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237-2022 牛蒡-鲜食玉米周年轮作技术规程(江苏省)

DB32∕T 4237-2022 牛蒡-鲜食玉米周年轮作技术规程(江苏省)

ID:83102536

大小:248.4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08-17

上传者:130****3912
DB32∕T 4237-2022 牛蒡-鲜食玉米周年轮作技术规程(江苏省)_第1页
DB32∕T 4237-2022 牛蒡-鲜食玉米周年轮作技术规程(江苏省)_第2页
DB32∕T 4237-2022 牛蒡-鲜食玉米周年轮作技术规程(江苏省)_第3页
DB32∕T 4237-2022 牛蒡-鲜食玉米周年轮作技术规程(江苏省)_第4页
DB32∕T 4237-2022 牛蒡-鲜食玉米周年轮作技术规程(江苏省)_第5页
DB32∕T 4237-2022 牛蒡-鲜食玉米周年轮作技术规程(江苏省)_第6页
资源描述:

《DB32∕T 4237-2022 牛蒡-鲜食玉米周年轮作技术规程(江苏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20CCSB05□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4237—2022牛蒡-鲜食玉米周年轮作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annualrotationofburdockandfreshcorn

1DB32/T4237-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由江苏省园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沛县彭源家庭农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沛县农业农村局、沛县河口镇农业农村办公室、沛县赛奥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徐州市检验检测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文琦、陈晓辉、张凤华、李金华、孔令杰、封文雅。I

2DB32/T4237-2022牛蒡-鲜食玉米周年轮作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牛蒡-鲜食玉米周年轮作技术的产地环境、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牛蒡栽培技术、鲜食玉米栽培技术及田间档案记载。本文件适用于牛蒡-鲜食玉米周年轮作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T4455农业用聚乙烯吹塑棚膜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3735—2017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25有机肥料DB32/T2328—2013双季鲜食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产地环境选择土层肥沃深厚,透气性好、富含有机质、地下水位低、无土传病害发生、土层深1.2m以上的沙壤土或壤土的田块,田块排灌顺畅。灌溉用水符合GB5084要求。5茬口安排2

3DB32/T4237-2022牛蒡于10月上旬~10月下旬种植,次年6月中旬~7月上旬陆续收获,采用牛蒡收获机械收获,牛蒡收获让茬后,及时整地。鲜食玉米于6月下旬开始分期播种,7月中旬前播种结束,9月中旬~10月中旬陆续收获。6品种选择牛蒡品种选择抗病、耐旱、早熟、优质、高产的品种,如白肌大长等品种。鲜食玉米品种选择通过国家或江苏省审定的抗病性强、抗逆性强、优质高产的鲜食甜、糯玉米品种,如选用品质优、抗病性强的苏科糯1505、明玉1203、苏玉糯11、苏玉糯1502等品种。7牛蒡栽培技术7.1种子质量要求种子纯度不低于90%,种子净度不低于97%,种子含水量不低于10%。7.2播前准备7.2.1整地施基肥2播种前,田块全面耕翻,机械旋耙碎,做到土粒细、地面平整。每667m施腐熟有机肥3000kg,45%的硫酸钾复合肥50kg,翻入土内,与土充分混匀。肥料选择使用应符合NY/T394、NY/T496、NY525的规定。7.2.2开沟起垄在整平的田间按行距85cm~90cm放线,用牛蒡开沟机深松挖沟,沟宽20cm~25cm,深150cm,使沟内土壤疏松细碎,并保持上下土层不动;在深松的沟上起垄,垄底宽35cm~40cm,垄高15cm~20cm,顶宽20cm。7.2.3疏通沟系疏通田块周边沟系,沟系排灌畅通方便,挖好内三沟,要求纵向腰沟50m一道,横向腰沟25m一道,丰产沟50m一道。7.3播种7.3.1播种时期牛蒡于10月中旬~10月下旬播种。7.3.2种子处理播种前用55℃~65℃热水烫种,种水比1:5,自然冷却后,换水保持30℃继续浸种24h,捞出用湿纱布包好,保持25℃催芽,80%种子露白后播种。7.3.3播种管理3

4DB32/T4237-2022牛蒡采用单垄单行种植,播种前先在垄面中间开2cm~3cm深的播种沟,根据墒情直接播种,若墒情不足可在播种沟内浇底水,水渗透后,按8cm~10cm的株距播种1粒~2粒饱满种子,然后覆盖1cm~2cm细土,稍加镇压,拍平垄面。播种后及时在垄两侧开压膜沟,覆盖地膜,地膜应符合GB13735—2017中Ⅰ类耐老化的规定,标称厚度选用0.01mm~0.015mm。7.4田间管理7.4.1揭膜放苗牛蒡播种后6天~9天出苗,出苗后及时将地膜揭除,放苗,出苗后15天定苗。7.4.2扣棚于11月上旬覆盖第一层小拱棚,棚宽60cm,棚高15cm~20cm,使用80cm宽棚膜,每棚覆盖1垄;11月下旬覆盖第二层拱棚,棚宽120cm~130cm,棚高15cm~20cm,使用200cm~220cm宽棚膜,每棚覆盖2垄。遇有持续降雪天气,注意及时清扫棚上积雪,以免造成棚毁冻害发生。所用材料应有一定抗风、抗雨雪水冲压的能力,棚膜使用应符合GB/T4455的规定,标称厚度选用0.03mm~0.06mm。7.4.3揭棚次年春季2月中下旬揭去第二层拱棚,3月底~4月初揭去第一层小拱棚。7.4.4除草牛蒡出苗后,结合定苗,进行人工除草一次,将膜下杂草清理干净;3月上中旬根据田间情况,进行田间除草,防止草大压苗,促进牛蒡苗生长。7.4.5清沟理墒雨季到来之前,及时清理沟系,垄沟、腰沟、地头沟沟系相通,确保雨停、地干、不积水。7.5追肥7.5.1肥料选择使用应符合NY/T394、NY/T496的规定。7.5.2发棵肥2于次年3月上旬,结合除草,根据苗情长势每667m追施三元复合肥(N15-P15-K15)15kg~20kg,在两株牛蒡中间穴施,施肥后灌水,促进牛蒡发棵。根据牛蒡长势、长相,结合病虫害防治,同时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灌水后2天~3天进行一次清沟培土,将垄沟沟内土挖起捣碎,均匀敷于垄面和牛蒡根部。7.5.3膨大肥2在主根快速膨大期每667m追施三元复合肥(N15-P15-K15)20kg~30kg,结合病虫害防治,根据牛蒡长势,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7.6病虫害防治7.6.1病害防治4

5DB32/T4237-2022牛蒡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和黑斑病,宜在未发病或发病初期进行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NY/T393的规定。7.6.2虫害防治牛蒡生长期主要虫害有蚜虫、甜菜夜蛾等,可以选用适宜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喷雾防治。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NY/T393的规定。8鲜食玉米栽培技术8.1种子处理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播种前对种子包衣处理,药剂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NY/T393的规定。8.2隔离种植为保证品质,鲜食玉米要求隔离种植,采用空间隔离和时间隔离2种方式。空间隔离要求与其它玉米品种间距300m以上。时间隔离要求与其它类型玉米品种散粉期间隔20天以上。8.3整地施基肥2前茬牛蒡收获后,及时田间清理,整地耙地,结合整地每667m施入45%的三元复合肥(N15-P15-K15)30kg~40kg做基肥,肥料使用应符合NY/T394的规定。按畦宽3m左右做畦,开好围沟、腰沟和畦面沟,田间沟系相通,便于灌水排涝。8.4播种2牛蒡收获后,鲜食玉米于6月上旬~7月中旬分期播种。种植密度为每667m4000株~4500株,宽窄行种植,宽行距70cm,窄行距50cm;等行距种植,行距60cm,株距25cm~28cm。8.5田间管理鲜食玉米田间管理参照DB32/T2328—2013执行。8.6病虫害防治鲜食玉米主要病害为锈病、褐斑病、小叶斑病等,主要虫害为蚜虫、玉米螟、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等。采用物理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虫害和病害的防控,化学农药的使用应按照GB/T8321、NY/T393的要求执行。9田间档案记载真实记载牛蒡、鲜食玉米种植期内的田间投入品使用、田间管理和农事操作情况,及时入册归档。保存两年。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