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再思考

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再思考

ID:8360558

大小:4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22

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再思考_第1页
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再思考_第2页
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再思考_第3页
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再思考_第4页
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再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再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再思考浙江省仙居第一小学王美琴朱爱明[内容摘要]新课程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对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重新进行了改革。首先,在练习设计中应渗透人文性,融入趣味性,促进学生情感资源的开发;其次,增强现实性和生活性,让学生感受数学之价值;再次,注重开放性和综合性,引领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关键词:新课程数学练习设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出了不同于传统教育的全新教育理念,它倡导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有机整合。然而长期以来,教师往往把练习的功能定位于

2、“知识的巩固”、“技能技巧的强化”、“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上,导致练习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机械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那么,作为小学数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数学练习,在新课程理念的召唤下该作出怎样的创新变革,才能在发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又能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呢?笔者认为,新理念下的数学练习设计改革,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情感资源的开发——体验数学情趣《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

3、练习设计中就应该体现现代文明。增加练习要求表述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到轻松有趣,让学生学习充满自信。1.数学练习设计渗透人文性钱学森认为:科学与人文精神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缺一不可。如果说数学教学的科学性是刚性的话,那么人文性就是柔性的,它更接近与大象无形。因而人文精神需要的是渗透,需要的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落地无痕”。如果在练习设计时把各种人文因素优化组合、滋润渗透,可以使数学教学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使学生徜徉在浓浓的人文氛围中,潜移默化,形成一定的人文修养。所以数学练习设计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充满人文关怀。

4、首先要营造亲和的氛围,使之“未成曲调先有情”:如题目表述改变常规题目要求的提法、创设激励机制等。“数学乐园欢迎你!”“数学希望坛”“知识万花筒”“快乐ABC”“神机妙算”等,尤其在小学低年级中可采用第一人称:“我是小小裁判员”“我是小小神算手”“我会比”“看图列式我能行”“我帮算式画图画”等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其次,要充分挖掘练习题的人文因素,使学生体验科学的数学知识所蕴藏着的巨大的人文力量。如在教学二册“十几减9”后的练习题中有一道情境题,在情景图中通过小白兔、小灰兔对话给出信息,小白兔说:“咱俩共收了16个萝卜。分给你9个。”小灰兔说:“你

5、剩的太少了。”6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选择信息计算。练习时我们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用“十几减9”的计算解决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最后,我们让学生说说:“假如你是小灰兔,你会对小白兔说些什么?”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小白兔,谢谢你!”“小白兔你真善良!”“小白兔你的心太好了,自己剩的少,给我的多!”“小白兔还给你一个吧,这样我们就一样多了。”……孩子们说得多好啊!本题中蕴含的一种人文哲理,给了学生一次无声的人格教育。2.数学练习设计融入趣味性以往的习题,往往以单一的文字形式呈现,学生一看就觉得严肃有余而活泼不足,使学生一看就

6、产生沉重感、紧张感,这样必然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学生发展。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特别要在“寓练于乐”上下功夫,把数学知识编成故事、童话、谜语、游戏等形式,以图像、表格、情境、资料等丰富的形式加以新颖呈现,使孩子们感到题目既轻松又有趣,开发其情感资源,从而使学生更迫切地去探索、去研究。如:学生学了10以内的加减法后,可以编拟如下题目:小旋做了7道题,她把得数从上往下读,正好是她家的电话号码,请你照样子写出报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和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的算式。小旋家电话:7796418报警电话:119急救电话:120我家

7、的电话:()9-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0=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3=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2=6___________7-3=4___________9-8=1___________4+4=8___________这样通过趣味化的设计,同样的计算习题,在不同的情境下,效果也有所不同。学生在这样一个趣味性的氛围下做题,学习兴趣高,解题速度快,也避免了机械重复练习所引起的注意力分散,使学生在

8、不知不觉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变“要我练”为“我要练”,更增添了练习的乐趣。二.现实性和应用性的融合——感受数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