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6螺纹轴的数控加工

a186螺纹轴的数控加工

ID:8315197

大小:506.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03-18

a186螺纹轴的数控加工_第1页
a186螺纹轴的数控加工_第2页
a186螺纹轴的数控加工_第3页
a186螺纹轴的数控加工_第4页
a186螺纹轴的数控加工_第5页
资源描述:

《a186螺纹轴的数控加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A186螺纹轴的数控加工声明本人所呈交的A186螺纹轴的数控加工,是我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和查阅相关著作下独立进行分析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作者签名:杨峰   日期:2015年4月10日摘要科技的日益发展,数控技术在企业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本设计对零件的全面要求进行分析,加工方法的择优选取,加工工艺的设计,充分发挥数控加工在当今社会上展现的特点。本文以A186螺纹轴为例,从机床,加工方案,零件加工顺序,刀具,夹具和切削用量

2、,零件程序几方面全面阐述了该零件的整个加工过程。关键词:工艺分析;刀具;切削用量;加工程序目录引言1一、零件图的分析21.1零件结构工艺21.2零件技术要求2二、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42.1零件毛坯42.2定位基准42.3装夹方式42.4表面加工方法42.5加工顺序52.6工序的最终确定5三、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的选择63.1机床的选择63.2刀具的选择6四、切削用量的选择8五、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及仿真加工95.1编程方式95.2编程原点的确定95.3走刀路线的确定95.4基点坐标的确定105.5程序的编写115.5.1编程代码的解析115.5.2加工程序表125.

3、6仿真加工15结束语17致谢18参考文献19引言本文主要讲述A186零件的加工工艺设计及数控编程,首先对零件的图纸进行分析,紧接着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零件的毛坯、定位基准、加工方案、切削用量、设备及工艺装备等,然后制定零件的加工工艺卡片,最后编制出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这些工作都是本人实习期间的亲身经历,运用学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在老师和师傅的帮助下解决了A186零件的数控加工难题。17一、零件图的分析A186螺纹轴如图1.1所示,其材料为45钢,单击小批量生产。图1-1零件图1.1零件结构工艺该零件的结构:圆锥面、圆弧面、沟槽、螺纹、内孔等。1.2零件技术要

4、求零件的技术要求:尺寸、形状、位置、精度等,这是决定零件能否被使用的决定性参数。该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如表1-1所示。表1-1技术要求加工表面尺寸偏差(mm)公差及精度等级表面粗糙度(um)Φ18外圆Φ58IT73.217Φ24外圆Φ24IT71.6Φ26外圆Φ26IT71.6Φ32外圆Φ32IT73.2Φ30外圆Φ30IT73.2Φ18×2槽Φ18IT123.2M22×2M22IT123.2Φ28内孔Φ28IT71.617二、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工艺规程设计是零件在加工前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是零件加工前的准备,其内容包括定位基准的确定、装夹方式、加工方法、工序及

5、工步的划分、切削用量、机床、刀具等内容,下面进行逐一分析。2.1零件毛坯根据零件图样中对工件材料的规定,工件材料确定为45钢。毛坯的尺寸为Φ36mm×115mm圆棒料。2.2定位基准定位基准有粗基准和精基准两种。粗基准是用未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精基准是用己加工表面作为定位基准。遵循基准重合原则,即力求设计、工艺和编程的基准相对统一,这样能够减少因基准不一致产生的形状、精度等的误差。该零件为回转型零件,其加工2次成型,故只有一个精基准,基准为端面及回转中心线。2.3装夹方式根据零件的尺寸和精度要求,选择车床通用的三爪自定心卡盘。三爪自定心卡盘的有点在于自动定心

6、,夹持范围大,适用范围广。零件第一次装夹时车削左端,此次装夹可直接采用机床的三爪卡盘进行装夹,第二次装夹时,车削右端,端面及其内孔,由于左端装夹面为已加工面,且表面的光洁度较高,故需要垫上铜皮再用三爪卡盘装夹。2.4表面加工方法(1)外轮廓的加工方法该零件的外轮廓成阶梯状,其加工是先加工左端,再加工右端,左右两端的轮廓成递增,可采用G71的走刀方式进行粗加工,G70进行精加工。(2)外螺纹的加工方法外螺纹在加工前,首先车出螺纹大径,然后再用G92的螺纹车削走刀方式进行车削。172.5加工顺序切削加工工序的安排原则基准先行选为精基准的表面,如轴类零件的中心孔、齿

7、轮的内孔和一端面等,都应安排在初始工序加工完成。先粗后精各表面加工顺序遵循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先主后次先主要表面(装配面、定位基准面等),后次要表面(键槽、自由表面等)根据以上原则,确定该零件的加工顺序:车左端面、粗车外轮廓、精车外轮廓、车槽、车外螺纹、调头打中心眼、钻孔、车端面、粗车外轮廓、精车外轮廓、粗镗孔、精镗孔。2.6工序的最终确定零件的加工工艺路线:工序1:毛坯Φ36mm×115mm棒料。工序2:装夹毛坯,向外伸出105mm,车外轮廓、割退刀槽、螺纹。(1):粗车外轮廓,Φ58、Φ24、R16圆弧、Φ26、Φ32,预留0.5mm精加工余量。(2

8、):精车外轮廓,控制各表面粗糙度及精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