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浙教版七上《故乡》word教案

2012浙教版七上《故乡》word教案

ID:8571292

大小:1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4-01

2012浙教版七上《故乡》word教案_第1页
2012浙教版七上《故乡》word教案_第2页
2012浙教版七上《故乡》word教案_第3页
2012浙教版七上《故乡》word教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2浙教版七上《故乡》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九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第9课(章节)《故乡》研读导航表设计人:周春梅参研人:本年级全体教师备课组长签字教研组长签字学校审核意见课首要素细节反思【教学目标】1.理清小说结构层次,感悟作者情感脉络及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2.分析本文通过对比写法塑造的人物形象,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   3.揣摩、品味课文的抒情意味的语言,摘抄积累词语、句子和精彩语段。  4.在本文阅读过程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养成良好习惯,教给阅读方法。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运用对比写法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的写法。  2.品味小说语言,领悟作者探求人生道路的的强烈愿望。  【

2、教学难点】领会小说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教学方法】平台互动式课前自主预习【自主积淀·初步感知教师导入:同学们喜欢不喜欢读小说?能说说你们是怎样读小说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创作于1921年的一篇小说《故乡》,并通过这篇小说的阅读,探讨阅读小说的方法。  学生交流预习情况:  1.读各自圈划查注的生字词,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2.从名、时、地、著、评方面说说作者及《故乡》创作情况。 新课合作学习【合作研读·整体感悟】1.想一想,小说的叙事线索是什么?理清小说的结构层次。  2.根据你对对课文内容的感受,在原题目《故乡》前加上定语。  【关键品析·重点强化

3、】预设以下问题,引导学生交流:  1.讨论课文的叙述的线索和小说的结构层次。  (学生发言讨论后明确:小说按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小说,按时间先后为顺序,全文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5段),写的是故乡的萧条景象, '我'的复杂心情,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第二部分(6-77段),写'我'在故乡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重点写了闰土的变化;第三部分(78-88段)写'我'离开故乡时的种种感触,表达我追求新生活的执著信念。)  2.学生展示各自在题目故乡前所加上的所加的定语,并引用文本信息阐释的理由。  【疑难

4、诊治·突破难关】1.作者在本文中都写了哪些人呢?本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明确:本文写的人物有闰土、杨二嫂、母亲、水生、宏儿和我';闰土就是本文的主要人物, 我是本文的线索人物。)  2.小说是怎样来描写闰土这个人物的?从哪些方面去对比?请细读课文,搜集信息,完成下边的表格。(用小黑板或投影显示以下表格)  对比内容 少年闰土 中年闰土  3.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闰土是怎样的形象?中年闰土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是什么原因使一个天真活泼、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小英雄变成了麻木迷信的木偶人呢?  4.'我'对闰土的态度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闰土这个形

5、象表现什么样的主题?  5. 既然闰土的变化已经反映了封建思想、封建等级观念对人们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了,作者为什么还要花那么多的笔墨来写杨二嫂呢?  6. 课文从哪些方面去描写杨二嫂的?表现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通过肖像、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描写,表现了杨二嫂的自私、尖刻、贪婪、势利的性格。)  五.品味语言 ,体会感情:  齐读第三部分课文,品味、领悟小说语言的含义。  1.同学们对这部分课文中,感受最深的是哪些语句?为什么?  (让学生从内容和语言方面谈个性感受)  2.从文中看,'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明确:文中的'我'是一个有作者影

6、子,具有进步思想倾向,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形象。)  3.面对回故乡的所见所闻,这位同情、热爱劳动人民的具有进步思想倾向的知识分子当时有什么样的感受?文中的'高墙'指什么?  (讨论并归纳:指封建思想,等级观念毒害下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淡隔膜。)  4.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新的生活是指什么样的生活?  (讨论并归纳: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  5.“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为什害怕?  (讨论并归纳:因为鲁迅当时还是个进化论者,这种自由、平等、幸福的新生活只是我的理想,但怎么实现,我无法回答,所以想到希望的能否实现,自然

7、便害怕起来。)  6.为什么说“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讨论并归纳:闰土的愿望只是希望眼前能过上幸福生活,所以说 '切近',我的愿望是普天下的人都过上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我'的愿望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所以茫远。)  7.课文再次出现海边奇异的图画,表现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海边奇异的图画是'我'对美好希望的想象和憧憬。)  8.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在学生讨论后归纳:作者把希望比作地上的路。这句话告诉人们:只有美好的愿望而

8、不去探索实践,希望必然落空,等于没有;虽然实现希望困难重重,但只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