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

ID:8360951

大小:5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3-05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_第1页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_第2页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_第3页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_第4页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现代诗歌意象论朱寿桐一、在现代理论意义上重视意象  在传统的文艺理论中,文学尝被权威性地界定为“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语言艺术”,而在诗歌创作中,许多“形象”其实已挣脱了客观形体的束缚,糅进了作者主观意念或情感内容,甚至借这些主观内容实施了对客观事象的改造、变形和重铸;这类凝集着主观与客观,复合着精神与外形,交织着意念与情感的意象,无论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还是在进行语体革命以后的新诗中,都充任着最主要的诗思表现载体,显现着最突出的诗情表述单元。许多诗歌很容易就被人们忘记了,但它营造的某个意象或许会久久地萦回在人们的脑海,时时给人以惊异,以振奋,以太息

2、。这也是诗歌魅力的一种独特形态。中国现代诗人是在一种现代化的诗学追求中注重意象表现的,这也决定了,中国现代诗歌意象与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有着本原性的联系。  中国现代诗歌意象的提倡首先是鼓励想象力的结果。在世界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在调动人的想象力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而至少在这一方面,象征主义者自承是浪漫主义的信奉者,由此而发的现代主义往往都十分重视对创作者想象力的开发。没有一种现代主义不是对现代人想象力进行绝妙开发的结果,因而也没有一篇现代主义作品不以出奇的想象力迸发取胜。在具体的作品中,体现着这种想象力的诗学因素便不可能是客观的、现成的形象,而只能是凝结

3、着诗人主观神思的意象。法国象征主义诗人波特莱尔有言:“想象力是真理的皇后”。这里所说的想象力不仅创造“比拟和比喻”,即不仅是引入客观世界,更须“创造出一个新的世界,产生出一种清新的感觉”,亦即导向主观意象。中国象征主义诗人李金发更直接指出,美完全在想象之中,完全依赖于想象力的创造:“现实中没有什么了不得的美,美是蕴藏在想象中,象征中,抽象的推敲中。”获得这种想象中的美途径便是意象的营造,因此“诗之需要image(形象、象征)犹人身之需要血液”。按,李金发将image解释成形象与象征,而富有象征性的形象就是意象。  在想象力的鼓励方面,现代主义还走出了一

4、条与浪漫主义相异的道路:浪漫主义极尽向宏观宇宙发挥想象力之能事,而现代主义更注重向微观宇宙调动想象力,由此通往潜意识层的探秘。如果说人的意识层面还可以通过比拟和比喻的方式诉诸形象表现,那么,潜意识层次的感觉则是形象体系所无法传导的,必须借助繁复的意象加以表现。于是,中国现代诗人对意象的讲求又出诸对潜意识萌动的关顾。穆木天一直倡导诗歌的意象化,他觉得诗应该以曲折的影像和意象表现出灵魂的深秘,直至深彻到潜意识内部:“我要深汲到最纤纤的潜在意识,听最深邃的最远的不死而永远死的音乐。”对于每一个诗人都是如此,要将“最纤纤的潜在意识”表现出来,是极其艰难的,而这

5、种艰难表现的不二法门便是意象的营造。30年代的著名批评家李健吾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发现了李金发等现代主义诗人的价值,那就是贵在“意象的营造”以深入到潜意识的表现;李健吾这样评价现代主义诗人:“他们的生命具有火热的情绪,他们的灵魂具有清醒的理智;而想象做成诗的纯粹。……内在的繁复要求繁复的表现,而这内在,类似梦的进行,无声,有色;无形,朦胧;不可触摸,可以意会……”这样的“内在”当然是指深彻到潜意识的隐蔽心理,它所要求的“无形,朦胧;不可触摸,可以意会”的表现形态,也只能由意象来承担。  周作人很少写诗,但他对诗歌理论的探讨却极为热心。他觉得诗歌要经得起“

6、回味”,甚至引用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观点说,“作诗只可说到七分,其余的三分应该由读者自己去补足,分享创作之乐,才能了解诗的真味。”这便是留有“余香”。这种有所保留的诗学倡导与创造社式的“真率表现”说殊为歧异,但所指向的诗歌现象也确实比创造社更富有意象性。——周作人所欣赏的俳句式的小诗,就是以富于蕴蓄力的意象营造显示其特色的。  将意象理解作思想、感情的蕴蓄体,又很自然地导向现代诗歌对艺术表现内涵性的强调;当中国现代诗人从胡适原初的“作诗如作文”和创造社鼓吹的“诗是‘写’出来的”等新诗建设理论的框架中挣脱出来以后,对意象的重视就变得十分顺理成章。  

7、中国古代诗歌具有一定的体格规定,诗人的思想、情绪在表现过程中面临许多限制,因而他们所作的努力大多体现于如何准确、充分、全面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这也确实是古代诗歌难能可贵的一个方面,因为它甚至不能像古代其它文体,用圈点或别的方法来凸显自己所要表达的重点。“五四”文学革命造成的诗体“解放”使得现代诗人可以在相当自由的诗形诗句中表述自我,他们面临的确实是这个问题的反面,即诗歌表现的过分直白对诗格诗品的破坏。出于对这一问题的积极关注及解决的努力,不少诗人和诗评家提出了现代诗歌表现的“暗示”和掩藏问题。穆木天在20年代中期指出:“诗要有大的暗示能”,“诗是要暗示

8、出人的内生命的深秘”。“内生命的深秘”当然包括潜意识的直觉,而这一层次的心灵表达就无法诉诸质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