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对策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对策

ID:8523624

大小:1.26 MB

页数:52页

时间:2018-03-31

上传者:U-5649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对策_第1页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对策_第2页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对策_第3页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对策_第4页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目  录文化体制改革1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对策1开放市场依法监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取向1南京文化产业驶入快车道三动力促集聚发展3文化复兴绚丽缤纷5须用硬措施建设软实力8文博会:“走出去”的新窗口9文化市场管理11文化部要求对网络音乐加强管理11五项措施抓监管天津大港区文化市场日臻健康成熟13无私奉献不辱使命天津市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综述14新闻出版市场管理16金融危机下中国出版业的发展状况和应对策略16贯彻文化体制改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向前20我国出版资源重组整合力度加大21傅强:科技出版进军西方主流市场22新闻出版总署:出版资源配置优先两类企业23广东紧急叫停一起“休刊”事件24公共文化25富裕县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5加强和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势在必行26寒亭文化实事滋润百姓生活27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文化惠民工程27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28非物质文化29非遗保护凸现"贵州模式"体现原生性和完整性29非物质文化遗产——抚顺满族秧歌31 民间杂技“耍”成大产业33广电动态34湖南卫视2009年上半年收视全报告34任远:中国电视50年的风风雨雨(1)41任远:中国电视50年的风风雨雨(2)45 丽人剪报《综合》文化体制改革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对策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的提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任务,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不断增强人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使之成为全体社会成员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  二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健全服务网络,不断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要坚持以市场为主导,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化运作,壮大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品牌,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  三是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和创新文化内容形式,另一方面要下大力气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把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作为提高文化传播能力的战略重点,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壮大总体实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主流新闻媒体,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的舆论力量。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运用和管理,把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新引擎,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四是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支持文化建设,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潜能。要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营造宽松和谐的文化发展环境,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使各类文化人才的才华有展示舞台、创造有实现空间、贡献得到社会尊重。要采取有效措施、创造有利条件,动员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文化建设,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文化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让一切有志于文化创造的建设者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张永生开放市场依法监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取向49  丽人剪报《综合》党的十七大向全党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任务,要求掀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要切实落实十七大这一战略任务就不能仅仅满足于一般性的号召,而必须明确意识到,让文化实现大发展大繁荣不仅是所有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社会科学工作者个人勤奋工作的事。历史已经说明,只有在文化创作与表达的制度环境经过充分的设计与改革之后,这一战略目标才有可能真正并持久地实现。今天,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过若干轮的文化体制改革探索,能使我国文化建设形成新高潮的基本要点已经相当明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基本的文化政策取向就是——开放市场、依法监管。经过30年的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和表达愿望空前强烈;世界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强烈地期盼听到中国人的声音。但是,我们当前的文化管理体制极为严重地束缚着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文化的功能在于表达,没有表达就无所谓文化,而表达依赖文化传播媒体。我国现有的文化表达机构绝大部分还直接由国家严格掌控。因此,大范围地开放文化市场准入应该成为我国在新世纪掀起文化建设高潮的一项基本政策取向。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告诉我们,不开放市场,没有真正的竞争。市场制度不仅在资源配置上具有效率优势,而且也是供需之间最为直接的桥梁。就这一点而言,文化并不例外。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将越来越多地通过市场得到满足。市场是市民社会及其交往的基础平台。在我们看来,文化体制市场化取向的真正改革只能是从文化传播媒体市场的开放起步。尽管已经遇到互联网强力挑战,广电和新闻出版目前仍是“当红”的传播媒体。这些依托在强大的复制技术之上的文化机构最适宜提供各种高质和廉价的文化商品,对于文化表达的繁荣可以提供便利的服务。实际上,商业机构是需要导向的。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市场机制原本就蕴涵着自由、平等等普遍伦理原则。反之行政垄断则缺少伦理学支持,至多具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合法性。以我国动漫市场为例,尽管有一些动漫企业努力开发出多样化的艺术作品,但由于播出机构依仗行政垄断傲慢地拒绝支付合理的稿酬,因此这些产品几乎无法面对市场的选择。让我们假想这个市场上有三五家民营频道与各级国有电视台进行收视率竞争,这样的局面可能出现吗?事实上在我们的经济部门没有向民营经济开放,即没有形成真正的市场时,国有企业也只是不断向政府要特权要“政策”,在同行间打拼;而只有当市场的大门打开后,他们才可能认真地履行企业的经济职能。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也告诉我们,市场竞争力是国际文化贸易取胜的基本功。20世纪上半叶,美国电影市场是法国片的天下,后经过几十年市场“打拼”而不是靠大量的政府补贴和管制,主动迎合文化多样性的需求,甚至也战胜了电视娱乐方式的挑战,今天的美国电影市场甚至全球的电影市场,美国影片才拿到了极高的份额。诚然,市场不是万能的,有其失灵无效的地方。因此社会需要公共服务。文化领域也是这样。不仅一些具有自然垄断属性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需要公共提供,而且由于资本或企业具有保守的性质,对文化创新、对遗产保护往往缺少兴趣和敏感,因此政府有必要向文化原创进行公共投入。而这样做正是为市场培育高品位的文化资源。但不仅公共财政最终是来源于市场的,而且这样的公共分配资金最终还是会进入市场,会使市场规模加大。所以不仅公共决策以及预算的形成和执行必须是程序民主和过程可监督的,而且尤其要处理好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决不要让公共投入在市场造成“挤出效应”。这就是公共文化服务体制改革、政府文化职能转换的最终目标。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有时公共文化服务仍需由一些非营利的国有文化部门承担。但如果我们的市场发育得很成熟,事实上要保留事业体制的文化机构并不会很多。政府通过公共财政工具就可以公正和有效地履行这些公共职能。49  丽人剪报《综合》宏观地看,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扩大,不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形成会壮大我们的市场规模,也更有力地促进我国社会制度诸方面的现代化转型。毋庸讳言,文化市场之所以迟迟不能正式开放,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宏观文化管理部门对商业化的传媒应该如何进行内容监管还不够熟悉。而对一个现代国家而言,法治本是唯一的选择。因此,与文化建设迅速形成高潮相关的第二项重要政策应该是积极推进文化立法,尤其是对文化内容进行有效监管的立法,并且这些法律法规也一定是通过改革实现的。即使是世界上最强调民主和自由价值的国家也会对其公共领域中的文化内容进行监控管理;危害国家安全的内容会被禁止;色情、暴力之类的内容会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这些控制都是通过法律的方式实现的。事实上,美国社会公共场合暴露出的色情暴力内容并不多,户外广告更是少之又少!反之,由于有效的管理,各种“前卫”文化可以有序存在,传播的同时不造成社会动荡;而由于对电影等文化产品进行分级管理,整个社会的文化多样性更丰饶,特定信息传播范围更深远,更有利于文化的发展繁荣。这些都说明,法律手段对有害文化内容的管理是有效的,而直接行政干预反而是低效的。重要的不是文化产品有没有意识形态属性,而是使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对文化产品的内容进行管理。(作者:章建刚)学习时报2009-9-1南京文化产业驶入快车道三动力促集聚发展近年来,南京市文化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2008年,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更是达到132.16亿元,占GDP的3.5%,超过全国和江苏全省平均水平。记者了解到,南京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主要基于三大动力因素:持续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扶持、输血造血的专项资金及民营企业成为主力军。——南京文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南京市社科院的一项调查表明,南京的文化竞争力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与广州、深圳、杭州同处第一方阵,在江苏13个省辖市中位居第一。其中,尤以历史文化资源、公共文化服务、人力资源与文化创新、文化消费与生活质量的优势明显。“发展文化产业对南京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机遇。”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叶皓说,南京最大的资源、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就是文化。利用这一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有益于南京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增强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基于这一认识,南京市近年在发掘文化资源、繁荣文化事业、推进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品质上迈出了新的步伐。南京原创动画片年生产能力已达2万多分钟,位列全国第七;建成和在建文化园区46家,总投资80多亿元,入驻企业近700家,已成为全国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速度最快、数量最多的省会城市之一;在南京举办的三届文交会现场交易额突破1.7亿元、意向交易额15亿元,共推出143个招商项目,融资总额达440亿元;……49  丽人剪报《综合》作为全国第二批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近年来,南京市文化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动漫、新闻出版、休闲旅游、影视传媒、会展等产业发展迅速。到2007年,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4年的58.63亿元增加为111.65亿元,3年翻一番。2008年,南京文化产业增加值更是达到132.16亿元,占GDP的3.5%,超过全国和江苏全省平均水平。数据显示,到今年5月,南京有各类建成和在建文化产业园区41个,当前建成并投入运营的27个文化产业园区平均入驻率高达84.3%,一批园区的集聚效应正逐步凸显。除了综合类园区外,南京还形成了当代艺术、网络游戏和动漫、影视创作、传统书画艺术、民间工艺、地域文化品牌等6种专业类文化产业集聚区。根据刚刚制定的《南京文化产业发展三年倍增计划》,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2011年要在2008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年均增长20%以上。3年内重点发展文化产业项目68个,总投资500亿元以上。全市文化产品出口创汇2011年要达到200亿美元,年均增长30%,整个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全国领先。——政策引导:30多项政策促发展今年8月,南京市文化产业招商中心正式成立,它将全年免费为南京文化产业园区提供招商服务平台,为文化企业、创意产品和重点文化项目提供宣传展示、协调运作、招商推介、成果转化等各项服务。事实上,南京市文化产业招商中心只是南京市近年来发展文化产业中推出的众多举措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南京先后发布施行的文化产业类政策规划就超过33部,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南京市还组织编制了《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出台了“5+1”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颁布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南京文化产业的意见》、《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暂行管理办法(修订)》等6个重要的政策性文件。此外,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三届文交会现场交易额突破1.7亿元、意向交易额15亿元,共推出143个招商项目,融资总额达440亿元,为南京市文化企业搭建了投融资平台。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三届文交会的举办,对南京文化产业的推介和投融资起到了无可估量的作用,今年的文交会正在积极筹备中。除了政策扶持,政府切实的服务也为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据了解,南京市从2006年开始便建立重大项目推进机制,加大对全市文化产业载体建设的推进和服务工作力度,效果显著。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与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区县和部门都成立了文化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重点项目联系人和责任人,切实帮助项目单位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此外,还建立了文化产业重大项目季报制度,以切实有效地推进重大项目的完成。” ——专项资金:“输血,也是输信心”南京合谷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15.8万元;南京鸿鹰动漫娱乐有限公司,200.2万元;南京阿法贝多媒体有限公司,194万元……今年4月,南京市2009年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出炉,48个项目获得了2323.9万元的扶持。从2006年起,南京市设立了每年15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前两批共对53个项目扶持了近1900多万元,拉动文化产业项目约200多亿的投资。随着《南京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的出台,文化产业项目将获得更多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根据2009年度项目主体工程进展情况及投资规模,近日,南京确定江苏未来影视文化创业产业园等10个文化产业项目,为南京市2009年度文化产业发展十大重点项目。对这些重点项目实施进度,南京将进行督查考核,完成好、进度快的项目,将优先获得扶持和奖励。49  丽人剪报《综合》相关企业负责人表示,政府的资金专项资金为企业延伸产业链、开发衍生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在给企业“输血”的同时,更是传递出政府做好文化产业的决心。 ——民营资本成为主力军南京市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值得注意的还有,在南京市建成和在建的46个文化园区、700多家企业中,顺天实业集团、飞元集团、天地集团、金榜集团等一批民营企业成为园区建设主力军。种种迹象表明,民营资本已成为南京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据统计,2007年,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81个会员单位中有56家民营企业,占会员总数69.2%;2008年,南京文化创意产业协会108个会员单位中有83家民营企业,占会员总数76.8%;南京动漫行业协会72个会员单位中,有52家民营企业,占会员总数的72.2%。南京的文化产业园区中,民营企业投资兴建的占一半以上。据了解,江苏省文化产业园、石城现代艺术创意园、创意东8区文化产业园、幕府山三○工园等已经较为成熟;垠坤.西祠数码网络街区、南京1949、明城汇时尚创意街区、晨光1865创意产业园、创立置业策划创意园、石头城6号创意产业园等由民营企业投资的项目都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唯有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和其他社会成员相互配合形成发展合力,才能在文化创意领域形成可持续发展动力。这方面,南京发展势头喜人。”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所长顾江说。记者陈刚 蔡玉高新华网2009-9-7文化复兴绚丽缤纷  文化,民族之根、国家之魂。  60年来,新中国文化建设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培育和弘扬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了全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满足和丰富了全体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中国人正以昂扬向上的精神姿态和前所未有的创造激情谱写着中华文化的绚丽诗篇。    文化内核  培育弘扬民族精神  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对于伦敦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而言,2008年北京奥运会最令他难忘的是这样一件小事。奥运会期间,科与两个儿子去故宫游玩,小儿子的脚被新鞋磨出了水泡。一位中国妈妈发现后,拿出“创可贴”,帮科的小儿子贴上。科说:“这点滴小事令我感到,将奥运会举办权交给北京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历史经验证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近代中国灾难深重,民心不振、民气涣散,许多人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感到迷惘和失望。49  丽人剪报《综合》1934年《大公报》曾以《孔子诞生纪念》为题发表社论,称“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辱之来,国家固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是一个伟大的转折。60年来,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突出成就就是培育和弘扬了民族精神,极大地增强了全体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新中国和她同美国的关系》一文中写道:“今日新中国的主要因素是中国的团结一致,历史上没有其他集团能够将七亿五千万中国人民团结成一个政治单位”;“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团结,是现代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新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犹如一座巨大的熔炉进一步锤炼了这种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铁人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这些宝贵的财富以其鲜明的时代特色标志着中国人在精神领域所达到的新高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当代中国人的收入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日趋多样,但是历经60年风雨所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同“黏合剂”把全体中国人凝聚成一个整体。  没有比2008年发生的两件事更能体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尚了,那就是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国外媒体评论说:“中国人民的出色表现集中体现了中国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公民价值取向的提升……一个能够出动10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上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    文化服务  公共设施覆盖城乡  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如果没有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我们村的‘农家乐’不会像现在这样红火。”北京市平谷区雕窝村村民魏德祥说,现在村民们坐在家里点点鼠标就可以处理网络订单,接受游客的预定。现在有超过54万专兼职工作人员在遍布全国的75万个服务站点里为数亿农民提供文化信息服务。    通过60年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共文化设施的种类、数量大幅度提高,有多项文化产品的规模达到了世界第一。  1949年,全国仅有公共图书馆55个,文化馆896个,而且全部集中在城市,文化生活极为贫乏。60年后的今天,这一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还是让数字来说话吧。  ——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819个,博物馆1722个,文化馆3217个,文化站37938个,村(社区)文化室个,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村村有文化室的目标也即将在明年实现。  ——截至2008年,全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595座(台),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5.43%和96.58%;有线电视用户达到1.5亿户,电影观众近20亿人次。中国广播电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的电子传媒。  ——平均每天生产近40集电视剧,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电视剧生产国。2008年,我国电视剧产量达到14000集,电影产量达到406部,国产电视动画年产量达到分钟。  ——我国的图书、报纸、电子出版物品种、总量连续49  丽人剪报《综合》5年稳居世界第一位。近30年的出版总量是过去3000年出版总量的3倍多。出书品种多年保持在20万种以上,图书由“书荒”变成了“书海”。今年,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逼近万亿元大关。  翰墨飘香、弦歌不绝,在城市,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持久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强大推力。  “作为庆贺祖国60华诞的献礼剧目,《北京传说》是国内儿童剧有史以来投资最大、创作阵容最强、首轮演出票房最高的项目。”北京儿童艺术剧院总经理王颖介绍说,今年“六一”期间,该剧进行了5场演出,观众人数达5万人,票房突破了700万元,创下了国内儿童剧首轮演出总票房的新纪录。    文化产业  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产业发展突飞猛进    作为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北京儿艺通过股份制改造,引进先进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大胆借用“外脑”,盘活资源,实现了从演出场次到总收入两大飞跃。而这只是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的一个“缩影”。    目前,“向改革要生产力”已经成为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响亮口号。据初步统计,全国已有71家文艺院团完成转企改制;应转企改制的472家出版社已完成284家,2466家发行单位已经完成2373家,省级新华书店已经全部改制;29家需转制的电影制片厂已完成14家,1008家电影公司和电影院已完成561家……一大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脱颖而出,北青传媒、广电网络、新华传媒和辽宁出版传媒等多家文化企业先后上市。截至2007年底,文化企业在A股上市的有11家,在香港H股上市的有2家。  1979年底,广州市东方宾馆开设了我国第一家音乐茶座,标志着文化走向市场。但是在那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把文化作为产业来发展对大多数国人仍是陌生的概念。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把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加以区分。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我国文化产业在各项政策的指引和扶持下迅猛发展。据《2006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统计,当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比2005年增长17.1%,增长速度高出同期GDP年增长速度6.4个百分点。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45%,文化产业在提供就业机会、优化经济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文化产品  精品力作层出不穷  中国元素风靡五洲    “看不过来,真看不过来!”文学评论家雷达说自己的职业就是看书,但是面对现在长篇小说的“井喷”之势,就是不吃不睡,也看不完一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据统计,从1949年到1966年的17年里,我国总共只有260多部长篇小说面世;而从1998年以来,每年均突破1000部。  49  丽人剪报《综合》  创作的兴旺也同样体现在舞台上。2008年“相约北京”,引进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个国际艺术团体,近万名艺术家参与其中,奉上100多台国际优秀剧目和近60项大型艺术展览,观众规模超过300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普通观众感受更直接的是电视剧的丰富与多样。近年来《长征》、《延安颂》、《亮剑》、《任长霞》、《乔家大院》、《恰同学少年》、《士兵突击》、《戈壁母亲》、《金婚》、《闯关东》等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电视剧作品既叫好又叫座,收视率节节攀高。  文艺创作的兴旺繁荣日益吸引世界的目光。孔子学院遍及全球、埃菲尔铁塔披上“中国红”、伦敦市长为中国舞龙“画龙点睛”、三十几个国家过起了春节……中国文化的影响力正在辐射世界。2004年,中国东方歌舞团在日本47个府道县演出《华彩唱风流》138场。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制作的武术剧《功夫传奇》2005年赴美国、加拿大巡演,演出210场。2005年11月美国蓝马克娱乐集团与郑州歌舞剧院签约,以800万美元买断该院原创舞剧《风中少林》,从2006年7月起在美国巡演两年800场……中国文化向世界展现出难以抗拒的魅力。与“文化走出去”相适应的,是我国文化贸易的快速增长。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核心文化产品出口国,仅仅位于美英之后。据统计,2004年国产影片海外票房及销售收入仅为11亿元,2008年上升到25.28亿元,平均年增幅4亿—5亿元。图书版权贸易结构逐年改善,图书版权进出口贸易逆差从2002年的9∶1缩小到2007年的5∶1。记者张贺刘阳杨雪梅李舫人民网2009-9-7须用硬措施建设软实力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明确提出了加快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战略目标和总体思路;把文化体制改革作为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抓手,列入历年常委会工作要点,并多次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积极主动地在全省开展试点,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突破性成效,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  正因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抓得紧、措施硬、工作细,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我省作为非试点地区却能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走在全国前列;省属文化集团迅速崛起;文化产业异军突起;文化事业健康繁荣;公共文化服务明显改善;文化发展环境逐步优化;一大批文化建设项目成功进入“861”行动计划;一大批优秀文化人才脱颖而出。这一切,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得益于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得益于齐抓共管、共同推进文化建设新局面的形成。这一切,充分说明:增强软实力,必须要有硬措施,方能开创新局面。  追寻我省文化建设的轨迹,我们清晰地感受到:改革开放中安徽的加速崛起,与安徽文化软实力的崛起密不可分。这是因为,经济是形,文化是神,两者形神兼备,才能相得益彰。“软实力”的提升,就会在经济领域延伸为“硬实力”。这就要求我们,抓文化发展,必须做到“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49  丽人剪报《综合》  当前,安徽正处在实现加速崛起的关键时期,加快建设文化强省任重道远。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省文化体制改革还只是部分地区、局部领域的突破,制约文化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配套政策不落实和保障体制不完善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省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的“瓶颈”。突破“瓶颈”,没有硬措施不行。因此,《意见》提出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提升文化软实力,可谓“符合安徽实际,出台恰逢其时”,其本身就是最有力的硬措施。推出过硬措施,高标准、高层次地贯彻《意见》,将为我省文化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  这种“硬”体现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上。要进一步加强对新形势下文化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丰富和完善文化发展规划,使发展的目标更明确、思路更清晰、措施更得力。要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奖惩。  这种“硬”体现在落实政策扶持上。要制定和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引进文化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形成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建立健全“一业一策”的产业配套扶持政策体系。特别是要制定和完善文化投入扶持政策,一方面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范围,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对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逐年增长、足额到位,并要制度化、刚性化;另一方面制定土地征用、规费减免、税收优惠等政策,最大限度地吸引、鼓励各类经济成分投资文化产业,促进其尽快做大做强。  这种“硬”体现在改革创新上。“体制活则全盘活,机制优则发展快”。要坚持改革为先、发展为上,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优化文化发展环境,积极吸纳各种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要把政府职能真正由主要办文化转到加强文化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做到该管的管住、该做的做好。  这种“硬”体现在队伍建设上。要根据文化发展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层次,着力培养造就一批文化大师、一批各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一批掌握现代传播技术的专门人才。要坚持用事业激励人、用感情凝聚人、用待遇吸引人、用市场感召人,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良好环境。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文化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抓经济建设那样抓文化发展。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开创文化发展环境更加优化、文化发展活力竞相迸发、文化创新潜能充分涌流的文化建设新局面。安徽日报2009-9-8文博会:“走出去”的新窗口  2004年,文博会首创于深圳,得益于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得益于一直领风气之先的南粤大地。深圳较为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科技创新体系以及宽松的文化氛围,还有国家各大部委、广东省以及兄弟地区的支持,都为文博会的成功举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有生气、有活力的城市才会有创意。改革开放30年来,深圳无疑一直是国内最具活力与蓬勃生机的城市之一,这里的空气都飘浮着自由的灵感的气息。而文博会本身就是创意的产物。文博会的创新气质,与深圳的城市气质一脉相承。  从2004年的初试啼声到越飞越高,文博会一直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进。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它逐步成为拉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桥梁。  实现“三级跳”49  丽人剪报《综合》  梦想和奇迹,都源于努力与开拓。从多年前的一个设想,到终于成为国家级、常设性大型国际化展会,文博会的孕育、诞生、成长,凝聚着深圳人寻求城市新发展的智慧。  2002年11月8日,党的十六大召开,文化的重要性得到空前凸显。2002年12月,广东省委作出建设文化大省的重大决策。2002年,深圳市委已经把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四大重点调研课题之一,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和市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并最终孕育出“文博会”这一构想。2003年10月,《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总体方案》正式出台。  从地方性活动到国家级展会,再到国际性盛会,在文博会的诞生过程中,实现了引人注目的“三级跳”。2004年1月,深圳市文博会有关负责人带着总体方案来到国家文化部,请求文化部给予立项。这个创意得到了文化部领导的充分肯定,文化部迅速办理立项审批手续,并提出由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自此,“文博会”正式有了“身份证”。与此同时,文博会领导小组在深圳成立,标志着文博会正式进入筹备阶段。2004年3月31日,李长春在深圳准备举办文博会的工作简报中作了重要批示:“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创意很好,望加强协调指导。建议搞成全国性的,产品是我国的,客户是中外的,类似广交会。”中央领导的批示极大地鼓舞了深圳的士气,深圳市委决定要打造出一流的国际平台,把中国的文化产品推向世界。  2004年10月底,深圳文博会组委会有关负责人赴京,向文化部请示有关文博会升格事宜。10月29日,文化部发文,同意作为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的主办单位,文博会主办单位升级为文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和深圳市人民政府。消息传来,从组委会到承办单位上下都欢欣鼓舞。  到了开幕前夕,首届深圳文博会主办单位的阵容又一次扩大:增加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为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变为国家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东省人民政府,深圳市人民政府变为承办单位,深圳广电集团、深圳报业集团变为协办单位。最后的升格充分证实了深圳决策者对时代脉搏的准确把握,对国家宏观产业导向的深刻理解,对深圳未来经济发展的精心谋划。  创造“深圳经验”  今天的文博会公司总经理叶建强回忆起当时接下首届文博会“承办工作办公室”主任的重担时,颇有几分惶恐,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深圳广电集团、深圳报业集团两家单位共同接受了承办文博会的历史性重任。对于两家承办单位来说,举办如此大型的展会还是头一次,最大的难处是没有品牌。叶建强带队在北京、上海招商的时候不仅要费尽心思去解释、宣传,往往还会遭遇许多“闭门羹”,但坚持与执着令他们最终在市场化的道路上走了下去。  市场化运作无疑是首届文博会最特别的亮点。首届文博会从最初筹办之日起,就摒弃了由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模式,坚持市场化运作的思路,提出“政府支持,企业办展”的模式,由承办单位负责将项目、活动、展会的各项工作细分,寻找合作伙伴,通过市场机制承办。文博会的主办单位虽然不具体办展,但却积极“办会”,从指导思想、文化安全、知识产权保护、配套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到第二届文博会时,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有限公司走上前台,成为按市场化运作的协调者与执行者,走出一条“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精品化”的展会新路。文博会新颖的办展模式和成功的办展经验得到了国际展览业界的充分肯定。第三届文博会前夕,文博会获得批准,正式成为国际展览联盟认证展会。文博会的国际化水准和市场化水平得以迅速提高,为国内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入国际市场拓宽了道路。49  丽人剪报《综合》  搭起文化产品交易新平台  自文博会升级为国家级展会伊始,文博会就承担起特殊的历史使命,要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探索一条可行之路。首届文博会最大的功效就是搭起了一个展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平台,打响了文博会的品牌。  2004年11月18日,深圳首届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隆重开幕,以闪亮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继高交会之后,深圳又有了一个国家级常设性大型国际化展会。首届文博会突破了文化产业管理的部门分割,由博览、交易、论坛、活动四大部分60多个项目组成。展会规模大、范围广、参展单位多,既体现了我国文化产业创新成果,又彰显国际化特色。短短5天里,参与文博会的人数近50万,近700家企业参展,推介项目700个,承办企业实现了收支平衡。首届文博会上各类文化产品交易活跃,累计合同成交额280亿元,意向成交额77.5亿元。同时,文博会自诞生之初就着眼海外市场。在首届文博会的推动下,大芬村成为国内外关注的“油画村”。这个以博览和交易为核心的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平台,正在成为拉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出口的引擎。如今,文博会已“枝繁叶茂”。到2009年的第五届文博会,观众高达350多万人次,总成交额达到877亿多元。从第一届文博会举行,文博会就不再是深圳一个城市的文博会,而是全中国的文博会。全国各省市组织来深圳考察取经的团队络绎不绝,把文博会“政府办会、企业办展、以展兴会”的办展模式复制到全国各地。在深圳文博会带动下,文博会遍地开花,拉动全国创意文化产业迅猛发展。深圳商报2009-9-6文化市场管理文化部要求对网络音乐加强管理----7200多家在线音乐网站提供正版下载服务的不足20家本报记者席锋宇网络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了解信息相当方便快捷的途径。对许多音乐发烧友而言,这种感受更加明显。只要打开搜索引擎,输入喜欢的歌曲名称,相关页面会出来很多,无论老歌、新歌,中文还是欧美歌曲,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找不到的。然而在海量下载的同时,你一定没有想过这些歌曲的链接是否被授权,没有想过一些内容“很另类”的歌曲没有通过审查就被放在了网络上。为进一步推动网络音乐发展,规范网络音乐经营,文化部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网络音乐内容审查工作的通知》。网络音乐存在诸多问题近年来,我国网络音乐市场发展迅速,音乐产品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各种有线或者无线方式的传播,形成了数字化的音乐产品制作、传播和消费模式,促进了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可以说,伴随着数字娱乐时代的到来,我国网络音乐产业正处在一个战略机遇期。但是,我国网络音乐市场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侵权盗版、非法链接、非法上传和下载等侵犯知识产权、破坏市场秩序的问题很突出。“凤凰传奇”就遭遇了这样的“网络”49  丽人剪报《综合》尴尬。一方面,网络的存在,推动了他们歌曲的传唱度和知名度,使得他们的“人气指数”节节高升。但是,另一方面,如此高的人气,却没有使他们赚到多少版权费。原因就在于,网络上许多链接都是非法的,甚至搜索中还能找到模仿他们唱歌的“野路子”。记者从有关方面查询获悉,目前,国内大约有7200多家在线音乐网站,而其中提供正版音乐下载服务的不足20家。大量正版音乐被免费试听和下载,而收费下载的网站无一家赢利。还有就是一些网站擅自传播未经审查的进口网络音乐产品。国内知名搜索网站为此曾数次被国内外唱片公司起诉并索赔。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在许多知名网站上,非法链接的进口音乐产品几乎占到其进口类总音乐产品的90%左右。此外,网络音乐世界中存在的所谓的“恶搞”和“发泄”、一些网络音乐产品格调不高、网络音乐市场行为和交易秩序缺乏监管和规范等等,这些存在于网络音乐中的问题严重损害了我国网络音乐市场的健康发展。明确界定网络音乐概念其实,文化部近日下发的《通知》并不是管理网络音乐中的第一个举措。早在2006年,文化部就发布了《关于网络音乐发展和管理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网络音乐的涵盖范围和发展目标,明确了网络音乐产品内容审查程序和要求。据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有关人士介绍,此次发布的通知,力求解决当前网络音乐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切实落实《意见》的精神。他说,此次《通知》在《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网络音乐的定义和涵盖的范围。即“网络音乐是指用数字化方式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固定通信网等信息网络,以在线播放和网络下载等形式进行传播的音乐产品,包括歌曲、乐曲以及有画面作为音乐产品辅助手段的MV等”。他解释说,这种界定明确了网络音乐管理工作的管理对象:网络音乐不仅包括通常意义上的歌曲、乐曲等音乐产品的数字化形态,还包括为表现音乐产品内容而辅以画面的MV、Flash等。通过制度规范市场秩序该工作人员介绍,当前,网络音乐的管理面临网络音乐产品内容良莠不齐、市场行为缺乏监管、交易规则缺乏规范、侵权盗版现象严重等突出问题,《通知》着眼于制度建设,从依法行政的角度为网络音乐的管理提供依据,加强了网络音乐经营主体以及内容的管理。他透露,文化部将加强网络音乐内容管理,对进口网络音乐产品进行内容审查,对国产网络音乐产品进行内容备案,以禁止含有淫秽、色情、暴力、迷信等危害社会公共道德的网络音乐产品的传播,从而净化我国的网络音乐市《通知》明确指出从事网络音乐产品的相关经营活动,包括网络音乐产品的制作、发布、传播(含直接提供音乐产品链接方式)、进口等必须是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强调“经营单位经营网络音乐产品,须报文化部进行内容审查或备案”,针对进口网络音乐,要求“必须经文化部内容审查通过后,方可投入运营”。经营单位建立自审制度为了进一步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版权人的各项合法权益,《通知》明确指出,“直接提供音乐产品链接方式”的传播行为是网络音乐经营活动,须由经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进行经营。经营单位要确保通过该种方式传播的是经文化部内容审查通过后投入运营的音乐产品。49  丽人剪报《综合》《通知》明确要求,网络音乐经营单位建立网络音乐内容自审制度,要设置专门部门负责本单位经营的网络音乐内容的审查工作。进口网络音乐产品经营单位要对拟进口的网络音乐产品的内容进行初审,并将自审意见通过“报审系统”报文化部。针对网民的“原创音乐作品”是否要审查的问题,文化部文化市场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文化部对网民自行编创和表演的网络音乐不进行内容审查。但是,经营国产网络音乐的单位,特别是提供网民自行编创和表演等网络音乐上传服务的经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对网络音乐内容加强审查,确保所提供的网络音乐内容的合法性。法制日报2009-9-8五项措施抓监管天津大港区文化市场日臻健康成熟为给广大人民群众营造健康、文明、安全有序的文化环境,今年以来,大港区文化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采取五项措施,大力整治文化市场违法违规行为,努力使文化市场在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上运行。抓认识,统一思想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大港区文化局始终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大港的重要内容,局党组一班人统一思想,在文化市场繁荣发展与监管有序方面形成高度共识,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文化市场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同时,统一执法人员思想,落实责任分工,密切部门合作,结合大港文化市场现状,制定《净化社会文化市场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工作方案》,实施文化市场长效管理与专项集中行动相结合的运行机制。抓安全,保持稳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大港区文化局始终把文化市场的安全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通过经营者自查、执法人员抽查和全面普查等方式,不间断地加强文化市场的安全工作。在政治安全方面,对全区173家印刷企业建立基础台帐,对印刷装订设备固化平面布局,对印刷成品保留样品,确保印刷品内容符合时代主旋律;加强市场面控制,针对不同时期的敏感节点加大巡查密度,查缴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及伪科学等内容的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以未成年人为主要对象的各类有害出版物;同时,通过网络监管平台对全区网吧上网内容实施24小时在线监控,严厉打击通过互联网传播文化垃圾等有害信息的行为。在常规安全方面,大港区文化局与公安消防部门密切协作,对全区的42家网吧、58家歌舞厅等文化经营场所的安全通道、电路电器、墙面装饰、消防设施等影响安全的因素进行系统排查,建立基础安全档案,今年提出并督促整改安全隐患160多件,有效维护了文化市场的安全运营。抓重点,整体突破网吧监管是文化市场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严格网吧审批,坚决控制总量,实现网吧总量保持不变。落实经营管理规范,发挥五老义务监督员作用,把查处网吧违规接纳未成年人、上网实名登记、监督网页浏览内容作为执法重点,到目前,今年查处违规网吧15家,占全区网吧总量的36%,分别给予警告并处5000至10000元的罚款。同时,连续开展专项行动加强社会面控制,利用节假日和每日不同时间节点,采取集中检查和联合检查等方式,加强对全区音像、图书、歌舞娱乐、印刷场所的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加大检查力度和频率。上半年,全局共出动执法人员49  丽人剪报《综合》428人次,检查网吧854家次,检查音像、图书、印刷、娱乐等经营场所共1605家(次),取缔无证照摊点15个,收缴非法音像制品34080张,非法图书报纸期刊32964份。与工商、公安联手行动,取缔黑网吧6家,暂扣计算机主机37台,收缴黄盘197张,有关方面对当事人给予逮捕。与此同时,大港区文化局还把长效监管作为重点,制定并出台《大港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管理规定》、《星级网吧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明确界定行为界限和处罚标准。抓宣传,强化教育思想意识在引导,行为规范在教育。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涉及到19项专项法律、法规、条例和规章,大港区文化局坚持每月组织执法人员开展专项学习,并结合实际案例深入讨论,以此提高执法人员思想政治水平和行政执法能力。同时强化执法人员行为规范,自觉做到依法履职,尽责高效。在此基础上,大港区文化局还把经营者培训作为文化市场引导教育的主体,通过组织相关法律学习讲座、典型案例情况通报、调整组建文化行业协会等,提高经营者自律和守法经营意识。通过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等平台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全国文化市场管理举报电话12318等,加强社会监督和消费者监督。世界知识产权日期间,在世纪广场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暨非法音像制品销毁活动,发放“拒绝盗版从我做起”书签和保护知识产权宣传单,鼓励群众广泛参与维权保护,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抓服务,群众满意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发展经济。尽最大努力为区域文化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是大港区文化局不懈的追求。针对行政审批事项多、运行程序较为复杂的情况,大港区文化局从服务发展方便群众出发,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将以往26项行政许可压缩减少到13项,并全部在行政大厅一站式办结。对投资大港的重大文化项目,指派专人协调市里相关部门全程服务,帮助企业尽快办理相关手续。上半年,新增文化企业33家,天马印刷、大港奥林匹克博物馆立项申办工作赢得企业的好评。天津日报2009-9-4无私奉献不辱使命天津市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综述为促进天津市网吧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我市网吧的社会监督,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文化环境,按照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若干意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有关文件精神,在我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行动期间,市文明办、市关工委、市文广局、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在各区县原有网吧义务监督员的基础上,联合成立了天津市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同时下发了《关于天津市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组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建立天津市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的通知》以及《天津市网吧义务监督工作暂行规定》等文件,为我市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建章立制,提供了制度保障。  一、建立制度,整合队伍49  丽人剪报《综合》  建立网吧社会监督员队伍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的迫切需要。多年来,由我市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组建的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有序开展监督工作,配合执法部门发挥作用,把监督的过程变为深入网吧进行调研的过程,既劝阻网吧经营者违规接纳未成年人,及时向执法部门反映违法行为,由执法部门依法处理,又对文明守法的网吧向管理部门反映,给予表扬与肯定,以点带面,形成合法经营的氛围。在有效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规范网吧行业发展、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次我市四部门联合成立的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将原有队伍进行了重新整合,对因各种原因无法继续从事网吧义务监督工作的人员进行了更换,同时在市关工委的大力配合下,重点从“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中招募了一批政治思想觉悟高、具有较强社会责任感、身体健康、关心下一代成长的老同志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净化行动开展以来,全市1500余名网吧监督员本着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不辞辛苦、不计报酬,克服各种困难,深入到全市900多家网吧开展监督工作,特别是“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士气,积极投入网吧监督工作,充分展示了老同志们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  二、敬业奉献,高度负责  大港区“五老”网吧义务监督员胡云正同志,退休前在大港区法院工作,今年3月份被聘为大港区网吧监督员。他每周坚持对分管的多家网吧进行检查,至少两次,从不间断。即使是在腿摔成骨折,行动不便,尚未痊愈的情况下,仍然忍着疼痛、咬牙坚持去监督网吧。家人多次劝他在家休息,可他说,党把这项关乎子孙后代的工作交给了我,我就要响应党的号召,听党的话,绝不辜负党对我的殷切期望。  宝坻区网吧义务监督员殷庆先同志,是一名机关退休干部。作为一名受党培养和教育多年的老同志,退休之后,无时无刻都想继续为党的事业做贡献。今年全市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后,他便主动要求参加网吧监督工作。身为监督小组组长,他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不仅要安排好小组成员的工作,更要带头做好监督工作。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他便骑上自行车直奔网吧,看业主是否遵守营业时间正常营业,中午趁着别人休息时间,又去网吧检查有没有未成年人进入,当夜幕降临时,再到网吧查看是否按时关门,是否有未成年人在此徘徊。几个月来,真正做到了腿勤经常去转一转、眼勤经常去看一看、嘴勤经常去问一问。他的工作还得到了老伴的大力支持,俩人经常一起到网吧查看。  武清区网吧义务监督员果恩起同志,今年71岁,是党员退休干部,现任武清区杨村街关工委主任,是武清区杨村街“五老”网吧监督员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行动开展以来,他按照全市统一的为每个网吧配备1—2名监督员的要求,积极协调组织符合条件的老同志参加网吧义务监督工作。在监督网吧过程中,明确了“四有二无”的工作方式:一有营业执照,二有未成年人禁止入内的警示牌,三有消防、安全等设施,四有不健康信息的过滤监控设备;二无是无未成年人进入和无不良信息在网上传播。由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欠佳,同时患有心脏病、糖尿病及并发症,每天要九次服药、两次打针。即便这样,为了做好网吧监督工作,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坚持了下来。  三、创造条件,解决后顾之忧  在全市广大网吧义务监督员出色完成监督工作的同时,全市各级网吧管理和执法部门想方设法为网吧义务监督员排忧解难,充分尊重网吧义务监督员的工作成果,积极为网吧义务监督员创造更好的工作条件,为网吧义务监督员履行义务监管责任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保证,真正成为网吧义务监督员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市委金融工委和新华人寿、平安养老、平安人寿、人保健康四家保险公司为全市所有的网吧义务监督员免费提供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中国移动天津公司为全市网吧义务监督员无偿提供了电话卡;依法律师事务所为全市网吧义务监督员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充分体现了社会各界对网吧义务监督员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事业的关心支持。49  丽人剪报《综合》今后,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央和市委的决策部署,及时总结、表彰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手段,大力宣传网吧义务监督员的先进事迹,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更多热心公益的各界人士参与到网吧义务监督工作中来,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天津市文化局2009-9-5新闻出版市场管理金融危机下中国出版业的发展状况和应对策略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时节,我们又迎来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出版论坛。非常高兴能够在这次论坛上与大家见面,并就“金融危机下的出版策略”这一主题进行交流。我们相信,论坛集思广益所形成的共识一定能使大家开阔思路、深受启发。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先生的委托,我谨代表新闻出版总署,代表柳斌杰先生,对参加此次论坛的国内外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仍在影响全球、波及各行各业。中国出版业要克服危机,加快发展,一方面要在中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引下,积极应对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深入挖掘自身优势,不断激活国内民众消费潜力,有效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出版产业发展;同时还要广泛吸收世界先进经验,继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与全球同行共同应对挑战过程中做出应有贡献。我想,这也是今年论坛以“金融危机下的出版策略”作为主题的用意所在。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全球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出版业的发展状况和进一步的应对策略。  一、在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出版业的发展状况  今年4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生在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中指出,“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在国际金融危机中独善其身,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以一己之力战胜这场危机。”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出版业发展形势严峻,世界上一些出版强国出现了严重衰退,中国出版业同样受到了严峻挑战。2008年中国出版物出口量减少超过1/5,出版物发行网点同比减少3.59%,印刷企业数量锐减。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中国出版业在中国中央政府“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政策的指导下,正确判断形势,形成了在金融危机条件下推动出版业科学发展的思路:一方面,实事求是地面对出版业受金融危机影响产生的突出问题,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和重点,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另一方面,运用文化产业的反经济周期规律和特点,抓住金融危机所蕴含的重大机遇,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加快出版产业发展,加强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出版“走出去”的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出版产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为了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对出版业的影响,我们始终将深化改革作为推动出版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解放和发展出版生产力,取得较好的成绩。2008年,中国出版业表现出快速发展态势。全年共出版图书27万余种,总印数近70亿册(张),定价总金额791亿元;与上年相比,图书品种增长11.03%,总印数增长10.21%,定价总金额增16.95%。与此同时,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型出版业态飞速发展。  截至2008年12月,中国数字出版业的整体营业规模达530亿元,比2007年增长46.42%,已经同传统出版业平分秋色。今年上半年,中国出版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产业升级的步伐不断加快。  (二)出版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49  丽人剪报《综合》  中国出版业实现较快增长,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近两年中国政府不断增加政府财政对基层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全体国民的文化素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主要有两项具体措施:一是加快实施“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中国有l3亿人口,其中70%的人口在农村,广大农民的阅读条件非常艰难。为切实改善广大农民的读书条件,2008年中央财政拿出6亿多元人民币,加上地方政府的投入,共投入资金20多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计划用l0年左右的时间在所有64万个自然村每个村都建设一个农家书屋。  二是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工程。为积极响应每年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WorldBookandCopyrightDay),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生在今年的世界读书日当天,亲自与作者、编者、读者进行互动交流,号召全民阅读,全国各地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全民阅读活动。出版企业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扩大图书销售,刺激出版消费需求,如杭州市政府向市民发放了1亿元图书消费券,在消费券下发的当月,当地一些书店销售额同比增长30%。由政府主导、以培养民众阅读兴趣和提高全民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全民阅读工程,成为扩大出版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这两项具体措施,有效拉动了出版业的消费需求,积极冲减了金融危机带来的震荡,扩展了出版业的发展空间。  (三)出版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  我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出版业是世界出版业的一部分,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各国出版业的交流与合作。在金融危机条件下,中国出版业审时度势,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加大了“走出去”的步伐,提升了“走出去”的水平,扩大了“走出去”的影响。“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实施3年多来取得显著成绩,共资助出版中国图书翻译项目990种、l381部,涉及36个国家、21种语言、156家出版社,推荐目录的图书已达2000多种。2008年以来,中国出版“走出去”又有一些新特点,开始从版权、产品“走出去”向版权、产品、企业、资本等多元化“走出去”迈进。以安徽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为例,自2006年以来,累计输出版权合同意向达724种,其中向非华文地区输出数量占输出总量的43%;年图书实物出口达千万美元,文化产品、文化装备以及服务外包业务年收入额近3亿美元;在俄罗斯设立的印务公司年销售收入已达2000万元人民币。  二、在金融危机持续情况下中国出版业的应对策略  当前,世界经济出现平稳向好的迹象,但是各方面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还很多,实现复苏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中国经济虽然回升趋势良好,但根基仍不稳固,可能出现反复。中国出版业在未来的3到5年内,将努力致力于消除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快速健康发展。这也是中国出版界和国际同行共同面对的重大问题。  冷静分析金融危机持续影响,科学制定破解危机、化危为机的策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们认为,金融危机一方面通过降低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消费预期,改变了出版业的需求环境;另一方面通过增加融资成本、提高竞争压力,改变了出版业的供给环境。供需矛盾对出版业的发展带来直接的影响,中国出版业自身长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进一步突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既要看到金融危机对出版业的不利影响,也要看到金融危机对促进出版业在调整产业发展方向、转变产业形态结构等方面将带来的新变化。也就是说,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用发展的办法破解难题。加速发展,是我们破解当前金融危机的总钥匙,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出版策略的核心所在。因此,中国出版业的领头人、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先生要求出版行业,要“攻坚克难,真抓实干,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力以赴抓发展”。围绕这个问题,我谈五个方面的内容,供国内外同行参考。  49  丽人剪报《综合》(一)通过深化改革推动出版业加速发展。2003年以来,中国出版体制改革所取得的重大进展,证明了哪里有改革,哪里就会有大发展。经过几年努力,一大批经营性出版发行单位转制为商业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走上了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发展的道路。截止到2009年5月,全国先后组建26家省级出版集团公司,24家发行集团公司,全国512家经营性图书出版社中已有263家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改革为出版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根据数据显示,l7家实现了转制改制的集团公司,平均总资产增长66.2%,利润总额增长25.35亿,最多的增长了300%。上市的两家出版、报业、发行等公司市值约2000多亿元,净融资240多亿元。按照新闻出版总署发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我们在继续推进经营性出版发行单位转企改制的同时,将打破地区壁垒,推动出版企业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鼓励有条件的出版企业上市融资,在三五年内培育六七家资产超过百亿、年销售额超过百亿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型出版传媒企业,充分发挥其对出版业的支柱作用,增强整个行业抵御金融危机的能力。我们将鼓励和支持非公有文化工作室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与国有出版企业开展项目和资本等多种方式的合作。  (二)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出版业加速发展。科技创新是支撑出版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科技兴业”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来抓,政府对出版科技项目的投资力度逐年增加,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出版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极大推动了传统出版业的升级转型。出版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数字出版产品的生产、传播能力和盈利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08年底,全国579家图书出版社中,已有90%的开展了电子图书出版业务,出版电子图书50多万种,与2007年相比增长25%;发行总量超过3000万册,收入达到3亿元,同比增长50%。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已经出现了以盛大文学公司等为代表的数字出版企业,在大众出版的数字化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很好的业绩。在中国,金融危机与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期而遇,让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科技创新对于出版业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局部的、手段上的技术要求,而应成为整体的、战略上的必然选择。我们将继续加强政策引导和重大项目实施,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研发力度,推动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不断提高出版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水平。我们将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大力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推进国家级数字出版、网络出版、动漫出版、网络游戏、音乐原创等产业基地、产业集群的建设,运用高新技术培育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的流通业态,制定相应的财税、金融政策,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培育一批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出版市场主体。我们将不断在数字出版的生产、交换、流通、呈现、版权保护等环节完善统一的标准化体系,尽快健全全国统一的出版内容资源管理和信息服务技术平台。  (三)通过强化管理保障出版业加速发展。金融危机深刻影响了中国出版业的发展环境,也对政府进一步改进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出版业的改革和发展既要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又要始终保证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既要赋予出版企业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又要通过行政管理创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既要对出版企业遵守市场规则提出明确要求,又要不断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服务水平,运用政府各项政策措施激发市场潜在活力。尤其要始终高度重视和加强保护知识产权,坚决与各种侵权盗版违法活动进行斗争。从今年9月开始,我们将49  丽人剪报《综合》以更加严厉的措施打击侵权盗版行为,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执法力度,组织好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行动,积极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我们还将继续推动《著作权法》的修订,研究制定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不断完善版权工作的立法体系、公共服务体系、行政执法体系和国际合作体系,建立良好的版权保护工作运行机制。与此同时,我们将通过出版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对出版企业的科学管理。对于优秀企业,在资源配置和相关政策上给予倾斜,鼓励其做大做强;对于经营不善、问题严重的出版企业,在要求其加快改革的同时,还将采取相应措施促使其退出市场,改变过去中国出版企业“只生不死”的局面,实现出版企业的优胜劣汰。  (四)通过扩大需求拉动出版业加速发展。扩大需求既是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是出版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方面、全方位、深层次、高水平的新特点,人民群众对知识的渴求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创造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强烈。这种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我们将把紧紧握市场机遇,力求以优秀作品为消费者提供有效的内容服务。特别是把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相关出版物列为重大选题,支持和鼓励出版单位出版介绍有关经济学知识、解读金融危机成因及其发展趋势、关注中小企业生存、大众理财及特定人群心理压力问题的出版物,用以普及经济知识,坚定读者信心,满足文化需求。这些贴近现实、贴近读者需求的出版物,创造了新的图书消费增长点。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力求在2009年底前建成20万个农家书屋。  截至2009年6月底,全国已建成农家书屋9.2万家,如果按每个书屋平均配置图书1500册计算,下半年将建成的10万多家书屋,可为中国出版业带来1.5亿多册图书的需求。我们还将继续深入开展“全民阅读”工程,不断涵养读者,既为中国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也为提高公民素质贡献一份力量。  (五)通过加强合作共促出版业快速发展。中国是出版业大国,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不小差距,还需要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大力加强国际合作。这既是中国出版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和世界各国出版业共同发展的需要。2009年,我们继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分别与俄罗斯、英国的出版和文化部门签署了交流合作备忘录,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唱片业协会以及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负责知识产权或版权的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及重点企业进行了深入沟通,为中国出版业创造了良好的国际合作氛围。我们认真分析金融危机条件下的国际出版市场,进一步明确了出版业“走出去”的整体思路和主攻方向。我们着力打造有实力的外向型出版企业,扶持其在境外设立企业,以多种方式与境外出版企业合作,实现出版业真正在国外落地,做到出版产品的“本土化”。我们将继续推动实施“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中国图书对外翻译出版工程”和“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力争在大众图书、专业图书、教育图书、消费类期刊、商业类期刊、学术类期刊等重点领域,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国际知名品牌。今年l0月,中国将作为主宾国参加法兰克福书展,这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出版界在国外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是促进中外出版业交流与合作、让世界人民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契机,也将成为中国出版业加深融入世界文化的一个新的起点。在中国主宾国的主题馆,将通过中国出版对中国出版史的展示,努力反映中国的思想史、中国科技史和中华文明史,积极反映当代中国的各项发展成就。在此,欢迎各国出版业的同行们参观访问中国展区和主宾国主题馆,积极参与相关的文化交流活动。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出版业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同时也为世界出版格局的调整带来了机遇,为出版资源在国际问的大流动、大融合带来了机遇。可以预见,经过这次金融危机的洗礼,世界出版全球化的进程将不断加速,而中国出版业的不断发展,将有利于推动形成一个更加平等、高效、互补、共赢的世界出版新格局。我相信,我们能够与国际出版业同行一道,积极应对挑战,携手化危为机,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49  丽人剪报《综合》谢谢大家。中国出版网2009-9-3贯彻文化体制改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拓向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总裁聂震宁人类历史总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前进。作为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则要自觉站在一个又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地开拓向前。今年8月在南京召开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经验交流会,就是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又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会议在文化体制改革正处于由试点向面上推开的关键时期召开,总结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的显著成效和成功经验堪称全面系统,分析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可谓鼓舞人心,深化对文化体制改革重要意义的认识具有战略高度,部署文化体制改革的新任务则重点突出、目标明确。会议按照中央确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再鼓干劲,再树雄心,再提要求,对文化体制改革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推动。会议开得求真务实,热火朝天,一派运动场上起跑前跃跃欲试的生动景象。我有幸参加了会议,尤为真切地感到,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又一次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就应当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会议精神。文化体制改革具有很强的重要性、紧迫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必然要求,我们只有深入理解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才可能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加快改革发展步伐。我们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上来,统一到中央领导同志对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更高要求和总体目标上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将按照“三条路径一幅蓝图”的战略思路,朝着打造国际一流出版传媒企业的目标迈进。所谓三条路径,就是规模扩张之路、产品内容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之路、国际化发展之路。规模扩张是集团公司发展的必由之路,产品内容创新与传播手段创新是集团公司发展的务本之路,国际化发展将是集团公司通向未来之路。绘制一幅蓝图,则是制定创建国际一流出版传媒企业计划。什么样的企业才称得上国际一流出版传媒企业,怎样才能成为国际一流出版传媒企业,目前还没有现成的完整答案。为此,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组织出版、传媒、金融、资产等方面的权威机构和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集中研究。研究成果不仅会直接服务于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自身,也必将为出版产业的建设和评价体系的完善作出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每一个重点项目做起,加快改革发展步伐。集团公司要继续完善转企改制工作,要继续大力弘扬和创新成员单位的品牌,要继续推进与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和地方出版集团的联合重组工作,要继续强力推进集团公司股改上市工作,要一如既往地坚持正确方向导向。目前特别要重点抓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出版工作;要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数字出版方面实现新突破;要继续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继续推动产品、版权、实体“走出去”,目前特别要做好今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的参展准备工作,努力为成功举办主宾国活动作出应有的贡献。49  丽人剪报《综合》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虚心学习和借鉴其他先进单位文化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古人云:十步之内,必有芳草。何况中国出版业之大,改革发展之快,成功事例和先进经验层出不穷。辽宁率先股改上市,安徽有多元化经营发展,江苏跨地区联合重组,湖南江西规模扩张,上海湖北好书多多……如此等等,中国出版集团公司要以良好的心态去学习,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来借鉴,热情促成与各地兄弟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共同为中国出版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而奋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出版业的国家队,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已如此明确,这时任何犹豫踟蹰、徘徊彷徨都将贻误战机进而有辱使命。我们唯有坚定不移地开拓向前,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脚踏实地去做,方能迎来出版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春天。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9-8我国出版资源重组整合力度加大记者在第十六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发现,许多参展商都是以集团为单位布展的,这样的布置不仅使展位颇具规模和气势,容易吸引观众注意,更展现出我国出版业积极推进联合重组和资源整合,向着规模化、集团化的目标迈进,全力打造中国出版传媒大型集团的决心和信心。进入图博会主馆一层,最引人注目的是以蓝色为主色调的安徽展区。由14家出版单位组成的安徽展团,携带3000余种精品图书盛装亮相,其中安徽时代出版传媒公司是上市后首次参展。位于展区入口处的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精品展区,许多观众停下脚步细细观赏。这里有成功入围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初评作品《四面八方》、《走进帕米尔高原》,以及历年获国家重要奖项的《朱子全书》、《全宋文》、《徽文化全书》等精品力作。随着我国出版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一大批经营性出版发行单位实现转企改制,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走上市场化、产业化、集团化发展道路。截至今年5月,全国先后组建了26家省级出版集团公司,24家发行集团公司,全国512家经营性图书出版社中已有263家完成转企改制任务。文化体制改革为我国出版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新闻出版总署提供的数据显示,17家已经实现转企改制的集团公司,平均总资产增长了66.2%,平均利润总额增长了25.3%,其中最多的增长了300%;11家上市的出版、报业、发行等公司,市值达2000多亿元,净融资240多亿元。新闻出版总署今年4月发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明确了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和进程,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由此全面展开,并向纵深推进。改革已成为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在图博会开幕当天,还举行了一场引起国内外出版界广泛关注的活动:山东出版集团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开始实质性合作,双方一次签署了10个战略合作项目。两省出版业的联合,对我国出版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也标志着出版业跨区域合作迈上了新的台阶。去年3月,中国和平出版社成为我国首家实行股份制改造的中央级出版单位,正是江西出版集团与中国和平出版社的重组,推进了中国和平出版社的转企改制,这一出版业跨地区重组的首次尝试,被业界称为激活中央级出版单位改制的破冰之举。随后,这样的例子不断涌现,我国出版业以资本运作方式进行资源整合、组建跨地区大型出版产业集团的探索,不断迈出新步伐。此次江苏、山东两大出版集团战略合作项目签约的最大亮点在于:共同投资经营重大出版工程;共同投资拓展图书发行渠道,相互开放本省域的图书市场,资本层面开始融合,并共同创立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等。49  丽人剪报《综合》“多年来,出版单位一直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的,地域性太强,资源重复设置,这种状况已越来越不适应当今出版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山东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兆成认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就是打破这种区域化限制。山东出版集团年销售收入近70亿元,总资产85亿元;江苏出版集团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年销售收入和总资产双过百亿元。两省出版集团已经在全国市场份额中占据重要位置,实施战略合作将有助于两省出版业实力进一步增强。李丹经济日报2009-9-7傅强:科技出版进军西方主流市场  对于今年的BIBF,浙江大学出版社做好了充分的参展准备。据社长傅强的介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板块:原创型科技图书、传统文化方面如《宋画全集》这样的大型出版工程,另外还准备了一些反映当代中国研究成果方面的图书。   谈及中国图书“走出去”的成绩和实效,傅强自承“这两年,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些事情,除了国家的战略考虑外,这也是我们出版社自身的内在需求”。从这几年的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和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生产码洋数据等来看,整个国内市场基本处于一个增长缓慢甚至停滞的局面,图书品种在不断增加,而市场空间却极其有限。此外,数字技术的出现也使得传统纸质出版受到很大冲击。从出版社的自身发展来说,要么在原本就不大的“蛋糕”中去抢占别人的份额,要么是突围出去开拓其他的市场。浙大社在后者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我们当时也在想,一定要走出去,但应该怎么走?既然是内部的需求,就不能赔本,只为‘走出去’而走出去。”说起当初寻求发展突破时的豪情,傅强的语气里充满了激昂。为此,他们为浙大社“走出去”定出的战略规划是:既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结合国际市场的需求。依托浙江大学这所著名高等学府的资源优势,依托出版社在原创出版上积累的资源,他们选择了科技出版。事实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浙大社付出了辛劳,而今,他们也收获了丰硕的果实。   2006年,浙大社与国际著名科技出版机构——德国Springer出版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学术专著、科技期刊领域进行合作,并共同出资设立跨国科技出版基金,支持中国科学家出版高水平英文学术专著。至今已出版20多种,另有50多种正在出版进程中。与Springer集团合作的《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A、B辑),2007年双双被SCI收录,实现了国内综合学报零的突破。   《中国科技进展》丛书作为首批全国5个项目之一率先入选“中国文化著作翻译出版工程”,50种选题得到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资助,部分书目入选“2009法兰克福书展中国翻译出版资助书目”,部分图书获得“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励,所有图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知名馆藏机构收藏。除了社会效益外,该丛书仅2008年累计海外销售码洋近100万美元,再加上国内的销售收入,“我们能够做到赢利,国家的各类支持更使我们如虎添翼。”傅强对经济效益也充满了信心。   在如此坚实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前景自然是光明美好的。当记者问及浙大社在下一步国际化图书市场中如何抓住机遇时,傅强指出,必须进一步拓宽合作的对象和领域。现在合作的是国际上一流的出版集团,了解的也仅是它们的需求,“而实际上国外有很多优秀的有特色的出版机构,这里面有很多的机遇”49  丽人剪报《综合》。他希望借助这些机遇,将浙大社的人文社科图书和我国的优秀人文社科成果也推向世界。 另外,傅强认为创新合作模式是今后一个新的增长点。目前国内出版社走出去的模式主要包括版权输出,实物出口,合作出版,海外建立分支机构等。除了这些之外,傅强认为还有一些渠道可以拓宽,例如他们现在正和美国大型出版机构和教育机构合作的定制模式。这种模式内容为:对方根据明确的市场,提出选题方案,经中方论证后,由中方出版社出版在海外销售,这种模式可以利用中国的人工、印刷成本低的优势。“我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既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又将我们出版社的品牌打出去了。”陈菁霞中华读书报2009-9-8新闻出版总署:出版资源配置优先两类企业  日前,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在“中国出版:资本时代新业态”高层论坛上向记者表示,新闻出版总署将积极开辟新融资渠道,支持条件成熟的出版传媒()企业,特别是跨地区的出版传媒企业上市融资。  “我们是目前国内上市资产规模最大的出版传媒公司。”中南传媒出版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龚曙光对记者如是说。  对于即将冲刺A股,龚曙光表现兴奋,他表示,中南传媒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净资产20亿元,是目前已上市和拟上市出版传媒企业中,业态最完整的一个。  记者另外了解到,江苏省传媒集团等数个传媒出版企业,也在密集筹备上市。  此前,8月12日,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银行()签订了融资计划,由中国银行给各地出版传媒集团进行授信等融资行动,帮助出版传媒集团改制、融资。  孙寿山说,当前出版传媒集团改制融资面临诸多问题,新闻出版总署正在和有关部门沟通,希望能推动和建立中小新闻出版企业信用担保机制,允许投资人以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评估作为出资组建新闻出版企业,为出版企业与国有银行及相关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牵线搭桥。  “除了支持出版企业融资外,总署还将研究一系列措施,帮助出版企业改制重组解决困难。”孙寿山对记者说,今年3月份,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下一步,新闻出版总署将以数字出版为核心,推动新兴出版企业的发展。  对于一直以来制约出版传媒企业发展的“刊号”等出版资源分配问题,孙寿山表示,长期以来,出版资源按照行政区划和产业类别进行配置的传统方式已经不适应新闻出版产业的创新发展现状。出版资源进行存量盘活的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与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相适应。  孙寿山表示,下一步出版资源分配的改革,将继续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依据出版产业发展需要,统筹配置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和手机出版等出版资源,彻底解决出版权分割带来的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  “我们将对大型传媒集团公司以及转制到位的出版企业在出版资源分配上给予优先配置和政策倾斜,充分鼓励跨媒体、跨地区出版,提高出版资源配置效率。”孙寿山对记者说。  同时,孙寿山还介绍,新闻出版总署还将继续申请财政支持,建立新闻出版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贴息、补助、奖励等形式,加大对动漫产业等新兴出版业态的支持。49  丽人剪报《综合》  龚曙光对记者透露,其曾与证监会就出版业上市的问题沟通,证监会在大力支持出版业上市的同时,希望出版业能解决两大问题:一是上市的出版企业真正具有创新能力,将文化创意的内涵真正注入到上市企业中去;二是出版企业有序的股本结构和相应的资产实力。“上市难,上市融资用途发挥好,更难。”龚曙光对记者说,出版传媒企业不同之处就是,融资资金用途很难安排,有的企业会“被钱憋死”。21世纪经济报道2009-9-8广东紧急叫停一起“休刊”事件广东省新闻出版主管部门近期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休刊”事件:就在给发行量逾十万份的《家家乐》杂志发出准许休刊的批准后,由于职工反对,这份“休刊”通知又被紧急“叫停”。而记者日前在调查中了解到,两次方向相反的“叫停”背后,是本来一直在传统媒体经营轨道上运行的杂志社,在试图构建“市场化”、“多元化”盈利模式的道路上遭遇寒冰的直接体现,种种经验教训值得相关产业人员高度关注和警惕。一纸休刊准许引来了集体上访《家家乐》杂志,是隶属于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的一份半月刊,一度红红火火,发行量过百万份。然而,就是这样一份杂志,近期却出现了不小的风波。据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新闻出版管理处副处长罗广喜介绍,就在今年7月,《家家乐》杂志社打来报告,要求杂志休刊,休刊日期从2009年10期到12期。看到报批手续完备,有关部门便发出了《关于同意<家家乐>休刊的通知》。但是通知刚发出,该杂志社职工就到新闻出版局反映该刊实行的是“总编负责制”,然而这么重大的“休刊”事件,不仅编辑、记者一无所知,总编、副总编也都蒙在鼓里,而且休刊以后的一系列善后措施都没有任何交待。“我们当时意识到,杂志社的问题可能较为复杂,于是就紧急调查,也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罗广喜说。据介绍,调查显示,休刊申请确实是在该杂志社采编部门不知情的情况下,由杂志社经营方面的负责人发出的,不仅没有考虑到四季度已订阅期刊的退订、退款事宜,也缺乏对相关法律法规中关于杂志社运营规定的遵守。“我们后来决定发出紧急通知,要求杂志社至少今年内不能休刊。后续事态如何处理,也要进一步关注。”罗广喜说。杂志社多元化经营遭遇寒流据知情人士透露,在平面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家家乐》杂志社此前为寻求多元化经营、盘活社内资产而展开的包括引入新投资方在内的一些改革尝试,是导致眼下“休刊”事件的根本原因。《家家乐》杂志社常务副总编刘巽达介绍说,《家家乐》除了杂志外,旗下还拥有一栋大楼和一所医院。两年前,为了在平面媒体广告发行普遍萎缩的市场大环境下更好的生存,杂志社决定与民间资本合作,引入了承诺投资数千万元帮助杂志社搞活经营的民间投资方。当杂志本身处于盈利状态时,双方的合作还能暂时相安无事。但金融危机下,杂志经营难度越来越大,盈利空间也越来越小,甚至到了需要经济支撑的程度,这就引发了资本方和杂志社的较大冲突:一方认为刊社引进资金合作就是为了支撑刊业,“以副养文”属于天经地义;另一方则觉得资本合作的兴趣点在刊社的大楼、医院等“副业”,杂志有盈利才好,一旦有可能成为“49  丽人剪报《综合》经济包袱”,则不如通过“激进手段”,割掉“不良资产”,争议越来越大,并最终引发了这次“休刊”风波。记者联系上现在杂志社“法人代表”、休刊建议者于江。2007年才进入杂志社的他说,由于杂志现在没法盈利,一个月亏十几万、几十万,他就打了那份“休刊申请”,“我不是什么资本方,我就是负责人,北京任命的,有权决定这个。省新闻出版局后来又不同意,那原因你问他们。”当记者询问究竟是如何得到相关任命时,他拒绝告知:“这些事情没必要告诉你。”媒体市场化之路需要更多理性思考目前,尽管《家家乐》杂志社暂时平息了眼前的休刊风波,但从长远来看,问题并没得到根本解决。日前,国务院制定下发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内,也提及了国有文化企业吸收社会资本的相关问题。国家出版新闻总署研究员、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委会主任齐永锋指出,随着规划的实施,特别是像财经类、科技类、时尚类这样一些非新闻类的媒体会逐步向民营资本和外资开放市场。而在开放的过程中,如何避免《家家乐》杂志社遭遇的“休刊”问题再次上演,无疑需要主管部门更多的关注和思考。经济参考报2009-9-7公共文化富裕县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富裕县是一个具有黑土神韵的地方,独有的民风民俗,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站人文化”,为富裕县全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些年来,富裕县县级文化机构得到极大完善,独立设置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8个事业单位,文化管理和服务职能日益加强。2007年末,乡级文化机构全面恢复,全县10个乡镇文化站配齐专职站长,乡级文化工作全面展开。村级文化网络遍布各个村屯,使“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村三户”的农村小康文化建设计划得以全面实施。  富裕县是首批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漫画艺术之乡,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全县以加速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为工作目标,深入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十一五”规划,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纳入县乡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扎扎实实地强化基础、优化环境、加大投入,掀起了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加速文化设施建设,扩大文化服务阵地。富裕县委、县政府清醒地认识到,文化设施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是文化惠民的基础。他们采取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坚持多条腿走路,向上争取一部分,本级财政投一部分,社会融资一部分等方式,化解建设资金难题。三年来,全县文化建设投入创历史最高水平,累计投入资金3364万元,其中本级财政独立投入资金1740万元。  大投入推进了城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劳动广场、人保广场相继建成,城南带状公园、东郊森林公园、北郊公园、西郊水上乐园各具特色,历史民族民俗博物馆、富裕漫画陈列馆、地方工业产品展览馆、文体综合楼、百米橱窗式文化廊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关心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使他们学习有场所、娱乐有阵地、休闲有去处。富裕县委、县政府结合新农村建设建立的49  丽人剪报《综合》7个乡镇文化站正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他们筹资800多万元新建的45个标准统一、功能齐全的村级文化活动室,确保了农民群众有文化活动场所;投资20万元“武装”了流动演出车,为农民送戏近百场,放映电影700多场。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王宇舟 齐齐哈尔日报2009-9-7加强和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各级政府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农村文化建设呈现良好发展局面。但从总体上看,农村文化建设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还不相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可以说,农村还是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构建和谐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仍存在不小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和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不够明确。谁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不仅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更是方向定位问题。主体地位,决定着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为谁服务的。但是,当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一些现象的存在则说明对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的认识还不够明确。文化产品的提供者、制造者、传播者所提供的文艺作品缺乏乡土气息,不足以反映现代农村的精神风貌,文化产品的提供不足以满足广大农民的需要。农村公共文化机构运转还存在较大困难。我国多数县农村文化机构运转困难,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为基层提供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农村文化建设的基础不够牢固,包括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农村文化基础等方面。对民间乡土文化资源的不正确认识和边缘化。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民间乡土文化中有许多腐朽、落后的成分。于是笼统地把民间乡土文化与“新文化”、“先进文化”完全的对立起来。对民间文化存在偏见,缺乏对民间文化正确的认识。没有擦去笼罩在民间文化外表的灰尘,切实地对民间文化进行分析,没有真正认识到优秀的民间文化凝聚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着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由于认识上的原因,民间乡土文化处于弱势,往往被“边缘化”。  要把农村文化工作摆上地方领导的议事日程,作为一项年度业绩来考核。在农村干部的任用上,要把文化素质高、责任心强、有开拓精神、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实践证明,农村干部文化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农村文化建设的快慢、层次的高低和成效的大小,决定着一个村的风气好坏。农村干部要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农村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没有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没有整个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正确认识到越是贫穷的农村越要想办法办文化,不能因为经济落后就放弃文化建设,更不能等经济上去了再发展文化;同时,要正确认识到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尊重当地农村群众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  49  丽人剪报《综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利用好各行政村已有的文化活动室、室外文化活动场所、图书室等基础设施。组织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戏剧演唱、健身操、游戏、歌曲比赛、技能培训等活动,有条件的村都要成立庄户剧团或文艺演出队、秧歌队。文化部门在经常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的同时,还要加强村与村之间的文化、体育交流,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不断增强农民的参与意识和文化意识。东方圣城网2009-9-7寒亭文化实事滋润百姓生活近日,寒亭区开元街道黄埠村82岁的庞永果老人特别“忙”,晚上刚看完区里组织的“文化寒亭·欢乐四季”走进黄埠文艺巡演晚会,白天又来到社区服务中心听健康知识讲座。他高兴地说:“这日子是越过越滋润啦!”在寒亭区为群众所办的十件文化实事中,仅这么一两件,就使这位八旬老人感受到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既要经济富民,更要文化惠民”。今年,寒亭区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以“满足群众文化消费需求,让群众分享文化发展成果”为出发点,坚持“政府买单,群众受益”的原则,聚合人财物力,集中办了一批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的文化实事,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真正让文化“软实力”成为“硬功夫”。  据介绍,寒亭区实施的“十件文化惠民实事”是:一是集中打造“四类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加快19个重点文化旅游业项目建设,推进以文化产业带动创意、旅游、销售、餐饮、商居、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二是年内建设2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80个村文化大院,建立起10支秧歌、戏剧等专业演出队,村村建立起1-2支群众性文艺演出队,开展大型城乡文艺巡演10场次以上,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新建50家农家书屋;免费开放区图书馆,广泛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四是年内完成新增农村有线电视用户3000户,确保入户率达到90%以上;完成中心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进一步满足群众对不同电视信息的需求。五是组织入社区、入村庄放映公益电影、科普电影3855场次,覆盖率达到100%,切实解决农民看电影难的问题。六是依托现有网络终端,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站为主阵地,为群众提供农业科技、致富信息、种植养殖技术等服务。七是健全民间文艺家协会、摄影家协会等11家文化专业协会,首批组建5个民间工艺专业合作社,探索“协会+专业合作社”合力拓市场的运作经营模式,在整合、弘扬民间工艺的同时,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八是在区技工学校开设“民间工艺”专业,建立“民间工艺”实训教室,为技校学生及有需求的社会人员搞好民间工艺制作培训服务。九是开展“居民大讲堂”群众性宣讲活动,组织有关专家走进社区、村庄、学校、企业举办健康、法律、科技、家庭教育等群众需求的各类知识讲座20场次。十是建立区级未成年人心理维护中心和镇(街)未成年人心理维护站,开通心理维护咨询热线,组建未成年人心理维护工作队伍;开展以网吧、出版物市场为重点整治内容的综合整治行动,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的文化市场环境。为真正把实事办好,区里层层落实责任,定量细化,部门联动,将办理情况利用新闻媒体、公开栏、网络等载体,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同时,设立专项基金,重点扶持,确保实事落到实处。今年以来,该区文化产业投入已完成投资3亿多元;举办各类城乡文艺演出400多场次,全区既有人员又有节目的群众性演出队伍已发展到300多支;开展“居民大讲堂”宣讲活动50多场次;组建各类文化专业协会9家;民间工艺进课堂小学试点班已开课;村文化大院建成率达到7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86%,农村电影放映覆盖率达100%。潍坊日报2009-9-749  丽人剪报《综合》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文化惠民工程  在文化领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紧密联系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实际,努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陕西文化惠民工程。  近年来,围绕“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五大工程”,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省文化事业有了长足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明显提速,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与此相伴随,群众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也更加明显。而我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总量、质量及结构上,还不能充分满足群众需求。必须通过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文化惠民工程,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全社会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  文化是人的生存状态以及情感、愿望的反映,反过来又对人的生存、发展给予能动的影响和作用。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牢固树立抓文化产业就是抓发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观念,牢固树立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就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的思想。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文化惠民工程,必须坚持项目带动战略。实践表明,文化产业园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它可以聚集资源、信息共享,顺畅产业链,降低成本,迅速形成新的产业中心,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我省规划了以黄帝陵为代表的人文始祖文化园区,以秦始皇陵、秦兵马俑博物馆和华清池为代表的秦风唐韵文化园区,以延安革命纪念馆为代表的红色文化园区,以法门寺为代表的佛教文化园区,融历史与现代为一体的西安曲江文化园区等一批园区。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机遇,我们要大力推动文化园区和基地建设,规划的各种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要有实质性进展。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当前要抓好我省《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落实,实施好文化惠民工程。要千方百计推进文化资源向农村、企业、社区和基层倾斜,重点扶持一批满足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要全力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全省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之中,有效解决农村文化建设上资金使用分散、项目安排分散,落实到村的项目小、功能效应小,设施重复建设、设备重复配置等诸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障,文化是灵魂。我们要狠抓精品创作生产,以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发展能力,用文化陶冶人、激励人、慰藉人,增强人们内心世界的丰富感,营造他们精神上的安宁感和幸福感,从而激发人们的创造力。要着力构建完善的文化创新体系、文化法规体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建构有利于调动文化工作者积极性,有利于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用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西部强省建设!陕西日报2009-9-2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49  丽人剪报《综合》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流动服务点成立于2004年7月,是于洪区最早成立的文化共享工程基层站点,也是辽宁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试点单位,其前身是沈阳市于洪区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本基站从成立到现在,经历了探索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使更多人民群众享受现代化数字资源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过程,并结合区内特点,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成立区内首个基站于洪区位于沈阳市周边,是城乡结合部和近远郊农村,流动人口多,网络设施相对落后,农村基础文化设施薄弱,信息和文化资源传播相对较慢,这些既是我区文化工作的难点弱点,同时,也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方向。基层服务点成立之初,正是于洪区图书馆争取进入全国县区一级馆的一年。一方面需要搞好馆内建设,一方面还要摸索文化共享工程在我区的应用方法和思路。当时图书馆专门腾出办公室,购进了全套包括卫星接收系统、IBM微塔服务器等设备,组建起了自己的局域网,还从辽宁省图书馆请来技术人员帮助调试和指导建设基站,并组织人员学习了解卫星接收传播、镜像站、互联网站等技术手段,初步建立起了于洪区文化共享工程第一个基站。传播科技知识帮助农民增收2005年,于洪区基站下乡开展服务130余次,与30多个村文化点建立了长期联系。通过下乡调研,我们首先在区内边远的光辉乡、造化镇等急需新农业技术信息的地方开展起了工作。针对当地农户大田生产技术的特点,基站工作人员组织资料,带上设备,深入乡间给农民观看、讲解农业技术,把收集到的视频农业技术资料制作成光盘送到农民的身边,并对农民提出的技术问题给予解答,使农民得到了农业科技知识的武装,在农业、经济上双丰收。光辉乡开隆村有耕地1300亩,通过我们送去的农业科技信息知识,农户由种植传统蔬菜转变为种植食用菌、百合、非洲菊和草莓;高台子村几家农户通过学习技术讲座里的特种养殖,也收益颇丰。传播先进文化提升全民素质2005年,于洪区委、区政府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投入,并要求加大对农村文化活动的推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于是我们为农村送去了文化读物和电影。作为处在临近市区的一个基层服务点,在农村服务点网络成型后,我们整合可利用资源,除了协助区分中心做资料收集整理、光盘刻录,还利用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开展工作,在局域网上建立起镜像站,对社区群众和青少年开展先进文化、传统文化教育,周边的多个社区成了我们的文化基地。传授服务经验推进文化共享2006年是我区文化共享工程发展的一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规划发展纲要”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在于洪区委、区政府和区文体局的大力重视和扶持下,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工程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通过于洪区文化共享工程服务点的努力,我区的服务网初步形成。作为成立较早、技术较熟练和完备的基站,我站很好地发扬了传、帮、带的作用,在基站建设、规划和服务经验上为全区文化共享网络起了带头和先锋的作用,带动起了以西窑社区服务站为代表的一批村、社区服务站的干劲和热情。2008年是于洪区文化收获的一年,区文化大楼的落成使我们的阵地得到加强和改善,我们将不断探索,与时俱进,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努力把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作者:魏国玉中国文化报2009-9-649  丽人剪报《综合》非物质文化非遗保护凸现"贵州模式"体现原生性和完整性“这是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中大展演。想不到贵州每年都有新的原生态舞蹈出现。”8月23日晚,“中天城投杯”2009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民族民间舞·原生态舞专项赛总决赛评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副会长马盛德,在看完精彩的原生态舞蹈表演后很是兴奋。舞台上,来自丹寨县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芒筒芦笙祭祀乐舞》一举夺得金黔奖。此外,安顺市选送的《芦笙风情——夫妻舞》、毕节地区选送的《给拖果》分别获银瀑奖,黔东南州选送的《南猛芦笙舞》、《水鼓舞》,贵阳市选送的《祭桥》分别获铜鼓奖。事实上,这些年来,随着“多彩贵州”系列活动的不断开展,贵州少数民族的多声部民歌、原生态歌舞和朴拙写意的民族服饰得以在舞台上集中呈现,如同一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展现在世人面前。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晴隆县号称“东方踢踏舞”的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且托》在舞台上一鸣惊人,柳顺方与文安美作为“阿妹且托”传承人立即成为追捧对象;册亨县70多岁的罗国忠因会跳布依族“转场舞”,被高薪请进了学校……据介绍,全省像柳顺方、文安美、罗国忠这样被请进学校当老师的民间艺人不下1000人,黎平、榕江、雷山、台江等县从上个世纪以来就把侗族大歌、苗族飞歌、苗族舞蹈、苗族蜡染刺绣等民族文化搬进中小学课堂作为必修课,进校园当老师的民间艺人仅黎平县就有167位。今年以来,我省对每位国家级、省级和地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分别给予每年8000元、5000元和3000元的经济补助。这一举措使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更加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去年7月,黔西南州排练了一台原生态民族民间歌舞在全州巡演,每到一地观众都是场场爆满。黔西南州文化局社文科科长方波说,随着省、州对原生态文化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大,人们对民族民间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这几年,几乎县县举办文化节。”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周必素说,贵州真正成了节日的海洋,除“芦笙节”、“牯藏节”、“苗年节”、“侗族大歌节”、“布依风情节”等一些老牌节日外,很多县都把各具特色的传统节日重新推出来。据相关部门统计全省几乎天天有节,有时一天之内有10来个地方同时办节,而民间节日则更多,贵州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千节之省”。8月16日,凯里学院《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暨《凯里学院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创刊及出版仪式在贵阳举行。凯里学院是我省民族地方综合性本科学院,努力构建以原生态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体系,这两年相继组建了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建立了苗侗文化艺术博物馆,推进了民族文化进学校进课堂,开展了原生态民族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工作。同时申报并创办了《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组织力量撰写、编辑、出版了《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课程丛书》,为“原生态民族文化”学科的开办奠定了基础。这一举措使凯里学成为我国唯一一所开办原生态民族文化学科的院校。此前的 2009年“中国文化遗产日”贵州系列活动期间,我省正式成立“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50余名民族文化专家分别受聘成为民间文学及传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技艺、医药、民俗、杂技与竞技等方面的专家委员。49  丽人剪报《综合》民间艺人成本土明星、群众喜看“原生态”、县县举办“文化节”、专家学者热衷民俗文化研究等,已成为贵州一道独特的风景。记者从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我省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建设经过20余年历程,成效显著。早在1984年,我省便开始了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建设。省文化厅对民族文化村寨展开调查,并成立了省民族村镇保护与建设联席会,公布了一批重点民族文化保护村,至今共投入5000多万元用于这些重点民族文化村镇的保护建设。此外,还在全省开展“艺术之乡”创建活动,从1994年至今,共评选出“苗族芦笙艺术之乡”等64个各具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其中12个获文化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与此同时,我省生态博物馆建设也成效显著。1995年以来,我省在挪威王国政府、国家文物局及国家博物馆协会的资助下,先后建立了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花溪镇山布依生态博物馆、锦屏隆里生态博物馆、黎平堂安侗族生态博物馆,在我省形成了苗、侗、布依、汉等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群雏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和方法进行了有益探索。在此基础上,我省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试点工作。2003年,黎平肇兴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被文化部列为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综合试点项目。2004年7月,我省正式成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委员会,2006年9月更名为“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各级政府也都成立了相应的机构。2006年 11月23日,省编办批复同意在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加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处”的牌子,增加编制3人(含一个处级职数),成立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定编9人。黔东南州也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制2人。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省文化厅社文处主任科员李君盈告诉记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专项经费的保证下,保护机制日益完善,各级财政纷纷加大投入经费,用于普查、申报工作,省级财政安排的保护专项经费都在逐年递增。目前专项经费已由过去的每年1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150万元。省文化厅厅长徐圻感叹,贵州在非物质遗产保护方面的投入比例处在全国最靠前的位置。近几年来,我省多管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重要的还得益于各级各部门的观念转变,可以说,“官员的理念已成为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推手”。据徐圻介绍,我省是非物质遗产资源大省,全省共70项国家级名录,293项省级名录,517项地级名录,2335项县级名录。我省也是全国最先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法规的省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省委、省政府强调要体现其原生性和完整性,特别要杜绝伪文化和伪民俗,同时要注意防止过度商业化,要在保护和抢救的基础上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我省的做法已凸现出新的“贵州模式”,得到了中外专家的一致好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得到完整保护的同时,也得到了充分、合理的利用,主要体现在旅游上。今年以来,持续8个月时间省内各宾馆游客爆满,我省各个知名风景区、红色圣地、古镇、乡村皆成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远离城市喧嚣享受休闲的好去处。“旅游是文化的形式,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贵州这些年旅游节节攀升,有很多因素,少不了气候,少不了自然生态,但我认为一年下来,分量最重的还是民族民间文化的魅力。”徐圻说。贵州日报2009-9-8非物质文化遗产——抚顺满族秧歌抚顺地秧歌于2006年6月被国家公布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抚顺地秧歌是流传在抚顺地域的满族秧歌,也就是“抚顺满族秧歌”。49  丽人剪报《综合》抚顺满族秧歌被列入了名录中的“民间舞蹈”之“秧歌”类名单。这是我市首个被列入国家级名录的项目,此项目的申报成功,为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打造城市名片,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增添了内容。满族秧歌(俗称鞑子秧歌)是流传在满族故乡抚顺一带深受满族儿女喜爱的一种自娱性民间舞蹈,它源于满族先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创建八旗时,凯旋之后、丰收之余抒发豪情即兴表演的舞蹈形式。它承袭了“踏锤”“莽势”等满族先人民间舞蹈原型,吸收了汉族秧歌之长,逐渐演变发展而来,具有火爆、矫健、粗犷、而又豪放的表演特点,被誉为“辽东山区的浪漫山花”。抚顺满族秧歌,风格独特,表演生动,期中的“大场——走阵”和“小场——二人场”以及民俗风情的故事情节等形成系列秧歌,以其大摆大浪,盘旋作势,再现了满族先世英勇善战骑射为本的民俗风情。一、满族秧歌的表演形式有着近四百多年历史的满族秧歌,同汉族秧歌、东北秧歌和流传来的山东、河北秧歌有着共同的特征。但之所以称为满族秧歌,是因为它于其它秧歌有着许多不同,有其自己的显著特点:1、人物的不同。这是满族秧歌与汉族秧歌的最大不同。例如满族秧歌中的“鞑子官”实际上是秧歌队的头,而“克里吐”则是另一个人神兼备的神物;此外,在满族秧歌队中还有一个丑角,用老满族的话说就叫做“以丑为美,以丑见长”,也有的说:“扭秧歌,丑来逗,没有丑就没有逗”、“扭秧歌,没有丑,不如调头回家走”。从这些民间艺人的口头禅中我们可以得知,丑角在满族秧歌里所具有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丑角的作用在于活泼秧歌队伍,并且在其中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2、从数量上看,满族秧歌不受人物扮相限制,可以自由参舞,多则一、二百,甚至三百之众。而汉族秧歌多受人物扮相限制,三十、五十已属少见,表演时不准自由参加。3、以礼见长。通常秧歌队伍必须边扭边走,每到一户都要拜茶桌,如果两支秧歌队在一地相遇时,必须要相互见礼,其中的礼节多达30余种,应该说这和满族人民日常生活中讲礼貌、重礼节的民间习俗是分不开的。4、满族秧歌女性(又称上装)头戴花冠,又称“花山”、“花楼子”,多为演员自制,鲜花朵朵,蝴蝶翩翩,极富观赏情趣。而汉族秧歌多为戏曲人物,按“大扮”包头。男性角色(又称下装)身佩旗标,旗标为红、黄、白、兰四色彩带或彩绸,按演员原属八旗中的旗别佩戴。5、满族秧歌大场走阵,红火热烈。由于人员众多,摆茶桌后领舞官员指挥走阵,或曰:“走大场”,阵式繁多。既红火热烈,进退有序,又富征战气息,激奋人心。然后转入小场,多以二人场显示男女队员技艺。而汉族秧歌大场之后,多为小场或情场、混场,着重戏曲片断并可独立成章。6、满族秧歌动作火爆,由于地域的原因,满族人生性豁达、开朗,因此舞蹈的动作幅度也相对较大。一臂于前,一臂于后为主要特征,上身晃动,下身屈膝,大摆大浪,双脚交错为基本造型。7、由于满族秧歌深受萨满舞中诸如跳腰铃等遗风的影响,因而其舞蹈中腰部的扭动幅度就比较大,其它一些舞姿的动作也比别人粗犷。在宗教祭祀舞蹈当中,不少都是被吸收过来并改造了的满族民间舞蹈,再加上萨满本身又多是专业的民间舞蹈艺人,他们又常常将宗教仪式上的舞蹈带回到民间,与民间舞蹈相互融合,相互推动,所以萨满在舞蹈的风格、技巧等方面对满族民间舞蹈艺术作出了很大贡献。再有,满族妇女均为“天足”,所以她们扭起来的时候也是很火爆的;舞蹈中男子所用的道具扇子及其姿势也能给人一种强健、刚毅的感觉。49  丽人剪报《综合》8、赋予舞蹈浓郁的历史属性。在满族秧歌中,我们常常能看到舞者模仿骏马奔驰、雄鹰盘旋,或战争排兵布阵(俗称“走阵”)等的内容,这些内容使得满族秧歌与汉族秧歌呈现出了迥然不同的民族个性与特征,加之满族秧歌中所保留的对满族先民早期渔猎生活、风土人情、神话传说等的模仿内容,使得满族秧歌同时还被赋予了记录历史,再现民族风情的独特作用与使命。二、满族秧歌的独特动律和风格特点满族秧歌在舞蹈动律上,可以概括为“扬、蹲、摆、颤”四个字。扬双臂动作幅度开阔,舒展豪放,大开大合,扭逗跑跳,大起大落。男喜模拟禽鸟飞翔,女喜抿鬓额,大摆大浪。《清宫逸闻》中说:“满族人舞时其气象发扬蹈厉”。意即激扬刚烈。舞动时,常喜一臂于前上方,一臂于后下方。《柳边纪略》中记载:“满州人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这正是上身的基本动势,也是狩猎民族的基本特征。蹲男性下半身蹲动作居多,有“蹲裆步”、“勒马步”、“拉蹲步”、七山步等基本姿势,造型稳健便于转动,同时也是北方民族以矮为美的审美情趣所致。低蹲起伏,以脚为轴,蛰伏山林,进退自如,便于盘旋作势,源于骑射之风。摆指腰部、胯部的灵活摆动,有大摆腰、小摆腰之分。腰胯的摆动增强了舞姿的表现力和美感,也是秧歌舞蹈的扭逗主要部位颤主要指形体上每个局部的抖颤,如双肩的抖动,脚尖的点踏,头部的摇晃,以及扇绢的摆颤,都随着整体的动势,在细微处表达内心的美感,使整个舞姿处于流动的状态,形成一种秧歌舞蹈特有的韵味。正是由于以上这些独特的规律,才形成与汉族秧歌有所差异的红火奔放,刚劲而又质朴的表演风格,特别是在走阵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主要阵式有二十余种,构图匀称,走得精彩,走得巧妙,常常出现十分热烈火爆的场面。三、满族秧歌的艺术价值和丰富内涵1、满族秧歌所蕴涵的满族民族特色、民族性格等文化传统,是满族动态文化的代表,它世代相传,体现出鲜明的民族和地方特色,具有见证满族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是研究满族民间风俗鲜活的标本;2、满族秧歌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统,更是其民族精神的寄托,因而它是研究满族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活历史。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进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稳定的作用;3、满族秧歌的独特艺术风格,是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不可取代的,展现了满族人民独特的文化创造力,是研究满族民间艺术的活化石;4、满族秧歌是研究满族历史的动态资料,对维系满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5、满族秧歌是满族民间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是繁荣民族民间文艺的代表作,满族秧歌表现出的高超艺术水平对丰富和完善中国乃至世界民族民间舞蹈史具有较高价值;满族秧歌作为满族文化传统的遗存,以一种动态文化方式显现出浓郁的满族民情民俗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国内外朋友和当地广大群众的喜爱,已经成为展现满族故里抚顺特色文化的表演项目。抢救、保护、整理、传承传统的满族秧歌,必将推动地方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抚顺新闻网2009-9-8民间杂技“耍”成大产业49  丽人剪报《综合》9月3日,一场杂技表演在濮阳市华龙区东北庄农家小院上演,精彩的演出引得游客拍手叫绝,这仅是濮阳杂技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濮阳市用小杂技玩转大市场,杂技从业人员上万人,年收入超亿元。濮阳东北庄与河北吴桥并称为中国杂技“南北两故里”。据介绍,濮阳杂技源于春秋,兴盛于明清,发展于现代。以东北庄、娄昌湖为代表的杂技专业村有“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处处演杂技,人人有一手”的美誉。其中华龙区东北庄60%以上的群众从事杂技产业,杂技产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44.8%,该村杂技被省委宣传部、河南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领导小组评选为“河南民俗经典”。濮阳杂技先后被省政府、国务院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濮阳市政府出台优惠政策,明确杂技战略部署。《狮林春光》、《女子大排椅》、《攀登》等一批杂技精品剧目,在众多国际国内大赛中,分别获得“总统奖”、“政府奖”、“金狮奖”、“黄鹤奖”、“芳草奖”等300多个奖项。2008年,濮阳杂技囊括了省首届杂技“百戏奖”暨第七届杂技大赛的一等奖和二等奖,从而奠定了濮阳杂技在全国举足轻重的地位。“杂技已成为濮阳乃至河南的一张名片!”濮阳市委宣传部文艺科负责人称,近几年来,濮阳市杂技团体先后100余次出访8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获取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力地提升了濮阳、河南的形象。大河报2009-9-8广电动态湖南卫视2009年上半年收视全报告一、整体排名●全天、晚间排名全国第3,白天排名第2回顾近几年上半年的历史数据,湖南卫视2005年-2008年在全国市场的收视排名一直牢牢占据第6名,而2009年上半年,湖南卫视排名一举跃升至第3位,全天收视份额比去年同期增长37%,晚间上升53%,创下了04年有全国收视数据以来的最收视与排名。并且,湖南卫视与第2名中央3套的份额差距仅有0.003%,可以视同相等(见表1)49  丽人剪报《综合》在排名靠前的强势频道中,湖南卫视是收视涨幅最大的频道,全天收视率上涨40%,份额上涨37%(见表2)。而央视频道组收视全线下滑,仅有中央6套的晚间和中央2套的白天收视有小幅上涨。●湖南卫视收视创5年来新高09年上半年,湖南卫视全天、晚间的收视率、份额及排名均创下5年来的新高(见表3)。并且,上半年182天中,湖南卫视有16天全天收视排名全国第1。上半年1-6月,湖南卫视每月收视也全面高过往年同期,收视排名稳定在前5(见表4);尤其是3-4月以全国第2的高收视,度过湖南卫视往年的低谷期。3月共7天排名第1,4月共9天排名第1。49  丽人剪报《综合》在竞争激烈的全国电视市场,湖南卫视09年能取得如此抢眼的收视成绩,或许源于经济危机下“口红效应”带来的娱乐及传媒业利,也或许源于“老大”央视上半年缺乏亮点的平淡表现,但更重要的,是湖南卫视自身作为强势电视媒体平台的进一步提升和坚定不移走品牌化道路、通过内容创新不断巩固核心竞争力的成果。二、观众规模●到达率排名全国第5,每日观众规模1.27亿人到达率与忠实度作为评价传播价值的重要指标,分别代表着媒体传播的广度与深度。09年上半年,湖南卫视每日、每周、每月平均到达率均排名全国第5,省级卫视第1。上半年湖南卫视累计到达率85.57%,总观众规模约6.52亿人,平均每日观众规模1.27亿人。从31个省会直辖市的数据来看,湖南卫视是省级卫视中最具传播广度的平台,其日平均到达率是省级卫视第二名的1.6倍。●平均忠实度排名全国第1,到达观众每日收看41.4分钟从忠实度来看,湖南卫视到达观众的每日人均收视分钟数达到41.1钟,比去年同期增长了7.1分钟,超越CCTV1,排名全国第1!(去年同期排名全国第4,次于CCTV-1、8、5)到达率和忠实度的全面提升,使湖南卫视整体收视在高位基础上又上台阶。三、观众结构●湖南卫视在35岁以下人群中收视排名第一,在年轻观众群中可视作权威品牌对比中国近三年年轻观众的全天收视时长,15-34岁观众人均每日收视时长逐年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较大,年轻观众正逐渐远离电视这一传统大众媒体。在这一大环境下,湖南卫视的年轻观众收视却不降反升,35岁以下年轻观众09上半年全天收视率高达0.63,份额5.46%,收视率比08年又上涨了24.4%,一举超越CCTV-1,排名全国第1(08年排名全国第2)。晚间排名第二,但与第1名差距也大大缩小,收视率仅相差0.2个百分点(去年CCTV-1晚间份额1.89%,湖南卫视0.84%)(具体见表6)湖南卫视在年轻观众中的收视为何能逆势上扬?这其实也验证了电视收视领域的“马太效应”当电视媒体整体对年轻观众越来越缺乏吸引力时,年轻观众就会对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或频道愈加忠实,对电视媒体的消费也会向强势品牌集中,对忠实品牌的消费卷入度也会更高。作为中国第一电视娱乐品牌,湖南卫视的高到达率收视平台和频道“青春、时尚、轻松”的定位,以及多年积累的内容制造上的强大优势使其能聚集最多年轻观众的目光。而这一优势是同样以年轻群体为事实消费者的新媒体所不具备的。种种数据表明,湖南卫视可视作年轻人群的电视媒体权威品牌;湖南卫视拥有的核心忠实受众,是未来10年最具消费力的人群。●核心观众轮廓:女性、年轻、中高学历如下图,湖南卫视观众结构跟所有频道观众结构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观众的性别及年龄段上,所有频道的男女比例各占50%,而湖南卫视女性观众占62.2%,集中度128%;湖南卫视的15-44岁中青年观众占57.5%,而所有频道的中青年观众比例仅为41.4%,55-64岁的老年人是集中度最高的群体。此外,湖南卫视的高学历观众比例也高于所有频道均值;学生观众的比例和集中度约为所有频道的两倍。49  丽人剪报《综合》在女性观众中,湖南卫视09年上半年白天收视排名全国第1,全天、晚间均排名第2,仅次于CCTV-1(见表7)。湖南卫视已成为在全国市场上面向女性和年轻群体进行广告营销的首选媒体平台之一。四、收视的地域分布●31城市收视全线上涨,全天收视率超过0.5的城市占2/3以上,分布均衡在CSM调查的31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中,湖南卫视在其中21个城市的收视份额超过31城市均值,即使是外省卫视很难立足的广州,湖南卫视的全天份额也达到了1.61%(为CSM31最低)。在31城市中,湖南卫视在23个城市的全天收视率超过0.5,7个城市超过0.8。与去年同期相比,湖南卫视在31城市的收视全线上涨,涨幅最高的城市达到143%。31城市中,超过4/5的城市(26个)涨幅超过30%,广州、西安、南京、天津、昆明等12个城市涨幅超过50%。●约96%的收视人口来自外地,全国性传播价值进一步放大上海、天津、北京、南京、重庆、武汉依次是收视人口最多的6个城市,长沙本地收视贡献率仅占4.2%,比去年同期(6%)又有所下降。可见,湖南卫视的收视是真正的全国性收视,是具有全国性传播价值的高收视媒体平台。五、分时段收视如上图,湖南卫视09年上半年全天各时段收视几乎全线上涨,尤其是晚间19:30-24:00,比去年同期上涨约60%。该时段平均收视率1.33,可以说,这449  丽人剪报《综合》个半小时都是湖南卫视的黄金时段。金鹰剧场时段收视高而稳定,排名稳居全国第1;下午时段的收视也排名全国第1;全天各时段的排名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此外,周末的午间栏目重播也是全天收视高点之一。具体见下表:六、节目收视1、王牌栏目收视再上台阶,标杆地位坚不可摧●《快乐大本营》:收视高位上扬09年在08年高收视的基础上又跃升了一个台阶,平均收视率2.68%,份额6.4%,较08年平均水平(2.027%)上涨了0.65个收视点,涨幅32%。《快乐大本营》上半年共播出26期节目,在竞争激烈的周六黄金档,有15期节目同时段排名全国第1!09年每期收视都超过2个点,最高一期的收视率高达3.61,份额8.64%,堪称全国常规综艺娱乐节目的收视标杆。至此,《快乐大本营》收视已连续3年保持上涨,品牌影响力迈上新高度。作为一个已经连续播出12年的王牌节目,《快乐大本营》近年来收视再度腾飞,印证了湖南卫视“快乐中国”品牌的强大影响与创新活力。●《天天向上上》:周末收视又一制高点《天天向上》年上半年收视稳定,09平均收视率1.91,份额49  丽人剪报《综合》4.59%,同时段排名基本保持全国前3,在常规栏目中收视仅次于《快乐大本营》。作为湖南卫视自办栏目大家族中的后起之秀,《天天向上》用不到半年的时间迅速积累忠实观众群,目前已成为青少年观众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天天向上》与湖南卫视开播11年的王牌栏目《快乐大本营》一道,抢占周末电视荧屏收视制高点,成为湖南卫视又一标识性娱乐节目。2、季播节目收视稳定,挑起频道收视大梁●《金牌魔术团》:魔术节目中收视最强湖南卫视09年上半年推出的阶段性周播节目——魔幻真人秀《金牌魔术团》7月5日上演全国总决赛,节目以同时段排名第2的收视成绩圆满收官,CSM31收视率1.69,份额4.21%。该节目4月12日开播,共播出13期,平均收视率1.53,份额3.76%,观众累积到达率32.8%,推及全国观众约2.5亿。在09年魔术风行一时,同类节目大量涌现的情况下,《金牌魔术团》进行了具有频道特色的娱乐化创新,使节目区隔于竞争者,同时段平均排名全国第3,仅次于央视1、3套,娱乐化品牌鲜明突出。在同时期同类节目中,《金牌魔术团》这一收视成绩非常突出,甚至超过了平台更高的中央一套。节目内容与理念的娱乐化创新是其收视脱颖而出的关键。●《挑战麦克风》第二季:继续全民high唱2009年4月30日,湖南卫视全民参与的互动歌唱节目《挑战麦克风》第二季以收视率1.6,份额4.15%的高收视圆满落幕。从3月16日至4月30日,《挑战麦克风》第二季每周一至周四黄金时间在湖南卫视播出,共播出28期节目,平均收视率1.22,份额3.02%,同时段排名全国前列,最高排名全国第一,成为湖南卫视周间晚间黄金时段收视金腰带。其中,收视最高的一期(4月20日)收视率达到1.71,份额4.14%,同时段排名全国第1。节目平均每期到达率4.43%,推及全国,每期观众规模约3370万人;28期节目累计到达率34.29%,全国观众规模约2.6亿人。●《智勇大冲关》第二季:晚间收视金腰带《智勇大冲关》于09年5-7月每周一至周四19:35在湖南卫视播出,41期节目平均收视率1.2,份额3.04%,同时段排名第4,在23岁以下年轻观众中排名第1。节目在6月15日改版后,收视逐步走高,平均收视率1.39、份额3.55%,比改版前上升38%,同时段排名从第6升至第3。改版后共有6期节目在同时段排名第2位。其中,最高一期收视率1.82,份额4.47%,再度刷新第二季收视纪录,与去年9月《大冲关》第一季的最成绩持平。该期节目份额冲至4.47%,接近我频道周末大型娱乐节目的水平,显示了很强的收视竞争力。3、新上节目表现出色,周末傍晚成次黄金时段●《一呼百应》开辟娱乐互动新模式,节目影响不断扩大由湖南卫视、天娱传媒全新推出的全国首档明星人气挑战真人秀节目《一呼百应》于4月底开始播出,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内,节目影响力迅速扩大,收视不断上升,截至7月中旬,节目平均收视率0.54%,份额2.91%。进入暑假后《一呼百应》表现出色,最高一期收视率0.68%,份额3.65%,同时段排名全国第2,仅次于CCTV3(星光大道)。《一呼百应》目前是湖南卫视收视最高的白天栏目,节目播出后,该时段收视率比之前上涨了18%,份额上涨了30%。上半年《一呼百应》在23岁以下观众中份额达6.71%,排名第49  丽人剪报《综合》1。这档创新音乐娱乐节目,以明星真人秀为核心,精准的吸引了湖南卫视基本盘受众的注意,也印证了湖南卫视娱乐品牌在年轻观众中的影响力。在年轻观众开机率偏低的下午时段,23岁以下观众到达规模可观。4、晚会类节目收视屡创新高2009年小年夜的《湖南卫视春节晚会》人气高涨,创下了近5年以来的最高收视成绩,收视率3.02%、份额8.56%;元宵喜乐会也以收视率3.28%,份额7.82%创下三届最高收视,同时段收视仅次于央视一套元宵晚会。相比08年,09年元宵喜乐会的收视率上涨了44%,份额上涨21%,到达率上涨了15%,观众规模达到1.26亿人。此外,湖南卫视联手百度娱乐推出的《娱乐沸点2008年度盘点》和天娱传媒打造的《李宇春WHYME演唱会》也取得不俗的收视成绩;“五四”特别节目《成人礼2009》在35岁以下观众中获得同时段收视第1,》是将频道娱乐特色、年轻特色与主流引导结合得较成功的一档节目,为湖南卫视收获了社会影响力和品牌誉度。七、电视剧收视09年上半年,湖南卫视后晚间金鹰剧场22:00-24:00时段平均收视率高达1.33%,份额5.99%,排名全国第1,其收视率比排名第2的CCTV-6高出60%,上半年金鹰剧场收视率同比上涨了67%,份额上涨59%,如此高的收视水平,使湖南卫视后晚间22:00-24:00成为又一收视黄金时段,是除中央台黄金档剧场以外,每日观众量最大的电视剧场,日均观众规模3680万人。此外,湖南卫视下午的开心独播剧场平均收视率0.55,也排名同时段全国第一。金鹰剧场以播出青春、偶像、浪漫的引进剧为主,09年播出的《豪杰春香》《甜蜜再恋》《传闻中的七公主》等剧都大获成功,其中《传闻中的七公主》更是创造收视奇迹,全剧播出11249  丽人剪报《综合》集,历经57天,除1天排名第2以外,有56天收视排名同时段第1!平均收视率高达2.21%,份额10.89%,累计观众规模约3亿人;收视率最高的一天达到3.1%,份额12.86%;大结局创播出以来最高份额20.2%,峰值更高达28.3%,是金鹰剧场近3年以来表现最好的一部电视剧。此外,于1-2月周一至周四830时段时段播出的湖南卫视自制时尚励志喜剧《丑女无敌》第二季也取得相当优异的收视成绩,全剧播出34天,平均收视率1.62%,份额3.90%,在竞争激烈的黄金时段脱颖而出,同时段平均排名全国第3,最高排名全国第1。收视最高的一期收视率2.09%,份额4.91%;每日观众规模3770万人,累计观众规模3.08亿人。《丑女无敌》第二季打造了周间黄金时段上档、周末停播、边拍边播的全新模式,成为2009年电视剧市场的亮点。金鹰网2009-9-11任远:中国电视50年的风风雨雨(1)  中国电视广播事业,是紧随着祖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在我们欢庆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我们自然不会忘记中国电视广播诞生、发展的50年历程。1958年5月1日晚7时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这一天成为中国电视事业诞生的日子。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转为正式播出,那时每周才播出4次,每次只有2至3小时。这以后,这个的电视事业经历了“艰苦创业”(1958-1966)、“曲折发展”(1966-1976)、“成长壮大”(1976-1991)和“飞速发展”(1991至今)四个阶段,如今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现代化、数字化武装的强势大众媒介。我国拥有千家无线电视台,约1300家有线电视台,1000多家教育电视台。这些数字还不包括数百家企业有线电视台,我国目前电视台总数是日本的22倍,美国的2--3倍,成为世界上电视台最多的国家。  中国电视业的广告收入也迅猛增长。自1979年1月28日(农历正月初一),上海电视台宣布“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并播出了中国大陆第一条电视商业广告开始,到1990年全国电视的广告收入为经达到5.61亿元,1997年达到114.44亿元,年均增长率为53.83%,增长速度居报纸、杂志、广播电台和电视台这四大传统媒体的第一位,而且已大大超过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从电视台的经济实力来看,截止49  丽人剪报《综合》1999年,年收入超过亿元的电视台有20个,各地电视大楼拔地而起,电视台设备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据权威的英国《国际电视业务》公布的1998年世界100家大电视公司排行榜,中央电视台以4.95亿美元的身价受次进入“世界电视100强”,排名第57位。1999年,中央电视台的身价涨到6亿美元,排名跃升到第51位。当然,这和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过了和平发展,在全世界崛起的总体实力与地位相比,还不相称,还有上升的空间。  但是,中国电视50年的发展所获得的成就,应当说是来之不易的。就电视广播本身来说,它对现代科技的依存度比较高,投入的经费也比较昂贵,新传播手段的运用和开辟更多的需要传播理念的武装,特别是不能不受各个时期国家宏观政治经济政策的制约和当时的国际环境、国际的与本土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一切都是被历史证明了的,而且将被继续证明。  一、艰苦创业  1958年5月1日试验广播的北京电视台,是建立在广播大楼西侧四层楼上的一个不足60平方米的排练厅里。不到3米的高度,甚至无法安装灯光设备。导演控制室是在这个简陋演播厅的一角用三合板隔出的9平方米小屋。直到1960年,在原广播大楼的院子里设计新建的电视台新址才高落成。他拥有600平米的大演播室、150平米的中演播室和50平米的小演播室各一个,以及供声音录制的插播间一个。这标志了我们的电视台已经脱离了简易上马的阶段,开始步入正轨。  但是我们不能说中国电视是“仓促上马”的。因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已经在酝酿建设自己的电视广播了。1953年,中国派遣了10名技术人员道捷克斯洛伐克学习电视技术;1954年,国务院文教办公室传达了毛泽东主席关于要办电视和发展对外广播的指示;1955年2月5日,广播事业局向国务院报告,提出要在北京建立一座中等规模电视台的计划,12日,周恩来总理批示:“将此事一并列入文教五年计划讨论”。从此,新中国的电视事业进入了孕育期。此后,广播事业局一方面加紧人员的培训,一方面抓紧进行黑白电视设备的研制。  当时有消息传来:台湾将在美国无线电公司的帮助下建立电视台,冰点在1958年10月开播。这促使广播事业局领导下决心要赶在台湾的前头上马。但是,苏联“老大哥”专家组却泼了一盆冷水,说中国还缺乏发展电视的条件。被激怒的“中国兄弟”决心“土法上马”,经过3年的努力奋斗,终于让自己的电视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本人是在1959年夏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电视队伍的。1960年,我被领导正式调到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新成立的“电视教研组”。当时,我还不知道电视是何物。领导告诉我,就是“小电影、小剧场”。  事实上也是这样,当时的电视广播也是按照“小电影院、小剧场”的模式安排的。据记载,1958年5月1日19时整,北京仅有的60余台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以广播大楼模型作为背景,叠上“北京电视台”字样的画面。  当晚试验播出的节目如下:  19:05 座谈会《工业先进生产者和农业合作社主任庆祝“五一”节座谈》;  19:15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纪录片:《到农村去》;  19:25诗朗诵《工厂里来了三个姑娘》、《大跃进的号角》(中央广播实验剧团演出);  19:30 舞蹈《四小天鹅舞》、《牧童与村姑》、《春江花月夜》(北京舞蹈学校演出);  19:50科教电影《电视》(由莫斯科科教普及电影制片厂制作)。  我们再看一看北京电视台开播前2周播出的时间表:  19:00开始曲和开始标志,本日节目预告;  19:05第一周 文艺节目(包括小型歌舞短片和猜谜娱乐节目);  第二周 对儿童广播节目(包括木偶、动画片);  19:35第一周 科技卫生和实用知识节目(包括科学教育电影);  第二周 政治节目(包括自摄新闻性、综合报道影片);49  丽人剪报《综合》  20;00故事影片  22:00左右 三天气象预报、节目预告、终止。  星期天:  18:45 开始标志和开始曲、本日节目预告  18:50 《新闻周报》影片;  19:00 转播剧场实况节目、运动场馆实况节目或放送故事电影;  22:00三天气象预报,节目预告,终止。  这样的节目构成,一方面是受制于初创时期电视自身的人力、物力以及经费条的限制;另外一方面,也从中看出当时新中国的电视受苏联和东欧国家电视的影响很深。例如,更加注重政治和科教、文化的宣传教育。  刚成立的北京电视台领导机构是“编辑部”,主任是罗东,副主任是孟启宇和胡旭。第一位电视播音员是1957年刚从部队转业的沈力。第二年,招进了一位男高中学生赵忠祥,接着又是一位来自女十二中的吕大渝。  北京电视台的成立,揭开了中国电视发展的新篇章。1958年10月1日上海电视台开始试验播出;同年12月20日哈尔滨电视台建成并试播。1959年至1961年之间,天津、广东、吉林、辽宁、山西、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湖北、四川、陕西等省、市因陋就简相继办起了电视台。黑龙江省在创建了哈尔滨电视台之后,又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鹤岗等中等城市办起了电视台。即使贵州、云南、甘肃这样经济欠发达地区也不甘落后。但都在1962年前后因为经济困难而被迫放弃。新疆曾在1960年10月筹建电视台,尚未播出,也因为经济困难而停办。起步维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跃进”失败的影响,三年自然灾害的破坏,加上苏联政府撕毁许多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协议,以及催逼偿还贷款,造成我国国民经济从1959年到1961年的严重困难,国际社人民遭受了极大的损失。  1962年,广播电视事业不能不面对当时的现实,进行调整和精简。在“紧缩规模、合理布局、精简人员、提高质量”的方针指导下,省会所在地的市台原则上和省台合并;到1963年上半年,原来成立的23座电视台,只剩下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5家正式台和哈尔滨、长春、西安3家试验台。1965年5月19日,广播事业局有向国务院报告并获批准,哈尔滨、长春、西安试验台和太原电视教育台又转为正式台。后来又有一些地方台恢复播出,截止“文化大革命”前,全国共有12家电视台。  即使条件十分困难,我国电视工作者还是怀着对电视这种新媒体在自己国家诞生的兴奋和责任感,创作了一些很受欢迎的电视节目。1958年6月15日,北京电视台播出了中央广播实验剧团演出的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导演胡旭)。这部电视剧表现的是刚解放的农村姐妹,由“一口菜饼子”引发了忆苦思甜。这部剧是直播的,因为当时还没有录像机,拍摄胶片又太昂贵、费事,只得在那间60平米的“演播厅”内随演随播。同年10月25日,建台刚25天的上海电视台也播出了第一部电视剧《红色的火焰》。也许因为“上视”得天独厚的深受上海一直是中国电影艺术基地的优越条件的恩泽,在创业起步阶段,到1966年6月,他们先后制作、播出了各类电视剧39部。  其他各地电视台也根据自身的条件,发挥独特优势,推出了不少具有地域特色的电视节目。例如,哈尔滨台播出自己创作的以北方曲艺为主的文艺节目:山东快书、西河大鼓、诗朗诵、相声、歌唱等等。  49  丽人剪报《综合》1959年12月20日该台用直播方式播出了电视剧《生活的赞歌》,一直到1966年,他们也播出了16部电视剧。  再如天津台,他们在创业阶段开辟了《文化生活》等20余个电视专栏节目,同时在1964年春节,推出了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视剧《搬家》,稍后又播出了另一部《第一和第二》。制作的方式除了直播,还插入了事先用胶片拍摄的片段。  北京电视台身居首都,自然担负着领头羊的使命。在起步创业阶段,早期的20多位电视工作者除了在北京地区采访拍摄电视新闻影片外,还要到全国各地采访报道。当时给记者规定的任务限额是每个月“两长八短”。“两长”是指10分钟以上的纪录片或专题报道;“八短”是指新闻片。1958年7月,记者孔令铎、庞一农拍摄了我国的第一部电视纪录片《英雄的信阳人民》,报道了河南信阳人民抗灾的斗争。1961年底记者庞啸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访问报道了阿尔巴尼亚。所拍的新闻除播出外,还被中国记者协会选去放映。供各国驻华记者和新闻官员观看。1962年4月,北京电视台连续十多次播出了记者李华在老挝拍摄的纪录片,然后又选择其中11个选题精编后,分为上下集,定名为《老挝在前进》。在国内播出,并送往国外。1963年底到1964年初,他又跟随周恩来总理访问14国,共拍摄了16毫米胶片24万英尺的素材,编成了20条10至20分钟的《电视通讯》,先后播出26次,并汇编成《周总理非洲之行》上、下集。1965年1月,北京电视台陆续派出叶惠、朱景和、周居芳、韩金度等在越南采访,并常驻河内,先后达9年之久。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不畏艰苦,在越战前线和后方拍摄了数万条新闻,还编成了《英雄的越南南方人民》、《战斗中的越南》、《越南青年突击队》等新闻专辑或纪录片播出,有的还被送到国外电视机构。  1958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经过4个月的试播,正式开播。由原来的每周两次播出,增加为每周4次,每次为2个半小时。1959年元旦,北京电视台又改为每周播出6次。并从1959年4月21日起,开始向苏联、民主德国、罗马尼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的电视台寄送新闻。至1965年,北京电视台先后同上述苏联和当时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6国以外,还与阿尔巴尼亚、朝鲜、古巴、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日本、英国、印度尼西亚、伊拉克、叙利亚、摩洛哥、肯尼亚、苏丹、荷兰、瑞典、刚果(布)、法国、巴基斯坦、柬埔寨、乌干达、加纳、智利、芬兰、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意大利、比利时、加拿大等33个国家的电视机构建立了交换节目或互购节目的关系。并在1963年参加开始参加国际电视节活动。1963年和1964年,在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国际电视节上,北京电视台送展的电视纪录片《金晓峰和红铃虫》、《对虾》等先后获奖。  1961年4月,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北京电视台第一次在北京现场直播世界性体育赛事盛况,导演是张家成,现场解说张之。转播队伍调集了北京电视台的全体主力。在转播的同时,也以最快的速度拍摄新闻片送往全国各地电视台播出。并向世界上33个国家寄送了87条电视片的拷贝。  这一年,北京电视台演播室里制作和播放了3次《笑的晚会》,导演是笪远怀,它是相声和电视小品的荟萃,对此后的电视综艺节目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959年9月北京广播学院在1955年9月建成的原“广播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升格为本科大学,并且招收了一批经过国家考试合格入学的优秀青年。此后,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这所大学如今已经发展成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重点大学,并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几十年,他为中国广播电视第一线培养了难以计数的专业人才。据统计,至上一世纪90年代,在我国各级电视台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中,有70%以上的是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综上所述,中国电视事业虽然一起步就遇到了“天灾人祸”,我们似乎经历了“风雨交加”49  丽人剪报《综合》的最初年代。但是,历史证明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是压不夸、吓不倒的。中国的电视事业,也是一步一个脚印,挣脱了各种羁绊,步履艰难而坚定,赢得了创业第一回合的胜利。人民网2009-9-10任远:中国电视50年的风风雨雨(2)  二、曲折发展  从50年代末开创起步,经过8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第一代电视人已经为自己的国家创下了一份不错的家业,中国电视渡60年代初期的天灾人祸的困扰,本可以大展宏图了。但是,中国电视人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更大的浩劫又在迫近。从1966年春末夏初,到1976年秋天,中国电视和整个国家、民族一样,都经历了一段噩梦般的特殊历史阶段:文化大革命。但是,历史老人是不会停步的,他更不会倒退,只能说,他经历的是曲折的发展历程。  对于“十年动乱”期间,中国电视扮演了什么角色,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们只能够大致的把这十年中中国电视台所干的事情区分为这样几个方面:最初的迷离;鼓动极“左”、充当林彪和“四人帮”一伙的帮凶;记录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林彪、“四人帮”的斗争;反映“四五”运动。  “文革”的突如其来,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是毫无思想准备的,即使许多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也都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一时不知如何应对。中国的电视人当然也概莫能外,因此,在”文革”最初的阶段,中国电视台大多处在迷离、茫然,不知所措。地处首都的北京电视台“停播闹革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1966年5月,中共中央“五一六通知”下发以后,北京电视台很快就做出了“关于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节目安排:  1,《简明新闻》里播送有关文化大革命的消息和重要文章摘要;  2,在社教节目里举办专栏:《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搞掉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  3,拍摄有关文化大革命的电视新闻;  4,少儿节目将适当组织少年儿童批判邓拓、吴晗等人的“反党反社会主义言行”;  5,文艺节目要从正面树立典型,宣传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的好节目。  从上述安排可以看出北京电视台几乎所有的节目都贯彻了《五一六通知》的精神,积极进行文化大革命的宣传。在此后的两个星期内,光是播出的有关“文化大革命”的新闻专题片就有20条之多,而这些新闻片有一部分是由天津、上海、广州、武汉、太原、西安、长春、哈尔滨等地方台提供的。  到了5月下旬,北京电视台又制定了关于文艺节目的控制措施,其中心内容是林彪、”四人帮”一伙妄图通过钳制舆论来达到篡党夺权的目的而授意的。一时间,“文化大革命”成为电视宣传的唯一中心。  1966年12月31日,广播事业局向中宣部递交了《关于停止电视播出的请示报告》。列举的理由如下:  1,群众忙于文化大革命,电视观众人数大减;  2,专业文艺团体早已停止演出,八届十一中全会以前的影片一律停止发行;  3,北京电视台的革命群众强烈要求“集中精力搞文化大革命”。  49  丽人剪报《综合》1967年1月2日,北京电视台播放了一个通知:北京电视台将从1月3日起,除重大政治事件和重要节目仍将播出或转播以外,在一段时间安内暂时停止一般电视播出。  北京电视台一停播,各地方台纷纷仿效,一度只剩下上海和广州两家电视台坚持播出。  但停播未能持久。1967年2月4日,北京电视台在终止播出将近一个月之后,恢复播出。开始是每逢周六播出,1967年8月日改为每周两次播出。1968年1月23日又增添为每周3次。1970年年末改为每周6次。从1971年10月4日起,每晚都有北京电视台的节目。  不过,从此时到文革结束,播音员都不能出图像。  “四人帮”为什么要急于恢复电视播出呢?让我们看看北京电视台恢复播出第一天的节目内容是什么吧!1967年2月4日首次播出的新闻是:上海“革命造反战士”欢庆中央贺电。在贺电中,中央高度赞扬上海“革命造反派”1月9日联合发出的“反对经济主义”的《紧急通知》及其造反行动。新闻播完之后,还加上了一段话:“无产阶级造反派联合起来,把一切大权从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手里夺过来,一切权力归无产阶级革命派!”。电视广播这个一贯被称为“新闻窗、知识库、服务台、百花园”的新闻宣传教育媒介,已经沦为“无产阶级专政工具”,为林彪和“四人帮”一伙篡党夺权鸣锣开道。  这样情势下北京电视台播出的节目只可能是除了极“左”之外,不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贫乏单调,公式化、概念化越演越烈,电视新闻和专题节目“假”字连篇,解说词刻板、枯燥,说敎呛比比皆是,千篇一律的空话、大话、套话,成为那个时期电视节目的基本格调。以至于他其恶劣影响流毒甚广,久久难于消除。  这个时期的电视节目极“左”思潮充斥,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狂热程度。当年的电视文艺节目主要是八个“样板戏”:京剧《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和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交响乐《沙家浜》。另外加上被群众戏称为“老三战”的三部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被大量播出的几首歌曲是《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国际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根据毛泽东语录谱写的“语录歌”。  从1967年初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寿终正寝,这个时期全国电视台的屏幕都是百花凋零、一片萧条。在林彪和”四人帮”及其追随者——军代表直接控制下,中国的电视对全国人民欠下了债。这中间,上海电视台起到了非常突出的”四人帮”“马前卒”的作用。  众所周知,上海是文化大革命的舆论发源地,以江青为首的“中央文革小组”把上海视为自己的基地。这样就促成了上海电视台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特殊表现:1967年1月6日,上海电视台在”四人帮”利用下,以直播“电视斗争大会”形式,对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负责人陈丕显、曹荻秋等老干部和党政领导进行侮辱、诽谤和摧残,并煽动打、砸、抢,阴谋篡党夺权。仅在1967年一年中,这样的“电视斗争大会”就有51次,“斗争”的矛头扩大到工交、财贸、农业、政法、科技、文教等各个方面的领导干部和著名作家、艺术家、音乐家及其他知识分子、爱国华侨和前工商业者。”四人帮”还千方百计利用上海电视台为自己的抢班夺权制造舆论。  本文作者在1974年曾因中央某领导和“央视”的委托,为即将举行的世界妇女年大会拍摄妇女解放题材的纪录片。经过认真筛选,拍摄的对象被确定为上海市某棉纺厂的女书记。正准备开机的前夕,王洪文从北京打电话给他在上海的追随者前来阻止我们摄制组的工作。提出的理由是“不要把镜头对准领导干部”。其实其真正原因却是我们原打算拍摄的这位“包身工”出身的女书记原来是王洪文的上司,也是身居当时“上海革命委员会”要职、当初和王洪文一起“率先”造反的王秀珍、唐凤兰等最先要打倒的“走资派”。最后,我们的摄制组被逼出了上海滩。中央领导委派的任务无从完成。49  丽人剪报《综合》  实际的情况是“四人帮”要利用上海电视台为自己涂脂抹粉,树碑立传,为进一步抢班夺权制造舆论。他们口口声声说“领导不要抢镜头”,但是,实际上却指令电视台突出“四人帮”一伙的形象。张春桥、王洪文之流的图像都被明确要求多用近景、特写,而且数量上压过老一辈中央领导者。1971年,叶剑英陪同外宾访问上海,电视记者拍了许多叶剑英的镜头。“四人帮”在上海的代理人为此十分恼火,以“不要喧宾夺主”为理由,示意电视台从电视片中删去叶帅的一些镜头,把张春桥的近景、特写和长镜头增加到92个。  但是,我们也不能够把“文革”时期的中国电视广播说成一无是处。周恩来在“文革”中处境十分艰难的情况下,仍然关心电视事业的发展,同林彪级“四人帮”一伙对电视事业的破坏进行了不懈的斗争。电视台的同志们,在逐步认清林彪和“四人帮”这两个反革命阴谋集团的真实面目之后,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做了力所能及的有益于祖国和人民、对历史和当代负责的事情。  “文革”初期,江青一伙到处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造反、夺权,冲击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周总理针锋相对地进行斗争,从1966年6月到年底,半年时间里,他十多次强调了电台、电视台安全的重要性,并指示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广播电视机构的安全。他把电台和电视台同中南海、人民大会堂一起列为11个必须加强警卫的重点,告诫有关人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让外面的人冲进去。他还反复在接见红卫兵时告诫他们:广播电台、电视台是要害、机密单位,“绝对不能冲击”。周恩来在日理万机的情况下,还抽出时间和精力过问文艺节目的状况。极“左”思潮和“文革”小组在广播电视文艺中推行封建法西斯主义,把一大批优秀文艺节目污蔑为“封、资、修”或“大、洋、古”,就此打入冷宫。弄得广播电视文艺的百花园落入凋残的局面。针对这样的情况,周总理在1970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晚上,曾就北京电视台必须加强群众文艺宣传的问题作了批示,旗帜鲜明的指出:“广播电视的文艺节目不能太贫乏了”。1975年秋天,重病住院的周总理还不忘指示要把文艺节目办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1970年8月,在周恩来亲自过问下,北京电视台打破了禁令转播了中朝乒乓球友谊赛;1971年,毛泽东决定邀请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周总理亲自审阅、修改了中美乒乓球赛实况转播的部分稿件,对转播工作踢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意见,甚至连出什么样的具体镜头都考虑到了。北京电视台根据总理的意见,迅速改进了转播方案,圆满的完成了转播的任务。1972年第一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时,电视转播时间比平时长了一点,姚文元趁机发难,对体育转播横加指责。周恩来热情支持这次亚乒赛的宣传工作,指出:亚乒联盟的成立是一个创举,显示了亚乒联的强大生命力,反映了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线的伟大胜利,引起了国内外广泛的重视。周总理挫败了”四人帮”砍杀体育赛事转播的企图,是他们的阴谋不能得逞。  周恩来同”四人帮”和林彪一伙推行的极“左”思潮的斗争几乎贯穿文化大革命的全过程:“文革”初期的电视和新闻传媒中,假话、大话、空话、废话、套话、绝话等一度泛滥成灾,使宣传工作在国内外都受到反感。针对这种情况,周总理在各种场合,反复强调改进文风的重要性和现实性。1969年4月,周恩来在审看中共九大电视新闻的时候说:“你们的电视节目粗糙,(电视节目)要严肃、要活泼、要扎实”,“编辑要动脑筋,质量要高一些”(见赵玉明:《中国广播电视史》1993版)。  “九一三”事件后,1972年全国开展批林整风,周恩来积极推动开展对极“左”思潮的批判。他明确指出:新闻战线的批林整风,要抓住路线和文风两个重点,从整顿文风开始。49  丽人剪报《综合》“四人帮”对于周恩来自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为了反对周恩来,“四人帮”在上海的党羽多次在上海电视新闻中删去周恩来总理的名字。1973年8月,中共十大召开。上海电视台拍的十多条新闻片中,一条也不提周恩来的名字和由他作的政治报告。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的新闻片中,也只字不提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1976年3月29日,中央广播事业局召开全国电视工作会议。当时上海出现反周恩来的大字报。在姚文元的授意下,快了一半的电视会议从北京迁到了上海。其险恶用心,路人皆知。  “四人帮”还利用他们掌控的电视台,对周恩来进行直接的攻击和诬陷。我们可以列举其中两间典型的“公案”:  其一是所谓的“风庆论事件”。  1974年5月4日国产万吨级远洋轮“风庆号”远航罗马尼亚,9月30日胜利归来,“四人帮”利用此事作反面文章来攻击周恩来。指责、批判国务院同意进口船只就是“崇洋媚外”。说国产万吨轮早就该远航,没有及早远航是因为“修正主义在作怪”。上海电视台奉命一连拍了16条有关造船的片子,并秉承”四人帮”的指示,持续、反复的播出电视讲话,编演组歌,闹腾了数月。名为“欢庆胜利”,实为批判“洋奴哲学”、“爬行主义”,以此攻击污蔑周总理。  其二,就是安东尼奥尼拍摄纪录片《中国》。在1972年5月13日至6月16日,安东尼奥尼拍摄《中国》的时候,我正在当时的央视国际组当编辑,我有几位同事就在《中国》剧组当“陪同”、翻译,我们经常听到剧组的一些进展情况,而且随时可以看到拍摄的样片素材。但是,在此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国人是没有看到过它的完成拷贝的。而这部《中国》却先在美国广播公司(ABC,1973年元旦)播放;后在意大利电视台和电影院放映。直到1973年9月26日,经中国政府多次交涉后,意大利电视台才把此片交给我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我们中央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是在1973年底看到这部纪录片的完成片的,当时我们都一致认为这部片子问题很大,它不仅未能真实反映当时的中国和中国人的,还有损于中国人的尊严。因此,对于现在那些给安东尼奥尼“平反”的种种说法,还有一些中国地方电视台以“纪念安东尼奥尼诞辰”的名义重播该片的做法,我们这些走过那段特殊历史的一代中国纪录片人,是不能接受的。上一世纪70年代,中国报纸上掀起了对于安东尼奥尼“反华、反动、卖国”的影片《中国》的批判,确实是“四人帮”组织的阴谋。1974年1月24日,江青在首都体育馆“批林批孔”大会上说,这部影片是“间谍加汉奸”搞的。此后,“四人帮”控制下的报纸给该片扣上了“反华、反动、卖国”的帽子,这一切都是过了头,也给安东尼奥尼扣了不适当的政治帽子;但”四人帮”的真正目的不在于反安东尼奥尼,他是个意大利的著名电影导演,怎么能把“出卖中国”的帽子戴到他的头上呢?他到中国拍片子“卖”哪门子国呀?实际上,“四人帮”要攻击的目标是当时已经重病在身,还在抱病主持中央工作的周恩来总理。“四人帮”急于查清安东尼奥尼来华拍片是由谁批准的,准备借此罗织罪名。当时我们在电视台曾经常听到周总理关于接待和配合伊文思工作的指示;却没有听到过周总理关于安东尼奥尼拍摄《中国》的指示或意见,而当时广播电视部主管宣传和直接批核安东尼拍片计划的,却是”四人帮”亲近的人。事情的结果是否让他们感到“大水冲倒了龙王庙,自家人不识自家门”了,于是,就把这场批判偃旗息鼓了。直到1979年2月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为了这件公案发了15号文件,指出:安东尼奥尼摄制的影片《中国》是有点毛病的,它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但“四人帮”利用它来反对周总理(详见广播电视部原外事司司长马元和所著《国外广播电视见闻及国际交往》,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出版)。  1973年底,我们当时看过的素材和粗编样片,其中丑化中国和中国人的镜头叫人难以忍受。就因为出于民族自尊,我和中央电视台国际组几位同事联名上书,要求组织拍摄“反击”安东尼的片子,来澄清真相,还我尊严。我们的报告经周恩来总理审批“同意”,从1974年春季开始,我们用两年的时间,拍摄了《新上海的主人》、《苏州的春天》、《紫金山下的红小兵》等纪录片。49  丽人剪报《综合》  1974年国庆节,北京电视台彩色电视经过一年的试播,在那一天正式播出。上午播出了首都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5周年游园实况,晚上播放了焰火晚会。特别值得纪念的,是当晚还播出了9月30日周恩来总理举行盛大国庆招待会的电视新闻片。而且全文播放了周总理在招待会上的讲话。这是周恩来最后一次举行国庆招待会。  周恩来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期间,与林彪和“四人帮”一伙的斗争,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斗争的策略和方法,表现了高超的斗争艺术。他曾经说过:“电视事业大有可为,目前在我国虽然还处于落后状态,但不久将会影响很大而且是很重要的宣传工具”。这番话给了广大电视人极大的鼓舞。  1976年4月初,北京发生“天安门事件”,以此为中心,全中国性的抗议“四人帮”的运动越演越烈,甚嚣尘上。人们怀着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和对“四人帮”倒行逆施的强烈愤怒,走向了天安门广场。事件发生的导火线,是“四人帮”压制和反对人民悼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们发出了一道道禁令:不许开追悼会,不准戴黑纱,不准送花圈,等等。并且不惜用特务手段,阻碍、破坏新闻界对人民悼念周总理活动的报道。但是,仍然有许多新闻工作者不顾“四人帮”的禁令,千方百计以各种手段记录和报道了人民悼念周恩来的活动。上海电视台记者分七路拍摄了广大军民沉痛悼念周恩来逝世的活动,制作成18分钟的纪录片。北京电视台应香港地区和美国、日本等国家电视机构的要求,冲破重重阻力,于1976年1月12日、15日和16日晚,通过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空的通讯卫星,向世界播发了3条彩色电视纪录片《向周总理遗体告别》、《首都人民吊唁周恩来总理》以及《追悼周恩来总理大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外电视机构接收了这些节目。  “四人帮”在极力压制、阻碍新闻界报道周恩来丧事活动的同时,有在新闻媒介上打造“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舆论,影射攻击周恩来和邓小平。周恩来住院后,在毛泽东支持下,由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一批重新恢复工作的老同志的协助下,邓小平果断的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对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他势必会触及和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四人帮”一伙借机在毛泽东面前歪曲事实、挑拨事端,告邓小平的“阴状”。经毛泽东批准,1975年底和1976年初又发动了所谓的“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四人帮”控制的新闻媒介把邓小平主持工作期间所采取的各项措施,污蔑为“右倾翻案风”,说“整顿就是复辟”。在姚文元的授意下,北京电视台让人把1974年至1975年邓小平主持整顿时期拍摄的新闻,删去横幅、大字报等表明时间背景的画面,把解说都篡改成“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带来的大好形势”。北京电视台还被迫和新华社成立摄影小组进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拍摄“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的新闻照片和电视新闻。  为了防止电视工作者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人民的心声,“四人帮”竟然收缴了北京电视台记者们的摄影机,不许他们拍摄他们指令任务意外的任何东西。电视台的编辑和记者不顾“四人帮”的禁令,依旧深入天安门广场“四五运动”现场和群众感同身受,但是屡遭特务跟踪。姚文元还指示,电视台和广播学院新闻系,让人们主动交代是否去过天安门,并当众销毁所拍摄的群众悼念周总理、声讨“四人帮”的照片。但广播学院电视系学生只拿出一小部分照片“当众销毁”,却保存了大批照片,成为日后编辑出版《天安门诗抄》的宝贵资料。  但是,“四人帮”没想到“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却进一步促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文革”的错误,更加看清了“四人帮”是一伙祸国殃民的豺狼。“四五运动”就是这种民心的大爆发。“四人帮”已是四面楚歌了。  当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再一次引起全国人民的哀伤和悲痛。北京电视台以空前的规模、最隆重的形式报道了毛泽东的丧事活动。49  丽人剪报《综合》  10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意志,采取断然的措施,粉碎了“四人帮”集团。全国各地电视台,和其他新闻媒体互相配合,热烈庆贺一举粉碎“四人帮”。这里我们还应当记下这样一笔:即使在是在极“左”思潮四处泛滥,到处横行的日子里,北京电视台的记者们还是拍摄了一系列好的纪录片,当时,我的同事们在“四人帮”极左的政治高压下,依旧抱着高度的责任感,忠实的记录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奋斗进取的精神,拍摄了一些今天看来也同样有一定文献价值的纪录片。他们所记录的中国人的勇敢、坚毅、勤劳和智慧,例如《三口大锅闹革命》、《壮志压倒万重山》、《深山养路工》、《咱们的五个孩子》、《向青石山要水》、《金溪女将》等。其中原因,一方面是北京电视台建台初期吸收的记者队伍,经过15年左右的实践锻炼,正走向创作能力旺盛的年龄;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一批纪录片大多拍摄的是农村,记录的是农民开山、治水和大自然搏斗,远离了喧闹的政治动乱中心城市;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些记者坚持真实性原则和使命感,用镜头忠实记录了中国人民的勤劳、朴素、坚毅、勇敢和智慧,这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原动力。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原动力,在英明、正确的领导下,中国才能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短短的三十年的时间里,实现了新的崛起。在这些纪录片不免有着那个时代的印记,但是,总的来说,它们记录的也还是那一段的历史的另一个侧面。人民网2009-9-104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