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10∕T 071-2022 牡丹江地区桔梗栽培技术规程(牡丹江市)

DB2310∕T 071-2022 牡丹江地区桔梗栽培技术规程(牡丹江市)

ID:83098685

大小:228.83 KB

页数:6页

时间:2022-12-24

上传者:130****3912
DB2310∕T 071-2022 牡丹江地区桔梗栽培技术规程(牡丹江市)_第1页
DB2310∕T 071-2022 牡丹江地区桔梗栽培技术规程(牡丹江市)_第2页
DB2310∕T 071-2022 牡丹江地区桔梗栽培技术规程(牡丹江市)_第3页
DB2310∕T 071-2022 牡丹江地区桔梗栽培技术规程(牡丹江市)_第4页
DB2310∕T 071-2022 牡丹江地区桔梗栽培技术规程(牡丹江市)_第5页
DB2310∕T 071-2022 牡丹江地区桔梗栽培技术规程(牡丹江市)_第6页
资源描述:

《DB2310∕T 071-2022 牡丹江地区桔梗栽培技术规程(牡丹江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CCSB30□B2310牡丹江市地方标准DB2310/T071—2022牡丹江地区桔梗栽培技术规程

1DB2310/T071—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丹、张顺捷、陆莹、毕连东、朱悦、郑重、刑少博、谭放、赵晓军、闫恩维。I

2DB2310/T071—2022牡丹江地区桔梗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s(Jacq.)A.DC.]栽培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的桔梗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5063复合肥料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农田灌溉用水符合GB5084中规定的二级标准;土壤质量符合GB15618中规定的二级标准。5选地与整地5.1选地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腐殖土或沙质壤土。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为宜。5.2整地2宜秋整地,土壤深翻25cm~35cm,整平耙细,结合整地每667m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00kg~2000kg作底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旋耕后做畦,宽120cm,高15cm~25cm,长度视地势情况而定。1

3DB2310/T071—20226播种6.1直播2播种期以4月下旬到5月上旬为宜。每667m播种量为1.5kg~2kg。播种前种子与沙子(或细土)按1:20的比例拌匀。畦面20cm~25cm行距开深3cm~5cm的浅沟,条播,播幅10cm。播种后覆土1cm,镇压。播种后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苗高4cm~5cm时,间去弱苗;6cm~7cm时,按株距7cm左右定苗。6.2育苗移栽6.2.1育苗2播种期以5月上旬为宜。每667m播种量为2kg~2.5kg。畦面按10cm~15cm的行距开深3cm~5cm的浅沟。条播,播种后覆土,覆土厚度0.5cm~0.8cm。播后浇水,覆遮盖物,保持土壤湿润。6.2.2苗期管理发芽后,阴天揭去遮盖物。苗高6cm进行间苗。松土除草2次~3次。6.2.3移栽第二年4月下旬幼苗返青前起苗,按根的大、中、小分三等,分别栽种。剪去侧根,开20cm~25cm深沟,株距8cm~10cm,将幼苗垂直舒展顺沟摆放,覆土,厚度超过芦头(苗顶)3cm左右。7田间管理7.1中耕除草根据田间杂草状况,每年结合中耕除草3次,秋季除一次大草。7.2追肥2从第二年开始,每年6月至7月视植株生长状况追肥一次,每667m追施低磷复合肥20kg~50kg,肥料使用应符合GB/T15063的规定。7.3灌溉排水多雨季节及时疏通排水沟,降低土壤湿度。苗期保持土壤湿润,生育期只需在干旱时灌溉。7.4摘蕾对两年生留种用植株,选留单株采种。在苗高10cm时进行打顶,非留种田及时摘蕾。8病虫害防治8.1防治原则2

4DB2310/T071—2022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时,药剂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8.2病害主要的病害为炭疽病、斑枯病、轮纹病。8.2.1炭疽病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排水,秋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集中焚烧。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每隔7d喷1次,连续喷施3次~4次。8.2.2斑枯病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避免氮素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雨季注意排水。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残体,收获时将残株病叶集中焚烧。化学防治: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1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每隔7d~10d喷1次,连续喷施2次~3次。8.2.3轮纹病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增强田间的通风、透光度。加强栽培管理,确保枝叶健壮及根系发育。化学防治:65%代森锌600倍液或用50%甲基托布津喷施,每隔7d~10d喷1次,连续喷施2次~3次。8.3虫害主要虫害为蚜虫、地老虎。8.3.1蚜虫的防治方法物理防治:及时清除周边杂草。利用黄板诱蚜(或用长方形纸板涂上黄色油漆,同时涂上一层机油),当沾满蚜虫时及时涂抹。化学防治:无翅蚜发生初期,用0.3%苦参碱水剂100倍液或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00倍液喷雾防治,视病情隔7d~10d再防治1次。8.3.2地老虎的防治方法农业防治:按时中耕除草。灯光诱杀,晚间开灯诱捕。化学防治:在作畦时,将80%敌百虫粉剂拌2入土内或粪内,进行毒土闷杀,每667m用量为1.5kg~2kg;田间发生危害时,可用50%辛硫磷1000倍液或80%敌百虫粉剂800倍液~1000倍液,畦面浇灌。9采收初加工9.1采收2年~3年后收获,在春季萌动前或秋季植株枯萎后进行。犁起收,随收随拣,去泥土,及时运回。9.2初加工收获后,淘汰断根及病伤根,剪去地上部分,洗净晒干,打成小捆,置于阴凉干燥处储藏,储藏期注意防虫、防霉。3

5DB2310/T071—202210生产档案应建立生产档案,内容包括: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初加工等可追溯生产全过程。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