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育人环境的调控和优化

试论高校育人环境的调控和优化

ID:8532702

大小:2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3-31

试论高校育人环境的调控和优化_第1页
试论高校育人环境的调控和优化_第2页
试论高校育人环境的调控和优化_第3页
试论高校育人环境的调控和优化_第4页
试论高校育人环境的调控和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高校育人环境的调控和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高校育人环境的调控和优化摘要:创建优良的高校育人环境,要构建教育环境化的教育新模式,强化学校在育人环境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大力加强校园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网络环境等方面的建设,积极开展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不断优化和净化高校育人环境,使教育在培养高素质人才、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高校育人环境调控优化高等教育活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环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高等教育所处的环境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既面临着信息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等国际国内环境变化所带来的严峻挑战,也面临着我国高

2、等教育自身发展所带来的严峻挑战。高校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更好地培育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是摆在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良好的成才环境对人才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而不良的成才环境,会使教育产生“零效应”甚至“负效应”。因此探讨调控和优化高校育人环境的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所指的高校育人环境,是指高校的育人活动得以开展的各种客观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可以分为社会大环境和校内小环境。营建优良的高校育人环境,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需要政府、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国内学者王策三指出,学校教育应该“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时代变革,“一是教育要

3、面向未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头,不再简单地为已存和现存社会培养人才,而要真正为一个尚不存在而形将出现的社会培养人才;二是教育不再仅仅为社会生活做准备,被动地接受社会的指令,而是积极地干预和参与社会生活及其发展”-7--7-。因此,作为高校应成为优化社会环境的主体力量,一方面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承载体和舆论阵地,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向社会辐射先进文化,可以对社区乃至全社会进行正面的价值导向;另一方面,高校可作为个体成长社会环境网络中最能动的力量去主动连接其他社会环境系统,通过学校、家庭与社会之间的沟通,形成学校内部与外部目标、方向一致的“三位一体

4、”的大教育体系,组合各种正面影响形成合力。高校通过主观的努力,可以优化高校校内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大环境。因此,高校应立足于校园,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不断转变观念,调动学校各方面的力量,积极营造优良的育人环境。为此,我们应采取以下对策。一、转变观念,构建“教育环境化”新模式调控高校育人环境,必须从理念入手,构建全新的教育模式,让环境参与育人,让环境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人的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理想信念的形成和知识能力的获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离不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也离不开其所处环境和氛围的感染和熏陶。据此,

5、我们提出教育的一种新模式——教育环境化。所谓教育环境化,即是指高校的教育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为目标,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正面教育,在方法论上要以环境教育为主,充分发挥教育环境的渗透功能。教育环境化的要旨在于通过设置一定的教育和心理环境,引导受教育者去感知、体会和自觉思考,在良好的氛围中受到启迪和教育。教育新模式的运用,需要把握以下三点:1.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优良、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为优化育人环境提供保障。教师是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导师”,也是环境建设的“指挥者”和“设计者”。建设这样一支队伍,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

6、新的现代教育观念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要通过建章立制,来规范、约束、激励教职工的言行,创造一种严肃活泼、积极进取的良好氛围。2.高校的教育活动要与环境相协调,应成为开放系统,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进一步适应社会和国际市场的需要。3.高校的教育活动要以教学环境为载体。教育是通过一定的教学设施、人际关系、校风班风、教学氛围等多种有形或无形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熏陶、感化学生,从而产生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7--7-的教育效果。这些有形的、无形的因素共同构成了一种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具有规范性、可控性和教育性等特点,

7、它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具有导向、凝聚、陶冶等功能,因而如何以教学环境为载体,达到教育所期望的效果,是教育环境化的根本任务。二、加强校园物质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物质环境独特的育人作用校园物质环境指高校内部的自然环境和物理环境,包括学校的规划和格局、校容校貌、办学基本条件、校园绿化美化等。建设校园物质环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要对校园进行合理规划,强调整体的和谐性。校园环境的规划设计,必须立足于长远,既强调整体的和谐又要做到美观大方,想尽办法调动校园内的每一个育人因素,让学校的一景一物、一草一木、一座雕塑都散发着浓郁的育人气息,处处体现和谐整体美感。2

8、.要搞好校园的绿化美化,强调校园建设的独特性。高校要设法扩大校园的绿化面积,建造适宜学习、休息的绿化景点和具有教育意义的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