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ID:8396030

大小:20.3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25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_第1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_第2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VAP是指应用机械通气48小时后发生的肺实质感染[1]。在重症监护病房(ICU),VAP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通过有效地护理措施可减少VAP的发生率。现对并发VAP50例感染者的资料分析如下,以评价发生VAP的危险因素及寻求护理对策。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建立人工气道并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210例,发生VAP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8~80岁,平均63.5岁。其中重症肺炎8例,心肺复苏术后6例,颅脑手术

2、后7例,急性脑血管意外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12例,药物中毒4例。机械通气时间3~10天。50例患者均留置胃管、尿管。  临床诊断标准:有创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直至撤机拔管后48小时以内的患者,具备以下2项或2项以上表现:①发热,T≥38℃或较基础体温升高1℃;②周围血中WBC>10×109/L或<4×109/L;③脓性支气管分泌物,涂片见WBC>25个/HP,鳞状上皮细胞<10个/LP;④胸部X线检查可见新的或进展性浸润病灶[1]。  结果  50例VAP患者痰培养结果铜绿假单胞菌17例;鲍曼不动杆菌14例;肺炎克雷伯菌10例;耐甲氧西林金

3、黄色葡萄球菌8例;嗜麦芽假单胞菌1例;真菌2例。37例经治疗好转,成功脱机,6例因严重感染合并脓毒症或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死亡,7例因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经济困难等原因放弃治疗。  高危因素: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较多,综合文献查阅资料找出以下VAP发生的有关危险因素:①呼吸机管路污染。②胃液及食物返流入肺[2]。③口咽部定植菌及气管导管气囊上滞留物下移[3]。④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功能障碍[4]。⑤严重的基础疾病,患者的防御机能及免疫力下降。⑥病室环境和医务人员的手交叉感染;物体表面的细菌污染严重。⑦频繁更换机械通气管道等。  护理

4、对策  加强预防:①制定ICU病房的消毒、隔离制度,早期识别院内感染趋势,及早实行预防VAP的有效措施;②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观念;③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机管道管理:当呼吸机管道受到血液、痰液、呕吐物、脓性分泌物污染时及时更换,减少病人暴露在感染微粒下几率。呼吸机环路中的冷凝水容易有细菌定植,集水瓶应放在呼吸机环路的最低位置,防止污染的冷凝水反流至病人肺部。定期引流和清除集水瓶内的冷凝水,并尽量减少管道的移动。  体位管理:防止误吸,取半坐卧位:抬高床头30°~45°,抬高床尾10°~20°,有利于食物通过幽门进入小肠,减少胃内容物潴留,从而有效减少

5、反流及误吸,同时使膈肌下降,增加患者肺活量,减少回心血量,减轻肺的淤血和心肺负担,需防止患者下滑。  加强口腔护理:早期预防VAP中口腔护理极其重要,强化口腔护理(每8小时1次),行口腔护理前吸尽口鼻腔及气管内分泌物。  合理吸痰,防止交叉感染:掌握吸痰指征,按需吸痰,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加强支持疗法:对于机械通气的患者,可采取胃肠外营养、胃肠外营养联合肠内营养或单纯的胃肠内营养等方式以加强的营养支持,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  合理使用抗生素:滥用抗生素容易引起口咽部菌群失调,病原菌在口咽部定植增加的主要原因,广谱或超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多重耐药

6、菌产生增多,给其所引起的VAP治疗带来困难,影响其预后。因此,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可减少菌群失调所致的病原菌易位定植发生率。  讨论  综上所述,机械通气并发VAP原因较复杂,患者由于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使得气流直接进入气管,使上呼吸道的正常屏障功丧失,咳嗽反射和纤毛运动功能减弱,气道内痰栓、痰痂形成而堵塞气道,呼吸道引流不通畅,肺的防御功能降低,危重症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等诸多因素导致VAP是ICU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国内外一些研究已经证实VAP的发生、发展因素,部分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和解决措施,但VAP的死亡率仍较高,需要临床医护人员进一步

7、研究探讨,通过循证模式,从各种角度剖析其相关因素,选择安全有效的预防性护理对策,有效地控制VAP的发生,降低VAP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万献尧.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治进展[J].医师进修杂志,2003,26(10):3.  2吴乃君,常娅洁,高岚,等.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的临床探讨[J].护理学杂志,2000,15(11):643.  3蔡少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新策略[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27(6):242.  4PryorJA.Physiotherapyforairwayclearanceinadults[J].EurRes

8、pir,1999,14:1418.  5李丽珍.呼吸机相关肺炎流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