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皖西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困惑与反思

对皖西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困惑与反思

ID:856270

大小:41.51 KB

页数:0页

时间:2017-09-20

对皖西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困惑与反思_第页
预览图正在加载中,预计需要20秒,请耐心等待
资源描述:

《对皖西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困惑与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皖西农村中学教育现状的困惑与反思 内容摘要:皖西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着严重制约学校发展的一系列问题,突出表现为“资金短缺、条件艰苦、设施简陋、手段落后、师资不齐、待遇低下、观念滞后、效率不高、评价不公”等方面,这些都制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从教育兴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国家(政府)、社会、学校、家庭、教师等多方面着手,力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而推动农村教育健康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关键词:农村中学,问题与困惑,反思与建议 长期以来,由于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

2、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造成农村教育中长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当前皖西大多数农村中学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集中体现在“办学资金不足、办学条件艰苦、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手段落后、师资配备不齐、教师待遇低下、思想观念滞后、教学效率不高、社会评价不良”等多个方面。这说明农村中学面临的严峻现实,应该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和研究对策,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解决客观存在的各种问题,才有可能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稳步提高农村中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社

3、会持续发展。一、皖西农村中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惑12(一)、政府投入不够且欠均衡,办学条件艰苦落后。在皖西六安市大约有75%的学校、教师、学生分布在农村。经过前些年的努力,农村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后,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使农村基础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导致农村中学基础差、底子薄,政府对农村中学(特别是高中)教育的总体投入规模严重不够,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体制还不完善,中央财政用于补助地方基础教育的经费主要是用于满足农村孩子(集中在义务教育阶段)读得起书的问

4、题,远远不能满足迅猛增长的学生人数及高中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像我们霍山县自二十一世纪开始初中毕业生升高中(含职高)的比率就达到80%左右,而近四年来这一比率更是维持在88%左右,这一方面使得我县义务教育水平和质量位居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另一方面也造成学校特别是高中教学设施严重不足、教学人员特别紧张、管理难度日渐加大等突出矛盾集中表现出来。一些城市学校和重点中学校园建设十分漂亮甚至豪华,教学设施现代化程度很高,一些“(省市级)示范学校”有学生公寓、教师公寓、校园网站、图书馆、体育馆、科教楼等。而农村中学却是另一片凄惨景象:拥挤而

5、破旧的教室,没有图书室,没有像样的运动场,没有必要的体育设施;教师没有办公室,许多学校缺少基本的音体美教学场地、设施和器材;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办学条件悬殊大、教师待遇差距大的客观现实,始终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二)、评价体系不科学,激励机制不健全。12应试教育思想深蒂固地束缚着农村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动机,家庭和社会对升学率的片面关注,迫使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能力培养方面的评价,“以分数定优劣、凭成绩定奖惩”的传统评价模式始终难以打破,教师被迫将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放在

6、工作首位,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搞“题海战术”、“磨尖、治跛、抓重点”上去了,从而极端偏废了学生的智力开发、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实践中教师花了成倍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学生也被迫把宝贵的时间投入到死记硬背枯燥无味的书本知识和应付永无休止的测验考试中去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和自学能力没有得到相应的训练和培养,综合能力没能得到应有的发展,更不用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了,这严重违背了现代教育的客观规律,偏离了新课程所提倡导的全面要求,泯灭了学生继续学习、持续发展的萌芽和天性。(三)、农村家长教

7、育思想保守,观念滞后。广大农村由于交通闭塞、地理分散、信息不畅等多方面原因,传统的小农经济意识严重束缚着农民群众对子女的教育培养观念,广大农民群众对我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和社会发展趋势认识不清,对未来社会人才素质的较高要求了解不多,因此产生了对子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教育与引导,而社会对孩子们全面发展缺乏必要的信念支持和监督引导,造成大多数农村中学生缺乏学习的动力和12自信心,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持续学习的决心。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如农民工)产生的短期经济利益,再加上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前

8、景十分严峻,导致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又盛行起来,大部分农村学生缺乏学习内动力,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部分学生干脆过早放弃学习,外出打工挣钱或者谋求其它出路。这样一来,学校教育在缺乏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社会的重视与认可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前提下,没有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