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15∕T 18-2022 犊牛腹泻病防治技术规范(聊城市)

DB3715∕T 18-2022 犊牛腹泻病防治技术规范(聊城市)

ID:83176032

大小:201.08 KB

页数:6页

时间:2023-06-27

上传者:130****3912
DB3715∕T 18-2022 犊牛腹泻病防治技术规范(聊城市)_第1页
DB3715∕T 18-2022 犊牛腹泻病防治技术规范(聊城市)_第2页
DB3715∕T 18-2022 犊牛腹泻病防治技术规范(聊城市)_第3页
DB3715∕T 18-2022 犊牛腹泻病防治技术规范(聊城市)_第4页
DB3715∕T 18-2022 犊牛腹泻病防治技术规范(聊城市)_第5页
DB3715∕T 18-2022 犊牛腹泻病防治技术规范(聊城市)_第6页
资源描述:

《DB3715∕T 18-2022 犊牛腹泻病防治技术规范(聊城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ICS65.020.30CCSB413715聊城市地方标准DB3715/T18—2022犊牛腹泻病防治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reventionandtreatmentofcalfdiarrhea2022-09-26发布2022-10-26实施聊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1DB3715/T18—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聊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组织实施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聊城市农业科学院、聊城大学、聊城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聊城市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东昌府区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茌平村上和牛牧业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芸、李莹、刘文强、张强岭、袁静、谭鹏飞、王宝菊、朱明霞、陈金海、刘晓、刘倩倩、孙淑娟。I

2DB3715/T18—2022犊牛腹泻病防治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犊牛腹泻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聊城市肉牛饲养场(户),奶牛饲养场(户)和动物诊疗单位对犊牛腹泻病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犊牛腹泻病calfdiarrhea犊牛腹泻又称犊牛拉稀,按照发病原因可分为传染性腹泻和非传染性腹泻,以腹泻为主要发病特点,是犊牛常发的一种胃肠道消化功能障碍疾病。4流行病学4.1发病季节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多发,潮湿、寒冷、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均能诱发本病发生。4.2发病日龄本病出生后1~3日龄即可发病,多见于1月龄内犊牛,其他日龄也有发生。4.3传播途径传染性腹泻主要为消化道传播,病原随粪便排到外界环境,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等,传染易感牛。5临床症状5.1精神状况发病较为突然,发病初期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或者废食。5.2体温状况个别患病牛的体温升高到40℃,最高升高到41℃。5.3呼吸状况多呈现腹式呼吸,脉搏和呼吸频率加快,部分出现呼吸短促、极度困难。1

3DB3715/T18—20225.4消化状况出现腹泻症状,先是排出黄白色的粥样粪便,粪便中有血块、未消化的凝乳块以及脱落的肠粘膜,有腥臭味。5.5其他发病中后期的犊牛机体脱水严重,眼结膜充血潮红,眼眶凹陷,严重的卧病不起,不能自主排便。6诊断6.1非感染因素分析本病诊断首先要考虑环境因素、饲养管理不当、应激因素和营养不均衡导致的腹泻。在此基础上,进行病原检测。6.2病原诊断6.2.1细菌性病原诊断重点检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魏氏梭菌等致病菌6.2.1.1样品采集与处理6.2.1.1.1粪拭子用棉签刮取肛门内或地上新鲜粪便,放入装有不含抗生素的PBS或生理盐水的5mL冻存管中,编号、记录。2℃~8℃条件下送兽医实验室检测。6.2.1.1.2组织样品剖检后取肠内容物、肠粘膜刮取物、肠组织等,编号、记录。2℃~8℃条件下送兽医实验室进行检测。6.2.1.2核酸检测根据设计的PCR引物,进行PCR,电泳检测,出现相对应的条带即为阳性。6.2.1.3药敏试验将样本培养提取后,用药敏片法进行试验。6.2.2病毒性病原诊断重点检查牛轮状病毒、冠状病毒等。6.2.2.1样品采集与处理6.2.2.1.1粪拭子用棉签刮取取肛门内或地上新鲜粪便,放入含2mL~3mL生理盐水或保存液的5mL冻存管中,编号,记录。2℃~8℃条件下送兽医实验室,将棉签拧干取出,拭子液用直径为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用于检测。2

4DB3715/T18—20226.2.2.1.2组织样品剖检后取肠内容物、肠粘膜刮取物及肠组织等,编号、记录。2℃~8℃条件下送兽医实验室,将组织样品研磨成组织悬液,用直径为0.45μm微孔滤膜过滤后用于检测。6.2.2.2核酸检测根据设计的PCR引物,进行PCR,电泳检测,出现相对应的条带即为阳性。6.2.3寄生虫性病原检测从病料中富集卵囊,制备玻片,通过镜检发现呈球形或卵圆形的卵囊可以作出诊断。7预防7.1牛舍要定期消毒,要注意牛舍干燥、清洁、通风,及时清除粪污,被污染的垫料要及时更换,避免病原微生物滋生。7.2在较为寒冷的秋冬季节要注意防寒保暖,在炎热的夏季注意防暑降温,避免犊牛应激反应的发生。7.3在母牛妊娠晚期接种大肠杆菌疫苗、冠状病毒疫苗等可提高新生犊牛的免疫能力。7.4要对母牛的乳头做好清洁,哺乳瓶、料盆和毛巾等用品要及时灭菌消毒。7.5产后3h内饲喂足量初乳,定时、定量饲喂代乳粉或乳汁,奶温一定要控制好,饲喂用奶桶等容器务必要清洗、消毒干净;3日~5日龄开始训练采食开食料,7日龄时,饲喂开食料。严禁饲喂霉变的乳汁或饲料。彻底断奶前7日~10日天逐步递减喂乳量,必要时在饲料和饮水中补充VA、VD等。7.6加强犊牛舍卫生消毒,尽量保证单栏或在犊牛岛中饲喂,对发病犊牛进行隔离治疗。7.7病死或死因不明犊牛参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进行及时消毒和处理。7.8预防性给药:加入磺胺眯、白头翁散等预防。7.9建议牛场实际情况,计划犊牛断奶时间,避免因突然断奶、运输应激等造成腹泻。8治疗8.1对症治疗8.1.1对细菌性腹泻的患病犊牛,应在进行药敏试验后,选择广普抑菌效果最佳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可选用庆大霉素、新霉素、多粘菌素等药物。8.1.2对于病毒性腹泻宜注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并及时补充体液。8.1.3对于寄生虫性腹泻应根据寄生虫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驱虫药物。8.1.4灌服微生物制剂,恢复和促进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8.2补充体液8.2.1根据临床脱水程度选择补液药物。8.2.2低渗性脱水,选择生理盐水。8.2.3高渗性脱水,选择5%葡萄糖平衡电解质维持血液渗透压。8.2.4严重脱水,伴有代谢性酸中毒时,选用碳酸氢钠碱性药。8.2.5轻微酸中毒,采用补电解质溶液改善肾功能,通过肾脏自身调节机制调节酸碱平衡。3

5DB3715/T18—2022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