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

ID:8363025

大小:137.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3-22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_第1页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_第2页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_第3页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_第4页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_第5页
资源描述:

《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示范教案二(中国人口迁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历史上,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其原因,并预测其发展趋势。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学会因时因地比较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征,并进行科学地预测。2.通过身边的人口迁移的事例,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能力,学会分析某一事例的深层原因。德育目标加强学生对人口观的认识,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迁移动向,实事求是,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口观,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教学难点联系历史知识与事件,了解我国历史上和建国后的人口迁移状况。●教学方法1.我

2、们可将三个阶段进行对比、比较、分析、讨论各个时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方向和原因。2.多举一些实例,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理解。●教具准备多收集一些我国从历史上到现在的人口迁移的资料与事例,丰富课堂内容,并分析其迁移的原因与结果。还可配合一些资料图片,更直观地反映某个阶段的人口迁移状况。●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主要了解了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其实是相互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学习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了解我国历史

3、上、建国后和当前的相关人口迁移政策及其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所做出的贡献。下面我们来学习:1.6中国人口迁移(板书)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些基本情况。教材分作三部分内容来作介绍:首先,我们应私饫飞衔夜丝诘那ㄒ聘趴觯黄浯问切轮泄闪⒌?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的人口迁移;最后,我们再学习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流动人口的基本情况。本课内容是在上一课的基础上展开的,内容比较简单,我们要多注意通过各种媒体,收集有关资料,作进一步分析与补充。下面我们先来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一、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板书)请同学

4、们阅读这部分内容,结合历史知识,了解我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情况及其特点,将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分析。学生看课文后,老师可组织学生联系历史、政治背景等知识,分析、讨论中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方向和特点,最后给予总结。人口迁移是人的居住位置在空间的移动,是产生人口数量不同的区域差别的外部原因,它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地区性。人口迁移使迁入地区的人口数量提高,从而改变了人口的地域分布。黄河中下游平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中国人口最初生活和繁衍于这一片地区。从秦汉时期开始,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的原因,我国人口频繁地迁移,由黄河

5、中下游平原向四周扩散,特别是向南方的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扩散,从而使人口逐步扩散到我国的每一个地区。据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分析,由“安史之乱”引发的大迁移,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地理分布的格局,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纵观中国古代人口空间分布和迁移的大势,概括起来就是: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人口分布最初集中在中原地区,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移民和开发等原因,到唐代时就出现了南方人口超过北方的局面。由于人口数量的增多,人地矛盾的出现,促使大量人口移向中西部地区进行开发。一般说来,在

6、一个范围固定的区域内,如果人口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饱和,或者使生产或生活条件降低,这就必然会产生外迁的动力(即推力);另外一些人口增长缓慢、人口稀少、有开发余地的地区可以为更多人口提供生产和生活的条件,对外来移民具有吸引力(即拉力)。自然条件对人口的迁移在人类社会早期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例如游牧民族的“逐水草而居”,战乱中的人们寻求的世外桃源也必定是创造出“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地方。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最直接的原因正如上面所述的有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在历史上,每当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一次

7、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例如,“实史之乱”“永嘉丧乱”“靖康之难”等。补充材料1:安史之乱唐代中叶安禄山、史思明发动的叛乱。唐玄宗统治后期,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又重用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政治十分腐败;潘镇权限增大,总揽军事、行政、财政大权,不听中央节制。公元755年(天宝十四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今北京)起兵反叛,率军南下,很快攻占洛阳,次年五月称大燕皇帝。七月击败唐将哥舒翰,攻破潼关,进占长安。同时派部将史思明占据河北十三郡。757年,安禄山在洛阳被其子安庆绪所

8、杀,长安、洛阳相继被唐将郭子仪收复,安庆绪退守邺郡(今河南洛阳)。759年,史思明杀安庆绪,自然“燕帝”,再度攻下洛阳,中原又落叛军之手,761年,史朝义杀其父史思明,自称皇帝,叛军内讧,力量消弱。762年、代宗继位,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