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

浅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

ID:8573331

大小:26.5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4-01

浅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_第1页
浅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_第2页
浅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_第3页
浅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_第4页
浅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论钱钟书《围城》的讽刺艺术摘要《围城》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风格独特的长篇小说。作者钱钟书在他所熟悉的生活环境里,以其生动细腻的笔触表达了他独特的生活感受,是五四以后新文学中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小说着力于描写"现代中国的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即主要由三、四十年代一部分欧美留学生和大学教授组成的知识社会、知识阶层人物,从剖析他们个性、道德上的弱点入手,揭示其精神上所处的重重困境,由此而反映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腐朽和没落。从而表述了作者——一个爱国的、信仰科学和民主的知识分子对于旧时代生活

2、的深刻讽刺和感伤。小说广泛全面深刻地揭露了知识分子的灰色人生,在这个意义上,它的确是一部新的《儒林外史》。在小说的表现手法上,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讽刺艺术,作者既能有声有色地绘出人为的可笑可卑的行为,以透视其五脏六腑,又能以自己的博识,设计精巧、超拔的比喻,对人物作愚弄嘲讽,笔酣墨饱,无不淋漓尽致。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围城》的讽刺艺术的手法和方法加以论述。一、通过巧妙的结构安排,以点带面的描写,达到讽刺的目的小说的结构非常的精致,它以方鸿渐为中心人物,通过他的生活经历以点带面地描绘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

3、社会所特有的部分上层知识分子的生动群像,深刻剖析了他们空疏、虚伪、卑琐的灵魂。—————————————————————————————————————————————————————首先,表现在社会对主人公方鸿渐生活遭际与个性弱点的描述。方鸿渐留学英、法、德国,归国途中与一些留学生"谈起外患内乱的祖国,都恨不得立刻就回去为它服务"。可是,他一旦回归封建家庭与资产阶级社会的生活圈中,便只能为个人的谋职与恋爱婚姻浑浑噩噩地忙碌。又由于他为人比较善良、软弱,故在名利场与情场上屡屡败北,最终不能不陷入精神上麻

4、木困顿的绝境,小说由解剖他的个性弱点与精神困境入手,巧妙地讽刺、揭露了畸形的世态人情。方鸿渐最突出的个性弱点是怯懦,他学的本是中国文学,却偏要出洋"深造"。此事未免滑稽,可在殖民化的旧中国却不失为时髦之举。留学四年,兴趣虽广,却学无专长,最后迫于父亲和岳父的压力,不得不于回国前买一个假文凭寄回去搪塞。不料岳父立即将他的博士照登报大肆吹嘘。这些文字看来是写方的经历与个性弱点,落笔处却都巧妙地针砭了崇洋媚外、好尚虚荣的社会风习。在恋爱婚姻方面,虽然真心爱上了唐晓芙,却由于遭到苏文纨的中伤而致失恋。后来他到内

5、地的三闾大学任教,又接连受到老奸巨滑的校长的欺骗,卑劣无聊的同事的暗算,在这里由于种种原因而与孙柔嘉结合了,但孙并非他真正的意中人,她多疑善妒,专横有主见,常动不动就与方争吵,最后在一次空前的吵闹中导致决裂。作品往往由这类貌似锁屑的人物个性弱点和家庭纠纷,来抒发对旧时代生活的讽刺与无可奈何的感伤,在艺术表现上更为独到。其次,小说以方鸿渐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将讽刺的笔锋伸展到中上层知识社会的各个角落。从对于人物个性与道德的批判入手,揭露————————————————————————————————————

6、—————————————————和抨击畸形的社会世相。所谓西方文明的产物——欧美留学生,是围城中的重要角色。在法国取得文学博士头衔的苏文纨号称"才貌双全"的"女诗人",但她的"得意之作"竟是抄袭的一首德国民歌。其才学便是在情场中播弄风云,抗战时,依靠丈夫势力谋到"战时物资委员会"处长的肥缺,成为利用飞机走私的高级商贩。由法国归来的沈氏夫妇,则在抗战中投敌附逆,沦为无耻的民族败类,还有擅长欺世盗名的假哲学家褚慎明和以封建遗少自傲的董斜川。其中稍有才学的赵辛楣,也只是由于情场失意才到内地教书,又终因一场新

7、的情场风波而重蹈士途。在作者的笔下,还出现了一群顶着学者、教授招牌的丑类,这便是抗战后方所谓"国立三闾大学"的班底:如名为老科学家而实为狡猾政客与好色贪杯的校长高松年;贪吝鄙俗的流氓政客型的训导长李梅亭;用假文凭讹取名利的历史系主任的韩学愈;由革职的贪官而当上中文系主任的汪处厚;卖弄虚荣、摆弄是非的能手陆子潇等。在民族危亡之际,这帮人仍然只知狗苟蝇营,追逐个人的名利与情欲,明争暗斗,透过他们灰暗、丑陋的灵魂,不难窥见其孽生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腐朽龌龊的本相。二、通过人物肖像、言行和心理描写,获

8、得讽刺效果小说围城中涉及到的人物,都是作者所讽刺的对象,不论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像李梅亭、高松年、汪处厚,还是次要人物如沈太太、鲍小姐,乃至于方鸿渐一行前往三闾大学途中所碰的妓女、侯营长一类的小人物,作者在他(她)们一出场,就采用漫画式的手法对其丑陋的外貌进行—————————————————————————————————————————————————————描写,使人见其而恶之。李梅亭出场时,作者是这样描写他的:"四十来岁年纪,戴副墨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