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557894

大小:235.1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23-10-23

上传者:老李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8页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9页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0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2022-2023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涂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历经岁月繁华与沧桑变迁之后,中华老字号面临多重困境和发展瓶颈,但有一批中华老字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破重围,获得消费者的持久关注,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重焕新生的老字号成功的奥秘在于循着时代发展脉络,锐意革新传统思想观念,大胆实施跨界融合创新战略,采用新方法多方位多视角地讲好了品牌故事,充分展现了老字号故事的生动性、鲜活性、亲民性,以及品牌形象的科技化、时尚化、年轻化,吸引并留住了消费者。因此,老字号们要提升和保持市场竞争力,必须找到故事新讲法,以实现品牌跨越和突破。伴随国潮文化的日趋走红,将老字号的悠久历史、精神内涵与当下的国风国潮有机融合,通过国潮化的产品、广告、影视剧等向消费者讲述全新的品牌故事,可以升华品牌的文化属性和情感价值,加强品牌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结,收获文化消费红利。现代消费者注重从消费场景氛围中获得多维度高质量的体验价值,所以,为消费者营造创意十足的老字号故事感知场景,捕捉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遵循老字号特有的文化底蕴,注重线下实体店、展厅、卖场、专题活动场所的装饰细节设计,充分展现老字号的历史元素和文化内涵,重现老字号传统风格的消费场景,唤醒消费者对老字号久远岁月的记忆。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创意设计和打造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新消费场景,甚至是一个与现实老字号交互映射的老字号元宇宙。五芳斋推出的首位虚拟艺人五糯糯,虚拟的老字号游戏场景,在手游的武侠世界中披上一套瑞蚨祥出品的虚拟外观皮肤……这些虚拟的消费场景在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式交互体验的同时,讲述了老字号的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精湛工艺、创意产品等故事。 老字号借助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整合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进行营销活动,易形成品牌话题,引发大众讨论,有助于传播品牌故事、提升知名度、扩大销量。当然,老字号企业要加强市场调研,准确获知消费者的需求偏好和痛难点,及时创作出与老字号故事相关的创意化、优质化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筛选合适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定期投放和宣传。从总体上看,做得较好的老字号,其故事新讲法主要表现为:以老字号企业为背景,建立“老字号+”的故事思维,充分挖掘老字号原有的文化积淀、历史价值和人文内涵,促进老字号资源与工农、文旅、体育、健康、科技、艺术等资源的结合,创新文化、工艺、业态、产品、服务等,通过新技术、新媒体、新场景等形式进行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有效传播,让更多人了解老字号企业,增强老字号企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促进消费。(摘编自孙盼《老字号故事要有新讲法》)材料二:老字号是中华民族品牌发展的优秀代表,其创立、发展、衰弱与复兴书写了我国民族品牌发展的兴衰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少老字号在政策、市场和技术等多重冲击下陷入经营困境,逐步走向衰弱乃至退出历史舞台。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认定的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中,大部分曾经面临较大生存挑战。究其原因,除了企业层面的经营管理因素外,还有诸多外部因素。时代变迁中的经济制度改革、企业所有制变革等政策因素给老字号持续经营带来挑战;改革开放后,新兴民营品牌、外资品牌等快速进入市场,逐步吞噬老字号原有的市场份额,老字号品牌影响力日渐式微;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革命对传统生产工艺带来巨大冲击,加快了产品创新周期,对老字号产品形成替代。在外部因素冲击面前,部分老字号缺乏与时俱进的变革与创新,面临生存挑战。文化是老字号守正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和魂。有的老字号在探索创新发展中,重新潮轻传统,重营销轻品质,重利益轻责任,反而加快了消亡。因此,必须在核心文化层面凝聚共识,形成共鸣,坚定文化自信,树起引领老字号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旗帜。每个中华老字号都曾经是时代工商业的领军者,尽管不同老字号有着各自的核心产品和服务,但在所有中华老字号成功的背后,都凝结着几代中华民族工商业人共同的精神文化,那就是艰苦创业的企业家精神、追求卓越质量的工匠精神、重视商业信用的诚信精神、勇于探索实践的创新精神以及和合与共的社会责任。这些共同的精神文化是迈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坚守的文化根基,也是引领带动更多经营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旗帜。尽管有了政府的品牌认定和扶持政策,但最终决定老字号发展的仍然是市场,是老百姓的消费选择。打铁还需自身硬,要勤修内功直面老字号历史遗留体制机制问题,加大改革力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激励机制,提高老字号经营管理水平;创新研发设计产品和服务,优化生产工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和售后服务体系,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更好发挥中华老字号在质量强国战略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老字号要提高创新发展水平,在数字经济时代引领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加大数据要素在生产经营中的投入,实现高水平数实融合,铸就创新发展能力。在供给侧,要利用数字技术讲好老字号的中国故事,打造云端老字号,实现中华老字号历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消费端,要加快全渠道数字服务能力建设,提高老字号消费洞察能力,积极探索新媒体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应用,抓住数字时代发展机遇,突破传统营销和渠道限制,创新与消费者互动方式,成为引领中国乃至全球消费的民族品牌。(摘编自赵京桥《提升老字号文化新内涵》)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老字号只要找到故事新讲法,就能实现品牌跨越和突破,吸引并留住消费者,从而提升和保持市场竞争力。B.通过与当下的国风国潮有机融合,老字号在升华品牌文化属性和情感价值的同时,也可以收获文化消费的红利。C.老字号是中华民族品牌发展的优秀代表,在外部因素冲击面前,因其缺乏与时俱进的变革与创新,面临生存挑战。D.无论在供给侧还消费端,中华老字号都要利用数字技术完成创造性转化,取代传统生产营销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线下实体场所和网上虚拟场景为消费者营造创意十足的老字号故事感知场景,提供了沉浸式交互体验,让消费者获得高质量的体验。B.老字号创作出与老字号故事相关的创意优质的图文作品,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营销,有助于传播品牌故事、提升知名度、扩大销量。C.尽管核心产品和服务不尽相同,但工商业人共同的精神文化才是老字号成功的关键,也是老字号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根基。D.老字号发展既离不开政府的品牌认定和政策扶持,也需要内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管理,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吴裕泰紧跟“只此青绿”的国潮风,巧妙汇聚历史文化与时尚品质,推出“只此青裕”袋泡茶,受到众多年轻消费者的热捧。B.东阿阿胶重视利用网络营销力量,不断创新潮流营销,持续进行“线上+线下”协同发力,构建起支撑数字化转型的长效运行机制。C. 屹立在中山路上的春和楼,历经百年沧桑,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山路如何变化,鲁菜的老味道始终没有改变,成为青岛人舌尖上的乡愁和记忆。D.王老吉推行《王老吉鸿门夜宴》广告片,通过剑拔弩张的饭局与心平气和的凉茶之间的强烈反差,在促进消费者了解传统的同时也传播了品牌文化。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如何提升中华老字号文化新内涵、实现高质量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会说话的茶壶司玉笙那时候,坑塘边有一棵大柳树,绿叶垂下时营造出一片阴凉。日午晴朗之际,这里就成了饭场。赶到饭点,三三两两的海碗或馍筐子就晃到这里。用餐者或蹲或坐,围成大半圈儿,口齿一启,吞进去的是软米硬馍,喷出来的是笑话俚语。大到国际热点小到狗咬人猫抓鼠,还有插科打诨无不涉及。这饭场谁蹲坐哪儿都是有记号的,如同排好了座次。比如说那半截砖是良头的,那脚印子深的是二怪的,等等。人多嘴杂,时间长了,免不了生出一些口角来。吵闹罢,捏着空碗筷子各回各家。上工时相逢一笑,权当啥事儿也没有发生。不过有一次事可闹大了,事端是由二怪挑起来的。这主儿老是瞅着良头的饭菜,冷不丁地就将筷子伸到人家碗碟里抄一刀。次数多了良头就烦了,把背侧转过去,刚好护住自己的饭食。不料那二怪起身半蹙,仍不罢手。良头胳膊一架,顶翻了二怪手中的大碗。二怪立马恼了,还了一手。两个人便眼对眼地扭扯到一起,就像公鸡斗架,青筋鼓暴的脖子上汗滴子四溅。抹着嘴,饭场上所有人都站起,有人过来劝架,可越劝两人的气性越大,拉都拉不开。近旁的老妇女小媳妇也出门瞧,吵吵闹闹的像是在往旺火里添干柴。此时,一个人出现,饭场内外的人都住了声,眼光都被引到此人掂的那把青瓷茶壶上。这茶壶是老式的,六棱直筒,上釉几个古代顽童嬉戏的图案,憨态可掬。他一手提茶壶,一手背在身后,把个嘴角翘得老高。累了吧,渴了吧?他径直走到两个斗殴者身边,从背后闪出两只粗瓷碗。两个斗殴者愣了一下,悻悻地松开了对方。这人是村小学的代课教师,与社员一样拿工分。头一遭见他来到饭场,打架的和看热闹的都感到稀奇,即刻将兴趣转移到这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身上。胡老师,您吃过了?旁边一声问候。喝茶,喝茶! 其中一个斗殴者最先抓起粗瓷碗,另一个也夺去一个,胡老师便笑眯眯地斟茶,可只倒七分满。二怪一气喝完,杵过碗来还要喝,胡老师就将茶壶上举。听听这壶再喝!二怪将左耳贴紧茶壶听听,好像没听出什么,又换右耳。不料那壶已离他而去,在每个人的面前高高低低地晃悠,出茶。二怪便跟上去。壶高他就高,壶低他就低。终于听出来了,说,还有大半壶!听明白就好!胡老师见良头挨近,提起壶也让他听。里面有树叶子在笑?好,好。胡老师说,能听出来笑就好。都是筷子缠筷子碗碰碗的,有啥口短舌长的一笑不就过去了,还值当动手?两个斗气者隔着茶壶面面相觑,相继还了粗瓷碗,回头去寻自己撂在地上的食具。那些看热闹的交头接耳,望着胡老师笑笑,散漫而去。自那以后,村里谁家两口子生气或邻里吵架,只要胡老师提着茶壶一到场,就像消防车开进一样,人们立马退身让路,当事者瞪眼相视,火气渐消。听茶,听茶!话音一落,就会有人上来贴耳,有的听着听着脸上就泛出敬畏之色。时间久了,村里就有了句口头禅:想心安就听茶。有了这口头禅,有事没事人们都爱去胡老师家。说是听茶,其实就是借机听胡老师说话。这种事一传开,连外村的也上门求茶。过瘾之后,有的出门时会撂下一句,茶味真醇,咱这一片儿没有这么好的!几十年过去,粗瓷碗换成了玻璃杯,又换成了细瓷,唯有那把壶没换,上面的几个顽童依然清晰可爱。胡老师也早从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师,又成为校长。退休后,总是掂着那把壶转悠,最爱去的就是那昔日的饭场。遗憾的是很多人去了遥远的地方,连脚印也没留下……暖风过耳,人声历历。徜徉在坑塘边,他每每举起壶对着半空喊:听茶,听茶!如今,新村的文娱室正墙上绘有一幅巨画,再现的就是大柳树下的饭场之景。游客们常见这画下坐着一位老者,守着面前一把老壶和茶具。于是,不由得两腿一迈就过去了。坐看壁画,游客们品茗欢叙,有人就会顺口问,您老气色这么好,敢情是每天茶壶不离口?这茶壶会说话……胡老师说。游客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捧起这茶壶轮换着听。听罢,小心翼翼地放下,都笑了。再看那幅巨画,找到了同样的一把壶,便跷起大拇指点赞。这时,胡老师就会说,只要用心,你们会听到很多。 于是,掌声顿起。(选自《小小说选刊》)文本二:小说是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而人物如何出场也有讲究。有的小说,人物的出场采用画像法,向读者展示人物的形象,这是绘其形,如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有的小说,人物的出场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绘其声,如曹雪芹笔下的王熙凤;而有的小说,在人物出场之前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和铺垫,用较多的笔墨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一个特定的环境氛围,对人物的生活环境做充分的渲染。(摘编自“百度文库”)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标题中,“茶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起到组织全文的作用;“会说话”运用拟人手法,起到吸引读者兴趣的作用。B.很多人去了遥远的地方,胡老师却带着他那把能让人心安的茶壶,孤独地徘徊在坑塘边,始终没有人真正理解他的坚守。C.言行见思想,村民们爱“听茶”的行为蕴含着对宽容美德的追随,贾宝玉的“女儿论”体现了对平等精神的追求。D.本文语言特色鲜明,方言口语与书面语相结合,与《边城》语言的特点相似,既简洁质朴,又含蓄隽永。7.关于文中良头与二怪斗殴的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两个人斗殴是因为二怪不但抢了良头的位置,还总是抢良头碗碟里的饭菜。B.两人扭扯到一起时,周围的人表面上劝架,实际上是故意给两人火上浇油。C.作者抓住细节生动描写两人扭打在一起的场景,令人如临其境,印象深刻。D.两人斗殴的过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令读者兴趣盎然,符合小说的特点。8.请结合文本二分析文本一中胡老师出场的艺术效果。9.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代建设和谐中国的必然要求。请分析文本一中胡老师这一典型人物的社会价值。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注]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以朝无旧臣,白用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以自副焉。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 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勤劳政事,夙夜不怠,与大将军定策,天下受其福,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旨,惧不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唯天子怜哀,以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安世职典枢机,以谨慎周密自著,外内无间。每定大政,已决,辄称病自署庐移居第舍;闻有诏令,乃使吏之丞相府问焉。自朝廷大臣莫知其与议也。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与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于安世,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天子赐诏留之,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节选自《汉书•张汤传》,有删改)[注]张安世之父为西汉酷吏张汤,被汉武帝处死。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其所在位置的字母写下来。明A主B在C上D贤E不F肖G较H然I臣J下K自L修M而N已O何P知Q士R而S荐T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幸,驾临,与《屈原列传》“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中的“幸”意义不同。B.咸,全、都,与《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中的“咸”意义相同。C.其,应该,与《种树郭橐驼传》“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中的“其”意义不同。D.谢,道谢,与《孔雀东南飞》“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中的“谢”意义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皇帝曾丢失三匣书籍,下诏询问,只有张安世知道,皇帝安排他具体负责此事,最终买回了丢失的书籍。B.张安世任职期间勤于职守,大将军霍光曾因为他做事踏实而重用他,皇帝也嘉奖他为官不懈怠,并给他晋爵。C.霍光去世后,御史大夫魏相密奏皇上,建议封张安世为大将军,张安世借口自己能力不足,极力推辞,但没有成功。D.张安世任职机要部门,每次参与制定的国家大政正式决策后,他总是称病居家,无人知晓他曾参与此事,可见他为官谨慎。13.把文中画横线和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朝无旧臣,白用安世为右将军光禄勋,以自副焉。(2)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14.《汉书》的作者班固在文中评价张安世说“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请结合文中关于“荐士”的内容简析这句话。(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南朝诗,完成下面小题。拟行路难(十四)鲍照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故乡窅窅[注]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将死胡马迹,能见妻子难。男儿生世坎坷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注]窅窅,yǎoyǎo,遥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白首”与“少壮”相对照,“不得还”与“从军去”相呼应,表现老兵流离在外、白首难归的悲惨命运。B.三、四两句,以“窅窅”形容驻地离故乡遥远,以“日夜隔”表明离乡之久,“音尘断绝”四字则写足了老兵对故乡日思夜念的原因。C.“将死”两句,写出老兵设想自己将客死异乡,却无法在死前与妻子再见上一面,突出了老兵归乡无期的绝望之情。D.最后两句,老兵感叹自己身世坎坷却找不到回家路,只能将心头无尽的愁思化为长长的慨叹,悲伤中蕴涵着对社会现实的不满。16.“朔风”四句是如何表现思乡愁情的?请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长声叹息,泪流满面,为百姓的苦难生活哀伤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2)李密在《陈情表》中用“______,______”两句,向晋武帝表明他将不惜生命为国效力、报答皇帝大恩心意。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4)姜夔《扬州慢》中的“______,______”与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繁盛反衬现实的荒凉衰败。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很多人认为空腹不可以喝牛奶,①有人喝了牛奶之后会感觉腹胀、腹痛甚至拉肚子。其实,这类人主要是“乳糖不耐受”人群,健康人一般是可以空腹喝牛奶的。②,空腹喝牛奶并非最佳的喝牛奶方式。空腹状态下,牛奶中的乳蛋白会直接转化为葡萄糖来优先满足身体对于糖分的需求,而牛奶中的优质蛋白仅仅作为糖分的补充来源等于浪费;③,空腹状态下肠胃蠕动快,也会促使牛奶快速通过肠胃,导致其中很多营养得不到充分吸收。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虚词。19.请概括第二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作为中国旅游市场的特殊消费群体,在校大学生因其蕴含的巨大商机,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据调查,大学生旅游市场有着区别于其他旅游市场的特征。其一,大学生大多仍为消费者,可用于个人自由支配的资金不多,因而在旅游过程中讲究经济实惠。此外,长期在学校生活、对外面世界充满好奇、喜欢对旅游中的各种经历津津乐道的大学生更加重视旅游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其二,大学生受经济条件限制,其出游时间与目的地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其三,大学生因长期在学校生活,出游顾虑较多,缺乏旅游经验。旅游企业如果能够为大学生消除安全、购票、食宿等方面,大学生出行将更依赖旅游企业。20.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三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21.根据下面的表格,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45字。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三处语病,请修改。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托尔斯泰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最近更新
更多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