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高二地理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

ID:8486123

大小:1.57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3-29

高二地理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_第1页
高二地理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_第2页
高二地理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_第3页
高二地理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_第4页
高二地理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黄淮海平原的范围、组成和地势特点,理解黄淮海平原宏观上平坦,微观上起伏不平的地势特征。2.了解黄淮海平原上的旱涝、盐碱、风沙危害,理解它们是在黄淮海平原地形、气候以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共同作用下的产物。3.了解黄淮海平原上中、低产田的分布及其限制性因素,理解中、低产田改造的意义。能力目标能够利用黄淮海等区域的农业低产区分布图和相关地理资料,说明低产田的分布特点和规律,从中分析低产田形成的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德育目标通过对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分布及

2、治理意义的了解,提高对自然灾害、自然规律的了解,并对我国的土地国情有更正确的认识。●教学重点本节的重点是“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它既是中低产田形成的限制因素,也是中低产田治理中应针对解决的问题,理解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的形成原因,是治理中低产田的关键。第二个重点是“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华北平原是我国开发较早的农业区,也是我国重点的农业区。但其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原因就在于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分布比较集中。●教学难点“严重的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等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形成中、低产田的影响。●教

3、学方法采用启发式读图分析法,及师生互动式的讨论、探究教学●教具准备1.黄淮海平原的范围分布图,黄淮海平原的地貌组成图2.山东禹城10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3.自制表格投影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知道,目前绝大部分农作物是从农田里生长出来的,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耕地,因此耕地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按我国耕地比例占全国10%计算,我国有多少耕地?据统计,在这么多的耕地中,约有2/3的耕地质量很低。这样的一批耕地上生长的农作物会怎样呢?这对我国的农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会产

4、生何等大的影响?[讲授新课](板书)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教师讲述)耕地质量的低下,使农作物的产量很低,成为农业的低产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我国的耕地质量不容乐观,我国的农业低产区面积广大,分布广泛。即使是大城市的郊区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农业高产地区也有分布。特别是一些涝洼地、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水土流失地,以及南方红壤贫瘠地等,都成为农业低产区之所在。黄淮海平原是我国农业低产区面积较大、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我国科学家在这里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实验工作,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5、所以本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就以黄淮海平原为例。下面我们先来了解有关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板书]§6.1中、低产田治理的地理背景(出示投影)“黄淮海平原的范围分布图”(教师指图讲述)黄淮海平原又称华北平原,位于燕山山脉以南,淮河以北,太行山以东,濒临渤海、黄海。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五省二市。除天津外,平原范围并不包括各省市的全部范围。尤其是山东丘陵不包括在平原之内。这里自古有“中原”之称。成因上看,这平原是怎样形成的呢?(学生思考回答)从本平原的名称上就可以联想到,这是由黄河、淮河、

6、海河三大河流的泥沙冲积而成。河流的堆积作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其中黄河是塑造黄淮海平原的主力。(出示投影)“黄淮海平原的地形组成”图,或阅读地图册图(教师指图讲述)同学们讲得很好!黄淮海平原是流水沉积作用的结果。大家仔细观察地图可以看出,宏观上看黄淮海平原是一个辽阔平坦的冲积平原,其结构组成上有三种状况:西部为缓斜平原,由黄河海河及其支流在山前冲积而成,主要分布在燕山和太行山麓,是一系列的冲积扇组成的缓斜平原;缓斜平原以东为冲积低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这里河流密度大,特别在历史时期,黄河曾北至天津,

7、南至江苏北部,不断改道入海,从而形成了众多古自然堤,以后成为平原上起伏和缓的岗地,在岗地之间形成浅平封闭的洼地;东部为滨海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带,地势很低。整个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多不超过50米,沿海的滨海平原海拔只有4米左右。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该平原的范围、成因及其地形特点。(板书)一、辽阔的冲积平原(学生总结)(教师归纳)从整体上看,黄淮海平原是地势平坦的大平原,但从内部来看,平原上起伏和缓的岗地和浅平封闭的洼地交错分布,具有洼地多且面积大的特点。注意,这里的洼地是“浅平封闭”,即低于周围地表,

8、多呈封闭或半封闭状。这样的地方就成为地表水、地下水汇聚的场所,同时还成为地表盐分运移的归宿。(承转)了解了黄淮海平原的地形特点后,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里的气候情况。(出示投影图资料)山东禹城10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风力≥8级的日数1.51.93.75.63.61.00.60.30.40.81.40.66.46.3平均气温(℃)-3.2-0.713.721.226.027.326.320.6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