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苏教版必修二《落日》word教案1

2012苏教版必修二《落日》word教案1

ID:8576728

大小:135.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4-02

2012苏教版必修二《落日》word教案1_第1页
2012苏教版必修二《落日》word教案1_第2页
资源描述:

《2012苏教版必修二《落日》word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落日教学目标:1、了解日本投降仪式时间、地点、方式、意义,体会这场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的可贵,鼓励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意识。2、品读中把握作者的内在感情。3、了解通讯这种文体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点”与“面”结合的写法,了解通讯的现场真实感。教学难点:将阅读文本与民族责任感有机结合起来。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为了民族的生存与复兴,与凶残的日寇进行了长达8年的不屈不挠的殊死搏斗,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悲歌,在国际正义力量的援助下,终于让日本缴械投降。让我们跟着战地记者朱启平的真实笔触一起去感

2、受那个令人激动的投降仪式吧。二、介绍文体通讯:较为详细地报道客观事物的新闻体裁。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手法,具体、形象地报道人物、事件或问题。它是常见的新闻体裁之一,具有真实、新鲜、及时的特征。种类有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等。它所报道的内容在时间跨度上比较大,要选择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和事,掌握丰富的材料,提炼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围绕主题,抓住矛盾,展开情节,注意细节的描写,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常见的结构有:按照时间顺序、事物发展过程安排层次的纵式结构和按照逻辑顺序、事物发展的性质安排层次的横式结构。三、研习文本(一)研习1、2节

3、(总写)设置问题:1、为什么说要说“9时10分”呢?(体现投降仪式意义的重大,值得记入浩瀚的史册)2、说道“距离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有什么作用?(突出现实感与真实性)3、第二段简要点出了意义,它所用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议论、抒情)(二)明确本文的线索——时间,依此分析下面的内容。1、文章在描写投降仪式的时候,写了哪几次时间?找出后点明线索。(写得如此细,突出仪式的非同一般)2、因为有小标题,内容清晰,不需要过多述说,分析时应该抓住几点:(1)“点面结合”是本文的特色,请生任选一个场景或人物联系全文进行分析。(2)分析文中的描写与对比,如:“仪式开始”部分

4、写日方的两位代表签字的内容,“代表到来”部分写日方到来与前正义方到来的情景等。(3)分析文中现实与历史相联系的内容,明确联想的力量,如:三个“9.18”等。(4)分析最后两段,完成主题的升华。问:为什么不能忘却?该如何纪念四、小结:1、题目的理解:日本的投降仪式分明在上午,为什么题目叫落日呢?(双关——A、写完本文,刚好是日落时分,以此为题点出写作背景和时间;B、日本的国名和国旗里有日,日本的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以此为题表明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2、主题:A、文结合现场报道表现出中国人民战胜强敌的民族自豪感,揭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B、提醒人们展望前景,

5、激起历史责任感和危机感。3、写法借鉴:本文被誉为报道二战日本投降仪式通讯类作品的“状元之作”,也是大学新闻系典范教材,有以下三点值得借鉴(阐述见教参91页)A、材料组合方面,点面结合,得益于线索的选择和把握;B、细节的捕捉与刻画;C、现代的新闻通讯手法与史传散文的统一。板书设计:落日签字场所→简单肃穆代表到来→严肃有序正义必胜仪式开始→正义审判点面结合投降书脏了→不义自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