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应影响因素探究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应影响因素探究

ID:8545931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4-01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应影响因素探究_第1页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应影响因素探究_第2页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应影响因素探究_第3页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应影响因素探究_第4页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应影响因素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应影响因素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应影响因素探究【摘要】作为一种激励制度,股票期权是在二十世纪中叶出现的,其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的问题。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以及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实施,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制度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资本市场也越来越完善,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制度,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本文首先对股票期权激励作用机制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

2、了分析。【关键词】股票期权激励效应影响因素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普遍的改善,我国的资本市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制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推出股权激励的制度,尤其是在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实施之后,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效应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股票期权激励作用机制理论研究(一)委托代理理论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是现代公司制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委托-代理链

3、中,委托人是股东,代理人则是经营者,通过与代理人订立某种或明或暗的契约,委托人会授予代理人部分决策权,代理人则代表委托人从事经济活动。对于代理人行为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委托人不得不承担,这便是委托-代理问题的实质,然而,风险主要来自于契约的不完备,主要来自于信息的不对称。只有在双方之间形成一种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建立一种风险共担的机制,实现“剩余所有权”与“剩余控制权”之间最大的对应,才能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的问题。作为一种激励制度,股票期权正是基于这一目的。对公司经理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经理人除了拥有经营者的身份之外,还拥有所

4、有者的身份,这样,委托人和代理人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相同的,也就是说,为了追求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经营者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经营者会尽最大的努力来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因为只有这样,企业的经营效益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经营者才能通过股价上涨获得巨额收益。(二)人力资本产权理论5人力资本具有专有性、“不可压榨”性、外在难测性以及群体性等四个特别属性。这就决定了必须要对其进行管理,比如对其进行监督、对其进行激励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监督的作用越来越少,激励逐渐成

5、为管理的一种主要方式。作为一种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本的方式,企业扥股权激励所考虑的角度便是产权以及其所派生的剩余索取权,一方面,其将经理人的人力资本与一般的人力资本区别开来,另一方面,其使经理人的利益与股东的利益达到了内在的一致,减少了他们的机会主义,减少了股东对其进行监督的成本,这种激励制度大大地促进经理人做出对企业最有利的决策,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实现了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三)合作预期理论5合作预期理论认为,业绩薪酬合同是雇主和代理人之间通过谈判而达成的一个合理的协议。在传统的固定薪酬的制度下,代理人存在比较大的道德

6、风险,导致双方相互猜疑,从而合作失败。而运用股票期权的激励制度,则可以增加双方的合作期望,因为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代理人的短期行为,使其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如果只是关注公司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公司的长期利益,那么,自己的利益也会受到很大的损失,从而增加了不断地提高公司的经济利益,增加了雇主和代理人之间的信任,提高了雇主和代理人之间的合作预期。二、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分析(一)横向研究首先,我们以全体A股上市公司为例,分析了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和没有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差异。截至2007年年底,实

7、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在删除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缺失的样本后,平均每股收益为0.3659,扣除非常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为-0.0486,未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在删除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缺失的样本后,平均每股收益则为0.3067,扣除非常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为0.0028。其次,我们以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和没有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差异。截至2007年年底,实施股权激励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删除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缺失的样本后,平均每股收益为0.3682,扣除非常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为-

8、0.0131未实施股权激励的制造业上市公司在删除每股收益与净资产收益率缺失的样本后,平均每股收益则为0.2631,扣除非常损益后的净资产收益率为0.0226.(二)纵向研究5我们选择2007年开始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对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前后的业绩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