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10∕T 1095-2021 优良食味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规程(扬州市)

DB3210∕T 1095-2021 优良食味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规程(扬州市)

ID:83102445

大小:435.34 KB

页数:8页

时间:2022-12-25

上传者:130****3912
DB3210∕T 1095-2021 优良食味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规程(扬州市)_第1页
DB3210∕T 1095-2021 优良食味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规程(扬州市)_第2页
DB3210∕T 1095-2021 优良食味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规程(扬州市)_第3页
DB3210∕T 1095-2021 优良食味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规程(扬州市)_第4页
DB3210∕T 1095-2021 优良食味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规程(扬州市)_第5页
DB3210∕T 1095-2021 优良食味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规程(扬州市)_第6页
DB3210∕T 1095-2021 优良食味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规程(扬州市)_第7页
DB3210∕T 1095-2021 优良食味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规程(扬州市)_第8页
资源描述:

《DB3210∕T 1095-2021 优良食味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规程(扬州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20CCSB053210□B扬州市地方标准DB3210/T1095—2021优良食味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规程

1DB3210/T1095—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扬州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提出。本文件由扬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扬州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扬州大学、高邮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仪征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宝应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邗江区农作物技术推广中心、江都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京都、霍中洋、唐建鹏、许轲、张明伟、姚义、刘绍贵、胡雅杰、蒋敏、闵思桂、张显兵、温凯、张彦、陈书健、邵在胜、田洁、宋早芹。I

2DB3210/T1095—2021优良食味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优良食味粳稻机插同步侧深施肥生产技术的产地环境、种子要求、机具要求、肥料要求、壮秧培育、大田整地、起运秧、机插同步侧深施肥、人工补栽、大田管理、收获与烘干、档案记载要求。本文件适用扬州行政区域内优良食味粳稻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JB/T13855水稻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机NY/T2192水稻机插秧作业技术规范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DG/T105-2019水稻侧深施肥装置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优良食味粳稻high-qualitytastejaponicarice一般指粳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10%~15%、蛋白质含量6%~8%、胶稠度80mm以上、粗脂肪含量高,食味优良、食味品质80分以上的粳稻。3.2机插同步侧深施肥side-deepfertilizationofmachinetransplant水稻插秧机配备侧深施肥装置,在水稻机插秧时同步将颗粒状的复合肥或配方肥或缓(控、混)释肥料深施于水稻秧苗侧边3cm~5cm土壤中的一种施肥方法。4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规定。5种子要求1

3DB3210/T1095—2021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要求。6机具要求选用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及其配套的侧深施肥机(装置),侧深施肥机(装置)应符合JB/T13855和DG/T105-2019的有关规定。7肥料要求选用氮磷钾比例合理、粒型整齐,硬度适宜,手捏不碎、吸湿少、不粘、不结块的配方肥或缓(控、混)释肥料。肥料硬度应不小于50N,颗粒均匀呈丸状,直径2mm~5mm,颗粒度不小于90%。优先选择水稻专用缓混(控、混)释肥料。8壮秧培育8.1物料准备每亩机插秧大田准备种子3kg~4kg,育秧软盘(规格58cm×28cm×2.5cm)28~30张,无纺布(幅宽1.8m)5m。适量的尿素、农药等投入品。8.2种子处理8.2.1晒种选择光照充足的晴好天气晾晒种子2d~3d。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芽谷或干种子播种方式。8.2.2芽谷处理室内浸种,选用适当药剂浸种48h,药液高出种子层面10cm。每天早晚各搅拌一次。浸种后淋去药液,在室内适温条件下催芽至90%破胸露白时摊晾待播。8.2.3干种子处理选用适当的种衣剂进行拌种包衣。8.3秧床准备秧田与大田比以1:(80~100)为宜,秧板宽1.4m~1.5m,秧板之间沟系宽30cm、深20cm。秧板平整、高低落差不超过0.25cm。8.4营养土(基质)宜选择菜园土和稻田土或商品化育秧基质。营养土:取大田0cm~20cm表层土,用孔径4mm~6mm的筛子过筛,并覆农膜使床土熟化;按每亩大田面积备足床土100kg;在落谷前7d~10d建议按每100kg床土拌入壮秧剂1kg。每个秧盘装土量为3.5kg~4.0kg。8.5播种2

4DB3210/T1095—20218.5.1播种时间按照“宁可田等秧,切莫秧等田”的原则确定适宜播期。一般为5月下旬播种,秧龄20d左右。8.5.2播种量每盘播芽谷150g或干种子110g。播种后覆土0.5cm左右,以盖没芽谷或干种子为宜。播种完成后及时覆盖无纺布,并固定。8.6秧苗期管理8.6.1水分管理秧田采取湿润灌溉为主,灌满沟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新水,干湿交替。遇高温、低温天气,及时灌水调温护苗。8.6.2炼苗与补施“送嫁肥”移栽前5d揭去无纺布,控水练苗,因苗补施“送嫁肥”,于傍晚前浇施。8.6.3病虫害防治揭膜后2d~3d、3叶期、移栽前1d~2d,防治灰飞虱、稻蓟马、螟虫及条纹叶枯病等。9大田整地9.1整地时间根据茬口、人力与机械动力以及预计移栽时间等确定耕整地时间,一般沙质土移栽前1d~2d、壤土移栽前2d~3d、粘土移栽前3d~4d耕整地。9.2整地要求选用85马力以上拖拉机配套秸秆还田机械,还田深度15cm以上。控制泡田水深,选用高质量水田埋茬起浆整地机,做到田面平整,田表面无杂草、杂物、残茬等残留物。同一田块高低差不超过3cm。10起运秧起秧时先起盘后起秧,运送时堆叠2~3层,运至田头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盘土绝对湿度控制在35%~40%,随起随插。11机插同步侧深施肥11.1作业条件避开恶劣天气条件,开展机械作业,作业田面水层深度控制在1cm以下,以田间湿润略带水层为宜。11.2机具准备3

5DB3210/T1095—2021对机具的控制系统、种植系统和施肥系统等按作业要求逐项检查并调整,启动机具待稳定运行5min~10min后校正施肥量,再设定目标施肥量。11.3肥料装填将肥料装填到料斗,装入量不大于侧深施肥机最大装载量,盖上防雨盖。每天作业完毕后要清扫肥料箱,第2d加入新肥料再作业。11.4插秧与施肥位置机插秧作业参照NY/T2192执行。秧苗栽插行距30cm,株距10cm~12cm,亩栽1.8~2.2万穴,每穴3~4苗,亩基本苗7~8万。插秧深度以入泥0.5cm~1.0cm、秧苗不漂不倒为宜。秧苗栽插的同时,将肥料定位、定量施入秧苗侧边3cm~5cm、深度4cm~5cm的区域,回填泥土完全覆盖肥料,确保田面不见明显漂浮肥料。11.5作业速度控制插秧机行走速度,避免急停急走,以确保移栽质量和施肥均匀。开始作业时,应缓慢前行,1min后逐渐提速到正常作业速度;作业过程中,应及时补充秧苗、种子及肥料,并经常性检查下肥情况,以防排肥口堵塞;熄火停车应提前1min缓慢降低前进速度,直至停车。12人工补栽机插后及时查看是否有漏穴、缺苗,当缺株率超过3%以上时要及时进行人工补缺。13大田管理13.1水分管理保持沟渠通畅,根据农事措施、水稻生长发育需要和天气情况及时排灌。插秧后保持田间薄水层(1cm~2cm)至湿润护苗,中期适时适度搁田,孕穗至扬花期保持浅水层(1cm~3cm),后期湿润灌溉保活熟,收获前7d~10d断水。如遇高温天气,灌深水(3cm~5cm)保持田间温度。13.2肥料运筹13.2.1肥料用量根据作物品种、地力情况和目标产量等因素,确定肥料用量。以中等肥力田块为例,亩施纯氮16.8kg,运筹比例为基肥:穗肥=7:3。13.2.2基肥常规肥料:亩施45%复合肥(N:P:K=15:15:15)40kg。缓混控释肥:选用含氮量≥26%的肥料,亩施40kg~50kg。基肥施用参照11.4。13.2.3分蘖肥4

6DB3210/T1095—2021常规肥:移栽后7d追施分蘖肥,亩施尿素10kg~13kg。缓控释肥:不施用分蘖肥。13.2.4穗肥于第二节间伸长时(7月底至8月初),每亩施用45%复合肥8kg~10kg、尿素8kg~10kg。施肥前要补足田间水分,确保田间有明显水层(3cm左右),施肥后保持田间水层5d~7d后排水晒田(以自然落干为最佳)。13.3病虫草害防治13.3.1施药原则施药时避开高温时段,施药时保持田间有明显水层,控制用药浓度和次数,避免药害。13.3.2草害防治采取“一封一杀”的化除策略。“一封”:插秧同步开展一次封闭化除,或栽后5d~7d与分蘖肥拌施封闭。“一杀”:移栽后20天左右,根据田间杂草情况进行茎叶处理杀灭。封杀后保持田间水层5d~7d。具体防治用药、时期见附录A。13.3.3病虫害防治6月上、中旬,主治二化螟、三化螟、灰飞虱及稻瘟病;7月上、中旬,主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灰飞虱和纹枯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主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主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9月中旬,强化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的防治。具体防治用药、时期见附录A。14收获与烘干95%的谷粒黄熟、含水量25%左右,田间露水干时收获。采用低温烘干,烘干温度在38℃~40℃之间。15档案记载建立田间生产记录档案,详细记录各项农事操作,保存不少于2年。5

7DB3210/T1095—2021AA附录A(资料性)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推荐用药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推荐用药见表A.1。表A.1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推荐用药a防治对象推荐用药防治时期防治方法水稻恶苗病、干尖氰烯菌脂或20%氰烯·杀螟丹可湿性粉剂、62.5%精种子处理浸种;拌种线虫病等种传病害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等灰飞虱、稻蓟马、揭膜后2d~3d、3叶期、25%吡蚜酮等喷雾螟虫及条纹叶枯病机插前1d~2d40%咪铜·氟环唑悬浮剂、36%丙环·咪鲜胺悬浮剂、破口前5d~7d第一次,7d稻曲病喷雾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等后视天气情况防治第二次病穴率5%,在病情急增期40%己唑·嘧菌酯悬浮剂、50%戊唑·嘧菌酯悬浮剂、纹枯病防治第一次,以后视病情喷雾240g/L噻呋酰胺悬浮剂等消长防治第二次2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12%阿维·茚虫威可湿性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喷雾粉剂白背飞虱、褐飞虱10%三氟苯嘧啶悬浮剂、20%呋虫胺悬浮剂等低龄若虫高峰期喷雾20%氰虫·甲虫肼悬浮剂、26%甲氧·茚虫威悬浮剂二化螟一、二代卵孵高峰期喷雾等2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卵孵高峰至2龄幼虫高峰稻纵卷叶螟喷雾浮剂等期秧苗期喷雾55%苄嘧·丙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9.5%丙嗪嘧磺隆草害悬浮剂、10%噁唑·氰氟乳油、40%氰氟草酯可分散移栽时喷雾油悬浮剂等移栽后20d喷雾a推荐用药来源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植物检疫站《2020年江苏省绿色防控技术产品联合推介名录》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