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催化课程教学大纲

ID:8361499

大小:73.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05

工业催化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工业催化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工业催化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工业催化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工业催化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业催化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业催化》课程教学大纲(IndustrialCatalysis)书名:工业催化 作者:黄仲涛开本:16(145页)装帧:平出版日期:2003年2月单价:15元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简介    本书是根据全国化工工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编写的一本专业课教材,用于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煤化工等工艺专业的《工业催化》教学。全书分六章三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催化作用的基本原理,工业催化剂的基本要求,热力学平衡原理对催化作用的制约。第二部分较详尽地介绍了各类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包括固体酸碱催体、分子筛催化、金属催化、络合催化、金属氧化物和金属硫化物催化等,并简

2、介了工业催化的进展。第三部分介绍了催化剂的组成、制备原理和方法,催化剂使用是本书的重点,包括催化实验用的反应器和检测仪器、手段等。本书可供高等院校有关化工专业师生、研究生教学使用,从事有关科研、设计、生产的工程技术人员也可参考。工业催化第一章催化作用与催化剂基础第一节催化作用的定义与特征一、定义二、特征1、只能加速热力学上可行的反应2、只加速反应趋于平衡,而不改变平衡的位置3、通过改变反应历程改变反应速度4、降低反应活化能5、催化剂对反应具有选择性6、催化剂的寿命三、其他基本概念第二节对工业催化剂的要求一、估量一个催化剂价值的四个重要因素二、催化剂的工业性能第三节催

3、化剂的组成与功能一、催化剂成分(固体Cat)二、活性组分1、主剂成分2、按活性组分作用分类3、按导电性分三、载体1、定义2、分类3、载体催化剂命名4、催化剂载体功能四、助催化剂1、帮助载体2、帮助活性组分3、一些主要过程常用助Cat和其功能4、存在的最适宜含量第四节催化体系分类一、相的均一性分类二、作用机理分类三、按反应类别分类第二章催化剂中的吸附作用第一节多相催化的反应过程一、多相催化反应步骤二、外扩散与外扩散系数DE1、外扩散2、外扩散速率影响因数三、内扩散与内扩散系数DI1、内扩散2、内扩散的三种类型第二节固体表面结构一、几个概念二、晶体表面的晶面1、 晶体2

4、、金属晶体的三种典型结构3、 晶格、晶面4、暴露晶面的影响因数三、晶体的不完整性1、固体中缺陷分类2、点缺陷3、线缺陷4、结晶剪切5、堆垛层错与颗粒边界四、晶体表面与体相比较1、合金表面组成2、晶体表面结构3、氧化物表面组成五、晶体表面能量的不均匀性1、原子水平的团体不均匀2、表面力的差别六、晶体的不完整性与催化作用1、 不完整性关联到表面催化活性中心2、表面结构与所处气氛有关3、表面组成与反应混合物组成有关第三节分子在固体表面的吸附一、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1、定义2、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区别3、化学吸附与催化二、吸附质的可动性1、吸附质点的两种平均寿命2、定位吸附与

5、非定位吸附3、固体Xe上吸附惰性气体的表面势能三、吸附的位能曲线1、气体分子撞击晶面情况2、吸附位能曲线3、过渡态4、物理吸附价值5、双原子分子另一种吸附情况四、化学吸附的类型1、离解吸附和不离解化学吸附2、均裂离解吸附和非均裂离解吸附3、离解化学吸附的氧化与还原4、非离解化学吸附下氧化与还原5、三种化学吸附键第四节晶体的电子结构一、分子轨道理论和固体能带模型1、原子轨道近似,相对能量和形状2、分子轨道理论3、能带的形成(固体)4、能带结构5、能级的密度6、能带结构理论说明7、物质按能带结构分类8、固体按导电性分类二、配位场模型1、配位场效应2、d轨道取向性3、3、

6、实例三、价键理论—金属键的d%1、电子配对理论2、金属价键理论3、d特性%第三章各类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第一节金属催化剂及催化作用一、金属催化剂1、种类2、用途3、特征二、金属催化剂的化学吸附1、气体在不同金属上化学吸附热变化2、气体在金属上化学吸附强度顺序3、金属按其对气体分子化学吸附的能力分类三、金属催化剂化学吸附的状态1、 金属催化剂的电子逸出功φ2、 反应物粒子的电势I3、 吸附状态四、化学吸附中的几何因素1、几何因素对活性影响2、理论五、吸附与催化——火山型原理1、火山型原理2、火山曲线3、实例六、一些气体的化学吸附态1、氢的吸附2、氧的吸附态2、氮的吸附态3

7、、CO的吸附态5、 烃类的吸附态6、乙炔7、苯8、饱和烃第二节固体酸碱催化剂一、定义、分类1、 定义Brφnsted和Lewis定义2、 分类二、机理1、 金属氧化物2、混合金属氧化物3、影响酸位和碱位的因数三、固体表面酸、碱性测定1、酸位的类型及鉴定2、固体酸强度和酸量3、固体碱强度与碱量4、酸—碱对协同位5、固体超强酸、超强碱四、固体酸、碱催化作用1、酸位的性质与催化作用关系2、酸强度与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关系3、酸量与催化剂活性关系4、正碳离子的形成及反应规律5、固体碱催化剂第三节分子筛催化剂一、概述1、 沸石:2、 沸石特点:3、 沸石存在形式4、 分类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