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

ID:83604236

大小:31.69 KB

页数:9页

时间:2023-12-19

上传者:老李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1页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2页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3页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4页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5页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6页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7页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8页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_第9页
资源描述: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政治 Word版无答案.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人类社会发展是有一定内在规律的。以下排序中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是()A.生产力发展→私有制产生→阶级产生→国家产生B.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C.生产力发展→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D.阶级产生→国家产生→私有制产生→生产力发展2.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已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五种形态,以下关于社会形态的表述正确的是()A.社会形态演进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B.判断社会形态的演进是进步还是倒退,主要标准是生产力是否适应生产关系的状况C.后出现的社会形态性质都要优于之前的社会形态D.这五种社会形态代表五种不同类型的国家3.电视剧《觉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共产党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了觉醒年代社会风情和百态人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有了主心骨B.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使中华民族重新左右世界发展的趋势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现实道路D.使中国人民有了可依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避免中国革命发生曲折4.“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苎衣衫鬓发焦。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这是唐代诗人杜荀鹤的《山中寡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①封建社会劳动人民背负着沉重的苛捐杂税②地主阶级凭借对土地的占有疯狂剥削农民③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并没有带来社会的进步④封建社会中农民的劳动成果完全归地主占有和支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正确的是()①它是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科学回答了时代之问 ②它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具体方案③它是在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创立、丰富、发展起来④它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终成果,内容十分丰富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6.关于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四个“伟大”。以下表述错误的是()①伟大梦想指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②伟大斗争指的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必须进行的斗争③伟大事业指的是我们党正在深入推进的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事业④伟大工程指的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意味着()①久经磨难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②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③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党的十九大报告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把握大势、总揽全局,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提出了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行动纲领,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  )A.我国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B.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C.中华民族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光明前景D.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9.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分两个阶段安排。下列目标要在21世纪中叶实现的是()A.生产力高度发达,按需分配基本实现,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B.“五位一体”战略布局全面提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C.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10. 社会主要矛盾具有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和稳定性,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国()①社会主义社会所处历史阶段发生变化②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发生变化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11.下列能够支撑“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进步不是倒退,是合作共赢不是零和博弈”这一观点的有()①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②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④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梦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  )①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②大力提升发展速度和效益 ③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④重点关注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13.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这告诉我们()①回看走过的路,各国都要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实际相结合②比较别人的路,我们必须立足他国发展模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③远眺前行的路,要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中国事情要按照中国特点和实际来办,这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正确之道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某一时期,西方出现了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整个社会陷入混乱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①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②生产的绝对过剩③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④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顺利实现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C.确立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D.实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16.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领域和环节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这说明()A.人民是改革开放伟大奇迹的创造者,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力量源泉B.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C.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面貌D.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17.邓小平在谈到我国改革时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得到一个结论: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来源和实践主题是()A.抛弃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B.仿照欧美走资本主义道路C.大搞政治斗争巩固社会主义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下列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①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②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③是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道路的过程④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的第一次结合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9.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时刻关注疫情形势,把疫情防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救治患者,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我国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了切实的保障②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③人民民主具有真实性,公民权利具有制度保障④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改革开放富起来、进入新时代强起来,创造了中华民族从沉沦而奋起、由苦难而辉煌的命运转折,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表明()①新中国的成立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人民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②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③改革开放是承前启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2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下列事例对应正确的有()①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有效应对重大挑战、解决重大矛盾——伟大斗争②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伟大事业③中国共产党发扬“壮士断腕”精神开展自我革命——伟大工程④自觉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伟大梦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2.文化立世,文化兴邦。“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获得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文化自信的核心内涵包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这要求我们()①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②在文化建设中自觉坚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③自觉抵制一切外来文化作品,努力发展中华传统文化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3.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口号;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主张,主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这种变化说明中国共产党()①深刻地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②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③执政是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④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4.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接与交融,是解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把钥匙。下列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与对应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相一致的是()①“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②“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③“夫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5.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董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改革开放被称为"一次伟大革命”的原因有①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②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③改革开放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④改革开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的“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科学社会主义迈向新阶段、当今世界经历新变局、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新考验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八个明确”是实现中国梦“路线图”和方法论②“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的科学理论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核心的内容是“八个明确”④“十四个坚持”侧重于实践层面、方略层面,是“八个明确”在实践中的逻辑展开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27.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以下属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是()①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②为中国人民谋幸福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为中华民族谋复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8.“中国模式”就是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奋斗实践中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道路进入5.0升级版,要在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启中国道路强国新征程。走好今后的“中国道路”,需要()①一代代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②让世界各国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③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不动摇④改变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9.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中国梦,必须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要求中国共产党()①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确立自身的执政地位②在新时代党的建设中突出组织建设的重要地位③不断推进自我革命,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④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时代先锋和民族脊梁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3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是()①当代中国正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②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③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不确定性突出④科学社会主义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纪念日,72年与时俱进,72年铸就辉煌。材料一立足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是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党。然而,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崭新的思想武器,并不意味着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面临的问题,还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材料二 坚持“四个自信”,实现伟大复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材料三牢记初心使命,实现接续奋斗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奋斗百年,“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初心从未有改变,百年只不过是考验,美好生活目标不断实现……”当前,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开启新征程。“行百里者半九十”,“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更多严峻挑战。站在建党一百周年时代坐标上,在党的伟大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克服艰难险阻,续写新时代新篇章!(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哪些,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之间的关系。(2)结合材料,运用实现中国梦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青年应该如何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正式提出于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这样定义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曾l3次提到“中国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1)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分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国梦的原因。(2)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如何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33.2021年3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公布,明确赋予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任务。5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意见》明确,到2025年,浙江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取得明显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浙江省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就,基本实现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阐述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在浙江建立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是如何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大家都在看
近期热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