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苏教版必修二《落日》word教案

2012苏教版必修二《落日》word教案

ID:8575878

大小:7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1

2012苏教版必修二《落日》word教案_第1页
2012苏教版必修二《落日》word教案_第2页
2012苏教版必修二《落日》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2苏教版必修二《落日》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目标]一、了解新闻侧记的相关知识。二、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及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捕捉文章要点,体会作者选材组材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妙,感受平实的语言中透出的民族自豪感。[教学步骤]一、导入在日本投降56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80岁老翁李庆云写了这样一封信给北京青年报总编辑,要求在8月15日这一天,重登56年前《大公报》上的一篇通讯——朱启平写的《落日》。现在,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拼命要祭鬼祭神,右翼分子篡改日本侵略史

2、。在此时刻,重新刊登记载当年日本签字投降的一幕的通讯,可以唤起人民群众,用历史事实驳斥侵略者的谎言。二、作者介绍朱启平,燕京大学高才生。在他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太平洋战争中,他成为活跃一时的随军记者;1945年8月19日在“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向联合国投降的签字仪式中,朱启平是三名中国记者之一,发回的长篇通讯《落日》传诵一时,后来还被列入大学新闻教材。其后他又任驻美特派员兼联合国记者,赴朝鲜战地采访,通讯享誉海内外。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后经廖承志先生提名,朱启平调到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教外语。

3、三、文体介绍新闻侧记,又叫特写。它主要是截取事件、人物或场景中最富有特征的横断面,用横的写法加以扩大描述和精雕细刻,并通过一个或若干个生动、感人的镜头,将所选取的横断面细致而形象地表现出来,让读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个细节,使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睹其物,用栩栩如生的形象来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特写亦是一种写作的结构形式,借助这种结构形式来写人物的,称为人物特写。要写好新闻特写,需注意两点:(1)要报道出现场所见所闻的新人新事。这个“现场”是记者采访中“捕捉”到的,往往是稍纵即逝的有特点和特

4、殊意义的精彩“镜头”。(2)选择材料集中,突出高潮部分。要善于抓住重点,突出重点,突出其最精彩最有特征的部位。新闻特写的重点材料,往往是事情发展的关键所在,或情节展开的高潮部分。新闻特写的材料要求高度集中,一般是写一个精彩的片段、精彩的场面或精彩的表演、动作等。四、解题本文用《落日》为题有何深意?这里有象征意义,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今天终于在世界人民面前低头签字投降,如同日落西山一样;日本侵略者当年侵略他国,其以“旭日东升”自喻的国旗,令人望而生恶,今天,它的“坠落”不仅大快人心,且透出作者的嘲讽之

5、意。五、内容分析1本文结构如何划分?依据签字的经过,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开头——“代表到来”,写“签字”的环境、场面布设,以及人物的面貌和言行举止。第二部分:“仪式开始”,签字的经过。第三部分:“投降书脏了”,签字后的余波。2哪部分是重点?前后有何关联?重点是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为其作了铺垫,呈渐进式,第三部分是其延续,又给人一波即平一波又起的感受,令人回味无穷。3本文使用小标题有何作用?作者像是在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每个片段既有机相连,又自成体系。4

6、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多余吗?选材应围绕中心。美国国旗的来历和“白马故事”看似貌不相干,实则写出了日本投降后,胜利者发自内心的喜悦与自豪,英武和威严,这些和“落日”相互对应,密不可分。5文中除了顺叙外,还用了什么顺序?有什么作用?插叙。如“重光一腿之失”、“九一八”等。充实内容,联系历史,感动人心。六、探究解读:1、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环境和人物),体会其妙处。明确:(一)环境(1)开头第3段:“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飘

7、扬着美国国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的。陆地看不清楚,躺在远远的早雾中。”舰着新衣,国旗飘扬,摩托欢歌,营造出欢乐喜庆的氛围,烘托出胜利者心中的喜悦。(2)关于乐队:“白马故事”:“乐队不断奏乐,将领们不断到来”。“代表到来”:“八点半,乐声大起,一位军官宣布,联合国签字代表团到”,“八时五十分,乐声又响彻上空,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到”,“不久,一位美国军官领先,日本人随后,……乐队寂然”。

8、欢快的乐声只为胜利者而奏起,属于侵略者的只有沉默,而这沉默也是对侵略者的无声抗议和冷漠。(3)关于“九点十八分”:“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即侵占东北;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十八分。”这里或许是巧合,或许是有意安排,但作者巧妙抓住了这一点来借题发挥,追述历史,确实打动人心。(4)代表到来:“全舰静悄悄一无声息,只有高悬的旗帜传来被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