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1136-2022 鲜食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天津市)

DB12∕T 1136-2022 鲜食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天津市)

ID:83098060

大小:257.7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3-08-12

上传者:130****3912
DB12∕T 1136-2022 鲜食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天津市)_第1页
DB12∕T 1136-2022 鲜食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天津市)_第2页
DB12∕T 1136-2022 鲜食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天津市)_第3页
DB12∕T 1136-2022 鲜食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天津市)_第4页
DB12∕T 1136-2022 鲜食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天津市)_第5页
DB12∕T 1136-2022 鲜食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天津市)_第6页
DB12∕T 1136-2022 鲜食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天津市)_第7页
资源描述:

《DB12∕T 1136-2022 鲜食玉米生产技术规程(天津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20CCSB3112天津市地方标准DB12/T1136—2022鲜食玉米生产技术规程Productiontechniqueregulationoffreshcorn2022-09-08发布2022-10-14实施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1DB12/T1136—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天津市农业农村委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耿以工、杨红军、郑成岩、钱红、任伶、王莹、隋华、张凤娇、马文宏、杨鸿炜、辛勍。I

2DB12/T1136—2022鲜食玉米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天津地区鲜食玉米绿色食品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整地与播种、田间管理、采收与保鲜加工、生产废弃物的处理、贮藏与运输和建立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鲜食玉米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118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地块应肥力较高,耕层深厚,保水保肥,灌排便利,土壤耕作层宜大于20cm。栽培鲜食玉米时必须与普通玉米隔离,不同类型鲜食玉米栽培时也要隔离。空间隔离时,间距应在300m以上;时间隔离时,播期应间隔15天以上。5品种选择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根据生态条件,选用经过国家或者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抗倒的鲜食玉米品种。主要选用甜玉米和糯玉米品种。6整地与播种6.1整地1

3DB12/T1136—2022单季鲜食玉米的农田,上茬作物秸秆粉碎还田,秋季要进行深耕晒田,使耕层土壤深、松、平、细。鲜食玉米两熟的农田,春茬玉米秸秆青储。6.2播种6.2.1种子处理播种前10d将玉米种子晾晒2天~3天,选用符合NY/T393要求的药剂进行种子处理;有包衣的种子可直接播种。6.2.2播种期播种期的选择应根据种植区域气候条件、品种特性,结合鲜食玉米的供应时间,采取分期播种的方式。一般情况下,露地播种在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即可进行播种。采用地膜覆盖可提前20天播种。6.2.3播种量2根据品种特性和种植密度,适当密植,种植密度一般不超过3500株/667m。6.2.4播种方式春季播种采用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夏播玉米采用直播种植方式。大小行种植,一般大行距80cm,小行距40cm。播种深度3cm~5cm。7田间管理7.1放苗、间苗春播覆膜玉米,出苗后于玉米3~4片可见叶,选择无大风、霜冻天气过程,及时放苗,每穴双株只放1株,小株、弱株不放苗。放苗后3~5d用土将放苗口封住。夏播玉米在3~4片可见叶间苗,拔除小株、弱株。7.2灌排32遇特殊旱情,鲜食玉米关键生育期田间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60%时,应及时灌水40m/667m。鲜食玉米灌溉建议采用微喷灌的节水灌溉方式。鲜食玉米苗期如遇到连续降雨,要及时在田间开沟,排出田间积水。7.3施肥施用的肥料应符合NY/T394的规定。施肥量应符合NY/T1118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肥力状2况,确定施肥量和肥料比例。一般每667m施腐熟有机肥1000kg~1500kg,每667m2施肥量:尿素18kg~20kg,磷酸二铵10kg~12kg,硫酸钾6kg~8kg,硫酸锌1.0kg~1.5kg。全部有机肥、磷肥、钾肥、锌肥作底肥,氮肥的40%作底肥,结合整地一次性施入。剩余的60%氮肥在鲜食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7.4人工辅助授粉在盛花末期的晴天上午9:00~11:00,人工用竹竿或者绳子拉动植株上部。7.5病虫草害防治7.5.1基本要求2

4DB12/T1136—2022鲜食玉米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等;害虫有玉米螟、二点委夜蛾、粘虫等;杂草有狗尾草、牛筋草、马齿苋等。病虫草害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按照生产地常见病虫草害发生的特点,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有限度地使用化学防治措施。7.5.2病虫害防治7.5.2.1农业防治措施推广种植抗病虫、抗逆性好的鲜食玉米品种,合理密植、合理水肥管理,培育健壮植株,提高田间通透度,增强植株抗病能力。玉米收获后进行秸秆粉碎深翻或腐熟还田处理,降低翌年病虫基数。7.5.2.2物理防治措施根据害虫的趋光习性,在成虫发生期,田间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糖醋液、色板、性诱剂等方法诱杀害虫。灯光诱杀采用频振式杀虫灯,1hm2架设1盏,设置自动控制系统,在20:00开灯,翌日2:00关灯,可以诱杀玉米螟、二点委夜蛾、粘虫等害虫。7.5.2.3生物防治措施依据田间调查及预测预报,利用自然天敌,释放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释放瓢虫防治蚜虫,选用白僵菌对冬季堆垛秸秆内越冬玉米螟进行无害化处理;选用植物源农药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7.5.2.4化学防治措施加强田间病虫害发生的监测,在病虫害发生时,可适时适量采取化学农药防治。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病虫害具体化学防治方案参见附录A。7.5.3草害防治7.5.3.1农业防治措施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细清选,要使用腐熟的有机肥以有效清除有机肥中掺杂的杂草种子,防止杂草种子混入农田。鲜食玉米苗期和拔节期,及时进行人工除草。7.5.3.2化学防治措施有限度地使用化学防治田间杂草。农药的使用应符合NY/T393的规定。加强田间杂草发生的监测,根据杂草的类别,选择除草剂种类,准确控制用量和施药时期。杂草具体化学防治方案参见附录A。8采收与保鲜加工8.1收获时间鲜食玉米的果穗苞叶青绿,包裹较紧,花丝枯萎转至深褐色,籽粒体积膨大至最大值,色泽鲜艳,挤压籽粒有乳浆流出但不喷溅为采收标准。一般以甜玉米吐丝后21天~23天,糯玉米吐丝后24天~26天,若以加工罐头为目的的可早收1天~2天;以出售鲜穗为主的可晚收1天~2天,最佳采收期7天左右。8.2收获方法3

5DB12/T1136—2022晴天在早上(上午9点前)或傍晚(下午4点后)采用站秆人工收获,阴天可全天收获,不可地面堆放,收获的果穗要单收、单运、单放、单贮,防止与非绿色食品玉米混杂。秋季冷凉季节采收时间可适当放宽,以防止果穗在高温下暴晒、水分蒸发,影响甜玉米品质保鲜。8.3保鲜加工8.3.1速冻鲜食玉米用于速冻的鲜食玉米,采摘期应在乳熟中期为最佳,应在采摘后24小时内加工。采收后,去除苞叶,剔除花丝、切掉顶端过嫩部分和穗柄,放入沸水中蒸煮5min~10min。蒸煮后,应立即进行冷却,可先放在10℃~15℃的凉水中预冷,当玉米温度降至30℃后,再放入0~5℃的水中冷却,至玉米温度降到5℃以下;然后进行速冻处理,要求玉米棒中心温度在-18℃以下,冻结时间8min~15min。速冻后的鲜食玉米果穗采用分穗包装,可在-18℃环境中长期保存。加工水质量应符合GB5749的规定。8.3.2真空软包装鲜食玉米采摘过程中去除过老、过嫩和病虫害严重的果穗。采收后,去除苞叶,剔除花丝、切掉顶端过嫩部分和穗柄,放入沸水中蒸煮8min~15min。蒸煮后,进行冷却至玉米温度降到50℃以下即可装袋并进行真空密封。真空软包装的鲜食玉米果穗常温下保质期在6个月以上。所用包装材料应采用单一材质的材料,方便回收或可生物降解的材料,符合NY/T658的规定。9生产废弃物的处理9.1农药及包衣种子的包装物禁止乱扔,也不应重复使用,包装物分类收集,集中处理。9.2地膜尽量减少使用或选择质量较好的地膜重复使用(也可选用质量好的可降解地膜),在翻地、整地时要及时收集残留地膜,严禁焚烧地膜,减少农田污染。玉米收获后,应及时粉碎秸秆还田,以培肥地力,严禁焚烧秸秆。秸秆切碎后的长度在3cm~5cm,割茬高度小于5cm,漏切率小于2%。10贮藏与运输10.1库房质量库房应符合NY/T1056要求,到达屋面不漏雨,地面不返潮,门窗能密闭,具有坚固、防潮、隔热、通风和密闭等性能。库房内温度必须保持在4℃以下,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5%以下。鲜食玉米可以在采收后存放库房1~2d。10.2运输在运输过程中禁止与其他有毒有害、易污染环境等物质一起运输,以防污染。11建立生产档案建立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档案。应详细记录产地环境条件、生产技术、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采收及采后处理等情况并保存记录三年以上。4

6DB12/T1136—2022AA附录A(资料性)鲜食玉米生产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案鲜食玉米生产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案见A.1。表A.1鲜食玉米生产主要病虫草害化学防治方案安全间隔期防治对象防治时期农药名称使用量使用次数使用方法(天)于玉米大斑病发25%吡唑醚菌酯悬玉米大斑病45mL~50mL/亩2次喷雾10生初期施用浮剂于玉米小斑病发玉米小斑病24%井冈霉素水剂30mL~40mL/亩2次喷雾7生初期施用于玉米心叶期玉(加细沙后)心玉米螟米螟孵化盛期施3%辛硫磷颗粒剂300g~400g/亩1次叶期喇叭口撒/用施于玉米螟孵化盛5%氯虫苯甲酰胺悬玉米螟16mL~20mL/亩2次喷雾21期施药浮剂70%吡虫啉种子处600-700g/100kg蚜虫种子处理1次拌种/理可分散粉剂种子于粘虫发生初期200克/升氯虫苯甲粘虫10mL~15mL/亩2次喷雾21施药酰胺悬浮剂于玉米二点委夜蛾卵孵盛期至低5%甲氨基阿维菌素二点委夜蛾10mL~15mL/亩2次喷雾14龄幼虫发生期喷苯甲酸盐微乳剂雾施药于玉米播后苗前960克/升精异丙甲50mL~85mL/亩1次土壤喷雾/施用草胺乳油杂草于玉米苗后3-515%硝磺草酮悬浮叶期,杂草2-445mL~65mL/亩1次茎叶喷雾/剂叶期施用注:农药使用以最新版本NY/T393的规定为准。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