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控制及内部审计

企业管理控制及内部审计

ID:8542577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3-31

企业管理控制及内部审计_第1页
企业管理控制及内部审计_第2页
企业管理控制及内部审计_第3页
企业管理控制及内部审计_第4页
企业管理控制及内部审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控制及内部审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企业管理控制及内部审计管理控制是企业以提高经营效率、工作效率为目的,用于行政和业务管理方面的方法、措施和程序。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相对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本企业的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核和评价,查明其真实性、正确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提出意见和建议的一种专职经济监督活动。管理控制与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二者的地位和作用究竟有何不同?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一、管理控制与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定位6管理控制是管理者影响组织中其他成员以实现组织战略的过程。

2、管理控制的目标是实现组织战略,其主体是企业管理者,强调的是各级管理人员的控制,其控制程序包括战略目标分解、控制标准的制定、管理控制报告、经营业绩评价、管理者报酬等。尽管管理控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历史悠久,但其学术意义上的定义直到1958年才出现。为缩小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范围,美国审计程序公告第29号《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将内部控制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并指出“会计控制由组织计划和所有保护会计记录可靠性或与此有关的方法和程序构成;会计控制包括授权与批准制度;记账、编制财务报表、保管财务资产等职务的分离;财产

3、的实物控制以及内部审计等控制。管理控制由组织计划和所有为提高经营效率、保证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执行或与此直接有关的方法和程序构成。管理控制的方法和程序通常只与财务记录发生间接的关系,包括统计分析、时动研究、经营报告、雇员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等。”这就是审计界广为熟知的内部控制“二分法”。在这次划分中,内部审计包含在会计控制之中,与管理控制关系不大,这主要由于当时内部审计尚处于内部财务审计阶段。1972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在第1号《审计准则公告》中对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的定义进行了重新表述,其中,“

4、会计控制由组织可靠性有关的程序和记录构成”,“管理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组织计划以及与管理部门授权办理经济业务的决策过程有关的程序及其记录。这种授权活动是管理部门的职责,它直接与管理部门执行该组织的经营目标有关,是对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控制的起点”。本次定义中,内部审计已从会计控制中分离出来,而与管理控制紧密相关,这主要是由于内部审计已逐渐过渡到了管理审计阶段。6内部控制“二分法”奠定了管理控制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地位,尽管这次划分遭到了企业管理当局和理论界的众多批评,但其对内部控制理论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如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

5、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发起机构委员会(COSO委员会)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提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当局以及其他成员为达到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等三个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其中,为实现财务报告可靠性目标的控制属于会计控制范畴;为实现经营活动效率和效果目标的控制属于管理控制范畴;而法规遵循控制则是二者得以实现的保证。归根结底,管理控制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地位决定了无论内部控制理论体系如何衍变,管理控制始终将在内部控制中居于主干地位。6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

6、殊形式,它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制,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控制程序的再控制。内部审计一直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自1958年被归入会计控制之后,其在内部控制中地位随着内部控制理论体系的不同而有所变化。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INTOSAI)在第12届国际审计会议上发表的《总声明》提出:“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他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内部审计三部分”,这是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理论体系中地位最高的一刻。1988年AICPA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中,将

7、内部控制界定为“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在结构上由控制环境、会计制度和控制程序三个要素组成,此时,内部审计被划入控制环境之中。1995年AICPA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全面接受了COSO报告的内容,内部审计完全融入三个目标之中。可见,在内部控制体系中,内部审计基本上处于从属地位。二、管理控制对内部审计的推动作用620世纪以来,随着企业规模的逐步扩大,经营地点分散和经营业务的复杂,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亲自观察和控制所有的经营活动,只有实行分权管理和多级控制来维持企业的运营

8、。为了约束和激励各层次管理人员,管理控制系统就应运而生了。在管理控制系统建立之后,各管理层的管理水平如何,经营目标能否实现,尤其是各种预算系统、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标杆制度等管理控制工具的广泛应用,客观上需要相对独立的、具有分析能力,特别是能够分析控制系统的人员去审查、评价和报告,而内部审计人员恰好具备了这些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