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配送中心选址

管理论文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配送中心选址

ID:8432020

大小:34.3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3-27

管理论文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配送中心选址_第1页
管理论文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配送中心选址_第2页
管理论文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配送中心选址_第3页
资源描述:

《管理论文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配送中心选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配送中心选址 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配送中心选址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配送中心选址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基于可拓层次分析法的配送中心选址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配送中心选址决策在物流网络规划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可拓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造了可拓层次分析法,以可拓理论构造出关

2、联函数并确定各指标的关联度,以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由此计算出方案的优度值,为选址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配送中心选址 可拓理论 层次分析法 可拓层次分析法      配送中心作为连接物流网络上下游的节点,其选址的合理与否影响到物流系统中的物流费用和服务水平的高低。因此,在物流网络规划建设中,配送中心选址决策尤为重要。由于要考虑多种因素,使得配送中心选址问题通常比较复杂。本文将结合可拓理论和AHP法研究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一、可拓理论   可拓学的理论支柱是物元理论和可拓集合理论,其逻辑细胞则是物元。可拓集合和物元概念能根据事物关于特征的量值来判断事物属于

3、某集合的程度,而采用扩展到的关联函数值能使评价精细化、定量化,从而为解决从变化的角度进行方案评价的问题提供了新途径。   1.物元   以有序的三元组作为描述事物的基本元,简称为物元。其中,N表示事物,c表示特征的名称,V表示N关于c所取的量值,这三者称为物元的三要素。物元概念中,反映了事物的质和量的关系,量值的取值范围称为量域,记作:。   2.可拓集合   物元理论中事物变化的可能性称为物元的可拓性,可拓集合就是通过建立关联函数来描述事物的可拓性。点与区间的距离称为距,设x为实数域上的一点,为实数域上的区间,定义:   (1)   为x与区间的距。   在距的基础之上建立关

4、联函数,把定性描述“事物具有的某种特征c”拓展为定量描述“事物具有某特征c的程度”,即给出了事物某特征的可拓性,建立初等关联函数为:   (2)   其中,,它描述了点x与区间套和的位置关系。   二、可拓层次分析法   1.建立物元模型   根据实际问题中评价的事物的具体信息,给出指标量值,首先建立系统物元,确定经典域和节域。   为三维物元,c为性质特征,分别为N关于c取值的范围——经典域。   为三维物元,c为性质特征,分别为N关于c取值的范围——节域。且   2.建立关联函数并计算关联度   根据可拓学中关于距的概念和意义,建立关联函数(2),然后由给出的事物各指标的量

5、值,分别计算每个指标的关联度。   对于所研究的m个对象,根据关联函数计算出被评量的各指标的关联度,用矩阵表示为。   3.优度排序计算   首先根据具体的问题建立层次结构模型,运用AHP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计算层次总排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得到各指标的总排序权重向量。最后由关联度矩阵和各指标的总排序权重向量W,可得优度排序向量为。   三、应用可拓层次分析法于配送中心选址问题   1.建立物元模型   影响配送中心选址决策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可以概括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   根据备选中心的资料,现给出四个备选配送中心的各衡量指标的量值如表所示,根据表中已

6、知评价量值数据可建立物元模型:   2.计算关联度   根据式(1)、式(2)构造关联函数:   其中,然后计算各备选址的评价指标的关联度,结果见下表。   3.计算各指标的总权重   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配送中心各影响因素的权重,进而计算出总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这里不妨直接给出有效的总权重值,见下表中数据。   表备选址指标量值和关联度以及排序总权重   4.优度排序计算   由表中计算结果易得总权重向量W和关联度矩阵,可得优度排序向量为:。优度值越大说明越接近要求,即备选址4为最佳选址。   四、结论   本文应用可拓理论于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为物流网络规划中的选址决策提供

7、了一种可行的方法和依据。但该方法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也很大,在确定各指标量值和构造判断矩阵过程中,要力求公正合理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不可否认的是该方法应用于选址问题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参考文献:   [1]蔡文:可拓集合和不相容问题[J].科学探索学报,1983,(1):83~97   [2]蔡文:物元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   [3]白思俊:系统工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7   [4]杨虹邱祝强:改进层次分析法在配送中心选址中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