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粤教版必修一《我与地坛》word教案2

2012粤教版必修一《我与地坛》word教案2

ID:8576486

大小:98.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04-01

2012粤教版必修一《我与地坛》word教案2_第1页
2012粤教版必修一《我与地坛》word教案2_第2页
2012粤教版必修一《我与地坛》word教案2_第3页
2012粤教版必修一《我与地坛》word教案2_第4页
2012粤教版必修一《我与地坛》word教案2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粤教版必修一《我与地坛》word教案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情境导入(听音乐《命运交响曲》,大约2分钟)[导语设计]师:请同学们伴着《命运》交响曲,观看残奥会精彩画面,感受情境。            同学们,当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骤然响起,当残奥会的精彩画面再次浮现在  我们眼前,你们有什么感想呢?是否也和我一样,心灵为之一震呢?我想,震撼  我们的不仅仅是《命运》的悲壮与夺冠的骄傲,更是所有成绩背后,那些身残志  坚者与命运抗争的伟力。面对不幸,他们没有屈服,没有颓废,而是“扼住命运  的喉咙”,奋起拼搏,奏响了人生的最强音。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我与地坛》  的作者——史铁生就是其中的一个。二、检查预习(一

2、)(史铁生画像)师:哪位同学能将你查阅到的有关史铁生的资料介绍一下?生: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8岁去延安插队务农,21岁时因腿疾住进医院,那一  天是他的生日,从此他再也没有站起来。他在做了七年临时工后,转向写作。   1983年他发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举成名。现为专业作家,中国作家协会  会员,代表作有《我与地坛》、《插队的故事》、《夏日的玫瑰》、《我的遥远  的清平湾》、《合欢树》等,其作品多次在全国获奖,并有英法日文译本在国外  出版。三年前,在轮椅上坐了三十个年头的史铁生,生活中不但没有出现奇迹,  反而又有新的灾难临,由于双肾功能衰竭

3、,从此以后,他必须靠血液透析维持生  命,但他仍能忍受病痛折磨,写下了新作《病隙碎笔》。(二)师:我们知道命运对史铁生是不公平的,但(他却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心血倾注  过的地方不容丢弃,我常常觉得这是我的姓名的昭示,让历史铁一样地生着,以  便不断地去看它。不是不断地去看这些文字,而是借助这些蹒跚的脚印不断看那  一向都在写作着的心魂,看这心魂的可能与去向。”)这也是对他作品最好的注  释。(配乐朗诵)  二十一岁,正值青春年华,却高位截瘫,(轮椅)史铁生为此苦闷、彷徨,甚至  多次想到(自杀,“我为什么要生?我怎样去活?”)但最终他还是直面苦难,  顽

4、强地活下来,并拿起笔走上了中国文坛(获奖作品)。那么,从“失魂落魄”  到成为一名专业作家,作者的思想感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变化过程?这变化过程  与地坛有怎样的关系?我们又能得到哪些关于人生的启示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  随作者一同走进地坛,解读他对人生与苦难的参悟。(三)整体感知师:现代文的阅读方法是:(整体感知、局部分析、借鉴吸收。) 我们先整体感知。 课前已经布置同学们预习了,哪位同学能简要概括一下本文的内容和主旨。生:第一部分写的是我与地坛的故事。是地坛的环境给了作者生存的信念,帮他解决  了为什么生的问题,可以说地坛是作者的精神家园。  第二部分写的

5、是地坛中我与母亲的故事,是母亲的爱感染熏陶了作者,帮作者解  决了怎样活的问题。可以说,母亲是作者的生命航标。师:有没有不同意见?(没有则打出板书,有不当之处就点拨)  [点拨:1、我和母亲的故事是以哪个处所为背景的?(地坛)2、本文第二部分  写母亲,其根本目的是赞扬母爱还是感悟母爱?(有赞扬母爱的成份,但根本目  的在于作者从母爱中获得的生存感悟)]师:(小结)同学们预习得很好,概括得全面准确。三、新授课(一)提出问题师:下面我们进行局部分析。同学们可以将你们在预习中遇到的,与本文主旨内容相  关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交给老师。(传问题)让我们看看这些问题是

6、什么,你们  认为哪些问题有价值?并阐明理由。  1、地坛的环境是怎样的?  2、作者在地坛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  3、为什么作者在第二部分中提到母亲,母亲这个形象与主旨有联系吗?  4、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有何联系?生: 我觉得1、2两个问题很有价值。因为要想知道作者在地坛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就不能脱离地坛的环境描写。这俩个问题解决了,其他与第一部分内容相关的问  题也就解决了。师:大家同意吗?(同意)好,那么还有哪些问题是较有价值的呢?生:3题是我设置的,这个问题既能让我们理解母亲的形象,也能让我们从体会作者  的情感和文章的主旨。生:4题是我设置的,因为

7、通过理解这个问题,能更好地从整体上把握全文主旨。师:这两个问题设计得好不好?(好)  那我们就采纳同学们的建议,将大家的疑问集中在这四个问题上解决。  最后一个问题由我们共同解决,前三个问题分别由你们三个小组来解决,下面请  各小组领问题。(三个小组领题)(二)分析问题   开始探讨(三)解决问题(1)探究第一部分师:就探究到这里,先请第一小组同学告诉我们第一部分共有几处景物描写?分别在  哪?生:三处。三、五、七节师:我们先来分析解决第一处景物描写。(四百多年――看到自己的身影。)生: 从“琉璃、朱红、高墙、玉砌雕栏”等词中,我们可以猜想出地坛的辉煌灿烂 

8、 ,但这些词前面的动词“剥蚀、淡褪、坍圮、散落”则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