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两个原因探讨.doc

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两个原因探讨.doc

ID:8543942

大小:3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3-31

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两个原因探讨.doc_第1页
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两个原因探讨.doc_第2页
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两个原因探讨.doc_第3页
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两个原因探讨.doc_第4页
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两个原因探讨.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两个原因探讨.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介语石化现象的两个原因探讨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中介语石化的概念及产生原因,分析了中介语石化的两个主要原因即:动机的缺乏与母语负迁移。语言负迁移是造成中介语中许多错误的根源,有效地避免语言负迁移是打破石化的有用工具;学习者的内在因素是引起石化的直接原因,积极的学习动机能成为打破石化的力量。拥有了“力量”和“工具”,中介语的石化将被大大削弱。  关键词:中介语石化因素动机母语负迁移    一、引言  中介语,也称过渡语(inter-language),指的是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使用的介于母语和目标语之间的语

2、言体系。它兼有学习者母语和目标语的特征。语言的石化现象又叫语言的僵化现象,指的是语言学习者在外语或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语言能力达到一定程度后,中介语的某些特征如语法、语意、语音等就会趋于停滞状态的现象。尽管几乎没有人能将其所学的二语说得和使用母语者的一样毫无区别,但他可以努力将中介语石化现象降至最低。许多案例表明,积极的学习动机能给予学习者更强的信心来打破中介语石化现象,是解决语言学习障碍的关键;语言迁移被普遍认为是二语习得的障碍,也是导致中介语石化的主要因素。笔者认为,学习动机的缺乏和母语负迁移是导致中介语

3、石化的两个主要原因,分析并解决好这两个问题对缓解或削弱“石化”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中介语石化现象研究理论背景  1.中介语石化的定义  国外对中介语石化研究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中介语石化是目前二语和外语界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中介语石化现象”这一概念是由英国著名语言学家、伦敦大学教授LarrySelinker在1972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语言石化现象是指外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与目标语有关的那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语音次系统知识趋于定型的状态,它们不受学习者年龄以及目标语学习量的影响。(1972:215

4、)”“石化结构一般以潜在的方式存在,甚至在表面上似乎已经清除以后,还是会在中介语中出现。(Han,2004:217)”  《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对“石化”定义为:石化是第二语言/外语学习过程中有时出现的一个过程,即在第二语言/外语学习者的口头和书面表达中始终伴有不正确的第二语言/外语语言形式。在第二语言/外语学习中,语音、词汇和语法方面的不正确形式都可定型或石化。石化的发音常常是“学习者”外国腔的原因。Selinker在1989年又指出,语言石化是指学习者可以在一种语境中正确使用第二语言形式而不能正确

5、使用于其他语境中的现象,即使学习者能够和目的语充分接触,这种现象如果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一般2―5年),就可以视为石化。中介语石化可从性质上分为永久性石化――不可逆转,和稳定性石化或暂时性石化――困难逆转或永久性石化的先兆(Selinker,1996)。“现在由于对语言石化的研究更多是与教学有关,因此,其含义更多是指难以改变的非目的语形式”(陈慧媛,1999:42)。  2.中介语石化的成因  多年来,国内外语言学家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中介语石化的成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研究。  Selinker从心理

6、学和神经学的角度解释了中介语语言能力的石化现象,提出了石化现象的五个成因:(1)母语迁移;(2)培训转移;(3)二语学习策略;(4)二语交际策略;(5)目的语过度概括。后来,Selinker和Lamendella又指出,石化现象的产生既有内在因素又有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年龄因素以及缺乏与目的语社会文化融合的欲望,外在因素包括交际压力、缺乏学习机会和反馈性质对学习者二语使用的影响(Ellis,1999:354)。  Lenneberg从生物学的角度解释了语言石化现象,他的语言习得临界假说(criticalper

7、iodhypothesis)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个体行为的习得特别容易,发展特别迅速。在这段期间,由于生理因素的作用,语言习得最为容易,超过了这个阶段,语言习得能力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使语言学习产生困难,语言习得难以进一步发展,也就形成了语言石化现象。  Lamendella从第二语言习得的生理机制出发,提出了“次系统”(infrasystem)概念解释中介语石化的形成。根据他的理论,从第一语言过渡到第二语言或外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初学者学习外语时,由于目的语知识

8、匮乏,目的语次系统尚未形成,因此,在借助已有的第一语言的次系统构建目的语的语言形式。学习者在掌握母语后学习第二语言需要发展相应的“次系统”,如果这一“次系统”不完善,学习者只能借助第一语言的“次系统”,这种“借用”就会产生介于两种语言中间的中介语,导致石化现象的产生。  Krashen从第二语言习得认知过程来考察石化现象,他列举了可能引起石化的五种因素:一是目的语输入量不足;二是目的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