空调系统设备数量和容量的配置是按照在冬夏季设计工况条件下确定的,由于空调系统绝大多数时间在部分负荷情况下工作,所以部分负荷时空调系统设备的运行策略对空调系统能耗影响重大,设计师应在系统配置时予以充分考虑,并将其表述在设计文件中;同时空调系统的设备配置、阀门开关等调节措施设置、自控系统等应支持运行策略。9.2.10地下车库采用CO浓度监控系统自动控制风机的启停(或运行台数),通过对其主要排放污染物CO浓度的监测来控制通风设备的运行,有利于在保持车库内空气质量的前提下节约能源。CO浓度控制监控点布置建议每400m22左右~500m设置一个,CO浓度控制限值取30mg/m3;监控点设置高度宜为1.8M~2.0M。当地库未设置机械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时,可不设置CO监控系统。9.3一般设计9.3.2对于数据中心、商场、影剧院等有较大内区或室内发热量的建筑,往往需要全年供冷。在冬季和过渡季,室外空气往往有较低的焓值,可以为室内的降温提供天然的冷源。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室外新风供冷。当存在建筑室内空间有限,无法安装风管,或新风、排风口面积受限制等问题时,如果条件合适,也可以采用冷却塔直接提供空调冷水的方式,减少全年运行冷水机组的时间。但必须依据当地冬季和过渡季气候条件,计算空调末端需求的水温以及冷却水提供的水温,并结合增量投资的经济性分析,合理应用。此外,可以考虑采用水环热泵等可同时制热和制冷的空调系统,通过能量回收实现节能。9.3.3制冷机在制冷的同时需要排除大量的冷凝热,通常这部分热量由冷却系统通过冷却塔散发到室外大气中。宾馆、医178

189院、洗浴中心等有大量的热水需求,在空调供冷季节也有较大或稳定的热水需求,采用具有冷凝热回收(部分或全部)功能的机组,将部分冷凝热或全部冷凝热进行回收予以有效利用具有显著的节能意义。冷凝热的回收利用要同时考虑质(温度)和量(热量)的因素。不同形式的冷凝热回收机组(系统)所提供的冷凝器出水最高温度不同,同时,由于冷凝热回收的负荷特性与热水的使用在时间上存在差异,因此,在系统设计中需要采用蓄热装置和考虑是否进行必要的辅助加热装置。是否采用冷凝热回收技术和采用何种形式的冷凝热回收系统需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强调“常年”二字,是要求注意到制冷机组具有热回收的时段,主要是针对夏季和过渡季制冷机需要运行的季节,而不仅仅限于冬季需要。锅炉的烟气温度通常可达180℃以上,在烟道上安装烟气冷凝器可回收烟气热量,提高锅炉热效率。9.3.4利用城市热网蒸汽的供暖空调系统,经过热交换器的蒸汽凝结水温度大约为70度~80度,城市热网一般无蒸汽凝结水回收管网,需40度以下降温排放,造成能量及水资源极大浪费,应回收利用。利用方式可根据建筑功能灵活选择,如:再次换热用于预热生活热水、热力公司回收用于洗浴热水、空调水系统补水、地面冲洗等。9.3.5近年来,居住建筑密闭性增强,室内空气品质恶化。供暖制冷期间,在外窗密闭的情况下,通过技术质量好、效率高的机械换气装置(热量回收装置),补充新鲜空气,并预防和控制生物、化学、放射性等有害物的污染,达到热量回收、节约能源的目的。9.3.6空调系统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设计工况,而且应考虑全年运行模式。在过渡季,空调系统采用全新风或增大新风比运行,可以有效改善空调区内空气的品质,大量节省空气处理179

190所需消耗的能量,应该大力推广应用。但要实现全新风运行,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新风取风口和新风管所需的截面积,妥善安排好排风出路,并应确保室内合理的正压值。9.3.7空调区的气流组织设计,应满足室内环境的舒适性指标,包括温湿度、风速、噪声、空气质量等。同时,末端装置的选择和布置,应当与建筑装修、家具布置相协调,保证人员活动区的舒适性和室内装修的美观性。对于复杂空间的气流组织设计,常规的设计经验或者简单计算难以满足需求。随着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对复杂空间等特殊气流组织设计推荐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设计。分层空调是一种仅对室内下部人员活动区域空间进行空调、而对上部空间不进行空调的特殊空调方式,与全室性空调方式相比,分层空调夏季可节省运行能耗和初投资。9.3.10对于大型商场、多功能厅、展览厅、报告厅、大型会议室、体育馆、机场候机厅、剧院、大型餐厅等场所,人员密度较大(人员密度超过0.25人/m2),新风的供应与公共卫生安全和室内环境品质密切相关。根据室内CO2浓度监测数据控制新风量可以持续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达标。此外,人员密集空间中往往人数变化较大,如果不根据人员数量变化情况调整新风量,一直按照设计最大人员密度供应新风,必然会浪费较大的冷热量用于处理新风负荷。有条件时,公共建筑主要功能房间宜设置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对PM10、PM2.5、CO2浓度分别进行定时连续测量、显示、记录和数据传输,监测系统对污染物浓度的读数时间间隔不得长于10分钟。180

19110电气设计10.1一般规定10.1.1供配电系统的构成应简单明确,避免设备及终端大量的堆砌,在节材节能的同时方便运行维护管理,这是电气绿色设计主要关注点之一。10.1.2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其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近些年来发展最快,也是最具经济潜力的能源开发领域。因此此条规定,在经济技术分析合理时,应优先利用。风力发电对场地有较高要求,所以其发展受一定的限制,此处的风力发电不是针对单栋建筑物,而是指一个区域,如绿色社区等。此外,当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系统时,建议采用并网型系统,这样可以避免大量储能蓄电池的使用,从而可以降低成本,另外也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使太阳能的利用真正达到绿色使用。10.2基本设计Ⅰ供配电系统设计10.2.1不但配变电所要靠近负荷中心,各级配电都要尽量减少供电线路的距离。“配变电所位于负荷中心”,一直是一个概念,提倡配变电所位于负荷中心是电气设计专业的要求,但建筑设计需要整体考虑,配变电所设置位置也是电气设计与建筑设计协商的结果,考虑配变电所位于负荷中心主要是考虑线缆的电压降不满足规范要求时,需加大线缆截面,浪费材料资源,同时,供电距离长,线损大,不节能。《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2009中3.1.3第2款规定“低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应根据具体供电条件,干线一般不超过250m,当供电容量超过181

192500kW(计算容量),供电距离超过250m时,宜考虑增设变电所。”且IEC标准也在考虑“当建筑面积>20000m2、需求容量>2500kVA时,用多个小容量变电所供电。”故以变电所到末端用电点的距离不超过250m为宜。在公共建筑中大功率用电设备,主要指电制冷的冷冻机组。楼层配电箱供电半径宜为30m~50m,大型会展、体育场馆等公共建筑可适当放宽。10.2.2民用建筑的电力负荷计算一般采用单位指标法、需要系数法以及负荷密度法。负荷密度法主要使用于规划设计,方案设计阶段一般采用单位指标法,并应根据负荷的平面分布情况,合理确定变压器的容量和数量。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应采用需要系数法进行详细电力负荷计算。负荷计算的主要内容应包括设备容量、计算容量、计算电流等。在负荷计算时,应尽量保持负荷的三相平衡分配,并应考虑不同季节负荷变化下的节能措施。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计算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13462。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计算可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配电变压器能效技术经济评价标准》DL/T985。一般来说,变压器的负载率宜为70%~80%,且不应大于85%。季节性负荷或专用设备宜考虑设专用变压器,可以在不使用的季节关闭变压器,有效降低电能损耗。配电变压器应选用D,yn11结线组别的变压器可缓解三相负荷不平衡问题。10.2.3本条是参照现行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的要求考虑的。现行的《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系统电压质量和无功电力管理规定》规定,100KVA及以上10KV供电的电力用户在用户高峰负荷时变压器高压侧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5;其他电力用户,功率因数不宜低于0.90。目前无功补偿技术成熟,对功率因数要求提高一点完全能够做到且不会因此增加过多的投资。高压供电的用电单位,一般集中在变压器低压侧进行无功补偿。对于由单位或小区变电所供电,容量较大的用户,若低压部分功率因数较低,也宜就地在182

193低压电源进户处进行集中补偿。同时防止过补偿。只带三相负荷(如空调专用变压器)的变压器,无需分补,带有单相用电设备的变压器,其低压无功补偿则需要采用分相补偿或混合补偿。单相负荷较多的供电系统,宜采用部分分相无功自动补偿装置,防止三相间过补与欠补,同时应满足当地供电部门要求。10.2.4谐波在电网中的危害很大,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计算方法,其根据设备选用不同而异,按照国家对注入电网谐波量的控制要求,设计应做好测量并应预留运行后治理的可能。当非线性负荷容量较大时,在配电系统中应考虑采用设置无源滤波器或有源滤波器等抑制谐波电流的措施。本条旨在从源头上避免谐波污染;实际使用的非线性负载越来越多,谐波监测是治理的依据;本条中的措施可避免高次谐波产生谐振放大,但不能减少谐波。10.2.5当项目设置有地面停车场时,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桩宜优先设置在地面停车场;当项目没有地面停车场时,电动汽车快充充电桩宜优先设置在方便进出的场所,但不宜设置在主要出入口;大型公共建筑可考虑设置充电站设施;公共建筑内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装置应相对集中设置,且应区分普通充电桩和快速充电桩;居住建筑停车场内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装置宜采用普通充电桩。普通充电桩即为慢速充电桩,通常为交流型,快速充电桩分为交流和直流。由于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桩可实现短时间内快速充电,因此为了满足新能源汽车快速续航的需求,以及充电安全的要求,应在地面停车场或方便进出的场所设置快速充电桩。但为了不影响交通,充电桩应避免设置在主要出入口附近。居住建筑停车场内的电动汽车充电桩装置通常为满足住户汽车夜间充电需求,交流充电桩供电电源采用220V/380V交流电压,单相交流充电设备额定电流不宜大于32A,三相交流充电设备额定电流不宜大于63A。10.2.6电动自行车是一种非常便捷、环保的城市交通工具,对于电动自行车充电的问题容易被忽略,故特设此条。183

19410.2.7本条从人员安全、健康的角度出发,提出采用低毒型的电缆产品。在《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102013中5.3.2提出教育建筑中敷设的电线电缆宜采用无卤、低烟、阻燃型电线电缆,以避免燃烧产生含卤烟雾对人身造成伤害。在《会展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332014中6.3.2在人员密集场所明敷的配电电缆应采用无卤低烟的阻燃或阻燃耐火型电缆。在《商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3922016中6.2.1大、中型商店建筑营业区内敷设的线缆应选用低烟低毒阻燃型电缆。在现行行业标准《住宅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2422011中的6.4节中也有相关要求。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应有更高的要求,故增加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的公共区采用低烟无卤的阻燃类线缆的要求。10.2.8具体说明电气绿色设计关注点之一:推广节能产品应用,尽量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现行行业标准《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第6.1.3条第八款要求“发电机房设计时应采取消声及机房隔声综合治理措施”治理后符合规定要求。Ⅱ照明设计10.2.10室内照明质量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照明不但有利于提升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更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减少各种职业疾病。良好、舒适的照明要求在参考平面上具有适当的照度水平,避免眩光,显色效果良好。各类民用建筑中的室内照度、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照明数量和质量指标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的有关规定。对照明产品光生物安全性作了规定,现行国家标准《灯和灯系统的光生物安全性》GB/T20145规定了照明产品不同危险级别的光生物安全指标及相关测试方法,为保障室内人员的健康,人员长期停留场所的照明应选择安全组别为无危险类的184

195产品。光源光输出波形的波动深度又称为频闪比,用来评价光输出的波动对人的影响。当电光源光通量波动的频率,与运动(旋转)物体的速度(转速)成整倍数关系时,运动(旋转)物体的运动(旋转)状态,在人的视觉中就会产生静止、倒转、运动(旋转)速度缓慢,以及上述三种状态周期性重复的错误视觉,轻则导致视觉疲劳、偏头痛和工作效率的降低,重则引发事故。光通量波动的波动深度越大,负效应越大,危害越严重。10.2.11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对办公建筑、商店建筑、旅馆建筑、医疗建筑、教育建筑、博览建筑、会展建筑、交通建筑、金融建筑的照明功率密度值的限值进行了规定,提供了现行值和目标值。照明设计时,照明功率密度限值应符合该标准规定的现行值。10.2.13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应满足以下要求:1强调在保证照明功能和景观要求下,防止夜景照明产生的光污染;2阐述了限制城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防与治的关系,特别是对刚开始建设城市夜景照明的城市应强调以预防为主,避免出现先污染后治理的现象;3对已出现光污染的城市则应以防与治相结合为原则,同时做好光污染的防止和治理工作;4强调做好城市夜景照明设施的运行与管理工作,防止设施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光污染。Ⅲ电气设备选用10.2.14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值均应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中能效等级2级的规定。目前,《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20已经取代原《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22013,应采用现行版本。185

196Ⅳ电气计量10.2.16本条根据节能设计规范的分项用电计量要求对系统的配电设计提出相关要求,针对目前有些设计仅仅装设计量表具而配电回路混淆不清,计量采集的数据不能达到分项采集以便按不用负荷用能分析数据的要求。在进线处总的分项计量方便对建筑物总用电的分项计量数据采集(上传城市数据中心)。分项计量一般按照按空调、照明插座、动力及特殊电力考虑,楼层数据的采集视工程情况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如LEED绿色认证要求插座用电与照明用电分开,这时势必在楼层或终端另设插座照明的的分项计量表具。10.2.18多功能智能电表宜具备远传功能,便于抄表计量。10.3一般设计10.3.5电气设备设施及配件、附件的耐久性可以使其与建筑物的寿命接近,尽可能及减少更换带来的不便,适变性如采用管线分离的敷设方式,可有利于建筑的长寿化。建筑结构与设备管线分离设计便于设备管线维护更新,可保证建筑能够较为便捷地进行管线改造与更换,从而达到延长建筑使用寿命目的。10.3.6系统单相负荷达到20%以上时,容易出现三相不平衡。考虑一定的余量,故要求配电系统三相负荷的不平衡度不宜大于15%。186

19711智能化设计11.1一般规定11.1.2目前,智能化系统的技术越发成熟,具体采用时,要优先考虑成熟、实用的技术。同时由于智能化系统的技术发展迅速,产品更新换代快,要考虑一定的前瞻性、扩展性、开放性、兼容性,要便于升级与更新。智能化系统与建筑设备系统如水、暖等密切相关,故要结合设备需求制定优化运行控制策略。为确保建筑高效运营管理,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自动监控管理功能应能实现对主要设备的有效监控。11.1.3本条旨在通过信息网络系统为建筑使用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功能。为保证建筑的安全、高效运营,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和现行行业标准《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设置合理、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建筑内的信息网络系统一般分为业务信息网和智能化设施信息网,包括物理线缆层、网络交换层、安全及安全管理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系统五部分,支持建筑内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类信息的传输。系统和信息的安全,是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一定要保证。建筑内信息网络系统与建筑物外其他信息网互联时,必须采取信息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稳定和可靠。11.1.4本条旨在通过完善和落实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的自动监控管理功能,确保建筑物的高效运营管理。但不同规模、不同功能的建筑项目是否需要设置以及需设置的系统大小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规范设置。比如当公共建筑的面积不大于2或住宅建筑面积不大于10万m2时,对于其公共设施的2万m监控可以不设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但应设置简易的节能控187

198制措施,如对风机水泵的变频控制、不联网的就地控制器、简单的单回路反馈控制等,也都能取得良好的效果。11.2基本设计Ⅰ建筑信息网络系统11.2.1对业务信息网络的有线和无线网络设计,应根据使用者的使用要求和网络接入规模,合理考虑核心设备到接入设备的网络架构。一般情况,中大规模网络且对无线使用要求高的建筑可以独立组网,中小型网络且对无线使用要求较高的建筑可以共用核心设备、接入层设备独立开来,也可以接入层设备不分开设计。11.2.2智能化系统网也应根据业务的安全要求,考虑使用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漏洞扫描等安全产品来提高设备网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11.2.4信息网络设备的工作环境主要是指信息网络中心机房、安保中心机房、特殊智能化系统/设备专用机房、信息网络汇聚机房、弱电间等信息网络设备集中放置的区域。Ⅱ建筑设备监控2或高度11.2.5大型公共建筑是指单幢建筑面积大于2万m超过50m或设置集中空气调节设施的建筑。公共建筑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应以增加建筑物的科技功能、提升建筑物的应用价值和有效降低建筑物的使用能耗为目标,综合应用各项建筑智能化技术。在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基本配置要求的前提下,对建筑设备运行实施能效管理和监控,可明确建筑节能控制的范围和精度。智能化系统集成是指把若干个相互独立,但又潜在关联的系统集成到统一的协调运行平台中,实现建筑管理系统,即BMS。BMS可进一步与网络通信系统相连,升级为更高层次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即IBMS。这种“分工协作、一览无余”的运行模式,可以实现建筑188

199物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实现信息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共享;在实际使用中,智能化系统集成可以增强建筑防灾和抗灾能力,以更好的保护业主及用户安全;提高大厦智能化水平,物业管理自动化、数字化,某一设备出现问题自动反馈信号至监控平台,减少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工作量;采用准确的方法采集并储存能耗计量数据,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建筑能源消耗可能出现的问题,最大化的挖掘建筑节能潜力;统一优化联动中央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和变配电系统,使其满足实际用户使用需要并保持高度一致,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约能源;系统可分可合,且具有可扩展性、可变化性,最终为使用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高效环保的工作生活环境。建筑面积小于2万m2的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小于10万m2的住宅建筑可按本条第2款执行,可不设建筑设备自动监控系统。11.2.6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是指基于通信网络的建筑设备监控与管理系统,由传感监控、控制器、上位管理机三个层次所构成,通过通信网络连接为整体,在工程中已应用多年,是建筑设备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建筑面积超过2万m2,且设置集中空调系统的公共建筑为大型公共建筑,应通过建筑设备管理系统提高管理水平。对于其它类型建筑,可以采用以设备或局部设备系统为对象的独立控制系统来进行运行管理。11.2.7当能耗监测为独立系统时,应通过数字通讯接口或标准电气接口方式将其接入设备监控系统。对于监测表具、传感器的故障设备监控系统应具有实时监测功能,并自动报警,保证能耗监测功能的可靠运行。当水表计量系统用作管网漏损自动监测时,在管路分表与总表数值偏差较大时,系统后台应具有自动报警功能。11.2.8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是评价建筑是否“舒适、健康”的重要评价标准。通过安装室内空气污染物探测器,运行方可以有效地监测室内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及其他常见空气污染物的浓度,从而及时调整新风或排风供应量,寻找“节能”与“舒适、189

200健康”的平衡点。11.2.9设置高空抛物监控系统可以对高空抛物等危险行为起到有效的监视作用,便于后期处理时收集证据,从而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减少这一危险行为。Ⅲ智慧运行11.2.10本条提出了智能化集成平台针对绿色建筑运营评价时需要呈现数据和需要满足的功能要求。建筑智能化集成平台可通过HTTP、MQTT、COAP等网络应用层协议,以及开放API接口方式将相关建筑数据提供给智慧城市平台。运行分析报告包括机电设备系统运行效率报告、能耗分析报告、用水状况报告、空气质量报告等。智慧服务功能包括会议预约、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电子商务、物业服务等。平台宜具备OBIX、OPCUA、MQTT、HTTP协议以及WebServer、开放API接口等多种不同方式与其它公共平台对接或数据传输。11.2.11本条是结合防疫的常态化管理提出的要求。11.3一般设计11.3.1智能化系统平台是指把若干个相互独立,但又潜在关联的系统集成到统一的协调运行的平台。11.3.2建筑智能化集成平台可通过HTTP、MQTT、COAP等网络应用层协议,以及开放API接口方式将相关建筑数据提供给智慧城市平台。11.3.3本条提出了智能化集成平台针对绿色建筑运营评价时需要呈现数据和需要满足的功能要求。运行分析报告包括机电设备系统运行效率报告、能耗分析报告、用水状况报告、空气质量报告等。智慧服务功能包括会议预约、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电子商务、物业服务等。平台宜具备OBIX、OPCUA、MQTT、HTTP协议以及WebServer、开放API接口等多种不同方式与其它公共平台对接或数据传输。190

20111.3.5考虑到用气、用水的安全性,故做此规定。采用具有自动熄火保护装置的燃气灶,可以避免因遗忘等原因而造成燃气泄漏或火灾危险。漏水检测控制装置宜带报警功能,可上传至物管用房等处,便于物业等及时发现、处理。11.3.6本条是为了住户使用的安全考虑,在卫生间洗澡、如厕易发生意外的情况,如有条件可设置红外探测报警仪或地面设置低卧位探测报警探头等。11.3.7为避免接触感染,减少传染病的传播渠道,公共建筑及小区主要出入口、各楼栋或单元访客对讲系统宜采用人脸识别、识读感应卡开锁等无接触开启方式电梯宜采用刷卡等无接触乘梯方式。191

20212装饰装修设计12.1一般规定12.1.2装饰装修设计应与建筑、结构、机电设计同步进行,即提前让装饰、设备专业提前介入并与土建进行协同设计。设计中综合考虑幕墙、外墙内保温、建筑隔声、标识系统、材料选择、防护栏杆、内遮阳等方面,明确预留点位和装修面层固定件的预埋,考虑与其他专业的相互关系和配合,避免发生错漏碰缺、工序颠倒、操作空间不足、返工和污染等后续问题。12.1.4本条重在强调装饰装修设计中,应满足建筑设计对于紧急疏散、应急救护、安全防护等要求,不应遮挡消防设施等标志标识,确保安全,不留隐患。12.1.5装饰装修设计须在围护结构上开槽、开孔、加设构件时,不应降低围护结构的隔声、隔热及防水性能,设置装饰构件时,不应影响室内的自然采光及通风。装饰装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对建筑室内光环境、声环境、热环境、防水、防潮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规定,不应降低室内环境标准。12.1.6建装配化装修是指主要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标准化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其主要包括干式工法楼(地)面、装配化厨房、装配化卫生间、管线分离等方面的内容。装配化装修设计宜满足下列要求:1隔墙宜设置满足敷设管线的空腔,墙面宜采用集成饰面层的成品墙板;2吊顶宜设置可敷设管线的架空层,宜集成灯具空调、新风、消防等设备设施;3楼地面宜采用干铺或其他干式工法,宜设置可敷设管192

203线的架空层,宜采用模块化的辐射采暖地面;4装配化厨房、装配化卫生间应与住宅套型相结合进行整体设计,且应采用同层排水系统;5部品集成和选型应便于维护和更换,应与主体结构连接牢固,不应损坏结构构件,宜优先采用预埋连接件的方式。装配化装修应采用标准化和通用化部品部件,以及模块化组合的方式。实现建筑结构体、建筑内装体、主体部件和内装部品等相互间的模数协调,并为内装部品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安装创造条件。标准化和通用化的基础是模数化,模数协调的目的之一是实现部品部件的通用性与互换性,使规格化、模块化部品部件适用于各类常规建筑,满足各种要求。同时,大批量的规格化、定型化部品部件生产可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内装部品互换性指年限互换、材料互换、式样互换、安装互换等,实现部品互换的主要条件是确定部品的尺寸和边界条件。内装部品年限互换主要指因为功能和使用要求发生改变,要对空间进行改造利用,或者部分部品已经达到使用年限,需要用新的部品更换。12.1.7建筑中频繁使用的装饰装修五金配件指各种五金配件、管道阀门、开关龙头等,应考虑选用长寿命的优质产品,且构造上易于更换。同时还应为维护、更换操作提供方便条件。优先选用耐腐蚀、抗老化、耐久性能好的部品部件。12.2基本设计Ⅰ安全与人性化设计12.2.1应在场地及建筑公共场所和其他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场所的显著位置上设置具有警示和引导功能的安全标志标识,提醒建筑使用者注意安全。警示标志一般设置于人员流动大的场所,青少年和儿童经常活动的场所,容易碰撞、夹伤、湿滑及危险的部位和场所等。比如禁止攀爬、禁止倚靠、禁止伸出窗外、禁止抛物、注意安全、193

204当心碰头、当心夹手、当心车辆、当心坠落、当心滑倒、当心落水等。设置安全引导指示标志,包括紧急出口标志、避险处标志、应急避难场所标志、急救点标志、报警点标志等,以及其他促进建筑安全使用的引导标志等。比如紧急出口标志,一.般设置于便于安全疏散的紧急出口处,结合方向箭头设置于通向紧急出口的通道、楼梯口等处。12.2.2建筑防滑地面工程对于保证人身安全至关重要。光亮、光滑的地面,因雨雪天气造成的室外湿滑地面极易导致伤害事故。按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的规定,Aw、Bw、Cw、Dw分别表示潮湿地面防滑安全程度为高级、中高级、中级、低级,Ad、Bd、Cd、Dd分别表示干态地面防滑安全程度为高级、中高级、中级、低级。Ⅱ全装修设计12.2.6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二次装修带来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全装修避免了土建和装修两个环节的脱节,使房屋功能一次性实现,杜绝擅自改变房屋结构的现象,避免能源和材料浪费,降低装修成本。全装修是指在交付前,住宅建筑内部墙面、顶棚、地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门窗、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厨房、卫生间固定设施安装到位;公共建筑公共区域的固定面全部铺贴、粉刷完成,水、暖、电等基本设备全部安装到位。住宅全装修包括下列内容:1室内空间的墙面、顶棚、楼面或地面、内门、内窗、门窗套、固定隔断、固定家具及套内楼梯的装修;2套内空间中活动家具陈设品及部品部件的选择和布置;3室内空间中给水排水、暖通、电气、智能化等专业设计的布线;4预留设备设施的安装、检修的空间;194

2055安全防护和消防设施的维护;6无障碍设计。公共建筑公共区域是指公共建筑的楼梯间、电梯厅、公共卫生间、公共设备用房、消防前室、门厅、走廊、货运通道、车库等。Ⅲ装饰装修材料12.2.8选用安全、环保、绿色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是保障室内空间空气质量安全的基本手段。1为了保障建筑内部的消防安全,减少建筑物火灾产生的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应积极采用不燃性材料和难燃性材料,避免采用燃烧时产生大量浓烟或有毒气体的材料。《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将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四级:A级为不燃材料,B1级为难燃材料,B2级为可燃材料,B3级为易燃材料。由于建筑用途、场所、部位不同,所使用装修材料的火灾危险性不同,对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要求也不同,装饰装修设计选择的顶棚、墙面、地面、隔断、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修装饰材料的燃烧性能应符合《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的规定;2室内装饰装修材料的有害物质限值应满足《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50325的相关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应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18580的相关规定;2)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1的相关规定;3)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建筑用墙面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2的相关规定;4)胶黏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胶粘剂挥发性有机195

206化合物限量》GB33372、《建筑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GB30982的相关规定;5)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星应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4的相关规定;6)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壁纸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5的相关规定;7)聚氯乙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聚氯Z烯卷材地板中有害物质限量》GB18586的相关规定;8)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地毯、地毯衬垫及地毯胶粘剂有害物质限量》GB18587的相关规定;9)非金属装修材料的放射性限量应符合《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的相关规定;10)溶剂型地坪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室内地坪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38468的相关规定。12.3一般设计Ⅰ安全与人性化设计12.3.4室内装饰装修中无障碍设计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相关规定,抓杆或扶手应满足《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第3.8节的要求。建筑公共区域的墙面或者易接触面不应有明显棱角或尖锐突出物,避免对使用者,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儿童带来安全隐患,且宜设置具有防滑功能的抓杆或扶手,为行动不便者的行走提供安全、便利的环境。Ⅲ装饰装修材料12.3.8从源头把控,选用绿色、环保、安全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是保障室内空气质量的基本手段。为提升家装消费品质量,196

207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国家于2017年12月8日发布了包括内墙涂覆材料、木器漆、地坪涂料、壁纸、陶瓷砖、卫生陶瓷、人造板和木质地板、防水涂料、密封胶、家具等产品在内的绿色产品评价系列国家标准,包括现行国家标准《绿色产品评价涂料》GB/T35602、《绿色产品评价纸和纸制品》GB/T35613、《绿色产品评价陶瓷砖》GB/T35610、《绿色产品评价人造板和木质地板》GB/T35601、《绿色产品评价防水与密封材料》GB/T35609等,对产品中有害物质种类及限量进行了严格、明确的规定。其他装饰装修材料,其有害物质限量同样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197

20813景观环境设计13.1一般规定13.1.1景观环境设计要尊重场地的上位规划设计,并满足规划设计条件的相关要求,要充分分析场地的道路、建筑布局及建筑风格,注重整体风格的协调及场地的可持续发展。13.1.2景观环境设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设计原则,在综合考虑景观资源现状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充分保护或修复场地生态环境,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植被等,同时要注重对场地内景观资源的发掘和利用。13.1.3景观环境的专项设计包括景观植物、景观场地、景观小品、景观水景、景观照明灯等内容,在设计这些景观环境时,需充分考虑与其关联的各种环境质量,包括风环境、声环境、光环境、热环境、空气质量、视觉环境和嗅觉环境等。设计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从人的使用需求和切身感受出发。13.1.4绿视率:是指人们眼睛所看到的物体中绿色植物所占的比例,它强调立体的视觉效果,代表城市绿化的更高水准。绿色在人的视野中达到25%时,人感觉最为舒适。绿容率:是指场地内各类植被叶面积总量与场地面积的比值。叶面积是生态学中研究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关键性指标,它与植物生物量、固碳释氧、调节环境等功能关系密切,较高的绿容率代表较好的生态效应。绿容率可以作为绿地率的有效补充。在景观环境设计中强调绿视率和绿容率,目的在于提高单位面积上绿地的科学生物总量,进而约束绿地系统建设的投机行为,规范绿地系统建设的责任与义务,提高有限的绿地系统建设的品质与效率。198

20913.1.5场地景观设计时应进行场地雨洪控制利用的评估和规划,减少场地雨水径流量及非点源污染物排放。13.1.7依据《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第7.02条的有关规定。有条件时,景观照明设计可采用计算机模拟设计场地照明模型,使之在满足景观效果的提前下,合理选择照明灯具和照明方式。针对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照明设计要整体规划,分区设计,杜绝过度照明对环境的破坏。13.2基本设计Ⅰ绿化设计与生态保护13.2.1安徽省植物资源丰富,地域植物景观特色明显,在进行种植设计时,应以乡土植物为主,并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配置不同的植物品种。复层绿化方式就是以乔木为主,灌木填补林下空间,地面栽花种草的种植模式,垂直面上形成乔、灌、草空间互补和重叠的效果。根据植物的不同特性(如喜阳耐荫性、高矮大小、生长空间需求等)差异而取长补短,相互兼容,进行立体的多层次种植。一般配植比例为:常绿与落叶乔木的比例宜为5∶5,中层和地被常绿与落叶植物品种的比例宜为7∶3。速生、中生、慢生为3∶4∶3,在具体设计时可根据项目景观效果作相应的比值调整。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5014第3.1条,植物正常生长须满足一定的地形条件和土壤条件,在园林绿化工程中,要重视土壤调查和评估,因地制宜进行土壤改良,以确保场地内植物的正常生长。13.2.2乡土植物也称本地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利于确保植物存活,降低养护费用。在选用湿生、旱生植物时,应根据当地所属气候及土壤情况尽量以乡土植物为主,充分发挥生态、景观、经济等各方面的优势。199

210常用水生植物主要有:荷花、芦竹、狐尾藻、水菖蒲、再力花、千屈菜、菖蒲、水葱、香蒲、睡莲、水生美人蕉、水生鸢尾、萍蓬草、黑藻等。常用湿生植物主要有:垂柳、旱柳、水杉、池杉、落羽杉、乌桕、枫杨、香椿、杞柳、紫穗槐、蒲苇、芒草、木芙蓉、木槿、大花萱草、沿阶草、鸢尾等。常用旱生植物主要有:雪松、黑松、栾树、枫香、重阳木、榔榆、玉兰、朴树、无患子、合欢、海棠、石楠、火棘、木槿、栀子花、金森女贞、柳叶马鞭草、大花萱草、沿阶草、酢浆草等。Ⅱ水景设计13.2.4目前水资源较为缺乏,水景的设计应充分结合场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源条件、雨水利用方式等进行设计。根据安徽省各地区每年的平均降水量及景观设计效果需要,合理规划位置、面积、深度,最好能结合雨水收集、利用、调蓄设施进行设计。Ⅲ景观照明13.2.6光污染包括建筑反射光(眩光)、夜间的室外夜景照明以及广告照明灯造成的光污染。光污染产生的眩光会让人感到不舒服,还会使人降低对灯光信号等重要信息的辨识力,甚至带来安全隐患。Ⅳ景观设施13.2.8景观设施的设计宜优先考虑选择本地材料、天然材料、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及环保材料,并在造型和色彩上与周边环境相协调。13.3一般设计Ⅰ绿化设计与生态保护13.3.1植物隔声屏障的降噪效果取决于树木的树木高度、栽200

211植密度和种植面积的宽度,以及树丛的枝叶层是否延伸到地面等因素。因此,可在噪声源附近种植高大乔木及灌木形成一定的屏障,起到隔声降噪的作用。安徽省腹地较大,受过渡性气候影响,植物品种也呈一定的过渡性,在选择时应根据日照条件、温度条件及土壤特性进行合理选择乔木,提高场地的光环境及热环境:皖南地区(以安庆为例)常用乔木主要有(不限于):香樟、女贞、广玉兰、七叶树、香橼、银杏、榉树、柿树、朴树、三角枫、枫香、栾树、白玉兰、无患子、合欢、泡桐等;皖中地区(以合肥为例)常用乔木主要有(不限于):香樟、女贞、广玉兰、黄连木、白玉兰、无患子、日本早樱、刺槐、国槐、楝树、榆树、榉树、喜树、枫杨等;皖北地区(以淮北为例)常用乔木主要有(不限于):雪松、黑松、油松、湿地松、女贞、红果冬青(乔)、合欢、黄连木、二乔玉兰、三角枫、银杏、国槐、楝树、榆树、泡桐、响叶杨等。13.3.2表层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适合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环境的恢复。场地内未受污染的净地表层土进行保护和回收利用是土壤资源保护,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方法。基于场地资源与生态诊断的科学规划设计,在开发建设的同时应采取符合场地实际的技术措施实现生态恢复或生态补偿。13.3.3屋顶绿化的工程设计可参考现行行业标准《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的有关规定。传统的垂直绿化方式主要是在墙根种植攀缘植物,使其沿墙面攀爬,该方式种植方便,易养护,造价低。现在有利用模块化的绿色植物种植箱贴附在墙面上,形成植物幕墙,此类绿化造价较高,且不易养护。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有利于降低建筑立面吸收的太阳热辐射,改善建筑外墙热工效应,美化环境。因此在有条件的地段应采取合理的垂直绿化方式。201

212Ⅱ场地安全与环境设计13.3.5场地内主要道路及出入口应便于轮椅通过,其宽度、坡度及面层材料的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有关规定。室外道路(如主路、次路、支路、小路等其他道路)路面的纵、横坡度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第6.1小节的有关规定。13.3.6全龄化活动空间应从场地结构、面层材质、设施高度等方面符合各年龄层的活动要求,确保各年龄段活动场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生态空间是指一切以自然的形式存在的空间物质环境,大多数健康行为活动的发生都依赖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总和,包括阳光、空气、水等要素。健康文化空间是向人们传达健康信息的媒介,宣传必要的健康知识,促进健康意识的培养等。有条件的出入口场地可作为弹性场地设计,平时作为侯客、休闲广场,疫时作为管控筛查及物流收集转发的场地。演出场地宜设有观众席位,并应有方便观赏的适宜坡度。居住区内的专用健身场地宜集中设置,且方便居民到达,一般小型健身器材和场地可根据居民楼的分布分散布置。室外健身活动场地应保证有充足的日照和通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考虑避雨设施和休息座椅,如风雨廊、现代亭或膜亭等,为室外活动者提供便利,提高室外活动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运动场地设置应避免噪声扰民,并根据运动类型设置适当的隔声措施。地面铺装材料应考虑环保、耐磨及透水性,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延长其使用时间,减少场地雨水径流量。儿童活动场地为便于家长观察和照看,应设计为开敞式;为减少儿童玩耍给周边住宅带来的噪声,游乐场地要与居民住宅外窗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场地宜选择柔性、耐磨的地面材料,202

213如塑胶、防腐木、彩色沥青等。13.3.7生态停车场为停车位采用植草砖等铺装或有植物种植,停车位间种有乔木或通过其他永久式绿化方式进行遮荫的停车场。停车场内宜结合停车间隔种植乔木,树木枝下净空应符合停车位高度要求,小型汽车高2.5m,中型汽车高3.5m,载货车高4.5m。生态植草砖一般选用60/80厚预制水泥砖,砖孔及砖缝处填种植土,内掺草籽。蜂巢植草格一般材料为纳米复合高分子合金-NPA,是柔性透水路面稳定结构层,其面层材料可为草皮、砖、透水沥青等。植草地坪伸缩缝和沉降缝设置原则上参照混凝土设计规范。但从装饰效果考虑,不宜在一个车位当中设缝,而应在两车位交界处设缝。当蜂巢植草格面层材料为草皮时,在土层与沙砾垫层之间应设置无纺土工布一层,同时表层土应超铺20mm~30mm。13.3.8当居住区环境的遮阳覆盖率偏低时,太阳辐射将会诱发环境的过热,从而加剧了居民户外活动的热安全风险,为了有效地控制环境受到的太阳辐射,保证户外活动场所的热安全性,对居住区的遮阳设计作出明确的规定十分重要。调查表明,当高温季节有太阳辐射时,居住区活动场地和行人道路的烘烤感强烈,居民抱怨使用和出行不便,对居民的户外活动造成了影响。居住区内硬化的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因其具有较强的蓄热能力,导致当春、夏、秋季受太阳辐射后其表面温度比同时刻空气温度高出10℃~20℃,其表面温度最高可达48℃,成为居住区热环境恶化的热源,特别是汽车在受到太阳辐射后的高温还要导致油耗的增加。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园林技术的发展,居住区依靠植物遮阳的手法十分丰富,同时还应充分利用诸如亭、廊、固定式棚、架、膜结构等构筑物的遮阳手法,或采用植物和构筑物混合遮阳的手法。203

214遮阳率的计算是乔木树冠的垂直投影面积和构筑物向地面的投影面积之比,其中乔木树冠的大小可按照种植设计冠幅计算或采用冠幅4m的圆计算,构筑物向地面的投影面积应按照其垂直投影面积计算。13.3.9室外地面、坡道及踏步等设置防滑措施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内容。本条依据现行行业标准《建筑地面工程防滑技术规程》JGJ/T331-2014第4.1.5、4.2.1条中对建筑室外及室内潮湿地面的防滑性能的要求。老年人及儿童活动场地的地面宜采用柔性防滑地面,防滑要求满足《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2018第6.1.6条、《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2016(2019年版)第3.2.3条。13.3.10设置专门的室外吸烟区,可以有效的引导有吸烟习惯的人群走出室内,在规定的合理范围内吸烟。室外吸烟区的选择需要避免人员密集区、有遮阴的人员聚集区,建筑出入口、雨篷等半开敞空间、可开启窗户、建筑新风引入口、儿童和老年人活动区域等位置,吸烟区需配置垃圾筒和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标识。为保持室外的环境卫生,在居住区室外应布置收集宠物粪便的方便箱。Ⅳ景观照明13.3.15从节能的角度提出景观照明控制的常用要求,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公共建筑的景观照明应平日、一般节日、重大节日分组控制,以便满足节日的特殊气氛要求,又能达到平日节能的要求。Ⅴ景观设施13.3.16宜通过景墙、花架等景观小品和绿化种植对室外变电站、开关所、垃圾转运站及收集点、燃气调压房、水泵房、公厕、居民存车处等公用设施进行遮护、围挡或美化设计,提高景观环境设计的品质。204

21513.3.17根据国家标准《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安全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和提示标志四类。本条所述是指具有警示和引导功能的安全标志,应在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场地区域的显著位置上设置。设置显著、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能够起到提醒使用者注意安全的作用。警示标志一般设置于人员流动大的场所,青少年和儿童经常活动的场所,容易碰撞、夹伤、湿滑及危险的部位和场所等。比如禁止攀爬、禁止倚靠、注意安全、当心车辆、当心滑倒、当心落水等。设置显著、醒目的安全引导指示标志,如应急避难场所标志。设置便于识别和使用的标识系统,包括导向标识和定位标识等,能够为使用者带来便捷的使用体验。标识一般有人车分流标识、公共交通接驳引导标识、易于老年人识别的标识、无障碍标识、健身慢行道导向标识、公共卫生间导向标识,以及其他促进场地交通和设施便捷使用的导向标识。公共建筑的标识系统应当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标识系统技术规范》GB/T51223,住宅建筑可以参照执行。在标识系统设计和设置时,应考虑建筑使用者的识别习惯通过色彩、形式、字体、符号等整体进行设计,形成统一性和可辨识度,并考虑老年人、残障人士、儿童等不同人群对于标识的识别和感知的方式。例如,老年人由于视觉能力下降,需要采用较大的文字、较易识别的色彩系统等,儿童由于身高较低、识字量不够等,需要采用高度适合、色彩与图形化结合等方式的识别系统等。因此,需根据不同使用人群特点设置适宜的标识引导系统,体现出对不同人群的关爱。同时,为便于标识识别,应在场地内显著位置上设置标识,标识应反映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建筑与设施分布情况,并提示当前位置等。建筑及场地的标识应沿通行路径布置,构成完整和连续的引导系统。205

216Ⅵ海绵设施设计13.3.18道路及绿地雨水入渗、收集、回用等相应技术措施参照2014年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及图集《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15MR105。生态型设施设计技术要点参考:植草沟:植草沟断面形式宜采用倒抛物线形或倒梯形,其边坡坡度不宜大于1∶3;宽度根据汇水面积确定,宜为1000mm~2000mm;长度根据平面布置取值;最大流速应小于0.8m/s,宜为0.2~0.3;纵向坡度取值范围宜为0.2%~0.3%。下凹式绿地:也叫下沉式绿地,下凹深度一般为100mm~200mm;下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高于低凹绿地50mm~100mm,且低于周边道路或硬质铺装50mm左右。生物滞留池:生物滞留池内应设置溢流设施,可采用溢流竖管、雨水口等,溢流设施顶部一般低于汇水面100mm;蓄水深度根据植物和土壤的渗透性确定,一般为200mm~300mm;过滤介质一般深度为400mm~600mm(不包括过渡层和排水层)。13.3.19道路雨水是建筑场地产生径流的重要源头,易被污染并形成污染源,故宜合理引导其进入地面生态设施进行调蓄、下渗和利用。道路海绵设施可选择生态树池,透水铺装及其组合。行道树树池宜设计成生态树池,道路人行道宜采用透水铺装,非机动车道和机动车道可采用透水沥青路面或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厚度应进行计算,需满足路面使用功能。2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