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语文版语文七上23《伤仲永》word教案

2012版语文版语文七上23《伤仲永》word教案

ID:8576630

大小:8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4-01

2012版语文版语文七上23《伤仲永》word教案_第1页
2012版语文版语文七上23《伤仲永》word教案_第2页
2012版语文版语文七上23《伤仲永》word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2012版语文版语文七上23《伤仲永》word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3伤仲永王安石教学重点:1、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2、体会语言的简洁、洗炼。教学难点: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一段作者的思想观点?课文导入: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他用勤奋的一生发明了无数的东西,对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发明大王”,人们都认为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天才”。到底什么是“天才呢?他的这句名言就是最恰当的解释。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自恃聪明,自认为有天赋,结果最终沦为庸才、蠢才,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人。简介王安石:北宋政治家

2、、思想家、文学家。宇介甫,晚号半山。唐宋八大家之一。l           试读课文:掌握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隶    谒   扳    称       耶lì    yè  pān  chèn     yél           研读课文:熟读全文,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④自是指物作诗位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

3、环谒于邑人。③余闻之也久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之忽啼求之:它,指书具,代词。借旁近与之:他,指仲永,代词

4、。余闻之也久:这事。不能称前时之闻:的,助词。卒之为众人:语气助词,不译。于环谒于邑人:到,介词。于舅家见之:在,介词。贤于材人远矣:比,介词。受于人者不至:从,介词。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点的词的意思。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3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a.从文中找出词类活用的词语。①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②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③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④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㈠齐读一、二段;⑴请一位同学复述第1

5、、2段的内容。⑵回答下列问题。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幼年作诗的非凡才能和天赋。如:“即书诗四句”,“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第二阶段,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大不如先前,“不能称前时之闻”。第三阶段,写方仲永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泯然众人矣”。㈡齐读第3段,思考下列问题。⑴这一段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采用了议论的形式。⑵这一段“受于天”指什么?“受于人’仅指什么?“受于天”是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受于人”指人的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⑶这一段讲了几层意思:作者要表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讲了两层意思:从“王

6、子曰”到“不至世”,揭示仲永才能混灭的原因,即“受于人者不至也”。从“彼其……”至文末是第二层,由仲永引申出天赋差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局更加可悲。这一段作者主要强调了后天的努力学习、接受教育对成才的重要作用。思考: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课文分析:朗读课文

7、,理清课文结构。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品读课文齐读全文,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归纳 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的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这样处理,内

8、容集中而意旨鲜明。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可从两方面体会:⑴用词的精当传神。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⑵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拓展练习:讨论:你同意作者的这种看法吗?语言表达训练:以“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即席发言,自己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要求:⑴声音洪亮,用普通话发言。

9、⑵中心鲜明,讲话的层次清楚。⑶时间在2分钟左右。板书设计:叙述经历天资聪慧忽啼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