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龙说赵太后》新教案

《触龙说赵太后》新教案

ID:8360053

大小:3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22

《触龙说赵太后》新教案_第1页
《触龙说赵太后》新教案_第2页
《触龙说赵太后》新教案_第3页
《触龙说赵太后》新教案_第4页
《触龙说赵太后》新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触龙说赵太后》新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触龙说赵太后》教案教学目的:    1、品味个性化人物语言,深入生动细节描写,把握鲜明人物形象    2、建构理解(理解、沟通)的心路,透析作品的意旨。教学重难点:    1、重点:品味个性化人物语言,深入生动细节描写,把握鲜明人物形象    2、难点:建构理解心路,透析作品意旨教学设想:    1、本节为教学的第二课时。    2、以问题讨论开始,让学生学习理解一般情境和特定情境的不同,让学生走入具体情境。在对课文作简单地检查、回顾后,直接聚焦课堂话题。围绕文本,即“品味个性化人物语言,深入生动细节描写,把握鲜明人物形象”,对话题展开讨论和分析。再建构理解(理解、沟通)的心

2、路,透析作品的意旨。在此基础上,将古文所蕴涵的意识引入生活。    3、课堂以互动和对话的方式展开。教学时数:    1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堂调查    1、课堂调查    (幻灯)    检查预习、简单回顾课文中重点字词句情况。(了解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和学生对课文的感受程度。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是课堂展开的前提。)    (1)古文基础知识    ①“用事”:执政    “丈夫”:男子    “徐趋”:小步快走。“疾走”:快跑    “百乘”:古代一车四马为一乘    “没死”:冒着死罪。    ②通假。“耆”通“嗜”    “反”通“返”    “奉”通“俸”   

3、 ③活用。名词用作动词:“赵王之子孙侯者”(封侯),“质于齐”(做人质)    使动用法:“没死以闻”(使闻),“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地位尊贵)    动词用作名词:“其继有在乎”(继承人)    ④句式。“日食饮得无衰乎”(该不会……吧)    “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难道不是……吗)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凭什么……)    ⑤尊称与谦称    子、寡人、君、执事、老臣、贱息、媪    (2)语言运用(翻译)    ①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翻译:父母疼爱子女,就应该为他们考虑的长远些。    ②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翻译:

4、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    ③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即“微独赵,诸侯(之子孙侯者,其续)有在者乎?”    翻译:不光是赵国,其他诸侯国君的被封侯的子孙,他们的后人还有在的么?    ④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即“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祸)及其子孙,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    翻译:他们当中祸患来得早的就降临到自己头上,祸患来得晚的就降临到子孙头上,难道国君的子孙就一定不好么?    (2)检查背诵情况    背诵“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

5、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2、课堂小结    师:好。通过刚才的检查,我发现大家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还是比较认真的。    检查就到这里。下面大家来看看画面。    【春秋战国形势图:由远而近,徐徐展开,并定格】    3、课文背景    (幻灯)(讲解)    课文故事大约发生在赵孝成王元年(公元前265年)。公元前266年,赵国国君惠文王去世,他的儿子孝成王继承王位,因为年纪轻,故由太后执政。赵太后即赫赫有名的赵威后。当时的赵国,虽有廉颇、蔺相如、平原君等人辅佐,但国势已大不如前。而秦国看到赵国正在新旧交替之际,国内动荡不安,

6、孝成王又年少无知,认为有机可乘,于是派遣兵将“急攻之”,一举攻占了赵国的三座城池,赵国危在旦夕,太后不得不请求与赵国关系密切的齐国增援。(赵太后是齐愍王的女儿)齐王虽然答应出兵,但提出苛刻条件,赵国必须派太后的幼子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    二、课堂焦点——聚焦“溺爱”    4、走进文本    师:赵国所处的形势怎样?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生:“新”“急”恰如其分地写出了赵国所面临的危机。    师:从第一段中可见矛盾是什么?    生:秦进攻、赵危急,要化解危机需齐国强援,而要齐国援助,又需长安君为质,但以长安君为质而太后又“不肯”,大臣强谏又激怒太后。齐国的要挟和

7、太后的“不肯”这对人为的矛盾已达到不可调和程度。师:这段中,赵太后给人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同学们提到的问题是人之常情,做为一国之君,赵太后首先也是一位母亲,她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有偏差吗?    (1)有人说,显露出她自私和任性的一面,“有复言信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表现出她作为一个统治者的顽固和专横。    (2)又有人说,赵太后对长安君太溺爱了,这是没有眼光的表现。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生交流、讨论。    师:你认为父母应该怎样爱子女?当今社会在父母关怀子女的方式上,你认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