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08∕T 6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普洱市).pdf

DB5308∕T 6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普洱市).pdf

ID:83125757

大小:273.39 KB

页数:13页

时间:2023-10-24

上传者:130****3912
DB5308∕T 6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普洱市).pdf_第1页
DB5308∕T 6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普洱市).pdf_第2页
DB5308∕T 6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普洱市).pdf_第3页
DB5308∕T 6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普洱市).pdf_第4页
DB5308∕T 6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普洱市).pdf_第5页
DB5308∕T 6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普洱市).pdf_第6页
DB5308∕T 6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普洱市).pdf_第7页
DB5308∕T 6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普洱市).pdf_第8页
DB5308∕T 6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普洱市).pdf_第9页
DB5308∕T 6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普洱市).pdf_第10页
资源描述:

《DB5308∕T 62-2022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普洱市).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01CCSB395308普洱市地方标准DB5308/T62—2022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2022-12-20发布2023-01-20实施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08/T62—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本文件由普洱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普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普洱市绿茸食用菌有限公司、宁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凌云、石凤兴、林昌送、孙志明、王春梅、邓斌、杨英、李晓花、查丕忠、林诗洋、王兆富、王庆辉、李娜、肖德清。I DB5308/T62—2022大球盖菇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大球盖菇栽培的产地环境、栽培管理技术、采收及转潮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普洱市内大球盖菇栽培。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大球盖菇wineredstrophariaorwinecapmushroom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属担子菌门,伞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草腐菌。3.2栽培料cultivationsubstrate培育食用菌子实体所需要的基质。4产地环境4.1产地环境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要求。4.2场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通风良好、利于控温遮荫、排灌方便、土质肥沃、pH值5~7的疏松肥沃壤土为宜,忌砂土、黏土、低洼和过于阴湿的场地,土壤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4.3场地处理1 DB5308/T62—2022播种前,清除场地和外围2m内的杂草,四周开排水沟,场地无积水,场地处理应符合NY/T1935的要求。4.4生产用水生产过程中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5栽培管理技术5.1菌种选择选择经当地适应性栽培示范成功、发菌出菇快、抗逆性强、高产优质、商品性好、菌龄60d~70d的菌种。菌种质量应符合NY/T1742的要求。5.2栽培料选择及处理5.2.1通用要求栽培料以就地取材为原则,可以选用咖啡壳、秸秆、玉米芯、谷壳、杂木屑、甘蔗渣等原料。要求新鲜、干燥、无杂物、无霉变、无虫蛀,通风干燥环境贮藏。基质原料、添加剂种类和用量处理方法应NY/T1935的要求。5.2.2预湿及发酵将主料充分混均预湿建堆,堆宽1.5m~2m、高0.8m~1.3m、长度不限,3h~5h后,用5cm~8cm粗的木棒于堆表面打孔至料堆底部,孔间距25cm~30cm,浇水至底部黄褐色水流出为止,使栽培料含水量为65%~70%,自然发酵3d~5d,遇雨天加盖塑料薄膜增温,堆芯温度达到55℃~60℃时翻堆,每隔3d~4d翻堆1次,重复3次~5次,发酵12d~15d为宜,料成棕褐色、无酸臭味、质地松软即可。5.2.3拌料与铺料将发酵好的栽培料和辅料按配方(附录A)混拌均匀。菇床面铺栽培料15cm~25cm。5.3荫棚搭建每5m立桩柱,入土50cm,柱高2m~2.5m,拉10号铁线,盖遮光率85%遮阳网。5.4菇床整理平整土地做菇床,菇床宽50cm、长度不限,走道20cm~25cm为宜。5.5播种5.5.1播种时间海拔1500m~1600m最适宜播种时间为8月、9月,1500m以下最适宜播种时间为10月。5.5.2播种量2每667m使用菌种600袋~800袋(400g/袋)。5.5.3播种方法2 DB5308/T62—2022将菌种掰成2cm~3cm大小,10cm等距穴播,播种深度3cm~5cm。5.5.4覆土盖草播种后6d~8d观察无污染,菌丝长到6cm~8cm时,覆土2cm~3cm(土壤湿度以手捏土成团不散、不粘手为宜),然后再盖干稻草,厚度3cm为宜。5.6发菌期管理菇床料芯温度控制在21℃~29℃,含水量55%~65%。菌丝生长期定时观察菇床温度变化,防止高温烧菌。若空气温度过高,要加厚荫棚或荫棚喷水降温,少喷勤喷,保持菇床湿润,切忌大水喷浇。5.7出菇期管理播种35d~45d出菇,菇床保持55%~65%含水量,喷水要少喷勤喷,防止菇床板结。5.8病虫害防治5.8.1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农业、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5.8.2农业防治选用无杂菌、无病害侵染、纯度高、品质优的菌种,选用不带病虫害、预湿发酵处理的栽培料;保持料场清洁卫生。5.8.3物理防治在菇场悬挂粘虫板,诱杀菌蝇、菌蚊;用糖醋液诱杀果蝇、小地老虎;用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和双翅目成虫等;人工拔除鬼伞深埋。5.8.4化学防治场地消毒处理、病虫害虫预防等使用药剂应符合NY/T393的规定。常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措施见附录B。6采收及转潮管理6.1采收标准根据成熟程度和市场需求采收。当子实体5cm~6cm、菌盖呈半球形、菌膜未展开时采收。6.2采收方法采摘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菇体基部轻轻拔起,注意不要松动周围的小菇蕾。6.3转潮管理采菇后,及时清除菇床残菇和菌渣,取土填平采菇留下小坑。停水养菌3d~5d,根据气候变化适时调整喷水管理,少喷勤喷增湿催蕾,菇床保持55%~65%含水量。7档案管理3 DB5308/T62—2022生产管理全过程详细记录,档案保留2年以上。档案记录表详见附录C。4 DB5308/T62—2022AA附录A(资料性)推荐栽培料配方推荐栽培料配方见表A.1。表A.1推荐栽培料配方原料种类配方1配方2配方3配方4配方5配方6杂木屑、刨花————22%40%40%45%(直径1.0cm以下)秸秆(玉米、水稻、小麦)——————27%————谷壳——————20%47%——玉米芯40%17%15%——————咖啡壳32%40%50%————45%甘蔗渣17%32%————————麦麸(辅料)8%8%10%10%10%7%豆粕(辅料)3%3%3%3%3%3%2备注:每667m干料(含水量在15%内)使用量合计5000kg~6500kg5 DB5308/T62—2022BB附录B(资料性)常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措施常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措施见表B.1。表B.1常见病虫害症状及防治措施常见病虫为害症状发生条件防治方法害栽培料发酵不彻底,发生石膏霉,立即清除病斑(周围5cm范围内),病斑初期在菇床上出现稠密的白色菌丝体,不久变成堆肥中有过高的氨区喷洒多菌灵(杀菌剂用法参照使用说明书),2d~3石膏霉肉桂褐色,或褐色,并呈粉状,用手指摩擦有滑气,通风不良,高温d后病斑区要及时覆土,减少用水,加强通风。如病害石粉的感觉高湿,都容易发生石发生严重,可适量撒施石灰粉,抑制病斑扩大。注意石灰膏霉。粉不要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菌丝初期呈白色,形成圆形的菌落,随着分生孢在很多有机物上均子的大量产生,颜色变为灰绿色、黄绿色或青绿能生长,在28℃~发生绿霉,立即清除菌落(周围1cm范围内),病斑区喷色,在生长期,常见宽1mm~2mm的白色边缘,30℃,空气相对湿施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杀菌剂用法参照使用说绿霉菌落茸毛状,扩展较慢,有局限性。生长后期的度在90%以上偏酸明书),也可直接在污染料面上撒薄层石灰粉,控制病菌落表面常交织起来,形成一层膜状物,覆盖在的环境中,最容易发菌扩展蔓延。料面,能隔绝料面空气,同时还分泌毒素,使食生。用菌菌丝体死亡。白蚁体软而小,通常长而圆,白色、淡黄色,赤对子实体的菌柄、菌褐色直至黑褐色。头前口式或下口式,能自由活根部位造成危害,也白蚁整地时厢面可撒白蚁粉预防(药剂按说明书操作)。动。触角念珠状,腹基粗壮,前后翅等长;蚂蚁能够取食培养料和触角膝状,腹基瘦细,前翅大于后翅。菌丝。软体动物,伸缩爬行,主要有野蛞蝓、黄蛞蝓和主要咬食子实体,使双线嗜黏液蛞蝓三种,卵无色,至淡黄色,透明;菇体残缺不全。蛞蝓利用晴伏雨出规律夜间人工诱捕,然后再畦面撒上生石蛞蝓2成虫暗灰色至黄褐色,头部有触角一对,可伸缩,喜潮湿环境,多于傍灰粉,每667m用量为10kg~12kg。爬行时身体可伸长到3cm~12cm。晚出蛰、取食危害。幼虫取食菌丝和子播种前可以在料面喷施高氟氯氰•甲阿维乳油,杀灭料成虫体深灰至黑色。爬行很快,且能飞翔,前翅实体,被为害的菌丝内幼虫。出菇期出现害虫时,采净菇床或菇袋上的菇体,菌蚊发达,后翅退化,细长足三对,幼虫白色,近透迅速退化,子实体发并停止浇水1d,用高氟氯氰•甲阿维喷雾。在下一潮菇明,透黑色发亮,无足软体,又称菌蛆。黄、枯萎或腐烂,培的间歇期视害虫虫量和危害程度,再用药1次。不得向养料呈疏松、渣状。子实体上喷施化学农药。(杀虫剂用法参照使用说明书)CC6 DB5308/T62—2022附录C(资料性)档案管理生产操作档案见表C.1。C.1生产操作档案档案内容详细信息记录人及时间栽培场地名称栽培规模详细地址联系人及电话空气场地环水境条件土壤配套设施栽培料配方建堆发酵发酵后含水量栽培技菌种品种及播种量术情况播种时间及气温情况发菌时间及气温情况覆土情况出菇时间及气温情况病虫害种类发生地点病虫害发生面积防治危害程度采取的防控措施采收潮次采收时间、产量、商品等级采收采收时间、产量、商品等级采收时间、产量、商品等级......其他情况7 DB5308/T62—2022投入品使用档案见表C.2。C.2投入品使用档案序号名称来源用量用法使用时间停用时间使用人记录人与时间8 DB5308/T62—2022参考文献[1]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2]NY/T2375-2013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