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计算书

高支模施工计算书

ID:8524223

大小:1.15 MB

页数:18页

时间:2018-03-31

高支模施工计算书_第1页
高支模施工计算书_第2页
高支模施工计算书_第3页
高支模施工计算书_第4页
高支模施工计算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支模施工计算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主拱圈高支模施工计算书一、编制依据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2、*********工程施工图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4、公路桥梁通用设计规范(JTGD60-2004)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6、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7、WDJ碗扣型多功能脚手架构件(TB/T2292-1991)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9、混凝土模板用胶合板(GB/17656-1999)10、路桥施工计算手册11、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11、公路施工手册-桥

2、涵二、工程概况本桥为单孔空腹式拱桥。全桥总长:75m,采用空腹式悬链线拱桥,主跨拱轴系数m=2.465,净跨径L=26m,净矢高f=3.8m,净矢跨比1/6.842.桥址处楞良渠正常蓄水位89.0m,楞良渠渠底标高86.7m,拟建桥梁拱脚底标高89.12m;桥梁中心桩号K3+288.346,起点桩号K3+250.846,终点桩号K3+325.846,全宽59.25m;由于桥面较宽,本桥横向沿路线前进方向自右向左分四幅桥布置,第一幅桥宽12.0m,第二幅桥宽14.5m,第三幅桥宽17.75m,第四幅桥宽14.0m,分别独立受力;桥梁上部采用单孔空腹式拱,主拱厚度为50cm。三、支架承载面

3、的水文地质情况本桥主拱支架承载面高程为86.7m,比原地面低约4.30m。1、水文: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揭露有一层地下水,为孔隙潜水。孔隙潜水赋存在含碎石粘性土②、粘土③层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因粘土③为相对隔水层,稳定水位埋深差异性较大,勘察期间测得其稳定水位埋深为2.40~20.50m,相应高程为70.49~88.31m,水量中等,无统一稳定水位;本次勘察在⑤1、⑤层中未揭露地下水,但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地应存在溶洞裂隙水,赋存于破碎石灰岩⑤118层及石灰岩⑤层的裂隙、溶隙中,随季节变化水位、水量变化较大,桩基施工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应引起重视。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地下水年水位

4、变化幅度1.00~3.00m2、地质:根据地质资料显示该承载面位于含碎石粘性土②(Qel+dl)层,地质情况描述如下:褐红、褐黄、灰褐,局部灰白色,硬塑状,稍湿,成分以粘性土为主。韧性中等,粘性较强,干强度中等,局部砂感强烈,呈粉土状,韧性低,干强度中等,粘性较差。碎石含量约5%~35%,局部含量稍高,达45%以上,成分以硅质岩为主,石灰岩角砾次之,呈次棱角状,少数亚圆状,粒径2~30mm居多,大者达60mm以上。细小裂隙发育,裂隙间含黑褐色铁锰质结核及其氧化物。局部为粉质粘土。砾石分布不均,疏密不等,局部为散状,局部呈含粘土砾砂状。该层层顶埋深0.20~0.80m,层顶高程89.91

5、~91.19m,层底埋深2.60~25.00m,层底高程66.39~88.31m,层厚2.10~24.50m,平均厚度为6.36m。本次勘察该层取原状土试样11件,据土工试验结果,其液限平均值wL=32.2%,液性指数平均值IL=0.02,压缩系数平均值ā1-2=0.130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Es1-2=13.08MPa。现场做标准贯入试验9段次,因土层中碎石的含量、分布不均,导致标贯击数差异性变化较大,实测锤击数为7~30击,平均锤击数N=20.5击;现场作重型圆锥动力触探试验10.50m,经杆长校正后锤击数3.9~19.9击,平均修正锤击数N63.5=12.1击。具中压缩性。

6、四、主拱圈高支模设计方案1、支架承载面开挖、平整、压实,地基承载力达到150KPa;2、支架承载面硬化:铺设20cm厚杂砂石,其上浇筑10cm厚C15砼;3、碗口支架搭设:钢管规格¢48*3mm,纵横向间距90cm,步距120cm,离地面20cm设一道扫地杆及水平设剪刀撑,顶托下15cm设一道连接杆及水平剪刀撑;按纵横向及高度方向每4.5m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倾角为45°-60°间;4、支架顶托上纵桥向铺设10cm*12cm方木,横向间距90cm。方木与顶托之间斜坡空隙用楔形木调整,楔形木与方木间用铁钉固定;5、模板下横桥向铺设10cm*10cm方木,纵向间距30cm,纵横向方木用铁钉

7、连接固定;6、横桥向方木上铺设1.6cm厚竹胶板7、支架靠近承台拱座侧面沿高度方向每0.4m、横桥方向每0.45m设水平支撑杆。1818181818五、高支模计算1、模板受力验算1.1荷载计算1.1.1静荷载标准值:q1=(?1*d1*b+=(26.0*0.5*0.9+0.13*0.9)/cos34°=14.25kN/m其中:?1=26KN/m3-------钢筋砼自重d1=0.5m---------主拱圈砼厚度b=0.9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