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失乐园》中撒旦形象

浅谈《失乐园》中撒旦形象

ID:8541085

大小:30.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3-31

浅谈《失乐园》中撒旦形象_第1页
浅谈《失乐园》中撒旦形象_第2页
浅谈《失乐园》中撒旦形象_第3页
浅谈《失乐园》中撒旦形象_第4页
浅谈《失乐园》中撒旦形象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失乐园》中撒旦形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失乐园》中撒旦形象【摘要】约翰·弥尔顿(1608-1674)是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思想家,是继莎士比亚后最杰出的诗人,活跃于被暴力与激情所充斥的动荡的17世纪。他本出生于伦敦一个富裕的清教徒家庭,由于目睹当时国教日趋反动,放弃了当教会牧师的念头,一心攻读文学,想写出能传世的伟大诗篇。【关键词】失乐园撒旦形象弥尔顿在这部伟大的史诗中对魔鬼撒旦一改前人所描述的那种恶魔的化身的形象,而赋予撒旦有史以来最崇高和辉煌的地位,使撒旦的形象具有了积极的意义。弥尔顿对撒旦形象的刻画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宗教政治等是密切相关的,我们把撒旦称为弥尔顿本人的代言人,是弥尔顿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反抗

2、暴政、不公平以及权威的具体表现,弥尔顿对于革命的热情,造就了撒旦的英雄形象。这一形象根植于英格兰社会和文化,以其独到的方式反映了英国历史和文化的变迁,挑战了当时统治地位的社会、道德、宗教秩序和权威信仰体系。但是由于弥尔顿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使得他在根本上对于反抗上帝、诱骗亚当和夏娃的撒旦持否定态度,撒旦本质上恶的一面在史诗后面部分得以体现,于是在整部诗作中形成了撒旦矛盾冲突的、鲜明复杂的人物形象。9说起基督,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句话:“别人打你的左脸,你把右脸也伸给他”。以此断定,宗教意味着忍受无条件的屈辱。但他们却不曾留意《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及《路加福音》第十九章都记载

3、过这样一个“沾净圣殿”的故事:耶稣进了神殿,看见人们在那里做生意,兑换银币,非常愤怒。于是推倒他们的桌子、凳子,驱赶他们出殿。并对他们说:“我的殿比称为祈祷的殿,你们倒使它成为贼窝啦。”看来,耶稣并不是对任何事情都能无限容忍和顺从的。更何况,《旧约》中的上帝更是一个威力无比、嫉恶如仇的形象,其程度常常到了极其残酷的程度。自基督教被确立为西方权威宗教后,它就统治着西方的意识形态和道德体系。撒旦式的人物正是挑战基督这样的“权利意志”的支配,超越所谓的“奴隶道德”,旨在保护基督统治下弱者的道德违反和权力意志,打击让欧洲人堕落的根源。各种撒旦式的反叛活动都朝着基督教和它所信奉的上帝

4、,在一定程度上撼动了基督教在当时所统治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我们可以说,仅从弥尔顿思想中的革命性一面而推论说他在抨击撒旦反叛上帝的精神是比较片面的。9只因为对弥尔顿的创作起源无法界定,在《失乐园》所塑造的人物中,撒旦形象历来受赞扬最多,同时争议也最大。浪漫主义诗人布莱克、拜伦、雪莱等对这个形象所体现的英雄气概和崇高美更是推崇备至。他们相信撒旦在史诗中被作者塑造成了真正的英雄。布莱克认为,撒旦代表情欲,代表人类富于想象的灵魂。他说,弥尔顿写到天使和上帝时,感到缩手缩脚,但写到恶魔和地狱时却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是因为弥尔顿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自己站在恶魔一边却不自知。当然许多人

5、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在后面各卷中,撒旦的形象越来越渺小、猥琐,直到在第十卷中变成一条嘴里嚼着苦灰的令人厌恶的蛇。需要指出的是,撒旦那具有崇高美的叛逆者形象并非完全是弥尔顿的创造。在大约写于8世纪的宗教诗《凯德蒙的圣诗》中,作者就成功的塑造了一个不愿做奴仆,不向上帝折腰,只要自己做神的颇具叛逆精神的撒旦形象。弥尔顿的撒旦无疑受到它的影响。但无论怎样看,撒旦仍是一个塑造得十分成功的艺术形象。特别是在前两卷里,他被赶出天堂,扔到地域的火海中后,仍然充满不屈不挠的精神,发誓要继续与万能的上帝对抗。他说:我们损失了什么?并非什么都丢光。不挠的意志,??热切的复仇心,不灭的憎恨,以及永

6、不屈服,永不退让的勇气,还有什么比这些更难战胜?9这是撒旦在地狱中激励其他天使时说的,也是他自己的思想体现,他的演说慷慨激昂,表达了一个叛逆者的战斗决心和意志。读到这些充满豪气的语言,看到他那克服一切困难去实现自己计划的不屈意志,人们不禁会感到,布莱克的话不无道理。撒旦能得到浪漫主义诗人和众多读者的赞叹,很大程度上就在于这个形象体现了意志的自由。在撒旦眼中,没有绝对的真理、政治、宗教、道德和价值体系是必须服从的,他为了满足自身欲望和实现自身价值,可以冷酷无情、不择手段。所以很多人把撒旦定义为邪恶人物,但是从很大程度上来说,他挑战的正是这样非绝对的真理、政治、宗教、道德和价值

7、体系,所以就不能单单以邪恶来衡量他,因为他的形象一直被基督教“妖魔化”,其实不然。不论撒旦后来变得多么渺小可憎,也不论他内心多么痛苦乃至悔恨,有一点他从未改变,那就是,他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未屈服。恐怕正是这种不屈的自由意志在浪漫主义诗人和革命者弥尔顿心中引起了共鸣,以致弥尔顿在塑造这个形象时有时竟“站在恶魔一边而不自知”。9不过,撒旦这个人物主要是在史诗的前两卷中具有叛逆者的英雄气概。当史诗的重心从地狱转到伊甸园,从撒旦转到亚当和夏娃时,这个艺术形象的崇高美便消失了。外表上,他从一个伟岸的天使军统领变成一个卑鄙的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