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稀缺性概念

經濟學稀缺性概念

ID:8398703

大小:4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26

經濟學稀缺性概念_第1页
經濟學稀缺性概念_第2页
經濟學稀缺性概念_第3页
經濟學稀缺性概念_第4页
經濟學稀缺性概念_第5页
资源描述:

《經濟學稀缺性概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經濟學稀缺性概念稀缺性的概念在經濟理論中起著至為重要的作用。有的經濟學家真的認為這個概念是給經濟學術語下個恰當定義時所必不可少的。最好的例子也許就是瓦爾拉(Walras)給社會財富即經濟貨物下的定義。他說“所謂社會財富,我指的是所有稀缺的東西,物質的或非物質的(這裏無論指何者都無關緊要),也就是說,它一方面對我們有用,另一方面它可以供給我們使用的數量卻是有限的”(1926年,第65頁。)瓦爾拉解釋說,“有用”是指“能滿足我們的某種需要”,而“數量有限”,則意味著有一引起東西“存在的數量個人的需要”,如空氣、水等,這些東西任何人都能隨心所欲地獲取,稱不上是社會財富。

2、只有當它們稀有時,才能被認為是社會財富的一部分。由於存在稀缺性和有用性,瓦爾拉提出了3項重要推論:(1)“數量有限的有用之物是可以被佔有的”,這是財產理論中很重要的思想,也是經濟學和法學所共同研究的物件;(2)“數量有限的有用之物是具有價值和可以交換的”,即所有可以被佔有之物都可以和別人所有的他物按一定的交換率(叫做價格)進行交換。因此,經濟學典型地研究市場的定價問題;(3)“數量有限的有用之物可以由產業製造出來和成倍增加。換言之,它們可以再生產”。因此,經濟學必須把商品生產或產業作為主要研究課題之一。那時的所有經濟學家都普遍接受這一稀缺性概念,羅賓斯(Robbi

3、ns)在他的著名的經濟學定義中也加以採用。羅賓斯很瞭解韋伯(Weber)的方法論,所以他不接受馬歇爾(Marshall)等經濟學家所採用的“唯物主義的”經濟學定義,即認為經濟學是研究物質福利形成的因素的科學。由於不生產任何物質的活動也可以獲得收入(像音樂、文學等),倘採用這一經濟學定義,就有許多經濟活動被排斥在外了。與亞當·斯密(AdamSmith)的說法相反,勞動就是“生產性的”,即使在它並不生產物質商品時也是這樣。因此,羅賓斯的結論是,“不管經濟學所關心的是什麼”,但“它並不是如此關心物質福利形成因素的”(1932年,第9頁)。這樣,羅賓斯就採用了“稀缺性”的

4、經濟學定義。他指出每一個經濟問題都有著目的很多而實現目的的手段卻稀缺的特點。但目的的多種性並不足以確定一個問題為“經濟問題”。當某一商品數量十分充裕時,即使有市面上許多不同的目的,也不會在使用上發生特別的問題。實現手段的稀缺性,如果不存在可供選擇的多種目的這個條件,那也不足以成為經濟問題。但是如果有多種目的可供選擇,而實現的手段卻稀缺,那我們就會面臨一個經濟問題。他說:“經濟學是一門把人類行為作為目的和(有著多種選擇辦法的)稀有手段之間的關係來進行研究的科學”(1932年,第16頁)。這個定義引起了眾多的評論和反駁,這裏不能一一贅述。儘管這樣,直到最近皮耶羅·斯拉

5、法(PieroSraffa)根據現代分析方法重新闡明瞭對價值和分配問題的古典經濟理論(斯拉法,1960年)以前,沒有任何人認真地反對把稀缺性概念列為經濟學定義中的必要部分。在現代分析這一理論體系中,有可能對生產要素“稀缺性”的概率提出激進的批判(該概念在傳統的價值和分配邊際學說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利潤率的水平,並不取決於資本與(某種經濟體制中所雇用的)勞動的相對數量關係(加列格納尼(Garegnani),1970年)更清楚的是,如果稀缺性指的是土地那樣的稀有自然資源,那麼,邊際主義者的稀缺性概念是難於置信的。某塊土地是可以因為其收入中利潤和工資的分配比全發生變

6、化(雖則產量不變)而變得“稀缺”或“多餘”的(蒙塔尼(Montani),1975年)。更廣義地說,分配給工資、利潤和地租的淨產值,並非取決於所運用的生產要素相對數量的多寡。邊際主義的分配學說中的稀缺性含義是十分獨特的:它只指生產中所使用要素的相對數量。當一種生產要素(配合其他生產要素使用)的數量增加,從而引起收益遞減時,我們可以說這種生產要素為稀有。但在指經濟貨物時,稀缺性的含義就大不相同了。正如瓦爾拉明確地說過的那樣,當一種貨物的數量(相對於它能滿足需要的能力來說)有限時,我們可以說它稀有。在我們評價斯拉法論述的重要性時,這一普遍含義是耐人尋味的。換言之,斯拉法

7、認為“稀有”的商品與瓦爾拉所說的經濟貨物是否所指不同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有必要研究古典政治經濟學中,特別是李嘉圖(Ricardo)和馬克思(Marx)著作中關於“經濟貨物”的觀念,李嘉圖在這方面說得很清楚,而馬克思則可以被認為是李嘉圖價值學說的最緊密的追隨者。按照李嘉圖的說法,“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換價值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稀缺性,一是為了獲得它們所需要耗費的勞動量”(李嘉圖,1821年,第12頁)。所以我們可以把經濟貨物區分為兩個基本類別。第一類是繪畫、稀有書籍和錢幣等等,這些貨物的價值是“完全由它們衡缺性”所決定的。對於這類貨物來說,價格與生產它們所耗去的勞動量無

8、關。它們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