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招投标的几种易出现的弊端的处理对策

工程建设招投标的几种易出现的弊端的处理对策

ID:8526249

大小:2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3-31

工程建设招投标的几种易出现的弊端的处理对策_第1页
工程建设招投标的几种易出现的弊端的处理对策_第2页
工程建设招投标的几种易出现的弊端的处理对策_第3页
工程建设招投标的几种易出现的弊端的处理对策_第4页
工程建设招投标的几种易出现的弊端的处理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工程建设招投标的几种易出现的弊端的处理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工程建设招投标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几种弊端的探讨和处理对策**工程公司招投标报名的公开性、市场化,是招投标工作公开、公平、公正的先决条件,此环节工作程序的科学、缜密、有效,对招投标工作的公平性、严肃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由于招投标报名环节的程序设置不够严密,以致在市建设项目交易服务中心出现了一批以政府投资项目为目标,以投标报名为牟利手段的“报名专业户”。这些“报名专业户”的存在,影响了投资环境,干扰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政府形象,投资业主和正规施工企业对此怨言颇多,如何设置报名规则,清除这些害群之马是我们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报名专业户”的

2、牟利手法为寻找牟取利益的机会,这些“报名专业户”像职业股民一样,终日游荡在交易中心的显示屏前,发现“猎物”出现便蜂拥而至,用挂靠用企业的名义,以各种身份参加投标报名。报名后,这些“专业户”既不忙于研究图纸资料,也不忙于编制投标文件,而是忙于在现场踏勘、标前答疑场所中串联寻找“买家”(真实投标人或“围标团伙”)。尔后,“专业户”们便与“买家”5们进行商务谈判,根据工程投资额的大小,分别要价出售其通过报名获得的“竞争权”。因“专业户”们经常会用大企业的名义报名,真实投标人有时会视报名情况,花小钱减少竞争对手;而“围标团伙”为防止有人搅局,则

3、愿意为此慷慨解囊。这些“报名专业户”们,就是这样通过出售“竞争权”的方式,轻松地牟取到“利润”。二、对出现问题的症结分析1、从现象调查分析。由于“竞争权”交易的方式极其隐蔽,在听到有此现象的议论和私下反映后,我集团开展了有针对性地调研,对近年来政府工程项目招标的报名情况进行了抽查。经对3类工程共18个标段的抽查,房建、涂装类工程报名投标比为328∶48,平均值6.83∶1;市政道路类工程报名投标比为122∶49,平均值2.49∶1;桥梁、电力类工程报名投标比为18∶12,平均值1.5∶1;其中比差最大的为72∶4(外墙涂饰),最小的为4

4、∶4(沥青摊铺)。从数据比对中可看出,技术含量要求高的工程,报名企业少但竞争度高,判断结果正常;技术含量要求低的工程,报名企业多但竞争度低,判断结果不正常,分析原因问题出在报名环节。同时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凡本地企业报名家数多的标段,递交标书企业数均较少,外地企业报名家数多的标段,递交标书企业数则较多;分析原因一是“专业户”挂靠本地企业较容易,二是与熟悉的企业进行“交易”5成功率较高,三是出售“报名权”的潜规则在本地企业通行。这些现象的存在,其危害性是阻碍了招标过程中的有效竞争,使围标、串标情况更加容易发生;其后果是“竞争权”的购买人必

5、然会将此费用转嫁到工程项目中,最终使政府的投资项目受到侵害。2、从利益驱动分析。因我国在建筑市场实行企业资质和个人执业资格双重准入制度,高资质施工企业为降低维持企业运转所需的管理费用,希望个人执业者挂靠以便收取管理费降低运行成本。而个人执业者则不愿意承担创办企业的风险,以及维持一家企业运作的人力、物力费用,希望通过挂靠节约投资成本。受利益驱动,彼此双方在出让其资质和出资“挂靠”上相互需求,也正是这种需求市场,造成了挂靠现象在建筑市场中盛行的状况,此问题只有高层次的管理机关有能力解决,所以在短时间内市场还将有“报名专业户”的存在,因此政府

6、投资项目的管理人要做好应对准备。3、从风险与回报分析。从事“报名专业户职业”的人为何能乐此不彼地努力工作?可以从其“职业”的风险、回报程度进行分析,一是从事此项工作的风险小,因他们有“挂靠”得来的合法资质,现行法律规定对此无明确界定,即便市场管理者明了其动机也奈他不何。二是从事此项工作的门槛低,只要能借出挂靠企业的几个证书,便可开展“业务”工作。5三是从事此项工作的回报高,在一个项目中只需投入150元人民币的报名成本,即可通过兜售市场“配送的产品”获取高额利润,若找不到买主对其只产生150元钱的投资失误。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才使这些“专业

7、户”们有恃无恐地努力工作。希望管理层能对这些问题重视,从政策制定、修订制度、市场监管上研究办法,增加他们的法律风险和违规成本,早日铲除这个依附在建筑市场中的毒瘤。三、建议对应的措施我们认为在招标报名阶段中,要增加违规活动的成本,降低政府项目被侵害的可能性,有规则、技术、制度三种管理手段可供商榷。1、规则手段。在施工招标中设置分段报名的方式,即将报名分为意向报名和正式报名两个阶段,运用规则的设立防范投机性地无效报名。参加意向报名的企业,经购阅招标图纸文件,自行踏勘施工现场,确定有无正式投标意愿;通过此方式将“竞争权”的买卖人相隔离,可有效

8、防止交易行为的发生。参加正式报名的企业,需缴纳足以制约其出售“竞争权”的报名保证金,凡不递交投标文件的保证金不予退还;通过此方式可加大投机行为的成本,促进企业合理竞争。同时还可提前发现递交标书不足三家的情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