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宽容》序

八年级语文《宽容》序

ID:8500878

大小:4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30

八年级语文《宽容》序_第1页
八年级语文《宽容》序_第2页
八年级语文《宽容》序_第3页
八年级语文《宽容》序_第4页
八年级语文《宽容》序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宽容》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十六《宽容》序教学目标1.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思路,明确全文主旨。2.引导学生鉴赏本文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特点。把文中蕴涵的哲理运用于学生身边熟悉的真实例子,培养他们大胆质疑的精神。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抽象内容的阐发能力和对含蓄内容的解释能力。2.把握并评价故事中蕴涵的哲理,并把它应用于学习、生活之中。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熟读课文,查找房龙有关资料,扫除障碍。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对“宽容”一词是如何理解的?(学生各抒己见。)那么,大家说我们人与人之间需不需要宽容呢?的确,宽容是一门交际艺术,它润滑了彼此的关系,消除

2、了彼此的隔阂,扫清了彼此的顾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宽容打开两颗相对封闭的心灵,像一种明澈而柔软的调和剂,使之相融相知。可以说,宽容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境界。懂得宽容的人生是美丽的。刚才我们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宽容,那么在整个人类思想发展的过程中需不需要宽容呢?美国作家房龙在他的《〈宽容〉序》一文中对此做了回答。二、作者及作品简介。亨德里克·威廉·房龙(1882—1944),系荷裔美国作家和历史学家,1882年生于荷兰鹿特丹,1903年赴美,在康奈尔大学完成学业。1911年获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学位后,曾在美国几所大学任教,后任记者、编辑和播音员等。1913

3、年,出版第一部专著《荷兰共和国衰亡史》。1921年,《人类的故事》的出版使他一举成名。其著作主要是历史和传记,包括《人的解放》(即《宽容》)《文明的开端》《奇迹与人》《漫话圣经》《发明的故事》《人类的家园》及《伦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房龙的著作即被译成中文出版,影响了当时整整一代年轻人。房龙的著作,其选题基本上围绕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本质的问题,其目的是向人类的无知与偏执挑战,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之成为人所皆知的常识,因而具有历久不衰的魅力。在久违近半个世纪的今天,又被读者重新发现,引起强烈反响。《宽容》初版于1925年。在这部著作中,

4、房龙叙述人类思想发展的历史,倡言思想的解放,主张对异见的宽容,谴责反动势力镇压新思想的罪恶行径。为什么要对异见进行宽容呢?序言作了含蓄的回答。三、复述故事情节,理清结构。第一部分(1):宁静的无知山谷,闭塞落后,愚昧守旧。第二部分(2—3):漫游者要把人们引向新的幸福的世界,守旧老人却根据律法杀死了他。第2小节写一个敢于离开山谷的漫游者回来后即将受到审判。第3小节写漫游者向大家介绍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带领大家前去。守旧老人以旧的律法煽动人们杀死了漫游者。第三部分(4—8):在死亡的威胁下,人们把守旧老人推到一边,沿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走进新的世界,过上

5、了幸福的生活,他们开始怀念先驱者。第4小节写无知山谷发生了特大干旱,饥声遍野。第5小节写半数以上的人在饥寒中死去,律法还必须遵守。第6小节写在失望中人们爆发了叛乱,投奔陌生的世界。第7小节写人们沿着先驱者开辟的道路找到了绿色牧场,认识到了以前的错误。第8小节写人们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厦,立碑纪念先驱者。第四部分(9):希望这样的事将来不再发生。简而言之:这是一则寓言性质的文章,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无知的山谷里,有一群守旧的人们,他们固守着传统,愚昧、落后、固执,决不允许新生力量出现,面对一位敢于向外边的世界探险,寻求自由和解放的青年,他们不予理睬,

6、反而加以残酷的镇压,最终青年被残酷地杀害,而这些愚昧的人们也最终受到了报应,天灾迫使他们不得不踏着漫游者开辟的道路,走出无知山谷,找到新的家园。三、细读课文,思考问题,归纳故事蕴涵的哲理。1.本文的体裁有何特点?这篇序言同一般的序言不同,它既是《宽容》一书的一把金钥匙,同时其叙述的笔法又像散文诗,又像哲理散文,叙述的故事又像一个寓言故事,因此本文又具有独特的语言特点。2.说说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故事发生的时间,从序言的最后一小节不难看出:“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过去,也发生在现在,不过将来(我们希望)这样的事不再发生了。”这一结尾加强了这则寓言

7、故事的深刻含义,值得品味。故事发生在“无知山谷”。3.无知山谷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形象意义何在?“无知山谷”因山高岭连而与世隔绝,封闭、陈旧、破败,没有生气,没有希望。自然条件十分粗鄙、落后,造成山民的狭隘、保守、愚昧无知,他们仅维系最低的生存需要,不但不觉匮乏,反而“心满意足”。更可怕的是迷信,极端的迷信:一部千古经书、几个守旧老人,可以镇守、钳制一方水土,一方人心。在这里,新的一切被排斥着,被残害着。“无知山谷”象征着一切旧的思想、观念、意识、制度、秩序、状态,一切陈旧的传统、法律、定律。4.文中塑造了哪几类形象?其主要性格特征是什么?文中主要塑造

8、了三类形象:一类是守旧老人;另一类是与守旧老人勇敢斗争的先驱者;第三类形象就是生活在无知山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