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最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

十三五规划最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

ID:8340954

大小:30.5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3-20

十三五规划最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_第1页
十三五规划最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_第2页
十三五规划最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_第3页
十三五规划最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_第4页
十三五规划最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十三五规划最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十三五规划最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党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从“九五”到“十二五”,提出的目标基本上都是遏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基本趋势,因此这次提出的目标具有标志性意义。可以说,“十三五”规划是最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的“绿色发展”是具有原创性的发展观。应当说有三类发展观:第一种是黑色发展,既吃祖宗饭,又造子孙孽;第二种是可持续发展,已经吃了祖宗饭,没有办法,那么下一步就是不造子孙孽,这是底线;第三

2、种是绿色发展,可以表述为“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本质上是当代人对未来进行生态投资,即所谓“种树”,形成新增生态资本,使“后人乘凉”。当然,后人也很快成为前人,需要一代一代地“种树”,一代一代地投资生态资本。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绿色发展不仅保证可持续发展,更保障后代人生态资本的持续增加和永续发展。从一个国家的各类资本视角来看,在十多年前设计“十一五”规划时就提出,中国最紧缺也最稀缺的资源是生态环境资源,而日益丰富的资本肯定是人力资本和物资资本。因此,根据不同资本的替代性,可以通过物资资本、人力资本、知识资本

3、、技术资本对生态进行长期投资,形成生态资本积累。实际上,绿色发展本身就是科学发展观,真正体现了经济、社会、生态三位一体的理念。绿色发展的路径怎样在“十三五”规划中体现绿色发展?我认为至少要有“两降低、三提高”,即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为达到消耗总量峰值做准备)、主要污染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脱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资源生产率水平,明显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实现从世界经济总量第二大国到世界经济强国的重大转变。第一,需要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为达到消耗总量峰值做好准备

4、。首先是煤炭消耗达到峰值,实际上现在已经处在高峰并下降的过程;其次是使工业用水总量达到峰值,实际上近几年已经开始有所下降,我们希望能够尽早实现工业产值增长与工业用水量脱钩;再次是使农业用水总量达到峰值,尽早实现农业增长与农业用水量脱钩,减少下来的工业和农业用水量可以转用于生态水。第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彻底脱钩。“十二五”时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已经呈现下降趋势,到“十三五”时期还要进一步大幅下降,最终实现与经济增长、城镇化发展等彻底脱钩。第三,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这就需要创新驱动发展,通过

5、技术进步来促进经济增长;还需要通过结构变革,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中国的农业劳动力绝对数在大幅度下降,从2010年的27931万人减少至2014年的22790万人,净减少5141万人,平均每年减少1285万人。农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比重从2010年的36.7%下降至2014年的29.5%,下降了7.2个百分点。这就会产生一个结构效应,促使劳动力从低劳动生产率部门流向高劳动生产率部门。第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显然,过去几年农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只有4%,但是农业劳动生产率却保持7%以上的增长

6、率,就是因为农业劳动力的绝对数大幅度下降,从而带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十三五”时期会采用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指标,目的就在于促进效率的提高。第五,提高资源生产率水平。这是最核心也最有效率的绿色发展指标,包括提高土地生产率、水资源生产率、主要原材料生产率、能源生产率等。在这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差距最大,更有提高的空间。因此,绿色发展理念的核心是要从“黑色增长”转变为“绿色增长”,而绿色增长的路径则是“两降低、三提高”。绿色发展的目标党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从“九

7、五”到“十二五”,提出的目标基本上都是遏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基本趋势,因此这次提出的目标具有标志性意义。可以说,“十三五”规划是最典型的绿色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大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第一,对能源消费总量进行控制。我认为主要还是对煤炭消费总量进行控制,这对于减少碳排放与二氧化硫排放来说是最核心的部分。如果能控制好煤炭消费,就会对整个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第二,对用水总量进行控制。2014年全国用水总量达到6220亿立方米。从发展规划的角度来看,希望到2020年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实际上

8、经过节水(特别是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可以实现这一目标,甚至还会低于这个目标。第三,对建设用地总量进行控制。中国的耕地总面积长期以来持续波动性上升,到1957年达到历史最高峰,而后一路下降,一直到2005年,“十一五”规划采用了耕地总面积的红线,才使得这条下降的曲线呈现平行走向。此次进一步提出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会改变建设用地持续上升的局面,进而达到平衡,这对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现在很多地区(例如上海)已经明确提出建设用地总量不仅要控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