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贺诗歌的艺术构思

浅谈李贺诗歌的艺术构思

ID:8567835

大小:2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4-01

浅谈李贺诗歌的艺术构思_第1页
浅谈李贺诗歌的艺术构思_第2页
浅谈李贺诗歌的艺术构思_第3页
浅谈李贺诗歌的艺术构思_第4页
浅谈李贺诗歌的艺术构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李贺诗歌的艺术构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谈李贺诗歌的艺术构思吴克强(六安职业技术学院,安徽六安237158)摘要:李贺,唐代诗人,世称“诗鬼”,创“长吉”体歌行,是中唐诗坛上一颗耀眼的“流星”,其诗歌创作的主要特点为构思上有所独创,形成了奇思遐想,迥然异趣的艺术构思,具体表现为:化平凡为奇崛,化腐朽为神奇;立意新奇,独辟蹊径;想象丰富,意境深远。关键词:李贺;诗歌;艺术构思中图分类号:1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735(2003)01—0119一03如果说中国是个诗的国度,那末唐代堪称为诗的天国,而中唐的诗坛上更是群星灿烂,令人注目。在李白、杜甫之后,中唐诗坛上仅为后人所景仰和崇尚的大家流派就有张(籍)

2、王(建)、元(稹)白(居易)、韩(愈)孟(郊)、韦(应物)刘(长卿)、刘(禹锡)柳(宗元)等。就在这群星灿烂,大家辈出的中唐诗坛的天际中,有流星划万里长空而过,与群星争艳,为中唐的诗坛增添了不少光彩,这颗流星就是“诗鬼”李贺。李贺(公元790一816年),字长吉,福昌昌谷(河南宣阳三分)人,是中国诗史上别树一帜并有一定影响的诗人,经过他长期的探索与实践,竟形成了一种“长吉体”歌行。这种诗体主要在构思上有所独创,形成了奇思遐想,迥然异趣的艺术构思,下面试论述之。一、化平凡为奇崛,化腐朽为神奇李贺具有“人所难言,我易言之”的本领。例如以马为题材的诗歌,在古诗中可谓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名家佳作,同

3、时这也是一个极其平常的题材,无非以马自喻,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咏怀自己怀才不遇,要想在这万家争咏的题材中露出一点头角,的确是不容易的,甚至可以说是很难的。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李白游黄鹤楼,他站在楼上,眺望烟波浩渺的长江,不禁心旷神怡,准备题诗,可是当他看到题在墙上的崔颢的七律《黄鹤楼》时,不禁长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象李白这样的大家尚不敢写他人写过的出名的诗的题材,不是不写,而是怕写不出新意,写不好,而李贺却敢写别人常写的马,这就更见李贺化平凡为奇崛,化腐朽为神奇的功力。李贺不但写了马,并且一连写了二十三首,异峰突起,写得非常出色。杜

4、甫也曾写过一首有名的“马诗”,我们不妨将李贺的“马诗”与杜甫的诗对比一下: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杜甫《房兵曹胡马诗》)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四)两相比较,杜甫把骏马的形态写得惟妙惟肖,但和李贺所写的这匹马比,就觉得杜工在写形,李工在写神,杜工在写实,实中见精神;李工在写意,意中见超神。两个所选题材相同——均为马,但立意角度不同,各有千秋,同为写马诗中的上乘佳作。在唐代,描写音乐的诗歌是很多的,其中也不乏大家名作。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寄房给事》是描写音乐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先写董大技艺高妙,得心应手,使琴声能传情而

5、感动鬼神;然后用鲜明生动的比喻,具体描摹琴音由哀怨幽咽忽转为轻快潇洒。诗人是这样写的:“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坠瓦。进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轻快飘洒琴音,象林中的风声,瓦上的雨声,又象飒飒飘洒树梢的飞泉声,婉转悠扬象野鹿在堂前呜叫。这一系列的比喻把诉诸于听觉的琴声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视觉形象,使人在听觉里同时获得视觉形象的感受,增强了艺术感染力,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诗,也是广泛传诵的优秀作品。此外还有自居易《琵琶行》中“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李白的《听蜀僧弹琴》中“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等,都是描写音乐作品中的佳篇佳句。但这些诗若和

6、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比起来,却觉得这些名作太现实些了,因为他们所用来比喻音乐的,都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事物,如“野鹿呦呦”、“大弦切切如急雨”、“如听万壑”等;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好像更新颖些,有浪漫主义的气息。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泣竹素女悉,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依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一开始,李贺就着力描写李凭弹箜篌的技艺绝妙,不同流俗,它使行云不流,湘妃洒泪、素女愁,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接着诗人以多种比喻描写变化万端的乐声,清脆如昆山碎玉样

7、动听,柔和似凤凰呜叫那样悦耳,低回如芙蓉哭泣,欢快似香兰含笑。这些比喻有的是拟声,有的是以情态喻声,其间又以拟人化的手法,用花草的泣、笑比喻乐声的悲和欢。以后用“融冷光”、“动紫皇”、“石破天惊”、“鱼跳蛟舞”、“吴质不眠”等等,烘托李凭弹奏箜篌所产生迷人的艺术魅力。李贺在描写李凭箜篌技艺之精时,虽然也没有能跳出声如鸾凤、响遏流云,变气候,动天地,泣鬼神,鸟舞鱼跃等俗套的框框,但由于其中有象“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